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羞的铁拳》:人家来搞笑 我们只想笑 |
送交者: 馋禅缠 2017年10月11日01:30:55 于 [灵机一动] 发送悄悄话 |
国庆档伊始,《羞羞的铁拳》不出意外来了个开门红,从排片、上座率全方位占了个先,几乎是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国庆档厮杀大军中首位票房破亿的大将。 开心麻花可能要视国庆档为福地了,两年前《夏洛特烦恼》的黑马佳绩同样诞生于国庆档。上一部《驴得水》虽然赢了口碑但票房毕竟不如人意,到第三部电影开心麻花选择还是拿自己的看家本事出来,嘻嘻哈哈的给放假观众逗个乐再好不过。
一直觉得,做舞台剧的人保留了比做电影的人更鲜活的创作力。因为今天电影的杂事太多,一部电影剧本和表演这两个基础项在其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创作者无论出于自觉不自觉的影响,总不免分心。而舞台相比之下,小众而直观将创作者的精力聚焦到与作品本身最相关的范围内。但就喜剧这个门类而言,一部电影要拍完了,再来看观众买不买账,到下次再“扬长补短”,“修炼”的机会有限,成本高昂。 舞台剧则不同,开心麻花在舞台上折腾了这么多年,用戏剧和小品不断接收观众的反馈作出调整,对于“咯吱”笑点这件事情,几乎已经一“咯吱”一个准儿,虽然一些时候这些搞笑的方式显得雷同且不够高级,但在效果上,是完全能够让人照单全收的老少咸宜雅俗共赏款。
几年前看过开心麻花这部《羞羞的铁拳》的舞台剧版,当时的印象是,好笑归好笑,但也没大新意,而且大多数时候的笑点低俗,情节拖沓。总之,舞台剧上,《羞羞的铁拳》留下的印象是,开心麻花正常发挥水准,没惊喜,随便看看。 毕竟“羞羞”这部作品最大的创意——男女互换身体,这件事情其实相当的没有创意,《你的名字》的换身带着穿越时间的深情,《秘密花园》把韩剧的浪漫童话在这个套路里甜出了天际,而不美的马丽和不帅的艾伦,只能在这个套路里一遍一遍测试用不属于自己的异性身体经历各种尴尬时刻。
不过真的看完电影,竟然觉得比舞台剧好看不少。一来女男身份互换本身一大逗趣都在演员本身的表演上,电影放大了表情上的喜感。马丽的刚毅气质和艾伦的婉约气息不再只是舞台上感受的模糊气场,一颦一笑的细节和被导演有意甄选的节奏感,让你比看舞台剧的时候更不容易遗漏其中任何一点笑料。 其次是电影中增加了大幅比例的上山修行情节。舞台上由于空间舞美限制,无法具象地表现学艺这段的创意,更大比例的篇幅都用在男女身份错位和对于幕后黑手老板的谄媚上。演员也使尽浑身解数地将能够有空间发挥笑料的地方做足,但终究显得有些拖沓重复。 眼下加入学武段落的诸多创意,属于电影的优势就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虽然说创意显得并不严谨,如果星爷在意他可能会表扬一下说后生们学得不错。反正如得了秘籍练就绝世武功的段落中有游走于现实的荒诞感,散发着卖房小广告练速度这种梗倒是很符合话剧创作者“现挂”的口味。
再来,让电影显得比话剧加分的地方在于,电影中主人公的身份,是打假拳的拳击手。贯穿始终的事件是打拳击。舞台上假模假式的意思意思,只能把力气都花在口若悬河的瞎逼逼和花拳绣腿的假把式上,作为观众对于人物职业身份的认同是无法通过实际观看获得的。“拳手”只是刻板既定印象中的标签化存在。 而电影通过动作设计、化妆造型和镜头剪接,让拳击的部分呈现出更强烈的真实感。拳打到肉上的痛感,身处竞技中的紧张感,场内外互动的那份牵挂的情感,这些讯息在舞台上是很难传达给观众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羞羞的铁拳》比《夏洛特烦恼》更容易因为电影的改编获得加分。不过,电影本身的立意和观影后的况味上,这部直白粗暴的喜剧电影比夏洛的中年危机少了些回甘。
说到不足的部分,也看得出舞台剧导演首次执导电影的生涩,这种生涩体现在当有电影的手段能够弥补舞台上的遗憾时,导演很自然而然地被新鲜的部分吸引了注意力。比如后半段进入拳击对决之后,演员就开始完全认真地进入了一场竞技电影的情境之中,缠斗的艰辛,其间穿插着励志的主题思想的升华,却与之前的喜剧节奏脱了节,好像和之前的一个小时看的是两部电影。 另外,电影该有属于电影的用心,画面中传达的信息都是人物是否立得住的基础,电影比戏剧更重细节。艾伦既然要塑造成一个事实上是有实力拿下冠军的真·拳击手,松松垮垮的一身肉多少显得有点随便,怎么着都觉得在山上的训练都没什么效果吧。 突然想到《摔跤吧!爸爸》里阿米尔汗把自己的体形折腾得从一身赘肉肥大叔到肌肉猛男小鲜肉的敬业精神,咦,我是不是想太多了? 毕竟人家是来搞笑的,毕竟我们去看这部电影,也只是想笑一笑。 转自凯风网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