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扁鹊是什么时代人?
送交者: 二野 2012年06月09日11:43:32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扁鹊是什么时代人?

 

扁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记载的古代医学家。他对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被后代医家视为医学祖师。有 关扁鹊的事迹,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种种神话般的传说。据《史记》记载,扁鹊姓秦,名越人,勃海郡郑人也。他年轻时做过经营旅店的舍长。 舍客中有个叫长桑君的老人擅长医药,扁鹊便跟从他学到了高超的医术。

 

有一次,扁鹊路过虢国(今河南陕县一带)时,正碰上虢太子暴死。扁鹊诊断 后认为太子得的是虚脱之症,并没有死,于是,他采用针刺、热敷等方法,  使太子很快就苏醒过来。人们常说的起死回生一典,就出于此。

 

扁鹊还 是中医脉诊的创始者,他能综合地应用切脉、望色、听声、写形(问诊)等中医四大诊术来诊断疾病。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说:至今天下言脉者,  由扁鹊也。  但是,这样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著名医学家,他的生活时代和他的故里,  却一直是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

 

 扁鹊生平事迹,比较详细的记载,见于《史记·扁鹊传》中,此外在《战国策》、《韩非子》、《列子》、《韩诗外传》、《说苑》等古籍中,也有 一些片断记载。但是如果我们把史书上所有关于扁鹊的记载,综合起来分析 研究,马上就会发现两个问题:有关扁鹊事迹的最早记载是《韩非子·喻老》篇:扁鹊望蔡桓侯病,其时为周桓王六年(前714 年);最晚的记载是《战 国策·秦策》:扁鹊诊秦武王病,其时是周赧王五年(前310 年)。

 

前后两 者之间相距时间长达400 余年。如果仅仅以《史记》所记扁鹊事迹而论,从 赵简子立(前519 年)到齐桓侯立(前384 年),其间亦达130 年左右,此 其一;《史记》中说:扁鹊为勃海郡郑人。但是考察有关史料,古代渤 海郡只有鄚州,而无这一地名,此其二。这些就是扁鹊之谜  产生的历史背景。

 

长期以来,古今学者对这一历史之谜的谜底孜孜以求,但至今仍莫衷一 是。早在东汉时,《风俗通义》的作者应劲认为:《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因此,扁鹊是黄帝时医。晋代学者傅玄则认 为:扁鹊是春秋中叶以前的人。清代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二十三)中说:  余考扁鹊与赵简子同时,盖《说苑》甚是,赵简子之子为 桓子。他认为虢太子应为赵桓子,而扁鹊是战国初期人。

 

关于扁鹊的故里,《韩诗外传》和《说苑》都本《史记》郑人之说。 晋代徐广认为:考渤海无郑,河间有,因此,当为之误。 今人本于此说者也很多。西汉扬雄在《法言·重黎篇》中则云:扁鹊,卢 人也

 

此后高诱注《战国策·秦策》、韦昭注《汉书·高帝纪》中,亦都称扁鹊为卢人。 在现代学者中,关于扁鹊的生平时代,有的认为是春秋前期或中期,有的认为是战国前期或中期,也有的认为是战国末期;关于扁鹊故里,认为是 扬州的有之,认为是郑州(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的有之,认为是原籍在渤 海郡、家住郑州的亦有之,更有人认为扁鹊是齐国卢(今山东省长清县)人。

 

卢南乔在《山东古代科技人物论集》一书中说:扁鹊这位古代名医以秦 为姓,赵人为名,扁鹊为字。他是战国末期人,确凿地讲,是齐桓公至秦武 王荡时期(前357~前307 年)人。扁鹊的故里,既不是郑地,也不是鄚州,  而是渤海(齐国)卢(即今山东省长清县)。

 

郎需才在《扁鹊活动年代及事迹考》(载《中医杂考》1980 年第4 期)  一文中则认为,根据他对史书中有关扁鹊望桓侯扁鹊诊赵简子等 记载的考证和比较研究,再加上考古学家对虢太子墓的考古发掘材料,扁鹊很可能是公元前7 世纪的人,

 

就也是春秋前期或中期的人。 甄志亚主编的《中国医学史》(教材)认为:扁鹊是大约生活于公元前 5 世纪的人,也就是战国前期的人,他的故里应该是渤海郡鄚州(即今河 北省任丘县鄚州镇)。 如此看来,扁鹊生平时代和故里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尚待进一步考证的历史悬案。

0%(0)
0%(0)
  也有可能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人 - 昆仑山上一棵草 06/12/12 (268)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1: 苏联解密档案:中共内战用的真实装备
2011: 飞云: 窒息经济,痛并快乐着
2010: 我所看到的张志新宣判死刑时的情况——
2010: love阳光: 世界博覽會 台灣館
2009: 沉重的墓碑
2009: 阳光在多城:百年性情·戴季陶的风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