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兒1249—馬雲「成功」14:恆心與自律是成功人生的永恆的原動力 |
送交者: 藤兒 2016年08月01日20:46:59 於 [靈機一動] 發送悄悄話 |
藤兒點評:馬雲「成功」,就是“捐款”慈善的成功! “花錢比掙錢難太多”,這是在前不久遭遇“被逼捐”事件後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的馬雲,在談到公益慈善時發出如此感慨。 隨着阿里巴巴的崛起,馬雲走向海外,向國外的企業家學習、如何運用“捐款”慈善這套遊戲規則,迷惑全世界的消費者,上“淘寶”瘋狂購買更多馬雲的假貨。 馬雲向國外“捐款”慈善,實際上就是一筆非給不可的“偷師費”,早就賺回來啦! ...... 馬雲「成功」,就是"捐款"慈善的成功!你信嗎? -------------------------------------- 來源:東方早報 2016-08-02 如何看待“馬雲向克林頓捐款”?
2 當地時間2015年9月29日,美國紐約,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出席克林頓全球倡議大會。 東方IC 資料圖 所謂“馬雲向克林頓捐款”的事,在中國網上炒得很熱,也正逢希拉里競選總統的關鍵期間,不少人對這筆捐款浮想聯翩。 其實呢?阿里巴巴集團已做出澄清,這是集團在2005年向“克林頓基金會”這個慈善組織捐的款,是用於艾滋病項目的,11年前的舊事了!而且總數也只有25萬美元。 要說明的是,克林頓基金會在防治、救助艾滋病患者方面,在全球有着巨大的影響力。據《公益時報》的報道,2002年克林頓基金會介入前,發展中國家僅有23萬人參與治療艾滋病,到2013年時已有800萬名發展中國家的患者參與治療艾滋病,艾滋病藥價格明顯下降。 早在2004年,中國衛生部就與克林頓基金會展開了合作;2005年2月,時任衛生部常務副部長高強,還與克林頓本人簽署了捐贈艾滋病治療藥物的協議,之後雙方還設立了“艾滋病醫務服務獎學金項目”。也正是在那一年,馬雲向克林頓基金會捐出25萬美元。 阿里巴巴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商企業,作為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必然被要求承擔社會責任;給國際性的公益組織捐款、合作,本是通行的國際商業遊戲規則。早在11年前,當時阿里還是一家不大的公司時,馬雲選擇捐款克林頓基金會,也堪稱有眼光。 事實上,隨着中國的崛起,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向海外,中國的企業家也在學習、運用這套遊戲規則。比如,2010年中國投資人張磊向耶魯大學捐款888萬美元;2014年中國地產商潘石屹向哈佛大學捐款9300萬元,成立“SOHO中國助學金”。這其實是在幫中國人樹立公眾形象,也在提升中國學子進入名校的機會。 企業家在海外捐款和在國內捐助,兩者並不矛盾。以阿里來說,從2010年開始阿里集團每年將營業收入的0.3%納入公益基金,已經累計捐出4.1億元;2014年馬雲捐出145億元的阿里股份。同樣,潘石屹也不是只把錢捐到國外,其旗下的“SOHO中國基金”在2007年的教育相關捐贈就達到1470萬元,2008年地震時捐贈了定向教育恢復項目2000萬元。 所以,對於企業家海外捐款,不必抱有褊狹的心態。中國企業家要走出去,就得玩轉國際遊戲規則,廣泛參與到全球範圍內的公益活動中去,這既是公關政策,也是大企業社會價值的體現。 還值得一說的是,克林頓基金會作為全球運營最成功的慈善機構之一,有很多值得方興未艾的中國慈善界學習的地方,就像阿里巴巴集團所說的“認真學習一家國際化的公益基金怎麼運作、堅持和保持專注”。從這幾年馬雲在公益活動中一些“國際范兒”的操作來看(包括:加入全球最大的國際自然保護組織TNC;加入“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資助全球科學家對抗癌症、糖尿病、帕金森和其他疾病),這筆25萬美元的“偷師費”早就賺回來了。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