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歌: 山西游记一(洪洞县寻根)(组图) |
送交者: 山月歌 2011年10月09日18:08:53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
国庆长假山西游记一---洪洞县寻根 十月一日一早刚六点,残月还懒懒的挂在天空几颗稀疏的星星给漆黑的夜空带来一丝光明。我背上背着旅行包,左肩斜挎着水壶,右肩斜挎着照相机,身穿旅行衣,脚蹬旅行鞋,一付驴友出行的打扮,精神抖擞地踏破夜空穿过寂静的园子,来到家属区的门口。出门时保卫看我愉快的样子似乎受了感染一反平时的严肃也温和地笑笑。我刚刚站定朋友的车悄然开到了我的身边,我上车坐定我们就赶往西安南门外城堡酒店去乘往山西的旅行大巴。到了南门外,在西安城墙和南门上高挂着的大红灯笼的灯光照耀下,我们看到南门外以及城堡酒店大门前停了几十辆豪华旅游大巴,这些车将开往各地,有延安,榆林,武当山,华山,九寨沟,甘肃等地,每辆车的车前车后人头攒动,场面很是壮观。 我们三人在车阵中转来转去寻找陕C--25595,结果找了一圈也没找到。一辆接一辆车徐徐开走,夜幕开始徐徐退去,我们的车在我们焦急的寻找中终于徐徐开入我们的视线。我们来得最早,上车后选了一个不前不后的座位,朋友的丈夫帮我们将行李放入行李架千叮咛万嘱咐之后自己回去了。不一会儿团友陆续上车。七点整我们开始出发。走三环上西渭高速到渭南又接了二十多个人,之后从渭南上西禹高速往山西本驰而去。 从高速路上往高速公路的两岸看去,一排排绿色树冠簇拥着树顶上灯笼形又粉又黄的大树矗立在路旁,大片的玉米地里成熟的包谷吐着紫色的玉米穗,沉甸甸的谷穗随风懒懒的摆动着,金黄色的野菊花星星点点的遍布在田野、洼畔和山坡上,成群的牛羊散漫地在山坡上吃草嬉戏,看到这一幅美丽的秋景,满身的疲劳顿时逝去。 车过了韩城,到了横跨秦晋交界的龙门大桥,大桥下就是著名的黄河。我真没想到在 我心目中那滔滔滚滚的母亲河在此桥下竟然只是几支黄色的溪流,软绵绵地流淌在黄绿相间平坦开阔的河床上,真让我感到失望。 很遗憾高速路上不能在大桥停车,无法拍照,没法让各位看到母亲河干枯的样子。 进入山西,与陕西关中的平坦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山西大地上到处都是一座座青山紧密相连,每一座山都像巨龙走过一样,留下巨龙脚趾一样无数豁形的沟豁,沟豁之下的山沟里有农家田舍袅袅炊烟,山坡上有成群的绵羊。蜿蜒的公路像长蛇一样盘旋在山路和沟豁之中,将沟豁连接在一起。一层层梯田从沟底由低到高分布在山坡上,梯田上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玉米地。看到这些美丽整齐的梯田,我一下理解了陈永贵的梯田建设。在山西搞梯田真的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创举,可惜在文革时期将这种创举极端化了,全国农业学大寨,陕西平原上也大搞梯田,结果是严重的劳民伤财。 车行了两个多小时,大家都开始昏昏欲睡,导游小姐组织大家搞了一个小节目,第一个节目,让大家给本旅游团起名字,有人说“天宫一号”有个孩子说“小螺(罗)号”有人说“秦晋号”等等不一而足大家抢着起了十几个名字。最后举手表决“小螺号”以多数票通过。 第二个节目就是自由表演,唱歌朗诵讲故事猜谜语都可。大人的表演就不说了,值得一提的是几个孩子的表演。其中一位男孩大约十岁的样子,大大方方的走到车前边面对大家,大声朗朗的童音向大家自我介绍了自己后,说我给大家朗诵一首岳飞的满江红.说完他清了清嗓子对着麦克风用好听的童音抑扬顿挫满含感情的高声朗诵, 凭栏处, 潇潇雨歇。 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空悲切。 犹未雪; 何时灭! 朝天阙。 当孩子朗诵到三十功名时全车53个人一起和颂,所有人都被词中那种爱国情怀所牵动,让节目达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朗诵结束所有人都给孩子热烈鼓掌。 看到此种情景我内心不由起伏不已。今天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下一代的精神面貌以及植根于祖祖辈辈心中的爱国情结让我感到莫大震撼和欣慰! 下午两点,我们到达此行旅游景点的第一站---洪洞县。 我对洪洞县的了解和概念就是苏三起解故事中那句名句“洪洞县里无好人”,所以在我的映像中洪洞县就是一个荒凉的地方,我根本没想到这里的大槐树下竟是华夏很多移民的祖居地。这里曾发生过华夏历史上最大的八次大移民,曾上演有过很多移民心酸的故事。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繁,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残暴镇压起义军,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不断发生,两淮、山东、河北 、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乎没有了人家。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外省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灭元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据记载,明朝时在如今的洪洞城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是移民集聚出发之地。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鹞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据说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你听到过吗? 那时,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全国十八个省份五百个县,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例。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起到了巩固边防,安定社会的作用。 据导游介绍认定自己是否是大槐树下迁出的移民子孙,有三个判断方式,一看是不是喜欢背手走路,二看小脚拇指上是否有裂缝,三看是否将小便叫解手。看看此图的姓氏,再看看你自己是否符合以上三点,基本上就可认定你是否是大槐树下的移民子孙,你也就能寻找到自己的根是否在洪洞县的大槐树了。
香挹行襟留快饮; 荫清古道倚斜阳。
亭堪楼迹,绿槐夹道识乡情。
柳往槐来,到此应生离国感;水源木本,于今犹动故乡恩。
誉延嘉树;荫庇群生。
大槐树景点主要有根雕大门、根字影壁、槐香桥、鹳鸣桥、莲馨桥、同源渠、过厅、迁民壁画、牌坊、茶室、一代大槐树遗址、二三代大槐树、石经幢、千年槐根、新塑大槐树、思源潭、献殿、祭祀广场、祭祖堂、洪崖古洞等等。 参观完大槐树公园,我们在大槐树下看了一出移民情景剧,这出情景剧再现了当年移民妻离子散家人分离的心酸故事,再现了移民一步一回头遥望着大槐树上的老鹤窝,听着大槐树四周盘旋的老鹤哀哀嘶鸣声,依依不舍不忍离开家园的凄苦情景,随着音乐我的心中也产生了那份离开故土家园撕心裂肺的共鸣,泪就不由自主的倾泻而下,朋友不理解的笑我缘何泪流?只有经历过移民的我们这些海外华人才可能完全体会当年那些移民离开故国家园的那份心痛。
当时给移民发的盘缠
参观完大槐树,又乘车将近两个小时临近黄昏时,我们到达了绵山脚下,一个四周都是田野菜地树林的山庄酒店住宿。山庄酒店条件不错,标准间的房子很大,干净卫生热水都具备,吃过晚餐洗个热水澡,一倒到床上就昏昏睡去,这一夜好睡。 (请继续关注山西游之二---游绵山) 链接: |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0: | 论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领先西方说 | |
2010: | 历史上的六个夏国 | |
2009: | 不走回头路”是因为邓江猪走的是一条不 | |
2009: | 只会上网意淫的反毛分子都是个缩头乌龟 | |
2008: | 秦河: 书是怎样读到狗肚子里的? | |
2008: | 我贴了个有关OB五毛党,文学城封了我的 | |
2007: | 国魂与党魂的对决--孟良崮战役60年祭 | |
2007: | 后记 | |
2006: | 【ZT】【金钱是共产党人生存的基础】 | |
2006: | 都道我不如归去,试问卿于意云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