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的一生诠释着中华文化的内涵。张良少年入世,挚诚报国;青年顺天意而行,身在世中,心在世外;后半生潜心修道,出世成仙。
张良,字子房,与萧何、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刘邦称他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张良被后人冠为“谋圣”,与文圣孔丘、武圣关羽、诗圣杜甫等人并列。
秦始皇灭韩国后,韩国贵族之后的少年张良倾尽家财招募刺客刺杀秦始皇,天下震惊。
据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刺杀秦始皇失败后,逃到了下邳(今江苏睢宁北)。一天,他走到一座桥上,一位年迈的老头故意把鞋甩到桥下,对张良说:“ 小子,把鞋给我拾上来!”张良受此挑衅,很想揍他,但碍于他年老,不忍动手,只好下桥取鞋。取鞋后,老人又令张良给他穿上,张良跪着小心地帮老人穿鞋。穿 好后,老人大笑而去。张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一会儿,老头又回来了,对张良说:“你还可以教,五日后的黎明,在这里见面。”张良很奇怪,就跪下来答应 了。五天以后天刚亮张良就到了桥边,老人却已早到,他生气地说:“跟老人相约为什么反而落在后面?下次早点来!”又过了五天,刚刚鸡叫张良就到了,但老头 还是早到,又教训了他一顿。最后一次,张良半夜就动身,终于赶在了老头的前面。老头很高兴,拿出一本书给张良,说:“读了它可以成为王者的老师。十年之后 必有王者兴起,十三年后你可以到济北来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就走了,也再没见过他。
张良读这本书后,能随机应变,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人称这本书为“黄石公书”。用此书修身,能修炼气功,辟谷断食,進而身体轻盈,得道成仙。
那么,黄石公看中张良哪些过人的德行呢?苏轼在《留侯论》中曾对张良的涵养评论道:“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也就是说张良有过人的隐忍精神。张良明知老人故意甩鞋为难他,却因为敬老而一再忍让,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无二。老人让他五日后黎明见,他如约而来,却因比老人晚到而受到训斥。他没有辩解,而是一次比一次更早。他并不知道老人要干什么,却忠人之事坚守信义。
少年张良一心要恢复韩国,刺杀失败并不能动摇他的志向。然而,得遇黄石公授他兵法,不只是成全了他的智谋,更主要是改变了他的人生观。张良也就顺天意完成他的历史中的使命,而不会看重荣华富贵,
十几年后他成为刘邦的智囊─烧栈道瞒项羽,“约法三章”,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每一招都出奇制胜,令人惊叹不已。刘邦封赏功臣,他不恋功名而请辞,令人肃然起敬。
刘邦死后,他更加专心修道。张良的修道方法包括辟谷。高帝驾崩,吕后感激留侯,便竭力让他进食,说:“人生一世,时光有如白驹过隙一样迅速,何必自己苦行到这种地步啊!”留侯不得已,勉强听命进食。
张良尸解离世(道家圆满的形式,修炼得道后,假托一物化为尸,但已登仙,并未真死),埋葬在陜西长安的龙首原。西汉末年赤眉之乱,农民组成赤眉军,到处捕杀官员和军人。当时有人挖出张良的墓,只见到黄石枕,石枕忽然凌空飞去,有如流星,却没看到张良的尸身和衣帽。
据《太平广记》载:张良成仙后,仙位为“太玄童子”,常随太上老君在太清仙界遨游。他的第八代孙子张道陵出家修道,于鹤鸣山白日飞升,得道成仙后,到昆仑山朝见西王母,张良也前往参加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