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自由:乐以终身忧以终身―曾国藩真正的超凡之处是什么? |
送交者: 5daziyou 2011年10月20日22:11:21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
———————————————————————————————————— 乐以终身忧以终身―曾国藩真正的超凡之处是什么? ———————————————————————————————————————— [摘要:本篇从曾公逆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核心价值观,探讨使中国长期维持大一统体制和民族延续的文化根源,质疑“无宗教搞不成宪政”,“中国文化是简单的落后的文化”等类似说法。(全文9300字)] 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倚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 1.引子 在晚清史上,很少有人像曾国藩那样受到后人特别是部分名人的推崇,梁启超说他是“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物也,”老毛年轻时曾说,“余于近代,独服曾文正,”老蒋更是把曾公视作处事修身的楷模毕生效仿。许多外国传记作家也将其放到很高的位置。对于这些溢美之词,笔者始终表示怀疑,因为我实在弄不明白曾公到底有什么厉害的地方。 古人评价一个人的成就,常有“立事,立言,立德”三不朽的说法。我们先来看一下曾公的三不朽做得如何。 2.曾国藩能否担得起“三不朽”的名号? 先看“立事”。众所周知,曾公一生主要的事业就是镇压太平军。将曾公推上历史舞台的除了他的对手,还有清朝腐朽的军政体制。话说满清为了防汉人夺权,采用八旗和绿营两套军队体系,各自又有文官,武官,财粮政各使司互相牵制。几种官僚系统相互扯皮,很难采取迅速的军事行动扑灭突发民变,再加上旗人子弟养尊处优早就失去了康乾时代的威风,到晚清时已是溃烂不堪,遂使洪杨太平军迅速成势。两年后,正在天京做皇帝梦的洪天王仅仅派了一支2万人的队伍,就从扬州打到天津。凶险的形势迫使满人地方大员和咸丰帝不得不重视和依仗汉人。当此之时,曾公乘回湖南老家丁母忧之机,借鉴江忠源的经验,靠亲朋,故旧,同僚和当地士绅拉起了一支团练队伍,虽经屡战屡败,最终成事,将风起云涌的太平天国运动扼杀。可以说曾公对大清江山有再造之功,在一些人的眼里,他也成为文人领兵,干下不世功业的楷模。 但是在另一些人的眼里,镇压太平军这事的正义性本身就值得怀疑,所谓“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撇开正义性不谈,历史上大的造反被镇压的例子也不在少数。与其说太平军被镇压是因为曾公的厉害,不如说是洪天王的迅速堕落和领导层的内讧帮了大忙,起初几年曾公面临一次又一次挫折,正式寻死的行动都不下三四回,正是他“打脱牙和血吞”的忍功才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作为湘军创建者,在军制建设,军魂塑造方面,胡公的贡献与曾公不相上下,而在经营地方财政做好后勤保障方面胡公似乎更胜一筹。曾公对此也是由衷佩服。曾公说,“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后求变化,”但曾公用兵正而无奇,很难称得上一流军事家。他打过的仗既没有李世民的“虎牢关”那么神奇,也没有粟大将的“孟良崮”那么梦幻,曾氏兄弟唯一擅长的就是围城打援,然后给太平军“剃头”。正是他们的笨拙,成就了负责打援的左李(将在本专题第二篇中详述)。他们的战法,用到剿灭游弋不定的捻军时就难以凑效(一种说法是曾公故意把军功让给他的门生小李)。后来曾公也知道了自己的弱点,干脆发挥他的用人和将将之才,放手让能将们去战斗。总之,放眼中国历史,一生事业达到曾公这个水准的人不在少数。 再看“立言”。曾公的散文自成一家,名曰“湘乡派”,曾公注重文气说,其行文的最大特点就是简练而抑扬顿挫,比如下面这一段。 物生而有耆欲,好盈而忘阙。是故体安车驾,则金舆鍯衡不足于乘;目辨五色,则黼黻文章不足于服。由是八音繁会不足于耳,庶羞珍膳不足于味。穷巷瓮牖之夫,骤膺金紫,物以移其体,习以荡其志,向所扼腕而不得者,渐乃厌鄙而不屑御。旁观者以为固然,不足告议。故曰:“位不期骄,禄不期侈。被为象箸,必为玉杯。”积渐之势然也。而好奇之土,巧取曲营,不逐众之所争,独汲汲于所谓名者。道不同不相为谋,或资富以饱其欲,或声誉以厌其情,其于志盈一也。夫名者,先王所以驱一世于轨物也。中人以下,蹈道不实,于是爵禄以显驭之,名以阴驱之,使之践其迹,不必明其意。若君子人者,深知乎道德之意,方惧名之既加,则得于内者日浮,将耻之矣。而浅者譁然骛之,不亦悲乎! -- 《求阙斋记》 大侠们读起来是不是有一种骑山地车上二十度的斜坡,然后再上下回旋几次,最后急速冲下山的感觉?在文学上,曾文除了这些特点之外似乎乏善可陈,它既没有太史公文章的雄奇瑰丽,也没有东坡散文的幻化洒脱。而曾公的诗词对联呢,除了富有哲理性和讲究掌故外,似乎也非上上品,它缺乏左公诗词的豪迈,也缺乏胡公诗词的灵逸。还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说明曾公的文思是否敏捷。话说当时的文人时兴以诗词酬应,碰到庆吊之事都要写对联。曾公怕应急时写不出上乘之作,暗地里设想某老友“死了”,为其写挽联,美其名曰“生挽”。一天,曾公为好友的生挽之作被生挽对象发现,气愤之下与其绝交,曾公也得了个“伪君子”的称号。 当然,人们所说的“立言”并非单指舞文弄墨,曾公一生读遍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精通儒学和理学,博通百家经史又能经世致用,留下百余卷的家书,笔记,公文和理学著作,其立言的精华也在这里面。但是在思想学术方面,曾公叙述得多阐发得少,公务的繁忙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作用(后文还要探讨),使他没有像董仲舒,朱夫子或王阳明那样提出自己成体系的经学或理学理论。我们后人看到的,大多数只是他处事为人的感悟,为官的经验等等语录性的言论。因此其“立言”之不朽性也要打折扣。
最后只好看“立德”了。提到曾公的立德,让我想起一件逸事。话说有一次军务之余,曾公的幕僚们在帐下瞎吹。有人说,所有将领中只有左公和李公不被人欺负,众人忙问:“为什么?”――“李公机敏,人不能欺,左公威武,人不敢欺。”又有人问,“那么大帅(指曾公)呢?”众人一时语塞,正尴尬时,一个下级幕僚碰巧进帐,说道“大帅仁德,人不忍欺。”正好拍到曾公的痒处,据说此人自此官运横通。 曾公在立德方面也确实有非常人所及之处。这位被唐浩明称作“活得太累”的人,以平平的资质靠“头悬梁锥刺股”的勤奋在27岁考取功名。此后,他以“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标准严于律己,在心灵和性情上强力束缚自己,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曾公在两江总督衙门的卧室异乎寻常的简陋:床上铺的是草席,被子是乡村土织布,马甲上打着补丁,布料即差衣又窄小,连当时的寒士都不会穿这样的衣服,床上的蚊帐低矮,屋内只有一张桌子两条板凳,放东西的箱子也未上漆,厨房里也没有火腿等高档菜肴,连招待客人的酒都要临时去买,幕僚赵烈文感慨:“大清二百年无此总督!”曾公临死时,依旧两袖清风。除了繁忙的公务外,还坚持读书写日记,三十年如一日,一直到临死前一天,从未间断,为后世留下了1500万字的文字作品。在学习心得方面,曾公大概是除孔子之外谈得最多的人。更令人敬佩的是,他一生写了1400多封家书,上尽孝道,下育后人。曾公的家教果然硕果累累,曾氏后人能人辈出却鲜有纨绔子弟。不仅如此,曾公的“识人之明”和举荐之功也为人们所乐道,他组建了“当时亚洲最大的幕府”,甚至成为清室的人才库。他对上对同僚皆用忍字诀,从来实话实说却总能让对方乐意接受。一句话,他是父亲眼里的好儿子,老婆眼里的好丈夫,兄弟的好兄长,子女的好父亲,众人的好同事,皇帝的好干部,真乃“千古完人”。 不过,我们被曾公的仁德烘得热乎乎的时候,如果耳边听到他对自己阴森森的评价,“挥金如土,杀人如麻,”似乎要打个冷战。而他的那些老到的官场厚黑学,也是毁誉参半。事实上,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可以仅仅因为德行而成为伟人。曾公的许多德行,历史上等而过之的也大有人在。 至此,我们大概可以说,曾公的所谓“三不朽”并非千古罕有,梁公的话似乎有吹捧之嫌。有大侠或许会说,“三个加一块总可以吧?能同时做到这三点的难上加难。” 不过,更多的大侠们并不想做简单的加减法,因为他们脑筋一换,想到了两个问题。
3.曾国藩真正的超凡之处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是,他为什么要活得这么累?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他的累能取得成功? 一个人年少时代是否追求上进,或许取决于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但是当成年并产生了自觉意识之后,其事业和人生的内在动力还是取决于其思想意识。促成曾公这样的人愈挫愈奋不断自新的根本动力,在于他所秉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核心价值观,一是自强精神,二是自省意识。 自强意识的本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以先秦诸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普遍具有通过个人修为实现改变天下的“反求诸己”的精神,儒家对这一精神的集中概括就是“内圣外王”和“修齐治平”。两种核心价值的结合派生出中国文化的穷本探源的求索精神,刚健自强的奋斗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和总揽世界的和合精神。古人对自省精神的阐发非常丰富,从《诗经》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到《中庸》的“慎独(自己对自己诚实)”,到曾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和“一日三省吾身”,再到后来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可以说这种自强自省的精神一脉相承。对自省精神的形象概括,莫过于孔子的观水感悟。孔子常对弟子们说,水有君子的好德行,所以君子遇水必观:因它常流不息,能滋养一切生物,就是有德;流必向下,遵循自然规律,就是有义;浩大无尽,就是有道;流向几百丈山涧毫无畏惧,就是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就是守法度;量见多少,不用削刮,就是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归宿必处东,就是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就是善于变化。 曾公本人则是这种自强自省精神的领悟者,继承者和践行者,曾公在给儿孙的遗训中对个人修为的感悟进行了总结:“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即心神专一而谨慎)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类似的感悟不胜枚举,例如著名的三字箴, 清字箴曰:名利两淡,寡欲清心,一介不苟,鬼伏神钦。 慎字箴曰:战战兢兢,死而后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勤字箴曰:手眼俱到,心力交瘁,困知勉行,夜以继日。 可以说,曾公在更深层次上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核心价值,同时他读书不拘一格,虽名为理学家,却不像同时代的徐铜和倭仁那般食古不化,自始至终洋溢着求索求真求变的精神。他的这种具有哲学性的头脑,使他仿佛具备了第三只眼,在格局和眼光上要超过他的另三位同僚(有人认为胡公不亚于曾公,可惜死得早),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他做事纲举目张的统筹和决断能力。曾公多次说,凡做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他在复杂形势里保持的清醒判断力一再为人称道。跟太平军作战时,他发现对方重抢掠轻生产的特点,相应制定稳扎稳打拔钉子(打盘踞的大城市)的总战略,任凭对方如石达开,李秀成那样的能将反复诱敌,岿然不动,最后取得成功。他处理最为棘手的天津教案也拿捏到了最佳的方案。 其次是他调理君臣关系的得心应手。在专制皇权时代,如果对方是汉武帝那种使同时代的智者形同愚人的明主,臣下只要服从和勉行就可以了,但问题是多数的君主乃是西太后那样见识一般而又不乏骄横的平庸之辈,如何处理好这种上下级关系又要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就要看大臣的见识了。总结起来,大约有四种方式。第一类是“如来佛型”,典型的如武则天和狄仁杰。作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小姐将咱们臭男人的自尊心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作为臣下的狄仁杰也是非常顺从,君臣关系显得很融洽。但是具备远见卓识的狄仁杰,背后却在不动声色地为他所忠于的唐王朝的复辟作筹划。狄公对付骄横的武小姐的功夫非常简单,他知道武小姐再能折腾仍然摆脱不了两个规律,一、人是要死的,二、她无法改变男权社会和父子继承制。果然,当武则天行将就木时,狄公的接班人马上逼其退还了大唐的江山。第二类是“金刚怒目型,”典型的是左公,这位强悍的“湖南骡子”发起脾气来让老佛爷也惧他三分。而很多耿直而好发脾气的下属,一旦形成习惯反而让上司见怪不怪,有时倒也能坚持自己的原则。第三类是“唉声叹气型。”甲午战后,赋闲的李公访问德国,与名相俾斯麦谈起君臣关系,李公说,我想为朝廷尽力,可是满朝群起掣肘,怎么办?俾公说,只要取得君主信任,何事不可为?李公又问,比如有一君主,无主见却作威作福,挟持大局,怎么办?俾公默然良久才说,大臣要以诚忧国,不能揣度君心,只是要跟妇人孩子打交道,我也不知怎么办好。李公听后,徒叹奈何。李公的悲剧是他摊上见识短浅的慈禧,却无法像狄公那样用远见卓识和大局谋划来控制她。因此才有了梁公“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叹。第四类是阳奉阴违型,典型的如袁世凯和林彪,表面毕恭毕敬,暗地里搞自己的独立王国。由于搞阴谋具有很强的风险性和道义不确定性,这种君臣关系需要具体分析。(其实还有一种叫“咔嚓型”,假如愚钝的笔者去给老佛爷当差,不出三天就被咔嚓了。)曾公和慈禧的关系显然属于第一种,从同太平军作战后期开始,到洋务运动的开启,慈禧对曾公已是言听计从,曾公在取得慈禧信任的同时,已经在为他心目中的大清中兴作全局谋划。有意思的是,不管曾公主观上是否愿意,是他造成了汉人的崛起和军阀体制的出现,“方州无主,人自为政,”并最终埋葬了清王朝。这也是曾公在格局上高于满清皇族一筹的表现吧? 曾公的不凡之处还体现在他四拒称帝时的清醒。太平军被镇压时,曾公已经具备了问鼎实力,对此朝廷和世人也是洞若观火。当时有位同僚来信赤裸裸地说,“江山半壁无主,曾公其有意乎?”更有好事之徒欲仿效姚广孝搞投机。对上上下下热闹的劝进,曾公依据他的信仰和对客观形势的清醒分析[4],做出了明智的判断,并用“倚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表明心迹。曾公的对联表明他还相信孔子的天命说,即他在冥冥之中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一生只能干什么,用句俗话就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业。”应当说,在当时的条件下,曾公的决断避免了中国的一次无谓的纷争,也为后来的洋务运动的开启奠定了安定局势。不过,曾公其实对满清的溃烂也心知肚明,至于曾公死后,慈禧和清廷成了扶不起的阿斗,这不是他能管得了的。 当然,所有这些都不如他对中国文化的反思来得重要。曾公和他的同僚成长在中国尚处于中世纪农村的闭关锁国时代,这种生活和精神状态数千年之间并没有本质变化。在1850年,身居京城的曾公还在奏折中赞美本朝制度的至善至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他们亲眼目睹了西学东渐,坚船利炮和列强侵仍,这就好比他们的精神信仰和知识结构需要从孔子、释迦牟尼、柏拉图的时代一下子跨越到近代,其冲击力可想而知。话说1861年的一天,胡公在长江沿岸与太平军作战时,本来意气风发,突然看到江心两条英国巨舰,宛如巨龙溯流而上,胡公呆呆地看了很久,突然大叫一声吐出一口鲜血,没过数月就死去了。这位伟大的湖南人的家国情怀令人动容,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到信仰对一个杰出人物的重要性。中国现代化要解决的众多难题之一,就是摆脱文化心理羁绊,且至今如此。同样,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两种异质文化的碰撞,曾公也在对他所信仰的圣贤学说进行痛苦的反思。 他的反思先从局部开始。在1860年代,他最先抛弃了传统的夷夏思想,主张各国平等相处(大侠们可以想想其中的难度!),却又秉承了中国传统的以礼让为国的思想,主张以“信”和“和”处理外交关系。他看到了中国技不如人的现实,主张“师夷长技”,力主购买和制造船炮,成为洋务运动的开端,他在上海机器局添设翻译局,大力传播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但是,他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却不忘坚持独立自主,捍卫国家主权。众所周知,曾公一直不同意借洋兵助剿太平军。他对西方列强一直深怀戒心,赞成学习西方,但认为不能长期受制于人,把学习西方看作增强独立自主力量的一个环节。比如,在购买西方轮船后,有人就说,咱用外国人来开吧,中国人开不好。曾公不以为然,“国藩愚见,既已购得轮船,即应配用江楚兵勇,始而试令司舵、司火,继而试以造船造炮,一一学习,庶几见惯而不惊,积久而渐熟。” 当然,对中国近代化的课题,曾公没有那么全面明确的认识,他主要是从过往的经验教训中体会到症结所在,并用古老的语言表达出一些朦胧的现代意识。他和同僚的洋务运动与邻国明治维新的本质区别也众所周知。但是曾公高于李公的地方是,他总是用哲学家的眼光从制度和全局上分析问题。据黑尔博士[3]披露, 曾公在1870年给朝廷上过一道密折,针对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提出5项建议:迁都西安,建立新行政体系,改革军事并创立中央指挥的海军和陆军,将财税权收归中央,改革科举注重官员培训。这些建议和戊戌变法时维新派提出的政策何其相似!更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日本派出“岩仓使节团”的前半年(1871年),曾公和李公向朝廷奏议,组织派遣大批学童赴美欧留学,可惜半年后曾公去世,愚昧的朝廷对这项政策并未认真执行。因此我们相信,如果历史再给他10到20年时间,他的眼光和反思能力,必然使他站在“明治三杰”甚至更高的高度,提出全面革新的国策。当然,历史不讲如果。不愿以开放心态面对世界的满清,最终以一个“劣等民族”的面目被迫开放。 4.由曾国藩看中国文化的演进以及中国的宪政前途 有人说中国文化是封闭的僵死的体系,笔者要说,这位大侠您真是冤枉了我们的祖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成型于春秋战国的大动荡时期,它本身就是为求变应运而生。诚然,以儒道为代表的部分学说具有保守和消极的成分,但这决不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根植到我们民族文化里的,那种共同的自强自省的求变精神始终存在,只是由于后来的专制王权,和长期的闭关锁国以及文字狱才被暂时窒息。 这就牵出一个常见的话题,什么才是一个国家崛起或复兴的内在动力?如果从物质的角度来看,进化论可以解释生物界的演化发展,生产力理论可以概括性地解释人类社会的进程,但是具体到某个国家或文明兴衰更替的历史,单纯从唯物角度解释就捉襟见肘。为什么16世纪英国走在了世界前列并最终成为大帝国?一个普遍的解释是新教的普及。为什么在19世纪亚洲国家面临同样的机遇,却只有日本成功推行了维新?答案是尊王思想的普及和阳明心学的催化。一个有了自觉意识的民族或国家,其内在的发展动力,根本上还是来自于精神上的“良知系统”。同样,当近代国门洞开,中国人睁眼看世界时,是自强自省精神促成了民族觉醒,不甘人后的中国人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呐喊,并为之赴汤蹈火,纵观一个半世纪的近代史,中国为现代化所作出的种种尝试,走过的种种弯路,不都是这种自强自省精神带来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导致的结果么?因此尽管道路曲折,如果做横向比较,中国在20世纪仍然是比较成功的国家。 激励中国人实现复兴的原动力,还来自于祖先创造的辉煌历史。汉朝人在全面继承齐鲁之地的思想哲学,秦赵之地的军事政治和湘楚之地的词赋才情等多元文化的基础上,用他们的自强自省精神,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不止一位历史学者说过,帝国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形式,它是一个集思想宗教,道德伦理,制度行政,经济财税,军事外交,艺术科技等等方方面面的集合体,它全面地对一个族群的组织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形成挑战,凡创造过大帝国的文化,肯定是复杂的,尽管会有点酱缸,但绝不是简单的。它有时可能是落后的,但只要有自强自省的求变能力,又是可以自新的。 当然,东西方文明又有本质的区别。根本区别之一就是,西方文化信奉个人主义,它以信奉上帝求得心绪的安宁和道德的净化,并由对信仰的追求产生对世界本原进行探究的动力。东方文化信奉的是集体主义,个人因为明确了对家庭,群体和国家的责任而变得高尚,人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规范可以来自于人本身, 而不需要来自于神的启示以至于其他别的系统。在一个包容自信清明进取的时代,成功的人生也是多样化的,于是富有自强自省意识的中国人,产生了为思考学问三年不见人的董仲舒,为探险奔波一生的张骞,为求佛法正义走遍西域的玄奘,为究天人之际而发奋著述的太史公,一个人舍得用一生做一件事,他们追求真理的精神,真的比信奉上帝的西人差么? 不过,这不是说传统文明就无可挑剔。恰恰相反的是,中国文化除了这些合理性的内核外,包含了太多的糟粕,而以先秦宗法观念和农业社会为基础的中国文明只能抽象地继承,因它没有“平等自由博爱”的精神,没有严密的科学思辨精神,没有发展进化的观点,没有契约精神和制度精神,也没有分权制衡和政党竞争的理念,而后者正是构建现代社会体系的基础。模仿张之洞的说法,我们就是要做到“西学为体,中学为魂,”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要拿来属于凯撒的东西,而不一定需要他们的上帝。而新儒家的一项任务,大概就是如何在现代社会实现西体中魂两者的结合。没有上帝的国家就实现不了宪政么?看看日本,韩国或中国台湾吧,他们的议会里难道没有大批尽职尽责的议员们么?这些人因为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对国家的热爱和对道德廉耻的敬畏而认真工作着,在他们心里,上帝又占据多大的位置? 激励中国人奋进的还有一个共同的社会理想。大把花钱的权贵们为中国赢不来面子,幼童被碾而路人侧目的国度永远不会被人尊重。中国人不是特殊的人种,造物主没有剥夺我们拥抱主流文明和享受民主尊严以及幸福的权利。素有自强自省求变精神的中国人,一定可以勇敢地打破“五不搞”这一现代文字狱的精神枷锁,通过理性系统的探讨,走出民主宪政的第一步。 我对中国的宪政前途充满乐观。 5.后记 -- Hail W.J.博士和他的《曾国藩传》 国外研究曾公最权威的著作据说是Hail W.J.博士的《曾国藩传》,最近汉译本已出版。黑尔博士是美国耶鲁大学博士,1906年来华讲学,任湖南长沙雅礼学院院长兼历史学教授20多年。他的《曾传》写于在华期间。对于太平天国运动,书中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内情。据说,运动兴起时,列强因为宗教的本能好感起初想承认这个政权,后来发现拜上帝教与基督教有本质的不同。作者还提到一个叫朱九涛的明太祖后裔,他和冯云山是运动发起的主要领导人,且宗教色彩较少,不巧二人在早期即被俘和战死,运动在洪杨手里逐渐变为宗教狂热。书中记载太平军重抢掠而不重生产,所到之处对中国传统文化,生命财产以及古迹进行大破坏。 该书最后对曾公的历史地位预测也很有意思。作者写此书时,中国的辛亥革命发生不久,当时的国人基于排满情绪普遍对曾公评价不高,一些革命党人甚至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作者写道,“如果太平天国运动成功了,也许中国就会分裂为两个国家,或者带来更多的战争,因为北方绝不会像南方一样集合在太平天国的旗帜之下。尽管1911年的革命胜利了,这个国家如今还是毫无希望地四分五裂,主要是由地理的界限来划分。这种分裂是一个灾难…,曾国藩保卫了国家的完整,哪怕是在大清统治之下…。当一个较为幸福的中国意识到了这些因素,也许她会再次把荣誉给予军人曾国藩和政治家曾国藩,并承认他是忠诚于服务对象的仆人曾国藩,实践孔子理想的巨人曾国藩。” 这句话,或许也可以用来评价曾公的同事们。
2011年9月末选题,10月9-10日,16-17日初稿,21日修改。 主要参考资料 [1]《曾国藩文集》/ [2]《曾国藩家书》/ [3]Hail W.J.著《曾国藩传》/ [4] 唐浩明著《曾国藩三部曲》第三部 / [5] 帝国の落日(Jan Morris著,不列颠治下的和平(Pax Britannica)第三部,日译本) / [6] 孙隆基著《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7] 部分网文,例如http://www.gf08.com/,http://www.lishi5.com/view/04/his12576.shtml,http://www.confucius2000.com/confucian/zgfsxmmg1.htm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0219/23/9205_370369.shtml [此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 作者 五大自由]
发表高见请进博客文章 曾国藩真正的超凡之处是什么? |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0: | 从苏军在东北强奸中国妇女到美军强奸北 | |
2010: | 连环画:《江泽民其人》第九卷 细说因 | |
2009: | 中国人要不要反对洋奴哲学 | |
2009: | 美国人当初是如何搞垮中国的直升机工业 | |
2008: | 叶永烈:《江青传》第十章 初露峥嵘 | |
2008: | 彭德怀和他的“忤逆”部属们 | |
2006: | blsh: 伊拉克的乱局 | |
2006: | 人心长不死之N:一代诗宗梁鸿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