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識烏鴉 |
送交者: 井中蛙 2020年12月28日20:40:42 於 [靈機一動] 發送悄悄話 |
讀經識烏鴉“水從地上漸退。過了一百五十天,水就漸消。七月十七日,方舟停在亞拉臘山上。水又漸消,到十月初一日,山頂都現出來了。過了四十天,挪亞開了方舟的窗戶,放出一隻烏鴉去。那烏鴉飛來飛去,直到地上的水都幹了。他又放出一隻鴿子去,要看看水從地上退了沒有。但遍地上都是水,鴿子找不着落腳之地,就回到方舟挪亞那裡,挪亞伸手把鴿子接進方舟來。他又等了七天,再把鴿子從方舟放出去。到了晚上,鴿子回到他那裡,嘴裡叼着一個新擰下來的橄欖葉子,挪亞就知道地上的水退了。他又等了七天,放出鴿子去,鴿子就不再回來了。”(創8:3~12) 我讀這段經文,首先感到疑惑的是這一句,“挪亞放出一隻烏鴉去,烏鴉飛來飛去,直到地上的水都幹了。” 鴿子找不着落腳之地,就回到方舟挪亞那裡,同樣的,烏鴉也應該找不着落腳之地,但烏鴉為什麼不飛回方舟呢?聖經告訴我們是“那烏鴉飛來飛去”,按照我們普遍存在榆木疙瘩腦袋,那肯定的,是不曾停歇,一直在飛,直到地上的水都幹了。問題是,從放出烏鴉直到地上的水都幹了,要經過10多天之久,烏鴉真的有那個能耐? 如果你也象許許多多基督徒說的:“這個不重要啦,是重要的是……”那我們就話不投機了,半句也多,但我經歷就是,對於一個聖經難題,如果你百思不得其解,當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時候,你會喜不自禁,高唱“哈利路亞”的。 於是,我就查考—— 許許多多人這樣解:烏鴉和鴿子代表兩種靈,或者說兩種思想觀念。烏鴉是世人的思想觀念,他們的眼光是看世界的,當他們看到世界上的問題之後,就只能飛來飛去,不知所措。鴿子是象徵基督徒的思想觀念,方舟是基督的預表,當基督徒看到世界上的問題之後,他們會回到耶穌基督里。其實世界上的問題,歸根到底也是神放在那裡的,只有歸向神,才能輕鬆地面對問題,仍舊保持一個平靜安息的心。 我最不願意看的就是這種解經,偏偏有許多這樣“屬靈”高手,在文字裡在講台上在交通中,對聖經哪怕是最難懂的經文,一拍腦袋瓜子,就迎刃而解了,高談闊論了,完完全全是靈意的東西,把聖經里幾乎所有人事物都一一對應填上什麼什麼預表。因為我相信,神在每一個句或每一個段經文所表達的就是一個意思,而且這個意思是字面所包含的原原本本的意思,也就是字面怎麼解含義也就怎麼是,所以你這個預表那個預表的,除非神親口說明預表什麼,否則我認為這是你的意思,不是神的意思,既然不是神的意思,這種信口開河的預表我也會,幹嘛聽你的呢? 我轉向一些權威的解釋。 《丁道爾聖經注釋》 烏鴉與鴿子幾乎要求我們視此為寓言;實際上,聖靈既曾取了鴿子的形狀,祂很可能是要人想起此次事件,其中鴿子所代表的是敏銳、分辨、新造世界的先驅(11節,新擰下來的橄欖葉子乃是新造的應許,而非和平的應許),及等候它之人的引導。相反的,以食腐肉為滿足的烏鴉,則不能成為任何事的先驅:它沒有飛回來,未能帶來任何音訊,正如底馬(提後四10)不會回來報告社會的情形一般。 《馬唐納注釋》 不潔的烏鴉(7節)和潔淨的鴿子(8節)正好代表信徒新舊的本性。舊的本性愛吃垃圾和腐肉,但新的本性不能從死亡和審判中得到滿足。除非穩站在復活的地位上,否則不得安息。 《聖經背景注釋》烏鴉的習性 與放出後會回巢的鴿子、斑鳩不同,烏鴉對航海者的功用是牠的航線。借着觀察牠選擇的方向,海員就能斷定陸地之所在。明智的作法是先放烏鴉,然後利用別的雀鳥來斷定水深,以及可供登陸之處。食腐肉是烏鴉的習性,因此必然有足夠的食物。 《新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烏鴉的習性與放出後會回巢的鴿子、斑鳩不同,烏鴉對航海者的功用是牠的航線。借着觀察牠選擇的方向,海員就能斷定陸地之所在。明智的作法是先放烏鴉,然後利用別的雀鳥來斷定水深,以及可供登陸之處。食腐肉是烏鴉的習性,因此必然有足夠的食物。 儘管不盡人意,但有的解釋是很有道理的,就是烏鴉的習性是食腐肉,可能有許多被淹死的屍體飄浮在水面上,成為烏鴉的落腳之地,又成為它的糧倉,何樂而不為,它還飛回方舟幹什麼呢? 然後最讓我心悅誠服的,我最近看的聖經考古學的書,一塊泥板書上的記載,泥板源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這種文字是由約公元前3200年左右蘇美爾人所發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蘇美爾的文字最初刻在石頭上,但因美索不達米亞的石頭很少,同時又不生長紙草,於是他們把文字寫在軟泥板上,然後把它烘乾。泥板在曬乾或烘乾之後可以長期保存。 我們一起分享: 年輕的亞述學家喬治•史密斯在1872年發現有一塊泥板,記載着古代巴比倫人洪水的故事,首先引起他注意並由他翻譯的一段抄錄於下: “到了第七日, 我放出一隻鴿子,它飛走了。鴿子出去尋找, 但找不到歇腳的地方,於是它回來了。 我放出去一隻麻雀,它飛走了。麻雀出去尋找, 但找不到歇腳的地方,於是它回來了。 我放出去一隻烏鴉,它飛走了。 烏鴉出去,看見水上的死屍, 它就吃了,它游水遠去,不再回來。”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