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焦點房談 > 帖子
美國政府推動的鼓勵購屋政策與房市泡沫
送交者: Viewer 2009年05月23日01:49:01 於 [焦點房談] 發送悄悄話
美國政府推動的鼓勵購屋政策與房市泡沫
http://standardworlddaily.com/blog/archives/919

By 九喻

Steven Malanga是個寫嚴肅分析報告的保守派,毫不奇怪,他是由“曼哈頓政策研究所”(Manhattan Institute)出版的嚴肅保守刊物《City Journal》的撰稿人。在這本雜誌最近一期的封面文章里,Malanga分析了長達近一個世紀的美國政府推動的增加房屋所有人的政策,如何一再打擊了房貸市場,並成為引爆金融危機的一個因素。

在美國國會的配合下,克林頓曾經推動增加房屋所有人政策,布什也曾經推動這個政策,但這個政策的創造者,是大蕭條時期灰溜溜下台的美國總統胡佛(Herbert Hoover)。Malanga指出,在1920年代任商務部長時,胡佛就開始鼓勵人們購房。

推動這個政策的一個主要依據,就是根據統計數據,房屋所有人與其他正面指標有正比關聯,這些因素包括生活穩定,低犯罪率,社區投資,教育質量提升,政府福利支出減少等等。

但是,這裡有兩個大問題。第一是,統計上的兩個因素有正比關係,不代表一個因素必然是另一個因素的原因。也許兩個因素,都是其他因素的結果。導致一 個家庭選擇購房,並有能力購房,很可能因為這個家庭本身就負責任,勤奮,具備相當工作能力。這樣的家庭,當然還會伴隨有犯罪率低,重視教育,不大依賴政府 福利等特徵。人為推高房屋占有率,並不必然會改變住在屋子裡的人的特性。

第二個問題是,人為改變貸款條件,扭曲市場,儘管改變了屋主百分比,但同時也讓這個數字失去了它的指標作用。扭曲市場的結果是,數字不能反映現實。 這誤導了投資人,也誤導了消費者。當老師改變評分標準,讓每個入學學生都輕鬆畢業的時候,文憑就失去了原來的指標意義。只看數字,人們以為更多的學士會帶 來什麼,但實際無非是增加了很多拿着學士文憑的高中畢業生,他們的知識程度、分析能力、學習能力等特質,不會因為換了個不同顏色的文憑就改變的。

在胡佛時代,政府干預房市就引來無法還貸引發的失屋比率上升。而這個症狀,是本次金融危機的觸發點。大量本來不具備的償債能力的人,終於暴露出來他們不具備的償債能力,引發銀行收回房屋。而房價下跌,這些貸款時價值不菲的房子,現在成了銀行手裡的燙手山芋。

每代人都以為自己是嶄新的,超越的,儘管其實不過是穿新鞋走老路。政府干預房市、推動增加房屋所有人的政策在美國已經有幾代人的歷史了,未來多少代人還會體驗這個政策的。


 

丈量世事長短高下
《標尺》
http://standardworlddaily.com/blog/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