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版主:
无极
五 味 斋
茗香茶语
天下论坛
竞技沙龙
彩虹之约
摄友部落
诗词歌赋
七荤八素
高山流水
海 二 代
教育学术
笑林之声
健康生活
史地人物
军事天地
跨国婚姻
恋恋风尘
灵机一动
股市财经
加国移民
流行前线
新 大 陆
影视娱乐
焦点房谈
我爱我车
美国移民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花甲老人不死需住自死墓 揭秘奇特的活人坟
送交者:
哈喇组
2010年12月08日22:37:08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烟台本地的老人们或许还会记得:说是不知在何朝何代,朝廷作了个规定,老人凡年届花甲,不死也要离家住进坟墓,其子女如有孝心,可允许送饭食百日,以后任随老人饿死墓中。由于60年为一个甲子,就有了“六十岁花甲子”的说法,而老人呆的活人墓就被称作“丘子坟”。
【上】
【中】
【下】
“丘子坟”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烟台牟平区、开发区和蓬莱等地都发现了这样暴露在外的“丘子坟”。见过此墓的人们不禁心生奇怪:是什么人的墓如此简陋?看尸骨的形状,难道他们入葬前是活着的么?流传至今的传说是真有其事吗?中华民族自古视孝悌为优良传统,怎会容忍这样一个灭绝人伦的做法发生?
伴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丘子坟”背后的秘密,也被一层一层拨裂开。
神秘“丘子坟”
在胶东地区的路旁沟壑、断崖土坎处,经常可以看到一种暴露在外的坟墓。它们多用砖石垒砌而成,墓壁由底渐渐向上收小,做成一个圆圆的穹隆顶,样子有点像旧时代盛油的篓子,故人们称之为“油篓坟”。这种坟多数形体很小,不过一米见方,人在里面连身体也躺不开,像个农家院里的鸡窝,因此又有人把这种坟墓称为“鸡窝坟”。
原烟台市博物馆副馆长林仙庭告诉记者,这种墓的底部多有一个砖铺的小床,床上往往有一堆人骨,一两个人头,旁边一个饭碗,一只水瓶。这成堆而放的人骨不像是死人通常躺卧的样子,倒像是或蹲或坐的姿势。人们想,这也许是古人丘尸(在正式入葬前停放尸体)的地方,于是胶东很多地方也把这种坟墓叫做“丘子坟”、“模子坟”。
上世纪90年代以前,考古工作者曾零星发掘过多处被称为“丘子坟”的这种墓葬。近年以来,又数次较为集中地对这类墓群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发掘。2002年,开发区岗嵛村北工地开工时发现一批小墓。考古人员赶赴现场发现墓区范围很大,约有一万多平方米,暴露出的墓葬大多是砖室墓,方底圆顶。附近的工人、农民都说:这不是老辈子的丘子坟吗?考古人员觉得这个墓地正是揭开谜底的一个好机会,于是先后3次对这处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砖室墓及少量石室墓等60余座。
2003年,在修建烟台——蓬莱公路工程中,市博物馆、蓬莱文物局对与岗嵛幕群同样性质的蓬莱南吴家墓群进行了发掘。2005年,莱山王杆墩村北、陈家村西都发现这种墓葬。
“这批墓葬的特点很突出,大部分是用较薄的灰砖砌成,浅浅的埋在地下,样子全是仿照地面房屋。”林老介绍说,因在地下要耐得土压和朽烂,故不能像房屋一样用木质的梁架斗拱等,只好做成穹隆顶。它的平面形状多为正方形,也有六边形,八边形等。墓地北半部有一个不高的砖床。直起的墙壁上留有窗户,东壁上往往有一个三角灯台,高级一点的墓里东西两壁多有屏风。“当然,这所有的陈设均非真实,而是用砖雕刻而成,仅起象征的作用———给死者预备的阴间住宅嘛!”林老打趣地说。
迁葬“始作佣”
这种墓内所葬尸骨也颇耐人寻味。
考古人员发现,墓内尸骨均放在砖床上,绝大数为成堆放置,根本看不出人体原有形态,甚至有的只是有肢骨等长骨,整齐地码放一堆,然后在放上人头颅骨。头骨数量多为两个,少数也有一个,三个。“可见尸骨的这种形态本已不是人死时的自然之形,而是一种迁葬的形式。”林老解释说。
岗嵛墓群与南吴家墓群中还混杂了一些石砌墓,即用杂乱的只块砌成略显方圆的小圈圈,上面盖上石板,算是墓顶,墓的南面也留由一个墓门,门口用石板堵死。这种碎石墓也有的也像砖石墓那样收成一个券顶,但因不规则的石头不似砖块容易起券,故多数倒塌。
“丘子坟”当然也有规模大,级别高的,如牟平区庙沟村南的快活岭墓群。据介绍,这是一处范围较大的宋元时期墓群,在20世纪70年代农田整治时曾发现很多砖砌“丘子坟”。据农民透露,这些“丘子坟”中有很多绘有壁画。这座墓葬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墓内的壁画装饰。壁画系在墓内壁先抹上白灰墙皮,之后以墨色,朱色绘上各种图案。如墙壁上的餐厅图:长方桌上放满了各色食物、菜肴、桌下还有两只酒瓮。居室图上有主人和侍女。这些图像描绘了墓主人所希翼的富足生活。墓内顶藻井上画着6只仙鹤和5朵莲花,可能表示人们对死后飞升进入仙境的向往。
另一座带壁画的大墓发现于莱阳西路格庄。该墓内壁画十分丰富,几乎不满了整个墓室内面。白色(石灰)为底,色彩主要为墨色、赭色。藻井部分是浓重的云气纹,边、角处为繁复的装饰图案,墓壁画面分四层,主要为人物,画旁有的附有墨书题记,大约是一些流传民间的故事等内容。
迁葬的风俗显然不是汉人的传统,它究竟从何而来,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宋元时期,作为少数民族的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等不断南下,数度入住中原,政治制度、风俗习惯都极大地影响了汉人。考古人员推测,这迁葬之俗应当与他们有关。
这种“丘子坟”虽然分布很广,数量也多,但墓内的随葬物品却很少,这也算是这种坟墓的另一个特点。随葬器物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却非没有精品。 1974年,莱州市东宋村的一座“丘子坟”中出土了两件元代青花玉壶春瓶,式样、尺寸均同,可称秭妹器。器形流畅,极富艺术性,蓝中带灰的青花色料透现着俊雅之气。青花瓷在元代尚属一种造瓷新工艺,而这两件玉壶春又达到如此精美境地,可谓无价之宝。
别致“石塔墓”
与这种砖室墓同时流行的还有一种石板拼砌而成的墓葬。这种石板墓多数也埋在地下,用大石板四面扣合成口小底大的墓室,外形像一个装粮食的斗。室内格局与砖室墓略同,墓底也有一个放尸骨的床,门道口用石板或砖头堵死。里面的随葬品也只有几件白瓷器、白瓷四系瓶等。从瓷器得知这种墓与砖室“丘子坟”的时代大约是一致的,以元明时期为主。
林老告诉记者,1992年威海建筑部门曾在牟平北头村北的临海沙岭上取沙,挖出一批石塔墓。当时人们都怀疑这里有一座湮没失传的寺庙。经考古人员的探测,终于搞清这种石塔也是一种俗家百姓的坟墓。据考古调查,胶东地区的蓬莱龙山店、栖霞庙后乡京甲村、牟平姜格庄镇的云溪村以及文登等地都有这种石塔墓的残留和踪迹。最远到胶东半岛的最东端,荣成的夏庄镇石棚阎家、宁津乡刘村原来都有石塔墓,可见其分布遍及胶东半岛。
在留存下来的石塔墓石刻记中,有元代的皇庆、至正,明代的洪武、成化等年号,可知这种墓的时代大约经历了从金元到明代中期这样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牟平区北头墓群的发现对考古人员来说,可谓是个惊喜。这个墓群不但数量大,而且保存也好,塔身上的雕刻也清晰可见。塔的前面刻成对开的大门,两侧为一对守门的蹲狮,也有的是站立的人物,不是侍卫就是门神。须弥座的上下立沿上,刻满了仰莲、覆莲,颇有佛家气象。这群石塔墓,不但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组绝妙的古代艺术品。
考古人员决心把这处难得的文物单位保存下来,让这珍罕的历史标本永远供后人阅赏。于是在北头村干部、群众的支持下,对部门墓葬进行了清理、绘图、拓摩、摄影、记录,对倒塌的石塔进行了精心修复,一座座石塔拔地而起,在防风林带影衬下的黄海沙滩上,平添一道古韵盎然的风景。不幸的是,事后不久,该村闻说是墓,以不吉为由,将这些石塔连根掘毁,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
$360起
| 商务舱省
$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9:
重新评价毛泽东(一~二)
2009:
无忧: 要心平气和的看待历史
2008:
刘少奇许诺邓小平当总理,结成刘邓同盟
2008: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64)毛泽东
2006:
从周恩来坐牢比较北洋政权、南京政权和
2006:
剑桥休假年——近距离感受英国文化与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