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Michelle1:次贷危机与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比较
送交者: Michelle1 2008年09月26日17:05:28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此次次贷危机与三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比较 Michelle 本周美国最热门的两个话题是总统选举和金融危机。相对而言,美国民众和媒体对于金融危机的关注程度又远远超过了竞选。在这里就谈谈对于美国七千亿救市计划的一些看法。 几千亿的政府救市计划确实是代价不小,可是坐视不救的代价只怕更是十分昂贵。有可能因为房地产价值的继续下滑,坏账持续增加,而导致银行不堪负荷,厂家商家因资金无法周转而相继倒闭,进而更进一步引发大规模失业,退休账户的贬值和破产,以及信用卡危机。如果政府国会举措不当,这几年在美国发生较为严重的经济衰退或是大萧条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 回顾在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后期,银行家们纷纷把资金投入股票市场以赚取高额利润,结果在三十年代初经济开始衰退的时候许多银行因为发生严重挤兑而倒闭。更因为资金链的中断而导致了企业大规模的破产,最后极大地深化了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当时的失业率似乎差不多达到了25%至30%之间,满街都是无处可去的流浪汉。 最后在罗斯福总统任期之内,由政府借贷并出资雇佣大批无业者,修建公路铁路,以及各种公用民用设施,带动了消费需求,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国内的剩余劳动力出国参战,几年之后才逐步走出了大萧条的境况。美国国会也因此在几年之后推动成立了FDIC保险以保障银行金融业的稳定。 近几天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受到周围很多人士对于金融危机的惊慌失措。不论鲍尔森和伯南克的观点和运作方式上是否有欠妥之处,事实上危机确实存在。而从鲍尔森和伯南克的学识和经历来说,一定是感觉到了眼下所处的金融危机之中有再次诱发大萧条的可能性,才会显得如此惊慌失措,以至于要求国会投入几千亿投入房地产和金融市场以防止不景气向其它行业,尤其是银行业的大规模扩散。 最后国会协商通过的救市计划不会是最初所制定的的计划,但是无论计划最后由哪一方来执行,制定了哪些相关法规条例,最终又投入了多少资金,总之是希望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寻找到用相对而言最小的代价来稳定市场。 比较理想的一种做法是可以把这一次的救市计划设计成为由美国政府主导的向金融和地产界的大规模投资,若干年后经济回暖,房地产价值回升的时候,纳税人的投入可以因此得到相应的回报。按照经济学常识来说,房地产价值的回升,或者三年,或者十年,应当是迟早的事情,问题只是在于何时出手才能得到最高价位的回报。更何况现今在美国的许多房屋价格因为次贷风波的影响很可能已经跌破了正常合理的价位。 正因为有了经济大萧条的深刻教训,再以眼下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此次次贷危机的规模相对而言会远逊于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其负面影响很可能会与九十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相似。 事到如今,美国政府和国会不会完全撒手不管金融市场,但在进行干预的时间,方式,和程度上会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无论最后达成了哪种协议,无论是由谁来执政,眼下低税率高支出的经济政策只怕都是难以为继的了。 反对救市计划的人士其实也有非常好的理由来反对政府大规模地干预金融市场。纳税人因此更应该务必从今后金融市场运作规范的设立,救市资金投入数量的限制,以及房地产金融资本回报这几方面着手,据理力争,争取理应得到的那一份。 另外,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研究如何想方设法增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元素并且有效防范坏的情形的发生,吸取教训,防患于未然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可是归根到底,经济学其实也并非是一门可以精密计算和预测的科学。 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又象串在一条绳上的蚂蚱,美国经济衰退了大家都会有损失,谁也别想独善其身。想到了美国这些年以来对自己的好,真的就是慢慢地把美国当成了美好的幸福家园,无论如何都是希望她好,预祝她能够早日度过难关。 September 26,2008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6: 老地主给毛新宇的一封公开信 ZT
2006: 比较江泽民和朱镕基的政绩和为人(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