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焦点房谈 > 帖子
华裔“炒”高楼价的辨析
送交者: 沧海行云 2012年04月19日01:49:05 于 [焦点房谈] 发送悄悄话

  加拿大房地产市场的上升趋势一直持续了十几年,这令许多专家、学者和金融家们跌破了眼镜。没有想到这个偏北一隅、人烟稀少的地区,竟然房价比美国还贵,搞房地产的人混得比华尔街的“两房”公司还牛。这个“搞房地产” 的定义,当然包括所有相关产业的:建筑、贷款、地产经纪、装修、家俱、验房等等一系列。难怪说房地产业是经济指标的龙头,是带动就业的“大户”,一荣俱荣,一衰皆毁。加拿大政府看到了房地产业给波澜不惊的经济巨大的支撑作用,多年的低利率、优良的银行贷款政策,张弛有度的挤压泡沫调控手段,都让加拿大的房地产市场保持稳步上升的势头。

  达成共识的是,加拿大地产良好发展的首要原因,当属持续涌来的移民潮。正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不断涌入加拿大,造成了房市刚性需求,也将市场的平衡点逐渐推向卖方,供不应求的局面一再出现,买一套房子竟然有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争抢竞价。这种世界少有的奇闻,加拿大人特别是多伦多人见怪不怪。不看价格,就这种人气,着实羡煞南边的美国人。

  由于华裔移民的不断涌入,近年来关于华裔“炒”高房价的抱怨不断增多,指责并谩骂华人是加拿大的“蛀虫”的声音又起。很多华裔不明白,我们辛勤工作,我们不拿救济,我们开店做小生意,我们送孩子来上学。忍受着生活艰辛,文化枯燥。我们从来不是调皮捣蛋的那一类,怎么还要受到指责?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在温哥华地产人士的一篇相关文章中,我们找到一些相关的调查观点。

  这篇文章介绍,大温地产局(REBGV)主席克莱恩(Eugen Klein)强调事实并非如此。该局每月成交纪录及产权登记(land title transfer)交叉比对结果,海外买家仅占本地房地产交易总数的3%,且多年来一直维持这个水平。温市府前市政规画师巴斯利(Larry Beasley)也对中国投资客炒高本地房价的说法嗤之以鼻,认为是一派胡言,种族主义作祟。事实上本地人根本分不清谁是海外投资客,谁是新移民,只要看到买家是华裔,就将其归类为“中国买家”。

  温哥华的华裔地产经纪人张嘉晋就表示,他的客户都是抵埠的中国新移民,虽然听过有海外中国投资客购买本地房地产,但并不多见。他说,新移民购买房地产用来自住或投资,属正常的市场需求,何来炒作。温哥华经纪人林焕辉也强调,如果不是为了移民,对中国投资客而言,美国房地产比加拿大更具吸引力。他举列治文一户标价100万元的老旧独立屋,租金不到2000元,但美国德州达拉斯(Dallas)一户相同年分、大小的房子,只卖5万元,租金却可达1000元,投资回报高下立判。

  多伦多地产界倒没有人对这一问题进行专文评论,笔者随机电话询问了几位地产经纪朋友,他们的回答更有理性和力度。

  金屋地产总裁窦青云认为,房市如同股市,走势和价格也是多空双方博弈的结果。加拿大每年新抵移民将近25万。根据以往统计和惯例,其中的12万,即总人数的一半左右将定居大多地区。如果按平均每个家庭3个人算,意味着每年大多地区将需要提供4万个左右的住房单位。按统计2012年完工的多单位住宅(Condo、Town Home等)和单住宅(Detached/Semi-Detached House等)加起来共2.5万套左右计算,加上二手房向新屋主供应的因素,求略大于供是很明显的。供求关系决定市场走向,并不存在刻意推高的问题。加拿大政府对每年进入的移民数量有着数额控制,即使华裔移民一个不进,也会由其它族裔的填补以达到总额度,房市刚性需要一样存在,所以无关华裔移民多少。不可否认,中华文化传统,造成了买房的动机。不能获得良好的工作机会和投资渠道而产生的不安全感,更加重了华人买房的急迫。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大批的华裔移民一落地,就急忙跟着经纪看房下Offer,这种动机有错吗?所以,全世界各地的移民包括华裔移民大批涌入,部分起到了推高了大多地区的房市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但动辄冠以“炒作”罪名,只能表明某些人的狭隘和小鸡肚肠,妒嫉别人的生活比他过得好。


(麦尔克)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0: 高官太太到访加拿大:惊叹三百万豪宅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