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毛泽东用才一绝:原国军上将任水利部长23年
送交者: 乐圣 2009年09月12日15:15:34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毛泽东用才一绝:原国军上将任水利部长23

  

李克勤(jixuie):毛泽东在使用人才上面,从来就是不拘一格。我们都知道毛泽东重视水利,但是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新中国首任水利部长竟然是一位原国民党三星上将,并且这位部长在任长达23年之久,他任部长是毛泽东早在西柏坡时就商定的,这位传奇部长就是北平和平解放的功臣,原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毛泽东和傅作义在水利工作中是怎样的状况呢?

               1949年毛泽东和傅作义在西苑阅兵时的合影

 

一、毛泽东“因人设事”,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决定傅作义当水利部长

在用人问题上,一般的观点认为“要因事设人,不要因人设事”。所谓“因人设事”,就是因为某个人来确定一个岗位,人在前,岗位在后。这在一般情况下,不太好,有时候很不好,但是并不能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因人设事”。

 

毛泽东让傅作义当水利部长,就有“因人设事”的味道,事实证明,毛泽东的决策没有错。

 

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后,虽然傅作义是北平和平解放的功臣,虽然北平解放后,林彪、罗荣桓、聂荣臻都坦诚对待傅作义,可是这位原国军将领还是有些不安,因为过去他对共产党的确有很不好的表现,心怀忐忑的傅作义请求面见毛泽东,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毛泽东很快给予答复,请他在2月22日见面。

 

1949年2月22日,一架军用飞机从北平的西苑机场起飞,机上是傅作义、邓宝珊等人,他们即将飞往石家庄。这个时候傅作义就是先到石家庄,然后再到西柏坡去见毛泽东。1949年2月22日下午,傅作义、邓宝珊刚刚到达西柏坡,毛泽东和周恩来就赶来和他们见面。

 

傅作义看似有些恐慌害怕,说话都很不自然。他一见毛泽东,就立正说:“我有罪!”毛泽东亲切地握住傅作义的手,说:“不要这样说。当初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抢掠了我们多少文物珍宝啊。现在,如果我们自己毁了紫禁城,破坏了那些文物古迹,那是要被子孙后代唾骂的。现在北平和平解放了,我们应该谢谢你,你做了一件大好事,人民是永远也不会忘掉你的。假如说,你过去有错的话,那么现在功过权衡,还是功大于过,也是有功人员……”然后,毛泽东亲切风趣地说:“过去我们在战场见面,清清楚楚;今天我们就像姑舅亲戚,难舍难分。蒋介石一辈子耍滑头,最后还是你把他甩掉了。”

 

傅作义在国民党高层多年,与蒋介石依然隔阂很深。哪里想到,与毛泽东却是一见如故。毛泽东下面的一番话,更是让傅作义如沐春风,心中的疑虑一下子消散了。

 

毛泽东又向傅作义敬烟,傅作义虽然不抽烟,可是赶紧给毛泽东点烟,这两个人之间的距离顿时拉近了很多。

 

在谈话时,傅作义说:“请问主席,我是回北平,还是住在这里﹖”

 

毛泽东先是一愣,接着笑着说:“你在北平不是住得好好的吗?不久,我们也要到北平去。将来咱们可以更好地合作,建设我们的国家。我们到北平以后,就要召集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少数民族和华侨等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开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你也将被邀请参加会议。”

 

傅作义激动地说:“我回北平以后,一定向部下传达毛主席和其他中共首长的指示和关心,做好部队的和平整编工作。我个人也要无条件地服从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决定,叫我做任何工作,我都保证做好。”

 

毛泽东问他愿意做什么工作时,傅作义回答说:“我想,我不能在军队里工作了,最好让我回到黄河河套一带,去做点水利建设方面的工作。”毛泽东接过傅作义的话说:“你对水利感兴趣?黄河河套水利工作面太小,将来你可当水利部长么!那不是更能发挥作用吗?”

 

就这样,傅作义建国后的工作就此确定下来。新中国水利部长也因为傅作义这个人,而先确定下来。

 

二、毛泽东使用傅作义颇讲艺术:巧妙的切入点

 

傅作义对旧中国那个体系的工作惯例,颇为熟悉,要投入新中国政府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毛泽东巧妙地利用抗美援朝时,要治理淮河的机会,把另一位民主人士邵力子拉进来,和傅作义一起展开工作,让傅作义逐步进入角色。

 

1950年正当朝鲜战争猝然爆发、国内敌人借机闹事的时候,淮河接连两次大决口,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了极大的损失。为此,毛泽东与周恩来经过商议,决定派政务委员曾山赶赴受灾地区视察。据曾山的报告说:他看到“津浦铁路两旁一片汪洋,一眼几十里都是如此,沿路数百里的河堤全部失去作用,村庄被淹没,怀远县县城的城墙也看不到了。许多灾民挤在一块高地上求生,干部情绪低落。这次被淹没的耕地达三千一百万亩,冲塌房屋几十万间,灾民九百九十五万人,其中断炊的已达一百○九万人”。毛泽东看了曾山在政务会议上的发言记录后,他的脑海中全都是滔滔洪水和流离失所的灾民,内心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不久,毛泽东又收到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致华东局、华东军政委员会并转中央的电报,详细地报告了有关淮河决口造成的损失:“今年水势之大,受灾之惨,不仅重于去年,且为百年来所未有,淮北二十个县淮南沿岸七个县均受淹,城市因受淹而迁徙者约二十三万人。被淹田亩三千一百余万亩,占皖北全区二分之一强。全无收者二千二百余万亩,房屋被冲倒或淹塌而已报告者八十余万间,死四百九十九人……来不及逃走,或攀登树上,失足堕水,有在树上被毒蛇咬死者,或船小浪大翻船而死者……”
   

毛泽东看到“有在树上被毒蛇咬死者”的地方,不忍再看下去了!这时,他的眼前景物似乎化作了水急浪高的滔滔洪水,渐渐地漫过房屋,只有大树的树冠还露在洪水的上面。他似乎看见了一个中年妇女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坐在树杈上哀号求生……

毛泽东终于又从幻化的思维中回到了现实来,他那滚动欲出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了,滴在了这份电报上。接着,毛泽东拿起一支红蓝铅笔,在“有在树上被毒蛇咬死者”的下边,重重划了两道横杠。
   

毛泽东毕竟是一代大政治家,很快进入了理性的思索。他按着自己独有的思维方式,从历史到现实、从历代帝王得天下到失天下的层面进行了审视和思考。
   

首先,毛泽东认为洪水成灾与蒋介石集团的腐败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蒋介石执政的二十多年中,由于水利长期失修,加上连年战乱的破坏,尤其是像黄河花园口人为决堤,给人民造成的损失是十分惊人的!仅一九四九年不完全的统计,全国被淹耕地达一亿二千一百五十六万亩,减产粮食二百二十亿斤,重灾区灾民达一千万人。其中,华东地区被淹耕地五千余万亩,占全部耕地的五分之一,减产粮食七十余亿斤,灾民一千六百万人。可以这样说,蒋介石兵败东南数省,与洪水成灾、失去民心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毛泽东从大禹治水兴天下,到蒋介石因失修水利等原因而败退台湾,对“水兴国家兴,水害国家败”的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其次,毛泽东认为为了巩固新建立的政权,并应付国际和国内的突发事变,必须考虑从根本上解决洪水年年造成的局面,唯有如此,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一心一意地拥护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否则,其他一切革新都会因为洪水成灾而付之东流。

 

为此,毛泽东在曾希圣发来的电报上作了批示:

周(恩来):

请令水利部限日作出导淮计划,送我一阅。此计划八月份务须作好,由政务院通过,秋初即开始动工。如何,望酌办。

毛泽东八月五日

 

周恩来在收到毛泽东上述批示之后,两次主持政务会议,讨论治淮问题。在水利部部长傅作义报告了有关情况之后,周恩来提出了治理淮河的五项原则:“统筹兼顾,标本兼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分期完成,加紧进行;集中领导,分工负责;以工代赈,重点治淮。”同时,他还明确指出:“总的方向是,上游蓄水,中游蓄泄并重,下游以泄水为主。从水量的处理来说,主要还是泄水。”“这次治水计划,上下游的利益都要照顾到,并且还应有利于灌溉农田,上游蓄水注意配合发电,下游注意配合航运。总之,要统筹兼顾。”接着,又经毛泽东批准,发布了《政务院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一场根治淮河的群众运动已在酝酿之中!

 

毛泽东深知根治淮河是一项大工程,而且还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如何才能做到在治淮过程中少走弯路呢?他决定亲自动手,大搞调查研究。与此同时,他还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为治淮河服务。在这期间,毛泽东与邵力子先生畅谈治淮大事是很有代表性的。

1950年深秋的一天,毛泽东驻步丰泽园的门前,恭候邵力子的到来。有顷,水利部部长傅作义陪着邵力子驱车来到门前,毛泽东走上前去,亲自扶邵力子走出轿车,热情地打招呼:“欢迎,欢迎,先生和将军都很准时呵!”

 

“主席是珍惜时间的人嘛。”邵力子答。 “军人第一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第二是以时间的准确为生命。”傅作义也作了适合将军身份的回答。

 

“好!那就让我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进屋畅谈治淮吧!”

 

邵力子或许是读书人出身的缘故,他走进菊香书屋下意识地往桌上一看,只见上面摆着文房四宝以及刚刚写好的条幅,感到有些好奇地问道:“主席正在写字?”

 

毛泽东边答说“是啊”,边请邵力子与傅作义落座,待到秘书给这两位客人献上茶水之后,毛泽东突然地说道:“我久知邵老是前清的举人,早年又与当代草圣于右任老等人在一起靠卖文为生,所以,我做了个字谜,想请你这位清朝的举人给解一下。”

 

邵力子听后愕然,如坠五里雾中,不知所以。他禁不住自问:“毛泽东为何做字谜请我解呢?这又与治淮有什么联系呢?……”他看了看同样感到好奇的傅作义,只见傅微笑着冲着他摇了摇头。从傅作义的表情分析,似乎是蛮有兴趣地看着将要发生的一切。

 

就在邵力子与傅作义用眼传神的过程中,毛泽东走到写字台前,双手拿起墨迹未干的那张宣纸,很是恭敬地放在邵力子面前的茶几上,带有自我调侃的口吻说:“我这是应了那句老话,孔夫子面前卖弄字画,请看!”

 

邵力子微微欠身,俯首一看,只见宣纸上赫然写着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治淮。邵力子看罢一怔,他清楚毛泽东出的这幅字谜,是属于续字谜,也就是说在“治淮”二字的后边必须续出两字,合作一词,表达一种完整的意思。就在这刹那之间,邵力子却犯了难,因为毛泽东写的“治淮”二字不仅是意义深远,更重要的还代表了一个明确的概念,想要续上二字绝非易事,故情不由己地蹙了蹙眉头。

毛泽东放好这幅治淮字谜之后,旋即回身,走到自己的座位上,习惯地点燃一支香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又有些自我欣赏地缓缓吐向空中。接着,他才漫不经意地看了邵力子一眼,似有意提醒道:“邵老啊,我这可是个续字谜啊!”

 

毛泽东或许是认为自己的目的达到了,抑或是他不想把这位前清的举人考得太狼狈,他先是朗朗大笑,后又伸出右手指着自己的书桌,说道:“邵老,这续字就是这两个字嘛!”

 

邵力子经毛泽东手指书桌一点化,顿然大悟,不由自语:“方案!”

 

坐在一旁看热闹的傅作义目睹了这一切,当邵力子脱口而出“方案”二字以后,他于这瞬间又把毛泽东的原字谜“治淮”二字与之合起来,原来这四个字是“治淮方案”。到这时他才恍然明白了毛泽东出此续字谜的真谛。同时,他看到年长的邵力子其悟性或曰聪明还是比自己胜出一筹的。好在他此时的身份是将军,而不是举人或秀才,所以,他随着邵力子的朗朗大笑也不由笑出声来。

 

这就是毛泽东与人交往或曰与友人谈工作的一种方式,双方倾谈治淮这样一件大事,竟然是从如此写意的方面开始,真是令人慨叹不已啊!待到邵力子、傅作义恢复常态之后,毛泽东方言归正传:“邵老续得好!今天我请二位来,就是为了讨论治理淮河的方案,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傅作义或许是在阎锡山、蒋介石手下当差当得时间太长了,他听了毛泽东的话后,认为自己是水利部部长,自应第一个介绍情况。所以,他一板一眼地说罢水利部制定治淮方案的过程后,又郑重地说道:“我们水利部正在总理的领导下,进一步研究、完善治理淮河的方案。”

 

“我已经看了总理有关治理淮河的报告,”邵力子接着傅作义的话题说道,“我是过来人,所以我赞成总理说的淮河年年闹灾,是当年蒋介石为阻止日军南下,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造成的。这是因为黄河的泥沙破坏了淮河原有的蓄泄洪水的能力。”

 

“邵老一言中的!”毛泽东有意把话题一转,很是诚恳地说道,“当年,邵老做西京王的时候,我长征一到达陕北,就听当地的老百姓美传您是当代的大禹。”

 

说到邵力子做西京王,那是日本在我国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宣布第二次下野,把邵力子外放陕西,坐镇西安,代蒋控制多事的西北地区。也就是邵在西安执政的五年之中,他曾带领陕西人民治理过黄河,而且很见成效,被当地老百姓传为当代治水的大禹。也正是因为邵力子有这样一段特殊的从政经历,毛泽东才听取他对治淮的意见。自然,邵力子也想到了这一点。但是,当他听毛泽东如此赞誉他治理黄河的功绩的时候,他又谦虚地连连说道:“百姓过誉了。过誉了!”

 

“我看是有他们的道理的。”接着,毛泽东又坦然说道,“我当时听后也感到新奇。事后才听人告诉我,当年邵老重视黄河水利,亲自主持修了泾惠和洛惠两大渠,建了龙门闸和风陵渡工程。我想这就是老百姓至今还流传邵老治水故事的原因吧!”

 

“主席过奖了!”邵力子非常客气地说,“那时,我任国民政府陕西省主席,治理黄河是我的责任。再说,我做的那点区区小事,怎能与今天共产党和主席想根治淮河的工程相提并论呢,何足挂齿矣!”

 

“邵老那时的作为,现在看来也是难能可贵的啊!”毛泽东在历数了邵力子在治理黄河上的成绩之后,又说道:“今天,我请邵老来的目的有二:一是想听听您的意见,再是邵老您能离京去实地考察,那是最好不过的。话再说回来,这也就是我写的那个续字谜的谜底。”

 

邵力子从政数十载,自孙中山到蒋介石等政坛要人都时相过从,有的还私交甚笃。但是,他却未遇见过像毛泽东这样善做工作的领袖人物。因此,他心悦诚服地说道:“请主席放心,我打算立即成行。”

 

“不,不。”毛泽东急忙摆手制止,“现在淮河正在抗洪、救灾,不是邵老这样年纪的人去的时候。”

 

“那我何时成行呢?”邵力子问道。

 

“再定。”毛泽东凝思片刻,“到时,我一定为邵老写一幅字:一定要把淮河治好,以壮行色!”

 

毛泽东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请放心,我一定不辜负主席的期望!”

 

至此,毛泽东请教邵力子的工作就算做完了。他看了看作陪的傅作义的表情,又十分客气地说道:“傅将军,你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水利部部长,请将军集思广益,再拟定一个全面的兴修水利方案。”

 

“我尽快落实主席这一重要指示。”

 

“我哪有那么多的重要指示哟,”毛泽东微微地摇了摇头,“这些天来,由于淮河水祸如此严重,使我想了很多问题,看起来,要想改变我国的贫穷面貌,首先就要大兴水利。我们这些人如果能把几千年来的水患化害为利,那可是造福于民、功德无量啊!”

毛泽东就这样巧妙地让傅作义自然地进入水利工作。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毛泽东绝妙的用人艺术: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顺理成章。

三、毛泽东关键时刻力挺傅作义

万事开头难,毛泽东在傅作义开始水利部长工作阶段,给予特别关照。

 

傅作义刚任水利部长时,水利部领导中却有人认为他是非党人士,有意贬低、刁难他。傅作义到水利部会堂开会,有人故意把他的汽车转停到偏僻远处;对他以部长名义批示的文件,有不同意的表示。于是,傅作义对所有文件在看过之后,不加任何批示,而由某副部长批示,并形成惯例。傅作义并不介意这个。后来,毛泽东发现水利部文件批文没有了傅作义的名字,敏锐地发现问题,深叹一气。

北京市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在天坛公园举行,毛泽东和傅作义应邀观看比赛。毛泽东看到一半,就约傅作义离开会场,出去走走。走到祈年殿时,毛泽东风趣幽默地指着修补过的天坛一角,问傅作义:“宜生,你看这一块我们补得好不好?”

那是1949年为阻止蒋介石企图派飞机运走傅作义的精锐武器和一部分亲信骨干,而被解放军的炮火轰坏的天坛一角。傅作义以感谢的心情会意地笑笑,说:“不仔细看,看不出来。”“如果我们兵戎相见,这墙补也补不得啰。你是北京的大功臣,应该奖你一枚天坛一样大的奖章。”毛泽东说,“是不是我们共产党内有人怠慢你?”

 

“哪里,哪里,您不治我的罪,我就已经感激不尽了。”傅作义说,“我体会《共同纲领》是四路纵队(指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前进,向左看齐,跟工人阶级走。”

 

毛泽东听了,深沉地说:“是的,但是以后还要展开变成横队哩!”

 

傅作义对毛泽东说:“我是水利问题的‘门外汉’,恐怕胜任不了部长工作。”

毛泽东鼓励地说:“不懂你就学嘛!有问题你就去请教群众嘛。要边学边干,哪有天生的内行呀!” 接着,当面问傅作义:“水利部文件批文怎么没有了你傅作义部长的名字?你在水利部当部长是不是有职无权?”

 

傅作义说,他工作忙,常外出,副部长批示也是一样的。

 

毛泽东听了没作声。后来,毛泽东同周恩来说了这一情况。

 

周恩来就此种不正常的现象专门批示水利部:大小事情,没有傅部长批示,一律无效!要让傅部长列席党组会议,并发表意见。

 

四、毛泽东的关怀给了傅作义极大支持和力量

 

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下,傅作义全身心地投入国家水利建设。他说:“咱们只有严格要求自己、踏实工作的义务,没有其他要求的权利,干任何事情都要多想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少计较个人得失,这样心情就会豁达多了。”傅作义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从1949年起担任水利部长,直到1974年逝世,他在位长达23年,他的后半生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淮河、海河等许多水利工程,都有他的足迹。他几乎每年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三门峡工地、治淮工程和密云水库工地等第一线研究指导工作。

 

1951年,傅作义和副部长李葆华一起视察淮河,在去洪泽湖蒋坝途中,有约15公里路程汽车无法通行,他坚持和大家一起步行前往。他出差,按规定可以坐火车公务车(在列车上单挂一节专用车厢),但他从来不要,他说和工作人员合要一间包厢(4个铺位)就够了。

 

建设三门峡水电站时,傅作义从黄河下游一直视察到潼关。走到陕县,气温高达40摄氏度,屋里的家具都烫手,坐着不动也是一身汗,他是年近花甲的人了,仍然不愿多休息一会儿,坚持按计划视察。他每到水利工地,不但了解工程情况,就地解决问题,还要看看工人住的工棚,民工的伙食情况,问寒问暖,关心群众的生活。他有胃病,需要少吃多餐,但他在出差时就带些馒头干,不时地嚼两口。

 

繁重的工作压垮了傅作义的身体。1962年初,中央考虑傅作义的心脏病比较严重,安排他一家到广东休养。他表示,如果只是休养,他不想去;如果让他做些工作,他可以去。中央和广东省委只好同意了他的要求。到广东后,他先后视察了花县水库、新丰江水电站及新会、佛山、高要等地的水利工程。每到一座水库,他都是先服了预防心脏病的硝酸甘油药片,然后登上坝顶,了解情况。

傅作义常说,旧社会坏就坏在那个制度、那个体系,想做的事做不成;新社会好就好在这个制度,在这个制度下,一切难办的事也能办成。

与共产党合作的典范

 

作为民主人士,傅作义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可谓典范。据傅作义的夫人刘芸生说,他是以戴罪之心投入人民怀抱的,受到党的信任和重用,他常常怀着感激的心情说起这一点。中共中央对他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他十分尊重,曾规定,水利电力部的领导要定期去傅作义的住处汇报工作,征求他的意见。共产党相信他,他也相信共产党,有人攻击民主人士都是招牌,有职无权时,他反驳说:“我这个部长就是有职有权,水利部党组李葆华同志非常尊重我,我也尊重李葆华同志,我们互相商量,肝胆相照,没有感到有什么隔阂。”

 

毛泽东、周恩来经常邀请傅作义到家里做客、看电影。彭真、薄一波和其他中央领导与傅作义常有来往,习仲勋每逢遇到水利部的人都要问问傅作义的健康情况。

 

周恩来、邓颖超对傅作义无微不至地关怀。1957年,傅作义在山西考察时心脏病突发,周恩来立即派飞机和医生前去抢救,并派邓颖超专门看望,鼓励他战胜疾病。周恩来每到外地带来些瓜果蔬菜,都会送给傅作义一些。1962年8月,邓颖超致信傅作义“我和恩来于昨晚从北戴河回到北京,带回些在那里买到的深州蜜桃和该地产梨以及起士林制的花生糖,请您和嫂夫人尝尝,藉助你们健康和长寿”。傅作义在小酱坊胡同住的是一座小楼。傅作义有心脏病,上下楼十分不便,周恩来得知后,责成有关部门盖了一座平房,请傅作义在那里办公。傅作义在院子里种了几棵桃树,每年桃子成熟后,他都挑选最好的送给关心他的中央领导人。

 

解放前,傅作义为了给集体福利积累资金,开办了工厂和贸易公司,所赚的钱多用于编制外人员的开支、阵亡将士的抚恤以及创办学校等。解放后还有380余万元。除了1962年40万元购买公债外,其余全部上缴国家。毛泽东批示:将款存入人民银行,仍归傅作义支配使用。但傅作义分文未动,1974年他病危时,全部上缴国务院,做到了“公私分明,清白一生”。

  新中国首任水利部长傅作义

 

傅作义晚年最大的愿望是看到祖国的统一,他对台湾的故旧十分想念。他说,我无时不怀念由大陆到台湾的旧日的朋友和同事们。1974年2月,傅作义说:“25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了,我做的确实是一件最正确的事。我现在仍然要劝说你们,你们今天听不进去,但不久的将来就会听进去的,会相信我的话的。当时的奋斗目标是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而大陆解放仅仅20余年的短暂时间里,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已经把一个贫穷落后、受人欺凌侮辱的旧中国,一变而为崭新的、强大的新中国。”“台湾是中国人,台湾和大陆是同胞兄弟。为什么不能一块来干?为什么不能一起来分享光荣呢?”

 

1974年4月,傅作义因病住在北京医院。4月15日,周恩来抱病来看望傅作义。在病床前,周恩来俯下身子,在傅作义耳边深情地说:“毛主席叫我看你来了,毛主席说你对和平解放北平立了大功。”弥留之际的傅作义听到此话,嘴角颤抖着,眼含泪花。4月19日,傅作义逝世,享年79岁。

 

五、结论

毛泽东使用像傅作义这样的人才,达到如此地步,这在古今中外人力资源管理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而毛泽东做这样的事情,又似乎是不经意的,信手拈来的,这就是用人的艺术,这背后是智慧,是胆识,也是信念,是胸怀,更是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支撑。这些东西,才是我们研究人才学,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

 

要想在人才学上有所建树,要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搞出点名堂,在中国这个文化氛围里,不研究毛泽东,恐怕是极其愚蠢的。

 

 

毛泽东一生不知不觉树立许许多的丰碑,他不是刻意的为自己树碑立传,那是自然地真诚地为人民服务的结果,这些丰碑长存于世,长存于人民心中!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8: 沈志华: 试论中苏同盟破裂的内在原因
2008: 潘涌: 雕盼青云睡眼开,望着黑鹰高高飞
2006: 智利的9.11事件
2006: (原创)看看旧金山湾区的军人后裔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