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早期武俠電影裡的配樂為何多為民樂 |
送交者: 西景 2017年07月04日18:58:34 於 [靈機一動] 發送悄悄話 |
你知道香港早期武俠電影裡的配樂是從何而來的嗎?從這個有趣的問題開始,“藝聲緣·中國唱片藝術主題活動”在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拉開帷幕。 6月30日至8月20日,這個由中國唱片(上海)有限公司與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香港公共圖書館共同策劃舉辦的活動,將通過展覽和講座的方式講述1956年起內地與香港因唱片結下的緣分。 6月30日下午,香港中央圖書館總館長鄭學仁博士的講座通過早期香港武俠電影片段及配樂分析,帶領聽者回到港產武俠片的早期歲月。 根據余慕雲1981年的《粵語武俠片的初步研究》一文,粵語武俠片成長於1938-1949年,興起於1949-1959年,興盛時期則在1960-1969年。 如何劃分,除以不同時期的產量為準,另一個重要標準來自電影配樂。 鄭學仁以“在一個特定時空,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偶遇,有機合成一種代表該時代新藝術品種的現象”概括該時期民樂與早期粵語武俠電影的相遇,稱之為“藝聲現象”。 1956年,中僑委在香港發起成立藝聲唱片公司,以中國唱片社出版的唱片為基礎向海外市場銷售唱片,遂成“藝聲唱片”品牌。自此,中國的出口唱片有了“中國唱片”和“藝聲唱片”兩個牌號互為補足。
藝聲唱片的第一張“准生證”。 應海外華僑對家鄉音樂的渴望,中國唱片廠赴福建、廣東等地錄製音樂,以廣東之潮州、海南、廣州客家、福建之廈門等地方言為主。 1955年藝聲唱片首批要求複製的節目清單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福建地方戲曲,包括梨園戲、蒲劇和閩劇。廣東地方戲曲則排在第二位,全部為粵劇。
第一批要求複製唱片目錄。
潮州音樂(藝聲版,ATC-41)
潮州音樂(中唱版,M-120)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內地與香港的文化交流活動已相當頻繁。1963年4月,北京京劇團赴港演出,馬連良、張君秋、裘盛戎、趙燕俠等知名京劇演員皆來港,在港居住60天,演出49場,觀眾近9萬人。張君秋先生帶去了《玉堂春》,引起轟動。
玉堂春(藝聲版,COL-3110/3111) 此後,藝聲嘗試出版了一批與港人熟悉的潮粵音樂風格迥異的唱片,亦受到歡迎。藝聲唱片挑選這一時期內地的名家名作、新人新作,重新設計製作封面,隱去一些表演信息後在港出版。
參展唱片 活動的展覽部分以香港中央圖書館藝聲唱片館藏為基礎,圍繞“藝聲初啼”、“鳳城古音”、“嶺南鄉情”、“絲竹弄弦”、“文武昆亂”、“銀幕放歌”、“東西交融”、“情滿湘江”等幾大主題展開,解讀“藝聲唱片”對於香港乃至周邊地區的文化影響。 展覽以“中國唱片”及“藝聲唱片”封套的差異呈現這段特殊歷史,觀眾可借多媒體音頻試聽設備感受這批老唱片的聲音原貌。一批首次亮相的與藝聲相關的珍貴歷史文件,如信函、協議、訂單、唱片目錄、節目單、報摘等亦將一同參展。
香港報紙登載的關於中國唱片的廣告(1960年)。 將藝聲唱片引進香港時,製作者們並未意識到這批唱片將在早期香港武俠片中擔任的重要角色。 鄭學仁以三段粵語武俠片開場音樂開始講座,分別是《如來神掌》(1963年)、《荒唐四怪俠》(1964年)和《六指琴魔》(1965年)。 熟悉的片首音樂全部來自“藝聲”。《如來神掌》選用的是《英雄們戰勝了大渡河》(民樂合輯),《六指琴魔》則是一曲《闖將令》(吹打樂)。 粵語武俠片的由始至盛,與“藝聲現象”發展成熟至確立“武俠民樂”模式相一致。 1960-1961年,粵語武俠片尚未確立罐頭音樂配樂模式,傳統粵樂對其仍有很大影響。 1962-1965年,使用“藝聲”為武俠片配樂標誌其進入成熟期。一些民樂片段因在不同影片中反覆出現且各有對應場景而為人熟知。 1959年的舞劇《小刀會》在粵語武俠片中的使用非常頻繁,本為弓舞的音樂常作為影片中人練劍的背景樂;《淮河隨想曲》成為花前月下場景的標配;悲情場面則多用陸春齡的笛子獨奏《今昔》。緊張的夜探場景愛用傳統琵琶曲目如《十面埋伏》和呂紹恩的琵琶獨奏《狼牙山五壯士》;受傷的角色常與民樂《桂林山水》相伴;豎琴獨奏《山澗清流》被用來營造模糊的感覺。“六指琴魔”用琴聲擊退敵人時彈的是什麼曲子?原來是古箏曲《漢江韻》。 當時的香港尚無大型民樂團體,因此武俠片中整段運用“藝聲”引進的民樂成為方便易行的慣例。至於以上約定俗成如何形成?鄭學仁的解釋是:“單憑感覺。”雖然張冠李戴,卻“感覺很爽”。 1967年後,新的配樂模式逐漸確立,“藝聲現象”退出歷史舞台。這些音樂的最近一次集體亮相,大約是在周星馳的致敬片《功夫》中。 轉自凱風網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