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苏联军官揭秘金日成上台内幕
送交者: LuZhiShen 2010年04月30日10:14:18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转贴]苏联军官揭秘金日成上台内幕

选择金日成,我起了决定性作用

格奥尔基·梅克列尔沉默了半个多世纪才决定说出那段历史。从1945年8月底他就知道了金日成的很多东西,而且他也一直在关注金日成的政治生涯、研究其活动的各个阶段以及朝鲜的历史。

1945年中旬,我们的部队刚刚解放北朝鲜之后,我作为远东第一方面军(1945年12月之后更名为滨海军区)政治部第7处处长被叫到了方面军司令员麦列 茨科夫元帅、军事委员会委员捷林杰·史泰克夫上将(1948年11月,他成为苏联驻朝鲜的第一任大使)那里,在简短的谈话中,元帅指出:“哈巴罗夫斯克郊 区有我们一个以周保中为首的中国旅。该旅下辖部队主要是两个营:中国营及朝鲜营。我们应当去那里并了解这个旅。在那里进行训练。你负责朝鲜营,而我负责中 国营。和自己人谈谈,全方位地检查一下朝鲜营营长金日成是个什么样的人,能干什么。”

看起来,指挥官们从方面军侦察处的报告中就了解了金日成的一些情况,当时他恰好是朝鲜营营长。但为什么需要他,首长们却没有讲。

第二天,我们就到了旅里,我也第一次见到了金日成。不过,我当时根本就没想到也没有猜到,命运竟然为我提供了惟一的一个机会:参与挑选一个新国家未来的领导人,而且还很快就为他当了整整一年的顾问—甚至说是助手。

看起来,金日成并不是只会说自己的朝鲜语,他还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也知道一点俄语,虽然带有很重的口音,但却可以用于交谈。在和我的谈话过程中,他展示 了一种思考能力及对时局评价上的成熟。我们认识了。我也和他的手下谈了话。而且还出席了一次训练课,那堂课就是由金日成自己指挥的。他向我展示他是一位要 求严格、认真但却在战士当中享有尊敬及爱戴的人。

总之,我在造访第88旅时从金日成身上所发现的这些素质,我都在自己写给元帅的报告中写上了。看起来,在选择金日成作为候选人一事上,我的意见起了决定性 的作用。第二天,我带着自己的副手、朝鲜报纸编辑康少校以及金日成赶到了麦列茨科夫元帅那里。当金日成从元帅的办公室里走出来之时,我们从他的胸前发现了 苏联红旗勋章。我抓起他的手用力握了起来,祝贺他得到了勋章。而且,这一时刻竟然被朝鲜摄影师照了下来……

但有意思的却是,斯大林去世以及朝鲜战争结束之后,朝鲜领导人拥有这一苏联勋章的事实却开始人为地避而不谈了,是什么原因让原来的朝鲜营营长变得如此害羞?


金日成很早就进入苏联高层视野

1945年8月29日,远东军第二方面军司令普尔卡耶夫大将发布第10号令:红军年轻的大尉,第88旅独立步兵营营长金日成,被授予了红旗勋章。“以苏联 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名义,表彰其在抗击日本入侵前线所表现出的忘我精神及勇敢以及模范完成战斗任务。”根据同一命令,第88旅216名军人因“战功”及“ 勇敢”分别被授予了红旗、红星勋章及奖章,另有58人在9月10日被奖赏。

在战争年代,第88旅属于一支侦察佯攻部队,直接隶属于远东军侦察处。其成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中叶,当时在中国的东北,当地居民开展了广 泛的游击战来对抗日本侵略者。其中的一个组织者就是中国共产党。而且朝鲜人中躲避军国主义者追杀的进步者也与中国人联系了起来。在中国人民的整个民族解放 战争中,游击运动都得到了苏联的全方位支持。这种支持是走的苏共中央、共产国际以及国防人民委员会的路线。在那些年里,与日伪军作战时受损严重的游击队会 定期转移到苏联,在那里得到所有坚持战斗的必需品再返回东北。

原游击队指挥官王明贵将军曾这样写道:“我们的部队在大兴安岭一带活动,到了1940年11月,敌人发动了残酷的攻击。在两个月的战斗中,部队损失了 2/3,队伍中只剩下了60来人,而且他们当中大部分也带有各种伤—抗日联军中的游击队员到1941年时,只余下了2500百来人—鉴于形势的变化,党委 成员决定转入苏联领土,在进行休整并补充弹药之后,再重回大兴安岭继续游击战。”

1940年12月底,游击队踏过黑龙江上的寒冰进入苏联。1941年2月底,得到了所有必需品,装备齐整之后,他们又乘坐战马回到了祖国。与此同时,我们 在哈巴罗夫斯克以及布拉格维什斯克所接受的主要任务则是在兴安岭地区组建游击区,接收各族的新战士,组织游击运动的后方基地并在敌战区内进行反日的革命宣 传。

1941年7月中旬,在德国进攻苏联而且日本有可能进攻远东的情况下,7月21日,远东军司令阿巴纳辛科大将发布第00132号令,成立远东军第88独立 旅。其最后的编制为司令部,政治处及反侦察处,4个独立的步兵营(每营由3个连组成,每连则有3个排),此外还有冲锋枪营及无线电营,4个独立连(迫击炮 连,工兵连,反坦克连,总务连),另有一个独立的机枪排以及专门军事翻译训练分队。部队主要由中国人及朝鲜人组成,中国人在部队中占大部分,朝鲜人只占到 了10%。

游击队员抵苏后,很多人都参加了苏联军事学校的速训指挥班以及军区的少尉培训班,并得到了苏联指挥官的军衔。比如从伏龙芝军事学校毕业的两名学员就被分到 了第88旅—前中国师指挥官刘亚楼及鲁冬(音译),在张威科及万文如领导下的70多名参加过军事暴动的人员也加入了部队之中。除此之外,还有来自12所中 学的汉语翻译组成的两个小分队。在很短的时间内,第88旅的人数就达到了1500百人而且还在不停地增加。

旅里的指挥官由中国人担任,但他们的副手都是苏联军官。这支部队被列入了苏联红军的编制之内,所以,从排长以上的指挥官开始,军官们都有军衔。而且为了提 高部队的训练效率,远东军指挥部还为该部队装备了新式武器。这样,从1942年9月至1943年7月,该部共装备了4312支部枪,370支冲锋枪,48 支架式机枪以及63支手提机关枪,21门炮,16支反坦克武器,23部车。

以前抗联的所有战士都被编成了一个学习组学习俄语。另外,部队上配备有军事翻译训练班,在那里他们学习汉语及日语。第88旅的一些苏联军官专业都是东方学,因此,该部所有的苏联军人都会讲汉语。而那些俄语讲得不错的人当中,就有金日成大尉。

看起来,早在那个时候,金日成就进入了苏联指挥部的视野。作为营长,他不只一次地从自己的首长处得到很高的评价。他纪律严明,做事认真,对部下要求严格。作为所有朝鲜人当中军衔最高者,第一营营长成为了一个独特的中心,其他军官—挂有苏军军衔的朝鲜人都聚拢在他的周围。


没有苏联顾问的建议 他任何事都不做

给金日成授勋之后,麦列茨科夫元帅将我叫进去说道:“请研究这个人。多年之后,他应当回到朝鲜,那里几乎没有人认识他,他认识的人也很少。在那里好好调教一下他,让他熟悉那个国家,熟悉那里的人。这对于你们两个都有好处。”

我们是分头进入朝鲜的。再次遇到金日成已经是在平壤了,我们的第25集团军司令部及政治处都设在那里。当时,朝鲜半岛南部的美国第24集团军司令部将自己 的赌注押在了李承晚的身上—他于1945年10月16日到达汉城,莫斯科则采取积极的步骤开始在北朝鲜树立金日成的个人形象:年轻,精力充沛的中国共产党 代表,前苏联红军侦察大尉。所有部署在朝鲜半岛北部的苏军部队,都得到了一个宣传歌颂朝鲜人民传奇英雄,为朝鲜自由独立而战的战士金日成的指南。

金日成第一次在朝鲜公众面前的露面,就是由第25集团军政治处及司令部准备并布置的:1945年10月14日平壤举行盛大的群众集会,金日成首次正式露面。正是从那个时候起,他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个迅速广为人知的人物。

我伴随金日成整整一年。当时,他在从政的道路上刚走出第一步,没有苏联顾问的建议,他是任何事都不做的。每天早上,我到他那里,问候完毕之后就开始制订工 作计划。他几乎从没有和我争吵过—至少我是不记得了。他非常感激斯大林,向来声称:北朝鲜和苏联世代是兄弟,我和斯大林永远是兄弟。

我当时只记得,为了回击对金日成的宣传,李承晚部的媒体则开始指出:金日成是俄罗斯人臆想出来的,他不是真正的朝鲜人,是个假金日成。不过,金日成自己曾 对我说过:他取这个姓氐,也是为了和其他战友一样,为的是纪念阵亡了的、游击队敬爱的指挥员。但他却没有向我谈他的亲人。而且当时,为了吹散关于他的任何 疑云,我们组织年轻人及记者徒步到金日成出生的村子里,那个村子距离平壤约有10公里的路途。在见面会上,所有农家的居民都被聚集到了一起。摆了一次盛 宴,活动组织得非常愉快。金在多年的异国他乡流浪之后,他首次见到了自己的绝对高龄的奶奶,爷爷,及侄子。其他人都被日本人杀害了。这次会面也拍了照并在 报纸上公开发表了。17岁的侄子被金日成带在了身边,并很快被任命为朝鲜青年联盟中央的书记。


当时,金正日仅有3岁,我能够将其抱在手中。

当我要回莫斯科的时候,金日成问我:最后你给我什么样的建议?我用一句著名的英文句子:“跳起来之后,先观察一下四周。”我们没说永别,我们紧紧拥抱了。

现在,到平壤金日成纪念馆参观的人员,都可以见到金日成的红旗勋章。但是那些人当中至今没人知道关于勋章的全部详尽的信息:为什么苏联政府在二战结束之时,要向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第一位领导人颁发红旗勋章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9: 齐婕: 毛选语录被删除的原因
2009: 清朝十二臣---曾国藩
2008: 天葬 11.3、远离利润与效率
2008: 林则徐虎门销烟给英女王的信
2007: 酒的典故(8)-载酒问字
2006: 岳飞的历史和做人问题略辩
2006: 一个德国史教授对MIT画报事件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