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潜伏在毛泽东身边的国民党间谍
送交者: blinders 2009年12月24日08:28:45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潜伏在毛泽东身边的国民党间谍
 
2009-11-30 来源:新浪网

原文:http://forum.book.sina.com.cn/thread-2079441-1-1.html

正如“潜伏”二字,沈之岳低调潜行的一生令他留给外界的“谜”多过他留下的痕迹。不过,确定的是,他是国民党隐蔽战线上不可忽视的一个角色。
被戴笠纳入门下
1933年,22岁弱冠之龄的沈之岳,刚从浙江省临海回浦中学毕业,进入上海复旦大学就读。年轻的沈之岳天生好打不平,初到十里洋场,见到劳苦大众受尽帝国主义以及资本家的欺侮,怜悯之心油然而生。
受共党同学耳濡目染,沈之岳也读了不少共产主义书籍,开始积极参与支持工人运动。这种进步学生的姿态,加上复旦大学学生的优异背景,使他渐渐取得共产党组织的好感。经由共产党友人的引介,沈之岳进入浦东煤炭公司当工人,凭借突出的领导魅力,为组织吸收了许多优秀工人。之后,作为罢工运动的带头者,沈之岳被国民党当局拘捕下狱。
这期间,戴笠从监狱里秘密借提不少有大学学历及左倾思想的年轻受刑人,个别接见。戴笠深知工人运动领袖多为左派青年或共产党员,拉拢左派青年,一则可以“为我所用”,二则可削弱共党工运力量。
斯时沈之岳虽然同情工人境遇,与左派青年接近,但并未加入共产党。戴笠见这位小同乡聪慧敏锐,少年老成,颇生好感,遂几次与之深谈,谓日寇压境,国难深重,蒋先生有意先安定团结内部,再全面抗战,建设富强国家,挽救人民于水火。几经攀谈,沈之岳终被戴笠说服,并加入国民党地下工作者行列,接受戴笠单线秘密领导,戴笠指示沈之岳加入中共组织,潜伏其间。
经戴笠吸收之后,沈之岳旋即被释放出狱,他听从戴笠指令,不仅继续积极参与工人运动,更为了解中共组织情报,正式加入共产党,担任共产党在上海地区的情报交通(即传递情报)任务。
此刻的他,表面上虽然是共产党员,实际已经成为戴笠手下隐蔽战线的青年尖兵。
潜伏在毛泽东身边
1937年春天,西安事变结束后不久,尽管国共达成第二次合作之协议,国民党当局对中共顾忌犹深,认定中共仍是心腹大敌,而隐蔽战线仍为决定双方胜负之主战场。戴笠长期观察沈之岳,认为他成熟稳重,心细如发,足以承担重任,命他深入延安,潜伏到共党组织的心脏搜集情报。
沈之岳以其在上海从事多年工运的辉煌成绩,还坐过国民党黑牢,加上又有复旦大学肄业的学历,自修马列主义书刊、《共产主义ABC》,堪称标准进步青年。因此在他向组织申请进入延安,希望能到革命圣地“抗日军政大学”(原名红军大学)学习后,很快得到批准,中共中央分别以毛泽东和张闻天的名义,给沈之岳写了两封介绍信,要他尽快到西安,凭介绍信会见叶剑英,让叶想办法送他到延安。
沈之岳日后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当他收到介绍信时,心里十分纳闷,西安明明是东北军、西北军剿共总部的所在地,叶剑英怎么这么大胆,在这虎穴会见他?等沈之岳到了西安,他才知道杨虎城部已和中共合作无间,把国民党政府拨给西北军的物资和粮食,供给延安使用。
到了延安,沈之岳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就读,他精明干练,成绩优异,深为学校干部欣赏。
延安当局心里有数,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进步青年里边,肯定混杂了不少国民党特务。除了严密甄别考核,教员常以突袭手法,想从抗大学生中揪出特务。某日,某教员拖着沉重的湖南乡音,正在课堂上对学生讲课,冷不防举起手来,指着后排同学吼叫:“你看,你看,那个国民党派来的特务!”胆小的同学立刻吓得脸色大变。派在学生群中的工作人员,便把面露惊恐的人的名字记下来。因此常常发生一同上炕睡觉的人到天明就不见去向的事件。而在这类情况下,沈之岳从来都是面不改色,镇定自若。
沈之岳利用抗大同学关系,与共党中央要员建立了不错的交情,趁机也介绍了不少同志进入中共各个训练机构受训,一面搜集中共中央机密情报。
由于在抗大表现优异,沈之岳毕业后被毛泽东拔擢为秘书人员之一,遂开始默默开展他的潜伏工作。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发布的若干重要文件以及沈之岳获悉的重要情报,都被秘密传递到重庆。例如抗战初期毛泽东发出最高指示“一分抗日,二分应付国民党,七分壮大自己”并指示共军以晋、陕、皖为根据地,逐步朝华北、华中等地推进,全力发展组织,避免与日军正面作战,俟机以大吃小,解决国民党军队。这项情报,便由沈之岳传递给戴笠,转报蒋介石。
沈之岳日后接受台湾传媒访问,记者询问沈之岳,延安距离重庆何止千里,共党组织如此严密,要怎样传递情报呢?沈之岳说,一位老头经常在延安城里携带一只缺嘴茶壶卖油茶,正是他负责情报交通。
更传奇的是,1960年代,偶见港台两地若干杂志媒体报道沈之岳与江青浪漫情事,如《新闻文摘》直接点名沈之岳与江青曾经是一对爱侣。日后沈正式接受记者访问时,不讳言早年曾和江青交朋友的往事,他并称,利用敌方人员来掩护我方情报活动,是隐蔽战线最高妙之处。而二人之相识是因为江青在1934年曾被国民党当局拘捕入狱,而沈之岳也因从事工人运动稍早入狱,与江青有“同窗之谊”。
国民党“国防部情报局”刊行的《戴雨农(戴笠)先生全集》之后披露,沈之岳获悉之中共中央决策性情报甚多,经戴先生转报最高当局。沈之岳长期潜伏在共区,共产党非但没有怀疑他,更对他信任有加。
皖南“立功”
1938年元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中共方面分派干部到各地从事收编工作,沈之岳被分派到第三支队。
在新四军内,副军长项英曾经多次对沈之岳说,要多注意国民党特务趁虚而入,混进我们革命队伍里。沈之岳说:“我们组织这么严密,国民党特务别说进不来,就算进来了,也起不了作用。”项英听后开怀大笑,连声说:“你这话很对!你这话很对!”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军长叶挺被国民党扣押,项英遇害,新四军番号被取消。对此事,《戴雨农先生全集》也提及:“民国三十年一月,新四军抗不遵令北调……其所以不能如其它地区的无往不利,而遭致失败,使他们的军长被捕,番号被撤销;就是因为共党军事密谋外泄于国民党的缘故,也正是沈之岳预先布置在新四军内部的秘密组织所发生的作用。”正因为沈之岳传递了许多关于新四军的情报回重庆,该军的情况完全被国民党当局全盘掌握。
沈之岳传递毛泽东的指示以及新四军动态等情报的功绩,成为他日后得以在国民党特务组织步步高升的第一张筹码。
沈之岳何时结束其潜伏岁月?据他在1983年接受传媒访问时透露,某次,他推荐的敌后工作同志不慎暴露了身份,他被迫返回重庆。沈之岳脱离共区回到重庆后,蒋介石立刻召见了他,嘉勉有加,时为1941年冬天。戴笠任命沈之岳为军统局科长。
“一事二主,两边无伤”?
回顾沈之岳从1933年被戴笠说服成为国民党地下工作者、打入中共驻上海组织,到1941年冬天回到重庆,深入中共组织及中央核心历时9年。
曾与沈之岳有共事经验的张爱萍,对沈之岳有过如下评述:“沈之岳9年共产党员资历当中,7年是模范党员。他个性跟周总理很像,内敛、温柔而含蓄。”
1994年2月24日,沈之岳病逝台北,台北《中央日报》刊载的追悼文章称:“传出中共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对沈之岳先生的评语是‘智勇双全,治国有方,一事二主,两边无伤’……”正是这“一事二主,两边无伤”,给外界留下无尽的猜想空间,但即使是再怎么靠近沈的人都不可能从沈嘴里听到半句解释。
1949年3月解放军开始渡江,大批国民党军撤往舟山,这时,沈之岳的新职为保密局“苏浙情报站”站长。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在舟山站的这一年的任职过程,是毕生政治生命的又一转折点。
1950年3月,保密局破获了中共台湾省工作委员会书记蔡孝乾共谍案。蔡供出中共华东局指派的地下党女党员朱谌之。朱携带包括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在内的重要军事情报跑往舟山后,准备俟机搭船,前往上海。
台北的保密局密电舟山的沈之岳,命令他务必逮到朱女,否则中共大军很可能会利用朱女传递的情报登陆台湾。舟山岛固然不过470多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可国民党撤退初期,包括军队和老百姓,总共有四五十万人之众,要在茫茫人海之中找一个女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心细如发的沈之岳,发挥与时间赛跑的精神,在十分危急的情势下,地毯式过滤舟山岛上四五十万军民,终于找出朱谌之下落,立予逮捕。
之后,沈之岳以老共产党员的资格委婉开导朱女,她终于供出和吴石一起窃取情报的全盘经过,吴石共谍案随之水落石出。沈之岳立了大功,蒋介石父子由此对沈印象深刻。
“调查局之父”
沈立功之时,正值蒋经国预备大力整顿特务系统的节骨眼。1950年5月,蒋介石任命沈之岳为“总统府资料组”石牌训练班副主任,主要任务是协助“总统府资料组”主任蒋经国,办理培养特务干部的石牌训练班。这也是沈之岳与蒋经国关系愈趋紧密的时刻。
日后沈之岳任大陈防卫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时,大陈岛生活条件艰困,蒋经国每次巡视大陈,沈之岳总把床铺让给蒋经国,自己打地铺睡。之后4年多时间里,蒋经国到过大陈不计其数,他与沈之岳朝夕相处,渐渐感情深厚,沈之岳也成为不折不扣的“太子系”人马。
1958年春,沈之岳奉命回台湾接任调查局副局长,并于1964年升任调查局局长。
正是因此一役,沈之岳获台湾“调查局之父”之称。在他14年局长任期中,他为“国军”培养了1400多名大学以上学历的青年生力军,其中硕士以上占了80多位。调查局经过沈之岳的改造,人员平均年龄从原来的53岁降低到36岁,具备大学学历的调查员,占全体工作人员的87%。
沈之岳最令人钦敬的地方,是他有办法记住每一位受训学员的名字,并且能巨细靡遗地搞清楚每位学员的身家背景。他不爱名不贪财,待人如己,洁身自爱,学员们的心当然被他牢牢抓住。
沈之岳任职调查局局长任内,在反制台独势力方面也贡献殊多。如早年流亡日本、僭号成立所谓“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的台独领袖廖文毅,就在1965年6月由沈之岳派遣调查局驻日本人员,劝降返台。另一名流亡日本的台独人物辜宽敏,也在1971年返台,向国民党当局归顺。
沈之岳受蒋介石父子宠信的特殊地位,更与其他历任中统、调查局局长明显不同。到台湾以后,蒋介石鲜少单独召见情报首长,只有沈之岳和情报局长叶翔之,是“惟二”经常被召进官邸促膝密商的特务首长。蒋介石更时常在阳明山“革命实践研究院”总裁办公室,单独约见沈之岳,面谈情报业务。
曾经被沈之岳以“匪谍”罪名系狱的前调查局第一处副处长李世杰,批评沈之岳创下了七个“第一”纪录:沈之岳是第一个共产党出身而担任调查局局长;他是第一个以军统系出身当上调查局局长;他是自徐恩曾以来任期最长的调查局局长(在职13年多);他是第一个把几百个国民党高、中、低层情报人员当成共谍屈打成招的特务头子;他是徐恩曾以来第一个被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的调查局局长;他是第一个被美国政府宣布为摧残人权凶手而不准入境的国民党特务头子;他是第一个没受过大学教育的局长。
李世杰因为个人经历,对沈之岳恨之入骨,可能怀有强烈偏见,有些批评或是事实,有些批评即不免夸大不实。例如说沈之岳“摧残人权”、“美国政府不准入境”,但美国总统卡特的故乡乔治亚州平原市就曾经颁发给沈之岳“荣誉市民证”,给予沈享有该市市民之一切权利;说沈氏“没受过大学教育”更显悖事实,即便复旦学业未完成,沈却是通英俄两国语言的高材生。
尽管早年于隐蔽战线上出生入死,之后又平步青云当上特务高官,沈之岳始终低调,绝不招摇,更不骄矜傲慢。1961年某日晚间,他突然罹患盲肠炎,腹痛如绞。沈太太紧急陪同上住家附近的医院急诊室看病,两人衣着朴素,一副小公务员打扮,基于保密因素,使用的是化名。院方认为对方是小公务员,随便找个年轻实习大夫为他诊治,摸索半天竟找不着盲肠位置,只好请主治医师来解决问题。第二天上午,蒋经国闻讯赶到探视,医院才惊觉这位“小公务员”是大人物。
事实上,老牌谍战干将都知道,“要抓住情报,首先要能抓住人心”,低调谦和的性情是谍报工作的最大本钱。
1979年3月,沈之岳届龄退休。但蒋经国不让沈之岳离开身边,聘其为“总统府国策顾问”后,立命随从为沈在“总统府”蒋经国的办公室隔壁设置连间的办公室,享有这项特权的,还有蒋经国身边两位红人--前“国防部长”汪道渊、前“新闻局长”魏景蒙。直到蒋经国过世,沈之岳始终是国民党当局最受倚重的特务系统元老。
沈之岳于1990年罹患末期摄护腺癌,又于1993年11月转移扩散至肺部。这期间,沈之岳接受妻子徐露的劝告,到大陆北京寻访名医诊治。赴大陆旅行期间,沈之岳下榻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惟沈坚持不接受大陆方面招待,旅馆费用全部是自掏腰包付清。大陆最高当局曾有意接见沈之岳,但他客气地婉拒了:“我来北京就是来看病,不为别的。”
而往昔老同志张爱萍,特意安排了明代名医李时珍的后人,为沈之岳治病,并到旅馆和沈之岳聊天。前国家主席杨尚昆则与徐露会面,说他希望多了解沈之岳离开大陆后去台湾期间的纪录,对大陆方面而言,台湾时期沈之岳的纪录是一片空白。
1994年2月24日,沈之岳病逝台北,享寿82岁。当时,台湾“总统府秘书长”蒋彦士、“总统府资政”俞国华、郝柏村、“内政部长”吴伯雄,为他的灵柩覆盖上“国旗”;王惕吾、宋楚瑜、许水德、吴延环等人,为他的灵柩覆盖国民党党旗。这名国民党隐蔽战线上的战士,从此走进历史,也带走了许多不留存于任何档案的秘密。
 
 


“余则成+李涯”:军统第二代特工王沈之岳


沈之岳堪称戴笠之后国民党特务系统的第二代谍王,和他的业绩和传奇相比,所谓的长江一号,简直象小儿科一样可笑。

他年轻的时候是军统高手,曾打入延安试图刺杀毛泽东,在延安他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作了康生的得意弟子。

他的伪装如此巧妙,以至于直到今天大陆官方对他的履历依然错误重重。


国民党全面崩溃败退台湾的时刻,他先是训练出了此后国民党二十年间的特务骨干,尔后转行有声有色地作了军政大员,还曾经化妆潜入大陆活动。

他为横行一时的中统送了终。

他被尊称为"调查局之父"

他在澳门指挥刺杀刘少奇,失败后全身而退。

他指挥过国民党特务在非洲抓捕叛徒。

他主持粉碎了在日本的"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让台独分子恨之入骨。

他逮捕过李登辉

他迫降过辜宽敏

他审问过李敖,李敖反而写书夸他。

他晚年到大陆治病,据说邓小平胡耀邦亲往探视

他被怀疑为共产党在台湾至死未被发现的两大卧底之一。

他外貌和蔼可亲,却被形容作"人面兽心"

他善于理财却分文不取,一生两袖清风

他娶了出身伞兵飞虎部队背景的京剧名伶

......

抛开政治立场,一个人一生有这么多可以拍成电影的光晕,已经足可以称作传奇了。

今天,沈之岳早年的生涯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轨迹,他在履历中所描述的自己是河南人(为什么河南人?),在浙江上海生活过,曾于中央大学读书的履历,完全是无中生有。真实的沈之岳是浙江仙居人,家道宽裕。上中学的沈之岳曾对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发生兴趣,但是并未加入,可见他当时就是个关心政治然而做事稳健之辈。他的这种兴趣使他对马克思主义多有了解,成了在延安扎根时伪装"进步青年"的本钱。不久,沈之岳进入复旦大学学习,在这里,他加入了军统组织的前身特务处......

活脱脱一个学生特务么,好像不大光彩。

事实上这个过程颇有些让人啼笑皆非。沈之岳成为军统特工,并不是被拉进去的,而是被"绑"进去的。

原来沈能够进入军统,源于九一八后复旦大学爆发的学潮,对付学潮本是中统的买卖,但戴笠一贯喜欢"捞过界",所以复兴社特务处对学生运动也插了一脚,希望从中找到共产党的组织。

有沈在学校的对头乘机报复,诬报他为学潮组织者而被捕。当时私刑泛滥,和特务打交道是件很危险的事情,很容易屈打成招。有趣的是这个根本没做过任何秘密工作的毛头小伙子,居然从容自若而又子虚乌有地搬出某个大员临时作自己的亲戚,把一帮老特务唬得团团转又核查不便,最终没敢造次。真相大白后特务处方面认为这小伙子真是人小鬼大。

从他一生的经历来看,沈之岳这一次忽悠特务只是牛刀小试,他应付起这种事情来胜过专业演员。沈骨子里杀伐决断,铁血无情,但他的外表人畜无害,一贯给人平和低调,温和诚恳的印象。国民党法务部调查局特务系统中,常有人说沈之岳"人面兽心",形容他做事厉害但外表温和,,喜怒不形于色。而沈的后任阮成章,则被称作"兽面兽心",因为阮成章的长相,实在让人难以恭维。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笑里藏刀的沈之岳在他整肃中统的过程中,将中统残存的大特务一一下岗,若有反抗者则必严惩之。往往这些比沈之岳资历还老的大特务们直到进了牢房,才如梦方醒。李敖回忆坐牢的时候有原来中统的大特务在牢中打蚊子,称是打沈之岳,可见恨之入骨。就这样恨之入骨的大特务,问起对沈之岳的印象,依然认为自己输得冤,因为沈之岳"连ABC都不认识"。国民党特务系统中,中统多用才子佳人,理论水平高,军统多用社会打手,善于行动,所以中统特务瞧不起军统出身的沈之岳。

实际上,沈之岳其实学识相当渊博,不但懂英语,而且还懂俄文,要不怎么在中共中央作收发呢?知己不知彼,这帮人输得一点儿都不冤。

当时军统的前身特务处规模还很小,这件事传到戴笠那里,戴其人素好奇才,立即叫人把本来已经释放的沈重新抓来。

说戴笠素好奇才并不是夸张,这个特工皇帝从小爱看神怪武林小说,江湖气甚重,一度极重网罗奇才异能之士以为己用。他甚至曾经把上海撂地摊卖武的江湖人统统请到特务处,希望从中发现类似空空儿这样的侠客,结果颇为失望,这些人的本领,连一般的武装特务都比不上。戴笠后来也死了心,认为所谓民间的奇人天才,不是那样容易发现的,只好耐心去开三道高井训练班,办浙警校来培养正规的特工班底,颇有成效。

这个成功影响了戴笠的心态,有一段时间这个特工皇帝又对学历迷信得厉害,比如抗战时建立对日经济作战,决定人选时戴毫不犹豫选择了学历最高的德国博士费同泽。无奈费博士第一对日本不熟悉,第二对理论更擅长些,结果有半年时间工作都走不上正轨。

无论怎样,本来以为已经脱了一难的沈之岳又被重新抓起来,心中感受惊惧必然难以言表。而新老两代特工之王这次会面的详情不得而知,结果是沈之岳被说服参加了戴笠的组织。

戴笠应该算是捡到宝了 - 至少再没有第二个军统特务有这个本事在延安从容面对康生罗瑞卿,能打进中共中央去做收发,而在他死后,沈之岳也作到了他一生想做的事情 - 把竞争对手中统彻底埋葬。有讲戴笠早年算过命,五行缺水,故此戴对名字里面有"水"的部下特别关照,沈醉,沈之岳都是如此,这可能是后人杜撰的说法。

此后,为了提高沈的业务水平,也为了将来给他一个合法的进身之阶,戴笠将沈之岳送入自己控制的浙江警校学习。王鲁翘当时也在这里,两个人成了同学。

这番经历,是王鲁翘和沈之岳一九七一年去看望车祸受伤的原国民党中央警校校长李士珍后,感于同学凋零,年齿日长而写的一篇感言中提到,这篇文章在台湾由于某种原因传播不广,却成为大陆研究沈之岳的一份材料。普遍认为,王所说的比较接近事实,唯一王也承认不了解的是沈的原名,从认识他开始所知道的就是"沈之岳"这个名字,但是,凭借特工的直觉,他认为这是个化名。当时军统局的特工们发达以后大多以自己的势力为荣,往往会作些造福桑梓或者为害乡里的事情,但沈之岳从不显山露水,这方面极为低调,王感慨说难道他早就想到了国府有转进台湾的这一天,以此避免亲族受牵连?

王与沈等人一起去拜访李士珍,从礼节上说很正常,因为浙警校后来并入李士珍担任教育长的中央警官大学,两人可算是李士珍的学生。然而,此事也有点儿古怪。盖因为两人都是戴笠的亲信,而李士珍是戴笠的死对头,曾被戴笠整得很惨。李士珍是黄埔二期的高材生,素有大志,曾留学日本学习警政,并考察欧美各国警务,是国民党警察教育事业最出色的人才,而且李深得蒋介石的信任(李士珍是第一个为蒋介石树铜像的)。然而,在警察这块地盘上,李就是斗不过黄埔六期肄业的戴笠。这是因为整个蒋介石政府在大陆的日子,始终处在政治和军事的动荡之中,所以蒋介石认为建立一个稳定社会治安秩序的专业警察系统固然重要,能够直接用于和军政敌人进行斗争的秘密警察(特工)则更为重要,前者应该为后者服务。所以在他的心目中,黄埔六期没毕业的戴笠,地位远高于二期的李士珍就不奇怪了。这种地位的不同,反映出来,就是戴笠掌握着全国警政司和各警察机关的人事权。于是李士珍辛辛苦苦培养出来,准备作为班底的学生,戴笠只要拿顶官帽子就拉走了,李气愤无比又无可奈何。

只有到戴笠死后,李士珍才直起腰来,不过,此时已经距国府败退台湾没有几年了。

沈之岳在七十年代是名副其实的台湾特工之王,持弟子礼去看望早已远离权力中心的李士珍,有着特殊的意义,一来说明了不计前嫌的胸怀,二来也表现了他老于人情世故的风格。

忘记说,在马英九自己的新书里,也有一段有趣的回忆,当年他参加过保钓的学生运动,还对着日本特使的汽车扔过鸡蛋。这段事情他几乎忘记了,几十年后,遇到沈之岳,沈却对他说为了这件事"以前我们对你有些误会",马英九才骤然意识到自己可能曾经为此上了调查局的黑名单。

而沈之岳的传奇生涯,第一个高潮应该就是打入延安了。

为了考证沈之岳在延安的活动,我曾专门查阅有关史料。不过,大概因为延安对国民党特务的渗透一向对应有道,沈的脱身而去是件令人尴尬的事情,所以大陆史料中对此记载十分简单。

从现有记录看,沈当时是随教授萧致平到延安考察,自称中央大学学生,以随员的身份于1938年访问延安的。到达后沈伪装"进步青年",要求留在延安得到批准。与此同时,中共在陕北的反特一号人物,边区保卫处长周兴(负责对所有进出延安人员的审查,管辖范围和权力极大,当时人称"周半城")和副处长王范都曾亲自对其进行审查。沈之岳聪明的地方在于他并不追求毫无破绽,而故意给了周兴一个小漏洞来抓 -- 沈自称河南人,可是却带有一些浙江口音。这引起了周的疑惑,直到某次找他谈话,沈从容自若地谈到曾随舅舅在上海居住几年,巧妙地掩饰了这个问题。这种欲擒故纵的做法让保卫部门产生了松懈,但依然对他在大学读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但是由于戴笠预先化大功夫为沈在中央大学作了工作,他的所谓学生身份有充分的证据,所以保卫部门的调查结果完满。

以此,沈之岳通过审查,进入了红军大学学习,不久入党。

周兴,本名刘维新,原是朱德军官教育团的老底子,参加过南昌起义,智勇双全,曾多次破获在延安活动的国民党特务案。解放后担任南京市公安局局长,云南省委书记,昆明军区政委,1975年病逝;王范是周兴的搭档,曾担任上海市检察院检察长,但最终在文革中开枪自杀身亡。

能蒙了这两位,沈之岳可算精干过人。这段纪录,细细看来,其中却有一个破绽。

这个破绽就是,带沈之岳到延安的萧致平到底是什么人。

根据记载,确实曾经有一个萧致平访问过延安的,但这个萧致平,显然不可能带着沈之岳打进来。

记载中的萧致平访问延安,发生在1937年4月,时间上和沈之岳打进延安并不吻合,而且,这个萧致平也根本不是什么教授,而是国民党陆军的少将高参,此人曾担任过国民党军的团长,师长,屡次和红军作战,是个标准的军人。他是作为西北行营中央考察团的一员,和涂思宗等人一起到达延安,和共产党讨论国共合作问题的。有趣的是萧还有一次在作战中被红军俘虏的经历,派他去延安,也是国民党表示诚意的一种做法。

萧致平在延安的访问颇为成功,毛泽东,周恩来等都同这个"老朋友"打得火热。

萧致平在延安访问时的照片,毛泽东身边的大脸盘纠纠武夫就是此人

但是此后萧再也没有访问过延安。

会不会是重名呢?

按照原公安部部长王芳的说法,带沈之岳来延安的萧致平原来是北京燕京大学出身,后到中央大学任教,"当时不太有名",又有说法萧早年和国民党情治机关有一定联系,所以他才会证实沈的身份,很可能是有意为军统作一点帮助。

从这些记载看,萧致平并不是架空人物,但是,遍查中央大学的教师名录,甚至当时在内地的大学教授名录,却不见萧致平其人!

还是那位研究党史的老先生予以点醒,他说这个王芳是非常有经验的公安人员(曾长期担任毛泽东的警卫工作,破获过"枪击毛主席专列"等案件),他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因此,在叙述历史事件时,有时会故意对一些人物的姓名,身份进行修改,以避免可能的不利影响。这里,他很可能是借用了国民党少将高参萧致平的名字,来掩饰这个引导沈之岳进延安的教授。其原因,很可能因为这位"萧致平教授"后来是有名气的人物,或者统战对象之类,不好随便议论。

那么,这位"萧致平"到底何许人也呢?难道真的没有一点儿线索么?

经过百般查找,线索只有一个,这位教授真实的姓,是"陈"。

姓陈?天下姓陈的多了。我当时十分茫然。

不过,有一次我突发奇想,把"萧致平教授"的姓换成了"陈"来查,却意外发现,真有一个教授叫做"陈致平"!

这个陈致平教授还颇为有名,1949年后到台湾大学任教,著有《中国通史》等作品,是深孚众望的历史学家。当然,这些普通老百姓不会太注意,会注意到的,是这位陈教授有个女儿叫做陈喆。

陈喆是谁?

说陈喆可能没人知道,要说她另一个名字,估计就很少有人不知道了,那就是 - 琼瑶。

没错,这个陈致平教授,就是琼瑶的父亲。

如果看这位琼瑶老爹的年谱,竟然和王芳口中的"萧致平"教授颇有重合之处。

陈致平先生出身于北京辅仁大学历史系,如果考虑北京师范大学是由辅仁大学和北京女师合并而成,还算萨的学长(这么说琼瑶阿姨见到老萨要叫师叔?嗯,谁在扔砖?)。而后到同济大学任教,抗战中携家退往后方,在光华大学担任客座教授。王芳所说的"萧致平"教授,也是出身北京,而后抗战中退到后方。从年龄上看,陈致平生于1910年,1938年时不满三十岁,作的是客座教授,不到有名气的时候,这也符合王芳的说法。

难道是琼瑶阿姨的老爸把奉命刺杀毛泽东的特务沈之岳带进了延安?

别说,这位陈教授是湖南人,算是毛泽东的老乡,而且毛泽东也喜欢历史,他去访问延安,受到礼敬几乎是天经地义的。唯一有些抵触的是琼瑶阿姨的双胞胎,恰好是这一年出生,老爷子有机会去陕北么?

只能说,捕风捉影,需要等待双方有关档案的进一步公开。

题外话,琼瑶其实是有另外一面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她的《我的故事》,那里面,有琼瑶幼年的种种记忆,包括在衡阳陷落时一家的逃难。她记录了自己亲眼看到日军屠杀农人,家人遭到抢劫,母亲险被日兵侮辱等种种情节。

为了避免被日军发现,琼瑶的表叔不得不举手去扼死自己哭叫的小儿子。

琼瑶白发萧萧的祖父对着汉奸的枪口道 -- "你可以枪毙我,就是不能碰我!"

还有沙地上写下的"中国人"三个字。

......

当琼瑶写到他们一行人历经苦难从日军的搜查和抢劫,汉奸的枪口下死里逃生后,很平静的一句话 - "中午时分,我们见到了第一队国军,看到了第一面国旗......"

那时候,我发现自己身上发生了一件从不相信会发生的事情 --我为琼瑶的书,流泪了。

琼瑶说:"我的国家民族观念,就在这枪口下建立起来的。所以我常说,别人的童年教育来自学校,我童年的教育,却来自战争。"

沈在延安到底呆了多久,何时和共产党脱钩也是一个谜。

根据共产党方面的说法,沈在1939年奉命离开延安,到浙江白区工作了,所以他在延安只呆了不到一年。然而,国民党方面则说他潜入共产党多年,此后到新四军军部工作,在皖南事变中他的情报给新四军造成了重要损失。这里面有些矛盾。

从军统方面的记录看,沈之岳曾以李国栋的化名,在1939年于汉中训练班见过军统大特务程慕颐,并对训练班的特务作过指点,这符合共方的说法。不过,沈之岳的化名沈辉,是在1943年才从共产党方面的花名册上去掉的(王芳提供),并被认为是叛徒。这又符合国方的说法。

皖南事变发生在1941年,沈之岳在国民党中第一个见光的职衔,就是这一年7月被任命为军统局第一处科长。

由于沈醉说过,沈之岳曾经到过延安两三次,我对此事的推测是,沈之岳很可能曾在延安和新四军之间担任过联络员之类的工作。也就是说,1939年他离开延安,并没有暴露身份,照旧"为党工作",途经国民党控制区,就是他和军统交换情报的机会。只是,在共产党面前,他是抗大二期毕业生"沈辉",在国民党面前,他是军统特务"李国栋",没有人知道这不过是同一个人。1941年皖南事变新四军的重大损失,大约和沈之岳提供情报确实是关系的,并且从此不敢再回到共产党方面。沈之岳为新四军工作过似乎可信,否则他在接受台湾《传记文学》杂志采访的时候,很难把当时新四军内部的种种内幕和矛盾讲得条理清楚。但由于他隐蔽有术,共方直到1943年,才得知他已经为国民党工作,估计是因为这一年军统成立东南特别情报站,沈之岳担任了这个站的站长,并且发表他任忠义救国军淞沪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沈从后台走到了阳光的下面,共产党那边,也就瞒不住了。

不过,这段经历使沈之岳的特工素养提高很快,而且产生了不同于其他国民党特工的气质。

比如,他对自己同伴的不信任,就有类似克格勃的特点。

沈之岳回忆,在延安,曾有特务按照约定暗号试图和他接头,他却没有回应。这件事,军统方面好像没有哪个特务报告过试图和"沈辉"联系未能成功。

如果分析当时的情况,我推测,这个和沈之岳接头的特务,很可能根本没有回军统报告,而是死在了日本人手里。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8: 山哥:付成励不愧为毛主席的好学生,但
2008: 山哥:有关“水门事件”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