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落基山人:项羽与刘邦的不同想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送交者: 落基山人 2010年05月05日10:59:01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项羽与刘邦的不同想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我们都很熟悉中国象棋,有楚河汉界,给人的印象是项羽的地盘与刘邦的地盘是相对的,是隔着一条楚河汉界的,两个人也是各自带领各自的政治军事集团在较量,在争天下。结果是项羽争天下失败了,刘邦成功了。这是我们对秦汉之交这段历史的最一般性的解读。在这种解读中,我们都认为无论项羽还是刘邦都是在争天下,都是在争当那个皇帝与天子的地位。


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读一读那段历史的话,我们会发现,好像不是那个样子。刘邦的确是在争天下,而项羽好像不是,他只是在自卫而已。


为什么会是这样,项羽真的仅仅是自卫吗?项羽为什么不想争天下呢?我们有什么凭据呢?而项羽与刘邦对天下的不同的态度是否对中国后来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呢?还有一个疑问是如何解读那个著名的鸿门宴呢?项羽在绝对优势下为什么要放走刘邦?


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是要回到当时的历史现状中来看,才能看的真切。在陈胜吴广开始起义的时候,原楚国的贵族项梁也开始起兵,而那个混混亭长刘邦很快也从逃亡状态回到家乡沛县起兵。后来,仗是越打越大,秦军的主力缠住了项羽,刘邦趁机先进了关中。只是,刘邦明白,诸多的起义队伍中,还是项羽的实力最强,因此,刘邦进了秦国的首都咸阳也只能是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因为刘邦还是听了张良的话,不敢得罪项羽,将财物和妇女都留给了霸主项羽。


这个时候,应该说,秦帝国就亡了,因为秦军的主力已经被项羽消灭了,秦国的国都也被占领,后来咸阳还被项羽一把火烧掉了。那么,这个时候一个关键的问题就出现了,就是秦帝国国既然已经亡了,那么这个新的天下应该采用什么制度来管理或来统治呢?摆在人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个是分封制,一个这郡县制。


从西周以来,天下就是按分封制来管理的,就是周天子分封天下,有了很多的同姓王。可是,500年过去后,周天子失去了自己的封地,被迫迁都到洛阳,元气大伤,不能约束诸侯,因此就开始了各个诸侯国之间互相攻伐的春秋战国时代,打到最后,一个被人看不起的边缘国家秦国取胜,建立了秦帝国。在草建秦帝国时,当时秦始皇还问手下的人,说,我们秦帝国到底采用什么样的制度来统治天下呢?很多人说应该效法西周制度,还要用分封天下的办法来治理帝国,可是那个丞相李斯说,不可,因为如果我们还用分封制的话,那过不了多久,500年吧,那各个诸侯国还会如同春秋战国时代一样会打起来,那我们秦帝国如何万代保有帝国的统治呢?

秦始皇一听,就赞同了李斯的观点,于是,秦帝国就采用了郡县制的办法治理天下。秦始皇说自己是始皇,意思就是自己是第一个,然后要有二世,三世,以致万世。


可历史给秦始皇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如果秦始皇真的用分封制统治天下的话,500年的和平没有问题,可是为了万世,秦始皇采用了郡县制,结果是15年就亡国了。


因此,到项羽他们灭了秦帝国后,也面临如秦始皇一样的问题,就是,是用分封制还是郡县制来治理国家呢?从秦帝国的实践来看,用郡县制肯定是不行了,因为秦帝国15年就亡了。很多人解读秦帝国为什么那么快就灭亡了的原因,一般都归结到秦帝国的法律太严,这只是看到了枝节,而没有看到本质。


秦帝国灭亡如此之迅速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个郡县制。如果秦始皇采用分封制的话,大封同姓王,那些的诸侯国,可以震抚一方,因为与秦天子是亲戚,中央一旦有事,这些同姓王都可以来援助,各个诸侯国之间也可以彼此制衡,天子与诸侯的关系形成了礼,也就是那个被孔子念念不忘的周礼。这个分封制可以传至千年,如同周代一样,周代在中国历史上是最长寿的一个朝代,西周东周加一起,几乎就有1千年。可是,秦帝国采用了郡县制,得罪了许多的贵族与将士,因为这些的将士打仗立功灭六国,本来以为可以得到许多的好处,但是,秦始皇来了个郡县制,郡县制的特点是,秦始皇一家独大,贵族和将士都没有封地,中央派官员去各地上任,有任期,不世袭,只有俸禄而已。郡县制其实是一个非常自私的制度,因为只有皇帝一家一姓独大,可以世袭,而其他的人,都没有得到应用的封赏与封地,也不能世袭,所以秦国的贵族与将士们心中非常的不满。我们从后来秦军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因为秦军是虎狼之师,打遍天下无敌手,秦军的战斗力为何会下降的如此之快,不过是刚刚过了1011年而已,怎么会连一个小小的项羽都打不过了呢?就如同新中国在1950年还能与美军打,可到了1960年代就不能与印度打了吗?就会败给那个印度吗?肯定不会。原因是,秦国的将领很明白,打败了项羽又如何呢?秦帝国也不会有什么封赏,那谁还会拼命保护这个无情无义的秦帝国呢?


各地的官员也是同样的心思,不过是替人家秦国一家,即那个皇帝镇守四方和卖命而已,而我这个县令得到什么好处了呢?不过是有一个小小的俸禄而已,没有封地,也不能世袭,我何必为老秦家或姬姓人家卖命呢?


这就是秦帝国表面上看似强大,一下子就垮了的最主要原因。因为郡县制得罪了所有的文官和武将,没有人给你卖命了。秦法的严苛不过是秦国没有变通的能力,将秦国自己的国内法运用到成了国际法而已。国内法适用秦国自己,但不适用其他的六国。


项羽那个时候,还是很明白的,就是秦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就是采用了郡县制。所以,项羽在当上了西楚霸王之后,没有采用郡县制,而是开始大封天下,将刘邦封为汉王,镇守汉中。只是,这个时候的项羽也是有问题的,他并不是天子,他仅仅是一个西楚霸王,即相当于春秋战国诸侯中的一霸而已,他项羽不是周天子。而且,他所封的王,几乎都是异姓王,而不是同姓王。项羽想要分封制,但他又不是天子,按说他没有权力进行分封,可他又分封了,但又封的是异姓王。这些异姓王根本不可能忠于他项羽,那问题就非常的大了。所以后来项羽就呆在彭城那个地方不动了,等着那个汉王刘邦东进来与其争锋。


刘邦本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志向,当个汉王也不错,总是比那个亭长要强的多了。可是,刘邦手下的人大多是江苏北部的人,四川的汉中离开家乡太远了,因此很多的军官开始了逃亡,可见那个时候家乡观念还是很强的。韩信也跑了。甚至萧何追韩信,可底下的人报告说,萧何也跑了,刘邦很悲伤,但也信以为真。可见,那个时候逃亡已经成风了。刘邦的主要谋士们,如萧何,张良他们都认识到,必须出汉中东进,与项羽争天下,否则没有什么出路。韩信也有了一个与刘邦的隆中对,劝刘邦东进。刘邦后来终于下定了决心。刘邦集团先拿下关中,然后东进中原。


争天下是什么意思?就是要当那个周天子。刘邦这个时候是不想仅仅做一个诸侯王了,而是想要当那个天子了。而项羽这个时候还仅仅在做一个诸侯霸主的梦,与刘邦集团的志向差了一个档次。因此我们说,刘邦是在争天下,而项羽没有。项羽与刘邦后来的战争,项羽仅仅是在自卫而已。这也是项羽为什么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的原因,因为项羽本来就不是要与谁争天下,也不想当什么天子,所以,只要刘邦表示臣服就可以了,远远的封刘邦一个汉王,就行了。而后代许多人都没有理解项羽为什么在鸿门宴中不杀刘邦。连司马迁都没有明白。


刘邦后来击败了主要的敌人项羽,得了天下。这个时候,刘邦也开始面临那个老问题了,就是应该采用什么制度来治理和统治这个天下呢?用郡县制吗?肯定有极大的风险,因为秦始皇已经试过了,不行,15年就亡了。那么,用分封制吗?当然。所以,刘邦开始了分封天下,主要是同姓王的分封。那些的异姓王,刘邦和吕后都杀的差不多了。但是,刘邦他们还是要面对秦始皇当时的顾虑,就是分封制,后来可能会导致诸侯间彼此征战,天下大乱。因此,刘邦在分封同姓王的同时,也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制度,即郡县制。起码,在中央控制的地方,采用郡县制的统治模式。汉代初年,中央直辖的地方,占天下的三分之一,很大了,比西周的天子直辖的地方大的多了。刘邦他们当初肯定是想避免西周时代因为中央失去封地而实力大减,以至于诸侯开打,天下大乱的局面。也因此,后来在景帝的时候,八王作乱,中央还可以战胜八王的联军。


我们可以说,刘邦采用的统治方式,不是纯粹的郡县制统治,即纯粹的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如同清朝和现在,而是,分封与郡县的双轨制。刘邦很成功,汉代是秦以后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朝代,有400年。但,仍然无法与周代相比。可见,分封与郡县制孰优孰劣,很难说,按笔者的观点,还是分封制比较好,寿命也长,虽然当时的感觉不太好,因为不是独夫,不是独裁,而是裂天下为很多人,但结果是好的。


所以,我们如果说,中国在秦以后,都是采用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统治,即专制制度的统治模式的话,有些勉强。开始是双轨制,后来,在汉武帝以后,中央的权威越来越大,集权也越来越强。但奇怪的是,专制集权很强了以后,国力和统治反而差了和不稳定了。


中国后代的皇帝,几乎都是沿着汉代刘邦的策略行事的,即分封与郡县的双轨制,起码开国的时候是这样的,然后慢慢越来越集权,越来越专制。明朝也是如此。清朝有些特殊,没有分封同姓王到封地,有王,但无封地。原因是满族是异族,整个的满人都是特权阶层,都压在汉人之上,也有满人自己的圈地。清代的中央集权和专制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的。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9: 给林昭饭:小林听说过长春围城么?赫赫
2009: 阳光在多城: 百年性情·黄兴;陶成章
2008: 天葬 15.1、开放的礼品
2008: 天葬 15.2、藏人的最好状态
2006: ZT 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
2006: ZT:假如楚国统一了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