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尔街日报》记者:中国市场上廉价必需品之丰富令人吃惊[1971年]
生活水平缓慢地上升
美《华尔街日报》外事记者罗拔.基特利
看来中国一切恢复正常了。经过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过分的行动之后,秩序已恢复——有些过分行动,是西方过分夸大的。
工厂和人民公社,正在创出新的生产纪录。事实上,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进行着基本建设。食品和基本消费品,看来供应充裕,绝大多数家庭,都有充裕能力,购买生活必需品。
最近数周,一连串的外国贵宾,来到中国访问。
所有这些,构成一个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国家的形象。中国政府表现出,它能够很有分寸地管理国内的事务,和承担在世界社会中的责任。
这并不意味着基本政策已经改变。华盛顿方面尤其感兴趣的,是中国有可能更多地参加解决世界问题。
进展是很大的,部分原因,是文化大革命的成功,证明比很多外国专家所相信的要大。
毛主席显然觉得,中国照过去的做法,可能走上苏联的道路,培养出一大批官僚上层,他们关心自己的特权,尤甚于关心实现他的一个最大理想——“为人民服务”。这些私心重的官员,不仅会把中国引导到错误的方向,而且搞出大套“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妨碍中国物质进步。
刘少奇要“走资本主义道路”,结果被革掉了。
毛主席改变了国家事务的管理方法。在北京确定的基本原则范围内,消除了过分集中的情况,并打破了许多框框。这样一来,地方生产单位就可以发挥充分积极性,管理自己的事务。
一个例子是上海建筑机械厂,该厂原系一家简陋的工厂,机器设备也是自制的,现在正在生产出矿山和钢铁厂的设备。它可以尽力发展生产,正如其他中国工厂一样。
据革委会主任李福玲(译音)说,该厂的生产指标系由全厂职工大会决定的。这些决定随后送去上海的主管机构审核,一般只作轻微调整。
正因为如此,如何完成工厂的周年计划,也主要由工厂负责。工厂可以组织它认为适当的力量——包括动用四万元(人民币)的技术革新开支在内。这意味着添置更多自制的新设备,和改革的设备。工厂内一个金属切削设备,由好几个小设备合并而成,看来很陈旧,但工作起来,效率很高。这些自制的小机器叫“蚂蚁”,而加工的大钢件叫做“骨头”,整个办法叫“蚂蚁啃骨头”。这样,就把一部大型矿石压碎机制造出来了。
这个制度,也许不是完全民主,因为它还要接受上头的指导。但总的来说,国家的计划系根据全国各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的,而不是由北京制定一个详细的蓝图,下令要各地执行。分析家们说,这个制度可避免苏联制度的“瓶颈状态”。
这家工厂的效率,有部分是新提高的。革委会主任李先生说,他现在只有三十五个办事人员,比文化大革命前少了二十五个。很多不必要的文牍工作,已废除了。此外,一些例常的决定,也不再向上级请示,而由厂内自己作出来。
我访问了中国辽阔地区的七个城市。在市内、市郊的工厂、公社,所见所闻,都显示出一种全国一致性。山西省领导人甚至说,他们已消除了省级政府中七分之六的高级职位。“精兵简政”,是当前一个口号。
不管什么原因都好,有一点可以明显看到,即中国今天的事情,是行得通的。西方人士也承认,中国工业和农业生产,去年创了新纪录。
驻在北京的很多外交家,预料中国今年的生产将再创纪录,而且以后将逐年增长。
在这些日子里,再没有扰乱性的争执。很多执行错误政策的地方干部,经过检讨之后,继续担任着原来的工作。在山西省,只有百分之〇点七的党员由于腐化、蜕变,而被清除或劝退——很难说是一个大规模的整肃。
一位对北京友好的外交家说:“文化大革命已加强了团结,使全党遵循着一个路线前进。”
结果是国内的气氛缓和了。
在上海,白恤衫和蓝裤,依然是妇女们(也是男子们)最流行服装,但女孩子也开始穿上颜色鲜艳的衬衣。军人从事政治鼓动,多于指挥行动。作为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在今天是不会有什么不妥的。
在局面保持宁静的同时,生活水平也在慢慢提高。棉布、食油和粮食还要配给,但配给份量看来是够的。上海一个码头工人,每月可买大米五十五磅(原文如此),不包括他家人的配给在内。市场里有大量鲜鱼、肉类和蔬菜供应。在北京商场,黄芽白菜每磅只售约二分钱(按为美元,即相当于港币一角多一点),鲜鱼每磅也只售一角四分。工厂工人平均每月工资为二十五美元,但每月房租只需三元,伙食也只六元。而大多数家庭至少有两个人工作。
有一位最近到过北京和莫斯科的访客说:“同莫斯科比较起来,北京的食品市场简直是购物者天堂。”若同其他自称为社会主义的首都——如新德里等比较,中国市场上廉价必需品之丰富和充裕,更是令人吃惊。奢侈品较少,即使有,也故意提高售价,以抑制需求。
但旅客们发觉,中国人够吃、够穿,即使是朴素些。而且个个健康结实。没有乞丐、没有人露宿街头,也没有人饿得皮黄骨瘦,而这些人,在某些其他国家是举目可见的。对于在四十年代到过中国的旅客来说,这些变化尤其强烈,因为在四十年代,无能的政府使大多数中国人过着悲惨的生活。
由于至少有八亿人口,中国生活水平将缓慢地上升,而农村的生活水平将紧凑地追赶着城市,上升起来。自行车很普遍,但没有任何私家汽车;电冰箱和现代化的电炉,也没有在市面上出售。中国要把钢铁拿来轧制铁轨等,而不能拿来制造这些东西。
每周工作四十八小时,是全国的标准。此外,另有六小时用于集体学习毛主席著作。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今天的生活至少是过得去的。若同过去比较,那更是大大地改善了。
每个人都有工作,有房子住,有饭吃,有衣服穿,和享受几乎是免费的医药照顾。根据全国性的福利制度,收入低于规定水平的家庭,可获得援助。这样一来,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就有保障,就有一种安全感,这是他们过去从来未享受过的。对于中国人,每天的生活,不再是仅仅为了生存而挣扎。
也许有人对于今天情况的某些方面感到不愉快——外来的人不能真正感受到这点。但相信,大多数中国人经过多年的屈辱后,感谢政府给他们带来个人和民族的尊严。
一位通常抱着怀疑心理的西欧人,在北京的时候说:“你至少得承认,这个政府已在很多方面做了极其了不起的工作。”
原载中国印象
作者:[法]罗拔.纪兰 等著
出版:七十年代杂志社(香港)
1972年1月初版
中国文革研究网扫校
http://wg1966.com/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