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跨國婚姻 > 帖子
看書學健康:好女人,別讓癌症盯上你
送交者: 挑挑揀揀 2015年03月15日05:57:50 於 [跨國婚姻] 發送悄悄話

看書學健康:《好女人,別讓癌症盯上你》

“好女人”更容易罹患癌症,是因為“好女人”的性格很多都屬於癌症性格。那麼癌症性格具有那些特徵?不同的癌症性格又會得什麼樣的癌症?怎樣預防因為“太好”導致的癌症呢?在癌症治療過程中,什麼樣的態度又是最好的治療方式呢?權威腫瘤專家何裕民繼《癌症只是慢性病》以後,因為臨床癌症罹患率在女性的增多,更關注女性健康,提出了女性防癌抗癌的新觀點。

《好女人,別讓癌症盯上你》看點
1. 何裕民最新作品,權威臨床經驗案例總結的醫學話題:何裕民,暢銷書《癌症只是慢性病》作者,腫瘤治療權威專家,諸多暢銷書推薦者,如《只有醫生知道》《重生手記》等

2. 針對女性特有癌症罹患,防癌抗癌更具系統性:女性罹患癌症與男性不同,根據女性癌症具特點防範於未然,女性癌症患者在治療中的獨特抗癌方式。
3. 不花錢防癌,更有效治癌:提出確切案例、具體數據分析,三成以上女性癌症患者,因心心病所致。最有效的防癌措施不是體檢,最有效的抗癌療法不是化療,是來自你的心。
4. 女性癌症性格對照,讓讀者更好參照:你是癌症性格嗎?你是具有罹患癌症的潛在人群嗎?在癌症治療過程中,在性格方面做出那些改變更有益於康復?在這本書裡就有詳細的參照,增加了本書的實用性。

作者簡介
何裕民,國家科技部“十一·五”重點支撐項目亞健康課題組第一負責人,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理事兼心身醫學分會會長,中華醫學會理事兼心身醫學分會會長《中華醫學百科—醫學心理學與心身醫學》分冊主編、國家衛生部全國高等中醫院校研究生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中醫臨床心理研究》主編、中國醫學哲學協會副主任委員、《醫學與哲學》雜誌副主編、以及其他多份專業雜誌編委或常務編委;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中醫學》學科建設。
長期從事腫瘤臨床、體質學、心身醫學及亞健康研究,曾獲全國傑出青年中醫、世界傑出華人成就獎等殊榮。
曾著《癌症只是慢性病》《別讓癌症盯上你》等國內最新防癌抗癌觀點暢銷書。

出版時間:2013-06-01 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好女人,別讓癌症盯上你》目錄

第一章
女人的好品格背後
沒有環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存在,那些“好女人”生癌的原因又是什麼?背後的原因,就是她們癌症的發生、發展的整個過程都與壓力、情緒、個性心理等存在着密不可分的關聯。
一 “壓”出來的“好女人”/002
二 女性癌症發病的U型變化曲線/005
三 為什麼越是大城市,女性癌症罹患率上升越快/009
四 城市女性癌患,70%是“好女人”/012
五 癌症慢性病,起病有“心因”/015
六 心身共軛:生癌由心起/021

第二章
別做較真的好女人
過於較真、追求完美,認真又富有韌勁的女性,往往容易獲得事業上的成功。那麼,什麼都要最好,身體受得了嗎?慢性應激是癌症發生的一個重要緣由,而最完美的女性,她們的乳腺往往都敗在了完美、較真、過度要求面前。
一 她們為什麼反覆被癌盯上/026
二 過於較真,易得消化道癌/029
三 秉性難改,康復難求/031
四 完美主義,乳腺癌易患性格/034
五 從癌症中逃生的“糊塗女”/044 

第三章
癌症愛找“職場狂熱女”
女性工作狂容易罹患多種癌症。說到底,“工作狂”加劇了女性的機能失調,壓垮了女性健康防範的最低防線,最終引起了“決堤”效應,各種問題接踵而至,包括多種惡性腫瘤。本質上,這都是女性“工作狂”自身過於逞強、逞能,不注意平時身體保養,不懂得有所節制,不善於排解壓力惹的禍。
一 “工作狂”是對健康的自虐/050
二 “拼命三娘”的悲哀/057
三 財務、教師、辦公室中層管理者易生癌/067
四 “少火壯火”說及“蠟燭理論”/070


第四章
好女人,別讓情緒害了你
憂鬱、委曲求全、內向、多愁善感,從表面看,只是性格方面的特點,但是不良的性格特點、情緒會誘導致癌因素產生,比如,C型被認為是最容易患癌症的性格。學會宣泄,釋放出去的不僅僅是淚水,更是致癌因素。
一 女性:情感動物,心因致癌居多/074
二 癌症更愛“黛玉型”淑女/079
三 委曲求全:癌症高危的C型性格/083
四 壓抑不善釋懷者,得癌概率高/087
五 癌症:“囧女”往往難逃/090
六 易焦慮者,常無意中與癌為伴/100


第五章
好女人的“惹癌”壞行為
有一句爭議挺大的話:女人的子宮不生孩子就生腫瘤。雖然不是絕對正確,卻有一定的道理。生活中,有多少的無意行為是危害健康的自虐行為?死要面子、盲目追求錢財、追趕時髦做丁克……還有太多壞行為,是女人生癌的直接元兇。
一 只認死理罹患大病,值得嗎/110
二 壞行為與癌症之間/113
三 女人過多進補,補不了健康/124
四 細胞癌變的“鐘擺”效應及雙重機制/130


第六章
這些家庭主婦怎麼了
臨床上,以家庭主婦癌症患者為調查對象,有80%屬於那些急躁易怒,動不動就發火的人。對於家庭主婦來說,也許這與社會接觸面相對較窄,疏通發泄渠道較少有關。
一 好主婦的生癌“惡習”/134
二 從30歲到老年主婦,乳腺癌的“三段交響曲”/143
三 情緒波動,促使癌症復發轉移的元兇/145
四 “同花順”:癌症成因的綜合解釋/147

第七章
好女人的防癌大法
城市中的女性,應該學會在適當的時候踩剎車:減慢生活,減法生活。你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你就可以很好地儲存明天。
一 西哈努克告訴你:癌症並不可怕/152
二 防範癌症,女人更容易/155
三 快是魔鬼的使者/164
四 人際關係影響康復/168


第八章
何氏康復獨家秘法
防癌、抗癌最有效的方法,首先從善待自己的心開始。
一 養好心,不生癌/174
二 何氏心理康復十八法/206
三 十八法中的“四大環節”/233
跋/235

第一部分 女人的好品格背後
那些“好女人”生癌的原因又是什麼?背後的原因,就是她們癌症的發生、發展的整個過程都與壓力、情緒、個性心理等存在着密不可分的關聯。在我們的生活中,“好女人”總是受歡迎的。什麼是“好女人”呢?
·第一章 “壓”出來的“好女人” ·第二章 女性癌症發病的U型變化曲線
·第三章 為什麼越是大城市,女性癌症罹患率上… ·第四章 城市女性癌患,70%是“好女人”
·第五章 癌症慢性病,起病有“心因”(1) ·第五章 癌症慢性病,起病有“心因”(2)
·第六章 心身共軛:生癌由心起
第二部分 別做較真的好女人
她是某直轄市的審計局領導,人很精神、利索,一看就是個女強人。那天,她拿着我的《癌症只是慢性病》,並帶着一個助手來找我,開門見山地說:“教授,如果我早看到你這本書,我就可以少吃很多苦頭了。”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她從1992年開始就不斷生癌,18年間,前前後後一共生了4個癌。而且,都是獨立的,非轉移性的。
·第一章 她們為什麼反覆被癌盯上 ·第二章 過於較真,易得消化道癌
·第三章 秉性難改,康復難求 ·第四章 完美主義,乳腺癌易患性格(1)
·第四章 完美主義,乳腺癌易患性格(2) ·第四章 完美主義,乳腺癌易患性格(3)
·第四章 完美主義,乳腺癌易患性格(4) ·第五章 從癌症中逃生的“糊塗女”(1)
·第五章 從癌症中逃生的“糊塗女”(2)

前言

這些女性生了癌後都非常苦悶,“為什麼偏偏是我生癌?”?
百思不得其解。我們從她們身上也找不到應該生癌的理由,基因缺陷,祖輩卻沒有;壞習慣、亂吃的情況,也沒有;二手煙污染,情況也往往不嚴重……隨着疑問的越積越多,我發現,上述因素不一定是導致女性生癌的元兇,更有可能的是一些潛在因素沒被人們所認識、揭示。因此,揭示其謎底需要全新的視角與指導思想。
臨床上,隨着資歷的加深,我分析出:城市裡生了癌的女性患者大多是我們社會輿論所肯定、認可的那些女性,或者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好女人”。出於對女性朋友的尊重和感激,以及對患了病的不幸女性的憐惜,我覺得我應該把我臨床觀察和發現的事實,以大聲疾呼的方式告訴每一位女性姐妹(包括她們的親朋好友),呼籲每一位姐妹平時就要關心自己的生活方式,注意防範自我挖掘的癌症陷阱。我們所認可的“好女人”們,她們在默默地做奉獻,她們的生活有規有矩,她們往往犧牲了自己來保全家人或他人,她們不幸生癌,更讓人感到惋惜!作為科研工作者,我們有責任為此大聲呼籲、喚醒更多的姐妹,在平時的生活中,儘可能杜絕癌症的陷阱。
這就是我一直想寫一本關於城市女性為什麼容易生癌,怎麼來防範癌症,以及萬一生了癌症又怎麼努力走出來的專冊的原因。
當然,作為專業人士,我不想僅僅從表面現象或科普角度來討論女性癌症這一重要話題——介紹及解讀臨床現象,揭示根本原因,並給出一定解決方法的同時,還希望對不同的事實做出理論分析,提出相應的理論才是最終目的,因為只有有了理論解釋,人們的認識才會深化,才會刻骨銘心地理解、銘記。
希望這本書能圓我之初衷,喚醒姐妹們在日常生活中,儘可能少犯基礎錯誤,從而遠離癌症!
如果本書在這方面對姐妹們有所幫助,那將是我最大的欣慰!
何裕民
壬辰年臘月十八晚於上海

第一部分 女人的好品格背後

1、“壓”出來的“好女人

在我們的生活中,“好女人”總是受歡迎的。什麼是“好女人”呢?首先是盡職盡責,克己利人,幹什麼都是讓人交口稱讚的。
這種女性小時候是聽話的乖孩子,懂事,從不惹麻煩;成家後是好太太、好母親,相夫教子、敬上親友;在單位是好職工、好幹部。所謂“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吧。
作為領導者,能有這樣的下屬是最省心的,交到她手裡的任務肯定能完成,不用上級費心,再難的問題也自己扛,展現給人們的常常是微笑、和氣和成功。
在家裡,這樣的女人會相夫教子,賢惠持家,她們愛家人,愛朋友,愛親屬,愛社會;對感情、事業和生活都會毫不含糊,極其負責……這些優點使她們站在了人類道德高度的頂峰,甚至讓人“嘆為觀止”!
但是,問題也來了——這種事無巨細、認真恪守的個性常常讓醫生暗暗捏一把汗,因為她們的優秀品行中,透支了一切,唯獨忘記了愛自己,不會放自己一馬。而所謂的“含恨忍辱”“克己為人”是要付出代價的,“好女人”是克制出來的,是壓力“壓”出來的。“好女人”是要為這些“好”付出代價的,代價之一就是癌症!
在我為癌症患者服務的三十多年中,診療的城市農村患者有三四萬之多。相比農村來說,城市是個出“好女人”的地方。因為城市生活空間大,人際接觸廣,教育水平高,為女性提供了更多展示身手的機會,而在這樣的氛圍塑造下,城市女人情感更加豐富、細膩,所以,城市更容易成就“好女人”,也更容易委屈“好女人”。而城市裡得了乳腺癌、卵巢癌、肺癌、胃癌的女性患者,主要就是那些凡事認真、做事情一絲不苟、追求完美極致的“好女人”。
這樣的“好女人”為什麼會生癌?
一個明確的答案就是:她們太認真了,什麼都自己扛着!
她們可能自己都已經意識不到:自己每天過着的,只是讓旁人滿意的生活!如果她們仔細地想一下,這種奉獻中有多少是自己願意的?她們肯定會遲疑。“好女人”也是女人,不是聖人!她們不過是習慣了為人着想,習慣了委屈自己而已。而在這種習慣的氛圍中,很可能暗暗埋藏着她們不為人知的不舒暢、不情願,甚至是抱怨。只是她們覺得應該自己獨自扛,應該自己獨自忍!而且,她們始終默默地在扛、在忍。在這種日復一日的“忘我”甚至“舍我”情景之中,她們體內的神經、內分泌、免疫及代謝系統等,其實在不斷受着侵害。至少,“弦”是始終繃得緊緊的,而這,就是癌症等許多疾病的開端。
女人的健康與內分泌系統的關係最密切,而內分泌系統又叫“精神-神經-內分泌”,之所以這麼叫,就是因為內分泌系統的功能,與精神、情緒、心理的關係至為密切。這在女性身上體現得尤為典型——很多女性都有體會:如果這個月突然出差,或者家裡出了什麼意外,你為此緊急應對了之後,第一個改變的就是月經,可能遲來,甚或閉經……因此,國外最近幾年有一門學科很是熱門,稱為“Psychoneuroendocrinology”,可以譯為“精神神經內分泌學”,或者“心理神經內分泌學”,討論的就是精神心理是如何通過神經系統,影響、干擾內分泌的。
我見過很多留學的女孩子,到了國外之後半年多不來月經,家長很着急,以為得了什麼重病,就趕緊叫回來看病,但回國待了1個月,月經又恢復正常了。再回國外,又再次紊亂。原因就是異國他鄉的求學壓力,心理因素藉助神經等機制,導致了內分泌的紊亂。
突發事件總會平息,留學女孩總會學成回國,或者在國外待長了會有所適應,但“好女人”長年累月維持好品質的背後,一直被壓抑的個性所誘發的上述精神-神經-內分泌機制及相應代謝等諸多環節的長期紊亂,已經悄悄地成了她們潛在的健康殺手,甚至是癌症的“催化劑”。
突然有一天,某一點不適後進醫院,或者一次常規體檢,某某口碑可嘉、生活方式良好、平素身體壯實的“好女人”,接到一紙診斷,居然是患了某某癌症。一時間,所有熟識的人皆驚愕。這樣的事情,在我們身邊還少嗎?
不久前,上海一位三甲醫院的院長一臉無奈地向我訴苦:他們醫院剛剛進行了一次例行體檢,全院1600名在崗員工,約780名女性員工,居然一下子查出6位患了乳腺癌、2位患了卵巢癌、1位肺癌,另1位平滑肌肉瘤。一年中居然10位生了癌!而一年前他們全院也做過體檢,也曾發現了多位女性癌症患者。現在究竟怎麼了?每年哪裡來的這麼多女性癌症患者?他苦惱地問我。

女性朋友們,需慎乎!

2、女性癌症發病的U型變化曲線

深入研究女性癌症發病率的歷史變化曲線是一個可以給人很多提示的工作。200年間,相對於男性,女性癌症發病率呈現出一條U型的變化曲線。
中西方早期的文獻和醫著中都談到了惡性腫瘤問題,涉及男性和女性的癌症,但是缺乏客觀的資料以分析男女之間患癌的差別。
有一份不算很早的資料很值得珍視,它是意大利人斯頓(R.Stern)調查得來的。他生活的年代是18世紀下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1760~1839),他對意大利的維羅納地區做了首個男女癌症死亡率的調查分析。當時,他調查了一段時間內該地區男男女女所有死亡情況,對150673例屍體進行了研究,發現裡面死於癌症的男女總人數是1136例,也就是說,死於癌症的只占總死亡人數的0.75%。然後,他進一步對男女死者進行分析,令人驚訝的是,一千多例死於癌症的患者中,男性僅為142例,女性則高達994例,男女比例為12.5∶87.5,死於癌症的女性居然是男性的7倍之多!
而且,死於癌症的女性當中,約有1/3是因為乳腺癌,還有1/3是宮頸癌。當然,當時的死因歸類應該是有缺陷的,因為他很可能沒有做詳細的屍體解剖,可能會漏掉一些死於癌症的人數,但這個比例對於男女來說應該是基本等同的。因此,這至少表明在當時,女性的癌症死亡率大大高於男性。
與斯頓的研究差不多時間,歐洲其他研究也記載了相類似的結果,只不過沒有斯頓這麼具體的數據。根據格里夫斯(M.Greaves)在《癌症:進化的遺產》一書中的記載,兩百多年前(19世紀初),英格蘭、威爾士、巴黎和日內瓦的死亡統計分析都表明:女性癌症患者人數及死亡人數均大大超過男性,比例約為31。
這裡面有一個因素應該考慮,當時空氣環境良好,捲菸還沒有發明,男性癌症中的大頭——肺癌,可以忽略不計。不管怎麼說,歷史上,至少兩百多年前,癌症發病及死亡情況是男性大大低於女性的,女性處於U型的第一個頂點。
進一步分析表明: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男性的癌症發病率快速上升,很快就明顯超過了女性。直到21世紀初以前,男性和女性的癌症發病率與死亡率的比例大概是3∶2,這時候男性明顯占據主導。比如說,在1973年到1975年之間,中國的男性癌症發病率和女性發病率之比是90∶61;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兩者的比例成為123∶66,仍是男性明顯為多。我們認為,原因之一是男女發病都有上升,但由於捲菸的推廣、快速的工業化、嚴重的環境污染等,促使肺癌、肝癌等成了主要癌症種類,男性癌症發病率顯著飆升,因為這些癌症種類更容易傷及在外工作的男性(包括男性抽煙、酗酒習慣者)。而隨着衛生條件的改善,原本發病率很高的宮頸癌、陰道癌等明顯減少,使得整個女性癌症的罹患率有所下降。
改革開放以後的近30年,這一變化趨勢有了一個逆轉。比如說,2006年進行的全國第三次癌症死因調查表明:雖然較長一段時間內,不論城市還是農村男性腫瘤和女性腫瘤的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但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農村死亡率上升趨勢明顯快於城市,上升增幅為51.11%∶36.60%。而從20世紀90年代到2006年,情況正好逆轉過來了,城市的上升趨勢明顯快於農村,上升增幅是城市33.41%∶農村20.50%。何以解釋?
我們認為:改革開放初期,城市生活條件改善,原來中國以營養不良、生活方式粗糙為主因的“貧癌”在城市有所減緩,農村則照舊,因此,出現了第一波的農村發病率/死亡率上升趨勢明顯快於城市之態勢。
從20世紀90年代到今天,情況正好逆轉,同一時間城市癌症的升幅居然是農村的1.6倍之多!到了2012年,這一趨勢有增無減——最新的調查報告顯示:現在城市的癌症發病率/死亡率顯然高於農村,大中城市和發達城市高於一般城市,這個趨勢非常明顯。可以說,改革開放以後,城市取代農村變成了癌症的重災區。這裡面除了污染因素,還有更深層的原因:生活節奏加快,壓力增加。正是因為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工業化的加速,污染日趨嚴重,城市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存壓力日重,人際關係日趨緊張等,大大加速了城市人群癌症的發病及死亡趨勢。
這裡面,更值得關注的也許是男女之間升幅及比例的變化趨勢。

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和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司聯合推出的《中國腫瘤死亡報告》(2010年,人民衛生出版社)表明,1973~1990年,城市人群癌症死亡變化的幅度是:男性上升了47.44%,女性上升了20.36%,也就是說,女性的上升幅度只是男性的一半不到。但是,到了1990~2004年期間,這個比值卻顛倒過來了——男性上升了33.79%,女性則超過男性,上升了40.59%。從原本只有男性的42.92%(47.44∶20.36),反彈為120.12%,反而多出了20%以上。需要強調的是,同一時期農村的男女癌症死亡變化趨勢卻不明顯——1973~1990年,農村男性癌症死亡人數上升幅度是65.2%,女性是20.79%;到了1990~2004年期間,男性上升幅度為21.43%,女性則上升了18.1%,男女的升幅都比城市小,儘管男女之間的差異在縮小,但男性升幅仍然較大,女性仍然弱於男性。

3、為什麼越是大城市,女性癌症罹患率上升越快

上述這種男女癌症死亡的差異化趨勢,越是在發達的大中城市,越是典型,這一趨勢在上海表現得最為鮮明。
上海市疾病防控中心在2009年三八節前期發表過的一組數據表明:上海女性比男性潛藏着更大的癌症危機。有專家分析後認定:1976~2009年這33年間上海市市區男女性癌症發病率均呈持續上升趨勢,但由於環境和生活方式等影響,與男性癌症發病率趨於穩定的情況相反,女性乳腺癌、卵巢癌、宮頸癌、肺癌等發病率呈現出年輕化趨勢並發病數量快速上升。這33年間,該市市區的男女性癌症發病率均呈持續上升趨勢,男性上升了46.5%,女性則上升了66.0%,女性增幅居然是男性的1.42倍,明顯要快得多!除去老齡化和性別差異的影響,年齡標化發病率代表了環境和生活方式等可改變因素影響下的癌症發病風險。
我們說從歷史角度來看,癌症的發病與死亡情況,女性和男性總體都在上升過程中,但表現出不同的變化趨勢:200年來,女性呈現出一個U型變化曲線,這一半是因為男性的快速變化——近百年來,伴隨着捲菸的出現及快速工業化,男性有一個因為抽煙、工作環境劇變、壓力陡然增加而癌症發病率/死亡率快速上升的過程;其間,女性則一度相對下降。然而,到了改革開放後,或者說,女性更多介入了現代城市的快節奏生活,嶄新的、精彩的卻高壓力的生活,促使女性處於更大的壓力、更快的節奏、更緊張的氛圍下,女性癌症的發病率/死亡率快速上升趨勢開始出現了反彈。甚至,在高壓力的城市首次相對增幅大大超過了男性。其中,上海是最為典型的。
近期,大中城市婦女癌症發病率/死亡率增長幅度明顯加快,佐證了上述分析。
對這一現象做何解釋呢?專家們都有自己的見解。
多數專家認為:現代女性生活方式日益西化、飲食習慣不合理、頻繁接觸環境類雌激素、缺乏體育鍛煉、肥胖,以及煙草污染等與癌症相關的危險因素,對女性這一波癌症發病及死亡率上升應該負有主要責任,這些因素威脅巨大,導致了她們的癌症發病率在現今狀態下的反彈。
我們在十多年前還肯定了烹飪時的高溫油煙對女性肺癌的增高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然而,這些解釋又有其蒼白無力之處,或者說漏洞百出。
第一,現代城市人群生活方式日益西化,不見得在這一點上女性比男性更趕潮流些。並且,男性應酬頻繁,抽煙酗酒,日夜顛倒的人數,明顯多於女性。第二,關於飲食習慣問題,據我們觀察,女性往往更為注重些,因為性別特點,她們更顧及體型,不會暴飲暴食。至於接觸環境激素,也不見得女性比男性更多些。缺乏體育鍛煉則更是離譜,去看看城市小區,跳晨舞的,練晚操的,經常做鍛煉的,女性大概是男性的數倍。中國的肥胖情況,也以男人為甚,應該說我們描寫的男性成功人士,大都是胖胖的形象,大腹便便,且一副無所謂的架勢,而女性則很懼怕肥胖,肥胖會讓她們忐忑不安。至於煙草污染,那更有點勉強——上海男性主動吸煙率高達61.8%,女性僅為1.2%,相差不是一點點。而且,我們發現的女性癌症患者,大多都是財務、教師、中低層管理人員等,她們周邊很少有人抽煙。因此,我們一直認為二手煙污染導致女性生癌的說法雖有一定道理,但它所起的“作用”被大大誇大了!而且,我們發現,藍領的女性操作工,特別是像環衛工人等,照理說她們更多地接觸尾氣等污染,但是她們生癌的比例卻不高。因此,這些解釋顯然是蒼白的。
隨着思考的深入,我們堅定地認為:在這個問題上,人們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對於城市女性目前癌症發病率飆升的現象,日見加快的生活節奏,日益增劇的生存壓力,日趨強化的工作緊張感,是推動城市女性癌症上升的真正的“罪魁禍首”!
由於長期以來醫學界的主流思想一直被傳統的純生物醫學模式所禁錮,這一模式只是看重諸如細菌、病毒、基因、污染、飲食不良等有形之物,而忽略其他,因此,人們對壓力、心理等似乎看不見的重要問題往往視而不見。
這,恰恰是我們最大的悲哀所在!

4、城市女性癌患,70%是“好女人”

就在前些日子,我聽到了一個噩耗,我20世紀90年代初帶的一位研究生走了。
這個學生在我帶過的所有研究生(我帶過的研究生、博士後、訪問學者共有六十餘位)中是很有才氣的一個,能力也強,人更是很要強,各方面目標都定得很高。當時,畢業時他想留在上海,我覺得他很有前景,也做了些工作,希望能夠幫助他留下。沒想到送他出來的當地醫學院認為他是個人才,許了他高職位,硬是把他挖了回去。回去後,有些承諾沒法兌現。在上海時他經常參加我們的全國學術活動,但當地畢竟不像上海,學術平台不是很大。而後,一路坎坷,心情不暢,情緒失落得很。有一天,他妻子打電話給我,哭哭啼啼地述說他被發現有肝硬化,懷疑可能是小肝癌,那是2000年初的事。我當時給了他建議,也開了藥物,調整之後,肝癌的重要指標(AFP)下來了,好像是虛驚一場,其實,那時候就有小肝癌先兆了。
逃過這一劫後,他仍不滿足當地的環境,花了很大精力換了南方的一家學術單位,作為引進人才到了另一個醫學院。開始幹得不錯,但是,他對自己要求還是太高,既想在行政上有發展,又想學術上有突破,還想其他方面有新的路可走,而且,對一些小事也常常不容易釋懷。
當時,我就經常勸他說,你的肝不好,應該適當學會捨棄,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他只笑笑,沒有聽進去。沒多久,又聽說他的身體不行了,老是病懨懨的,但在學術上還是不放棄。隨後他緊跟的一位上級領導出了點事情,他再一次被打入冷宮,受了冷落,跟同事及其他領導發了幾次火,從那以後就一蹶不振,並再沒與我聯繫……沒有想到,再聽到的竟是噩耗了,他居然就這麼年紀輕輕地走了,死於肝硬化後的肝癌,而且他自己還是學醫的。
與“好女人”同理,這個學生應該算是個“好男人”了,他總想做得更好——方方面面都好,而且,目標總是不斷地提高,自然也沒逃開要強“好人”難逃的命運。當這種情況出現在女性身上時,境遇不順,偏偏自己又特好強,女性肯定比男性更容易鬱悶,也可能同樣難逃癌症的悲劇。
統計顯示,女人普遍比男人長壽,這是上帝賦予的優勢。因為女性承擔着養育後代的任務,她們的壽命優勢其實也是為繁衍後代準備的。但是,女性遠比男性情感細膩,人際關係更為錯綜複雜,內外壓力更大,誘發的心理衝突更多,這便是使許多女性逃不開癌症“魔爪”的原因之一。
據我主持的國家“十一五”亞健康課題調查組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我國城市女性癌症患者中,70%屬於人們眼中的“好女人”。由此也催生着“紅顏薄命”“天妒英才”之類的感慨。對此,專家的解釋是:在日常生活中,“好女人”往往做事過於認真,為此特別較真,又注重別人的感受,所以,即便不滿意也不愛發火,往往自己忍受着;生活上又追求有條不紊,一板一眼,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自然會比那些邋遢、隨意的女人要更愛張羅,更繁忙,更讓自己難以放鬆,而這些“優點”都使得她們不善於釋放自己的壓力,所以,更容易被癌症盯上。
早在2004年前後,我們就發現了深圳“30歲現象”。在深圳,三十歲上下優秀的年輕女性,突兀地表現出了一個乳腺癌高發年齡段。一般地區的乳腺癌高發年齡段是四十至六十歲上下(中國女性乳腺癌中位年齡是48歲,比國際中位年齡58歲提前10年)。當時,我的解讀是:這些女孩往往都是內地最優秀的大學生,要強,能力強,不服輸,抗壓能力亦不錯。大學畢業後就在深圳闖蕩,經過五六年拼搏,大都多多少少獲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卻付出了一些代價。在深圳這樣的“愛拼才能贏”的文化氛圍重壓下,這些優秀的女性,一方面爭強好勝,另一方面工作壓力太大,又往往習慣於壓抑自我,她們的生活充滿了壓力與坎坷,精神心理及植物神經功能與內分泌始終處於紊亂狀態,雌激素分泌異常,可能就表現為不典型的月經紊亂,久而久之(5~8年之後),出現問題。作為雌激素的靶器官——乳腺受不了,癌變就接近了!
前幾年,復旦大學海歸的女教師、雙博士學位獲得者于娟,就是一位事業有成的“好女人”。她於29歲患了乳腺癌,31歲去世,她在用最後的生命寫就的《此生未完成》中,自我檢討似的含血含淚之告誡,印證了上述分析,讀來令人愴然涕下。而且,掩卷扼腕的同時,我們是不是該沉思一下,吸取點什麼?

5、癌症慢性病,起病有“心因

最新的癌症調查顯示,女性的癌症發病率正明顯且快速升高,而且大有年輕化的趨勢。之所以如此,除了女性與男性共同的環境之外,女人細膩的心思、敏感的情緒等心理特點,應該是促使她們更多罹患癌症的重要誘因之一。
我在三四年前寫了一本書,叫《癌症只是慢性病》,選購者要麼自己是癌症患者,要麼家裡親朋好友有癌症患者,他們說,之所以想買這本書,是因為這個書名使癌症顯得不那麼可怕,敢於談及癌症只是慢性病的實質。那本書也提示了人們(特別是女性)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就是慢性病和心病關係密切。
換句話說,雖然作為慢性病的癌症並不那麼可怕了,但作為慢性病,它的發生概率也大——特別是和心理、情緒、個性有關時。而且,發不發病,病後發展如何,往往一定程度受控於自我精神心理。
何謂慢性病?它在中醫學中屬於“內傷雜病”範疇,指的是一些起病相對較為緩慢,病程較長,病理過程影響因素眾多,且錯綜複雜,往往表現為非線性糾葛關係,症狀常常缺乏典型性,每每明顯影響當事者生存質量,大都遷延難愈的一大類疾病。
中醫學之所以稱其為“內傷雜病”,有兩個重要因素:
其一,其發病的動力源自於“內傷”,其本意是指“非天降之,人自為之”,主要不是外界致病因素所致,往往源自內在自我長期生活方式不良、飲食或勞逸不當、心理壓力過大等,大半屬於今天所說的“生活方式病”“心身疾病”。我在本章第二節中分析女性癌症發病歷史上的U型變化之原因時,就明確指出必須把心理情緒等諸多綜合因素考慮在內。
其二,病理過程每每從“內”而“外”,先有內在臟器或器官受損,慢慢才感覺到某些不適,此時一查,常常是問題已經很嚴重。與此同時,病情輕重或進展,常受制於自我的心理情緒狀態及周遭環境等因素。
我在20世紀末主持全國專家主編《心身醫學》專著時,就把癌症歸因為“心身相關性疾病”。所謂心身相關性疾病,是指這類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心理情緒因素及壓力等起着重要作用,這也是心身醫學界的定論。我在2005年主編的《現代中醫腫瘤學》中,更是較為詳細地介紹了這方面概況:例如,國內上世紀50年代末進行的18省市跨地域調查中就發現食道癌(當時國內食道癌發病率奇高)患者有一定的性格特點,且發病前2年到半年常常(55%~70%)有巨大的情緒刺激(心理應激)。國際上,關於癌症與心理關係的研究論文更是不下千篇。米勒(1981年)曾對兩百餘篇相關論文做了歸納,指出:癌症的發生與心理因素有關,例如,無法解決的悲哀與乳腺癌關係密切,至少情緒應激可增強患者的癌症易患傾向,並可改變病程;癌症的治療效果因患者的情緒與個性而異;確信已患癌症的患者,儘管進行早期治療,往往迅速惡化致死,而對癌症持懷疑態度者卻常常療效較好;復發也與心理因素有關,很多人在復發前6~18個月內有過嚴重的情緒應激;癌症患者發生強烈的偏執症狀時,腫塊的生長就緩慢;有許多自發痊癒的癌症患者是精神分裂症患者。
因此,國際上出現了“心理腫瘤學”這一新興的學科分支,且形成了相應的國際性研究組織,如歐洲便成立了癌症心理研究中心。
總之,癌症發生、發展的整個過程都與壓力、情緒、個性心理等存在着密不可分的關聯性。
城市女性癌症患者為什麼會在近期明顯增多?女性患者中又為什麼偏偏是“好女人”占多數?其中,重要的一個環節——也往往是一般人受成見束縛而難以看得到的真相——這些女性所承擔的壓力常常更大些,所經歷的心理波動也每每更為劇烈!
中國古人很有智慧,他們早就提出心身合一論。所謂心身合一,就是說心身之間密切地相互影響着,你影響我,我左右你。中醫學中就有著名的“五臟生五志(五種情緒)”“五志傷五臟”之說,並強調內傷慢性病的諸多病因中,“七情內傷”是常見的、主要的致病原因之一。而且,有“上工守神”之重要理論,突出了防範治療各種慢性病必須治心為先。重視情緒心理調整的原則。
我在2006~2010年間,承擔主持了國家科技部的重點支撐項目亞健康的研究工作。研究中我們特別關注了心身之間的互動關係,揭示出了非常有趣且重要的相互關聯性。
我把這種關聯性稱為“心身共軛”現象。
我們在調查研究中,把人常見的不適進行分類,其中,涉及身體不適的有9類:①疲勞。②消化不良。③睡眠障礙。④機能失調。⑤免疫力失調。⑥過敏。⑦過早衰老。⑧疼痛。⑨便秘。心理偏差則歸納為2種:①抑鬱。②焦慮。社會因素則從4個方面分析:①社會支持。②社會壓力。③社會適應。④自信滿足感。由於中國人忌諱性生活問題,所以沒有考慮進去。
同時,完成了全國1.4萬多例的人群健康狀態調查,並對調查獲得的海量第一手資料藉助“結構方程模型”(SEM)進行處理。處理後結果清晰地提示:心理與軀體之間存在着明確的“共軛現象”——心理因素強烈地影響軀體健康(路徑係數為0.79,非常之高。路徑係數1為直接對應關係),而軀體對心理的影響為0.14,較弱。此外,社會因素對軀體的影響,常是非直接的,需通過心理因素“中介”,而後才間接作用於軀體。社會因素對軀體的間接作用效應為兩個路徑係數的乘積(0.68×0.79≈0.54),應該說這一影響也是比較強烈和明顯的。
這個研究是國際上第一次用客觀數據揭示心身之間互動關係的具體情況,這一結論最清楚不過地揭開了“社會→心理→軀體”的客觀現象及其強弱程度。至少,它充分肯定了一點——社會因素影響着個體的精神心理,後者又進一步左右着個體的軀體健康。
我想,這也許就是國外醫學界強調要用“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替代過去西方純粹的“生物醫學模式”的初衷所在吧。
其實,2010年的國外醫學雜誌發表了一篇更有意思的研究結果。他們調查了四千多例同一民族的婦女,年輕時都有過挫折,情緒長期處於慢性應激狀態。結果發現:她們的細胞“端粒”比常人要短。眾所周知,細胞“端粒”決定着細胞的代謝次數,而細胞的代謝次數減少細胞的壽命,後者又影響着人的壽命。細胞“端粒”和人的壽夭休戚相關,“端粒”如果短的話,這些人即使不生病,也容易夭折,壽命一定比常人要短一些。
講到這兒,我要講一個簡單的研究現象。上海崇明島又被叫作“長壽島”,島上有一百多位老人過百歲。人們做過調查,百歲老人里女性占多數,其中,百歲老人中的60%是屬於那種“過一天算一天”的B型性格,她們從不為雜事計較,用“將就”狀態處世。有不到30%的人是A型性格,這種性格的人比較性急、好鬥,但往往是直腸子,說急就急,但是急過了就算了,不糾結,不會為一點小事悶悶不樂。總之,在這些長壽老人中,幾乎沒有一例是敏感多疑、特糾結的,也沒有一例是長期處於不痛快、鬱悶狀態中的,更沒有樣樣操勞、一心掌控萬事的。
可見,對於女性來說,要想健康,要想不生癌,先要擺脫“好女人”的性格壓力,減少生活中的情緒“慢性應激”。這些,相對於我們身處其中的環境、食品、飲水安全等自己不能把控的因素,是最應該,也是最可以從自己做起,加以防控的。

6、心身共軛:生癌由心起

人們常說心身相關,許多疾病起源於心因,或者說至少心理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作為公認的更注重情感的女性,精神心理因素起到的作用常常更為突出明顯。
首先,我們強調,千萬別小看精神情緒對女性健康,甚至壽夭的重大影響。下面這個故事可以證明這一點:
很多夫妻伴侶的愛情故事都讓世人羨慕,但印度有一對夫妻可謂將“伉儷情深”這個詞演繹到了極致,並充分體現出心身之間密切的關聯性。據2011年11月20日的《印度時報》報道:有一對夫妻,結婚70年,感情非常好,在聽到丈夫的死訊幾分鐘後,妻子也崩潰去世。
這對夫妻結婚的時候丈夫21歲,妻子12歲。18日早間,91歲的丈夫突然死亡,而現年82歲的妻子當時還在鄰村的兒子家裡,幾分鐘後,丈夫死亡的噩耗傳到她的耳中,她當即崩潰,隨後被送往醫院。到醫院的時候就發現她已經去世。警方檢查表明:兩人都是自然死亡。
專家也無法解釋他們相繼去世的原因,或許是因為多年的夫妻生活使他們之間有非常強烈的聯繫,雙方覺得沒有對方都無法生活下去。強烈的負性心理暗示,促進一方生理上迅速崩潰,誘發猝死。當然,大部分情況下,當情深義重的夫妻雙方,其中一方先去世後,後者的死亡也會加速,但很少有在同一天去世的。早先,英國的一項研究提示:喪偶以後,一兩年內另一方的疾病罹患率及死亡概率都會增加許多。中年居喪期(2年內)的癌症發病率會上升30%~40%。臨床還發現:1/7的癌症患者會出現夫妻癌現象——夫妻一方先生了癌,不久對方也患了癌症(儘管往往癌症類型不一)。而且,男性先生了癌,女性接着再生癌的概率更大些,因為女性的情感更為脆弱些。
對於上述印度夫妻差不多同時猝死的情況,也有專家稱,可能是因為老人聽到這個消息過於激動,太過于震驚而導致心臟無法承受。即使是健康的人聽到伴侶去世的消息也可能會生病,也許是因為健康不僅僅是身體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很多夫妻因為年老或許已經無法照料對方的日常起居,但他們僅僅因對方的存在就能獲得力量。
再回到我們承擔的國家課題研究。心理(抑鬱/焦慮為主要表現的)對各種軀體機能及症狀的影響因素(路徑係數)是0.79,接近80%,換句話說:一有心理波動,生理就明顯受其牽制,牽制力達到0.79(如果是1,就是個絕對數了;它的關係就像水在常壓下100℃一定沸騰,99℃還不會沸騰一樣。生物學中沒有絕對數這類因果現象。因此,0.79已經是非常高的了。而軀體對精神心理也有影響,但影響值只有0.14)。這個0.79,是結構方程式計算出的數值,既可以看成是影響強度(心理波動有多強,軀體相應的約有80%的機能變化),也可以看成是影響概率(情緒起伏80%的情況下引起生理的改變)。而不管如何解釋,影響力非常強大是客觀存在的!
而“好女人”,說白了,講的是她的品行、行為、個性及情緒特點等,而不是身體壯實與否,因此,主要是個性心理問題。癌症,則是軀體病變。“好女人”為什麼容易生癌?其中主要就體現着“心身共軛”機理,但這只是共性的機理。具體的機理將結合“好女人”的不同類別,較深入地展開。

總之,在討論女性癌症問題時,千萬別小看心理對女性生死及健康的影響。


第二部分 別做較真的好女人

1、她們為什麼反覆被癌盯上

有個女患者給我留下了特別深的印象。她是某直轄市的審計局領導,人很精神、利索,一看就是個女強人。那天,她拿着我的《癌症只是慢性病》,並帶着一個助手來找我,開門見山地說:“教授,如果我早看到你這本書,我就可以少吃很多苦頭了。”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她從1992年開始就不斷生癌,18年間,前前後後一共生了4個癌。而且,都是獨立的,非轉移性的。最先是腎癌,然後,兩側先後分別是乳腺癌,且都是單獨發展的,非轉移過去的,幾年前又患了肺癌。她始終不理解,她生活很有規律,有輕度潔癖,從來不亂吃,而且,祖上父親母親兩條家族譜系中都沒有癌症病史,不知道為什麼多次生癌,這讓她很鬱悶。看了我的《癌症只是慢性病》後,她總算解開了這個疙瘩。因為她是搞審計出身,好強、拼命工作,從最基層干起,一步步提升,很早就提了副廳,她對下面的人所做的(審計)一切都不放心,都要自己親自審核過。她自我調侃說:“我也知道,下面的人都怕我、恨我、嫉妒我,但我是領導啊,在他們上面,能力又比他們強。所以,我每一次生癌,部分人都會暗中慶幸。”但她自認為體質不錯,每生一次癌,不久就康復了。但是,她就是解不開這個“疙瘩”——為什麼老是我“中獎”?為什麼我會接連不斷地被盯上?
現在,她總算明白了,她18年中為什麼會接連生4個癌,主要原因就在於自己太較真,太追求完美了!什麼都要做到最好!對別人一點不放心,一定要親力親為。作為她這樣的領導,管得這麼嚴格,上上下下人際關係絕不可能輕鬆。如此,自我始終處於持續的高壓狀態。因此,就容易被癌症盯上。
這種情況非常常見,我在臨床中反覆碰到。
近期,某大公司的財務總監,屬大型國企的領導,也算是個副廳級的幹部,她退休了,62歲的時候來找我,兩個女兒陪着她來。她也十多年間生了4個癌,唯一不同的是她兩側單獨性的乳腺癌,一次肺癌,最近又發現甲狀腺有癌變。我明確地告訴她,這次甲狀腺癌肯定是原發的,不可能是其他地方轉移過來的。她也納悶地跟我說:“搞不清楚,我為什麼會生這麼多癌?沒有理由要這樣懲罰我,我又沒有做錯什麼。”其實,她的情況與上述病患如出一轍,都是長期過於較真惹的。進一步說:乳腺癌和甲狀腺癌都和內分泌有關;肺癌則和壓力及免疫有關係。她在求我看病的時候,還是那樣個性不改,一字一句都要較真到底,什麼都要弄得清清楚楚。
她的兩個女兒陪在身邊,不停在勸她,她就是我行我素。我幫助她分析:你想過沒有,為什麼會這樣反覆地被癌症盯上?她說:“我生活很有規律,吃睡都很好啊!家庭也和睦,祖上也沒有癌症歷史,我也不知道……”

我就舉了上述例子,同時進一步幫助她分析:作為一家超大型公司的財務總監,工作壓力可想而知,一位女性能做到財務總監,能力也可想而知,你說你什麼惡習都沒有,完全可能,唯一合理的解釋絕對不是生活方式不當,而是壓力與個性問題,你凡事太較真了!她兩個女兒接連點頭,充分肯定了我的判斷。她則似有所悟……現在,她還在治療中,情況倒還不錯。

2、過於較真,易得消化道癌


在我接觸過的女性癌症患者中,生過獨立的多個癌的很是普遍。而且就集中在乳腺、卵巢、腎癌、甲狀腺癌、肺癌、胃癌這些癌種上。可以說,一次又一次被癌盯上的女性並不少見,且就是集中在財務、教師及辦公室中低層管理者之中。
對這類女性病情的糾治,如果不着力於適度優化其個性,適當改善她們的過於較真的生活態度,否則再依賴藥物或手術,也將是事倍功半的。

我在臨床中還發現,那些生性認真,甚至較真的人,容易患消化道癌症,尤其是胃癌。而臨床上很多有較嚴謹職業背景的人,往往行事一絲不苟,過於較真,比如一些搞工程技術、黨務、數學(比如統計、審計)或工作與財稅有關的人,常屬此等類型。搞工程技術的,一個小數點也不能錯,錯了一座樓就可能塌了;做黨務的也屬於服務性工作,上面要對領導交代,下面要對群眾負責,所以說話辦事都要很有分寸,否則就容易引起誤解;財稅方面的更是,稍微一錯神,就可能造成不能挽回的經濟損失……這種職業的要求、工作行為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到她們的個性,泛化為她們的生活行為準則。即便下了班,離開了崗位,仍舊恪守這種習慣。她們不知道,這種習以為常的個性,是各種癌症悄悄地盯上她們的潛在因素。而且,這種愛較真的女人一旦生癌,其較真、執拗的個性,也明顯地不利於癌症的治療和身體康復。

3、秉性難改,康復難求

有一位胡女士,原先得了腸癌,手術化療後不久又轉移到肝臟,她來找我看病時,肝臟轉移正在治療中。我與她接觸的第一時間就猜出她是工程師,因為她給我看的病史,和她自己總結的檢查指標變化,都用柱狀圖、曲線圖清晰地標明了,哪怕一個指標這次比上次高了1%~2%,她都會如臨大敵,認死理地弄個明明白白,像做科研一樣嚴謹規矩。
當時,我就批評了她這種愛較真的態度,她卻不以為然,認為自己搞了一輩子橋梁設計,事事認真負責,也因此能出成績,並認為這是很好的處事方式。
一直到現在她還是搞不明白,她的癌症發現時還是早期,科學治療,化療了6次,病情明明已經好轉,狀況一切都好,可是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又復發轉移了。而且,幾年來,指標一直不穩定,她覺得這是科學解釋不了的問題。
對於這麼一個時時刻刻都愛較真,生活幾乎刻板的女強人,我只能明確地告訴她:生物學、醫學本身就是不確定性的科學,與工程學截然不同。物理學、工程學是講定律的,一就是一,常壓下,水到100℃就會沸騰。生物學則是講概率的,白細胞到達10000,50%~60%可能是細菌感染;10%~20%可能是應激反應;5%~10%可能是個體差異;還有10%可能是例外情況;也許,還有5%~10%什麼都不是,或者只是一次檢查誤差。
更何況,人體不是機器,不是壞了一個零件,換上個新的就一了百了。與身體總體相關的各個組成部分,它們相互間的變化是很微妙的,很多環節錯綜地糾葛在一起,不可能產生“一刀切”的效果,也更不能採取“一刀切”的生硬治療,手術完了,不等於病情控制了。而且,這種“生硬”的期待對她的康復十分不利。
我建議她在生活中萬事放鬆,把事情簡單化,學會二八區分,不要逢事就一定要問個明明白白!否則的話,心理上一定很累,沒有鬆弛,不利於內環境穩定,而且,肯定干擾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等的功能狀態,無助於疾病的控制與康復。她的復發轉移,一定程度上與她這種個性有關,不要完全怪罪於醫生的失誤。
她的丈夫也在一旁,非常認同我的分析,而且一再證實自己的妻子幾十年來過日子已經處於“程序化”的狀態,事事過分認真,從來不嘗試放鬆的機會。為此,他們的日子沒有簡單生活的怡悅。
我又建議她,學學鄭板橋“難得糊塗”。告訴她,生活上,學會“難得糊塗”是種境界,是種合理、健康且科學的生活方式。並舉“和諧”概念加以引申:和諧,某種意義上就是學會必要時“妥協”,而且,首先學會自我“妥協”。多次類似的談話後,她的個性真的改變了不少,開始學着放鬆,心態平和淡定了許多。此後,她配合中醫藥治療也很認真。在這之前,她肯定是半個月一查指標,準時準點,一點不含糊,像監控實驗數據一樣,嚴格守時地監控着自己的癌症變化徵兆、身體情況,光是這一點,就壓得她和家人喘不過氣來,每次等待指標的過程,全家都像判了死刑緩期執行一樣難耐。
和她反覆交流一段時間後,她開始放鬆了下來,也不再半月一查指標了,改為3~4個月一查,對於指標高低也不過分在意和計較,至少不再像過去那樣以表格的形式記錄變化了。大約半年後,她的指標倒真的開始穩定了,一直到今天,可以說完全康復了。
由此看來,做女人,你還真不能太較真!

4、完美主義,乳腺癌易患性格


完美主義者,或者說過於追求完美者,更容易生癌,並容易患上其他疾病,這已經是心身醫學界研究後的共識。
幾年前,台灣運作得最好、成立時間最長的乳腺癌病友互助公益團體台中市開懷協會首次赴穗,在廣東省某中醫院與乳腺癌公益團體“粉紅絲帶”的成員進行交流活動。與乳腺癌抗爭近20年,並創辦了全台灣第一個乳腺癌義工團體的賈紫平女士在與乳腺癌患者交流中發現,乳腺癌患者大多有同一種性格:特別追求完美。所以,她認為這些女性患者才會有很多壓抑,她們想做一名好妻子、好媽媽、好媳婦……遺憾的是,心理學家把這類“好女人”最常具備的性格,叫作“癌症易罹患性格”。
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一位老尼姑想從兩個女弟子中挑選一個做衣缽傳人。一天,老尼姑命兩個徒弟出去給她挑一片最完美的樹葉。兩個弟子帶着師命出去了。誰知,大徒弟在外面尋找了很長時間,最終卻兩手空空地回去了,她不無遺憾地告訴師父,她走了很多地方,也看到了許許多多的樹葉,可就是挑不出一片最完美的樹葉。而二徒弟回來後,則遞給師父一片略有瑕疵的樹葉,她說,這片樹葉儘管算不上完美,但它是自己所看到的樹葉中最完整的樹葉。自然,老尼姑把衣缽傳給了二徒弟。
在現實生活中,你可能也很想“挑一片最完美的樹葉”,然而,如果你不注重現實情況,一味盲目地找下去,其結果也只能是一無所獲。
其實,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完美,也不必完美!連太陽都有黑斑。可這樣的道理,卻並不是每一個女人都能夠明白的,尤其是那些理想主義色彩較濃的“好女人”。
完美者表現:窮追細節,超限付出
我們知道,完美主義、理想主義者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現始終是:愛追求完美,且極其講究細節,常常把事情做到極致,並喜歡把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抓在手上,希望各方面都能優秀,既要求事業與家庭的兩全其美,又希望工作上出人頭地,生活及社會交往中十全十美。因此,她們經常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而超限地付出,即使這樣做,心身已經極度疲憊了,也很難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滿意!並且時常責怪自己,總是把事情變“糟”的原因歸咎於自身的欠缺。
這樣一來,這些過於追求完美的女人一旦靜下來,就會變得悶悶不樂,開始自責,她們常常是休息日比工作日更受煎熬,放了長假反倒會大病一場,有時會陷入強迫症和抑鬱症的泥沼,甚至反覆出現自殺的念頭。如果繼續這麼下去,當然會影響到心理健康了,嚴重的還會導致乳腺癌等產生,因為她們對傷害自己的緊張狀況出現了病態的心理依賴及執着,那麼,在成全心理充實感的同時,身體就要付出代價。
完美者表現:自找麻煩的潔癖者
有研究提示:癌症更青睞潔癖者。而其深層次的機制,也可能與完美主義者一樣。潔癖者每每處在自我設置的高壓狀態,過分追求乾淨,一塵不染,以至於有研究提示潔癖(也包括完美主義)者,往往細胞自我修復能力亦弱,一旦癌變,難以自我修復,發展成癌症的概率就升高了。當然,深入的機制還有待進一步揭示。
我是喜歡觀察及思考的人,發現臨床癌症患者中的潔癖者不少。有過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這個案例一直促使我在思考。有個患者,她的女兒是學中醫的,10年前,她女兒匆匆忙忙從中部某省城趕到上海,開門見山地告訴我,她也是某中醫學院畢業的,通過老師認識了我,這次特地趕到上海求助。原來,她媽媽生了肺癌,由於年事已高,無法進行手術和化、放療。為此,我幫她用中醫藥調理,並建議她們到當地我的工作室,找我及我的夥伴們治療。之後的3~5年間,母親的病情總體很穩定。其間,我注意到女兒帶她媽媽來看病時,她每次來都戴着口罩和塑料手套,而且,提着CT片的那隻手也戴着手套。有一次我問她:“你為什麼戴塑料手套?”她說:“不好意思,我的手裂了。”其實,我心裡明白,她說的是假話,因為不可能兩次手都裂了。後一次,求診時看到她依然戴着塑料手套。而且,她從來不坐診室的凳子,也從來不碰診室的桌子,我心裡就非常明白了:她有潔癖。我很隱晦地告訴她:“你特別愛乾淨,這是好習慣,但過分了不太好。”她點了點頭,沒有當回事。當時,我就和我助手私下說,她很危險,是一些疾病的高危對象,早晚會出問題。
我這句話說完沒多久,那個女兒再一次來求診時,她母親還活得好好的,她卻哭哭啼啼地告訴我,她自己近期查出生了乳腺癌。我心裡想,這就是潔癖惹的禍。然後,過了一年多,這位患者的乳腺癌還沒有完全控制住,肺部又出現結節,而且,判斷結果是原發的,後來確定為肺泡癌。
她百思不得其解,請教我說:“何教授,我是非常講究衛生的一個人,我的生活習慣很好,什麼都要洗得乾乾淨淨才吃。污染的東西,外面的東西從來不吃,髒東西也從來不碰。醫院上臨床只有我一個人始終戴着口罩,洗手也是我最勤快,為什麼偏偏是我生了癌症?惹得全醫院上下都笑話我。更可惡的是我居然會生兩個癌,而且,先後只隔了兩年……”
我只能遺憾地告訴她:“不瞞你說,我預料到你會生癌,並且曾經委婉地提醒過你。可惜,你沒有聽進去。不信,你問問徐主任(我助手)。”我繼續說,“你有一個習慣,看上去很好,其實很可怕,說你潔癖,也許有點過了,你不一定樂意。但你愛乾淨有點過頭了。特別愛乾淨的人,往往始終生活在自己給自己施加壓力的過程中,你母親患有肺癌,有癌症家屬史,這幾年母親患癌又使你陷入了焦躁狀態。這些,促使你處在高危狀態……”
這是一個事實:潔癖,一定是完美主義者,完美主義者往往生活在高壓下。持久的慢性高壓,會導致個體長期處於慢性應激狀態,慢性應激是癌症發生的一個重要緣由。
至少,對這位患者,我的預感是正確的。遺憾的是,事情發生之前,誰都不願意聽從勸告。再說,潔癖又不是褒義詞,直截了當地說,會惹得他人不高興。
臨床中,我們注意到特別愛乾淨的女性較易生癌,特別是乳腺、卵巢癌等,而且,生了癌後,她們治癒與康復起來相對要困難些。
近來,美國的研究人員調查了800例乳腺癌患者,並與相同數量的健康人進行了比較,進一步證實了我們的臨床結論。
美國《環境衛生》雜誌刊登了這一研究報告,並警告說,女人患者潔癖,會增加罹患乳腺癌的危險。美國麻省的一個研究所對此結論進行了分析,認為女人過於潔癖,會經常使用空氣清新劑、噴霧劑或泡沫劑等化學製劑以去除灰塵。因此,他們對化學品與女性健康進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人員發現,多種化學物質與癌症關係密切。這些化學品包括空氣清新劑或除垢劑中的人造麝香等。研究人員表示,如果女人經常使用空氣清新劑、噴霧劑或泡沫劑去除浴室瓷磚上的黴菌,那麼罹患乳腺癌的危險會更大。他們把潔癖增加乳腺癌危險歸之於過多使用化學清潔劑之故,認為化學製劑與乳腺癌之間存在着高度的關聯性。
研究人員詢問了這800名乳腺癌患者和另一組同齡健康婦女使用各種清潔產品和殺蟲劑的頻率。結果發現,經常使用空氣清新劑的婦女罹患乳腺癌的危險增加20%,每天使用空氣清新劑會使乳腺癌的發病概率增加30%。而固體空氣清新劑則會使乳腺癌的發病危險增加兩倍。另外,除霉產品同樣會增加罹患乳腺癌的危險。但是科研人員尚未發現烤箱或餐具清洗劑與乳腺癌之間存在關聯性。然而,海外一些研究人員對上述研究結果表達了不同的見解。其中一個因素是,參試乳腺癌患者對各類化學品恨之入骨,認為化學品是造成她們罹患癌症的罪魁禍首。我們認為,無論研究結果如何,為了健康着想,廣大女性還是儘量少接觸化學清洗劑和芳香劑為妙。
在為什麼會生癌的機制解釋上,我本人不敢苟同美國人得出的結論。
我們的分析卻提示了另一種更值得重視的可能機制:許多有潔癖的乳腺癌患者,本身就是完美主義者,事事追求至善者、較真至頂點者。我們的交流中很多這類患者一向是排斥化學清潔劑,只用清水及普通肥皂,而她們之所以患了乳腺癌,更主要的因素是長期追求完美——潔癖,導致“神經-內分泌軸”的功能一直“超負荷”,引起了內分泌的長期失調,以至於靶器官乳腺被過度刺激而“受不了”——癌變了!可以說,是精神上的自我高壓導致了這一結果。當然,也不排除化學清潔劑的部分因素。而且,這類患者即使生了癌,許多仍本性不改,依舊事事較真,因此,增加了治療的難度、康復的阻力。
完美者表現:什麼都要最好
我有個乳腺癌患者,是某企業的財務科長。診療時間長了,熟悉了,經常談一些比較深入的話題。有一次她告訴我,她總跟老公吵架。我說:“為什麼吵架?”她說:“說不清楚,有時就是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昨天,因為老公的杯子總是亂放,想怎麼放就怎麼放,不聽我的。多年來,我一直跟老公說,你做什麼都要有條理,做什麼都要講規矩,你的杯子就應該放在這裡……但我老公很隨便,雖然每次都口頭答應得很好,但一不注意,就隨意亂放。所以,昨天一回到家,看到杯子沒有放在它該放的地方,我就火了!我火了,老公也火氣上來了,會對着罵。我們經常因為這種雞毛蒜皮的事情吵架。因此,活得很累。”
我當時就在想: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完美主義者。
我再試着問她,“你是不是跟兒子關係也不好?”她說:“對呀,我的兒子也讓我生氣,我一直關心他,對他體貼得很,可他就是不聽我的,事事好像跟我過不去,有意拗着我。”
這一下,我就徹底明白了她為什麼會被癌症盯上。我相信她跟員工(部屬)的關係也比較緊張,因為她自我制訂了一條標準,這條標準非常嚴格,她就按這條標準循規蹈矩地執行着,並且要求別人也如此。
我接着問她,“杯子放在這兒或者放那兒,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她說:“什麼東西都要有規矩,規矩要從小事做起,小事情體現着大問題。”
“杯子如果放這兒不行,那你幫忙再放回去,不就是了嘛,多簡單!”
她說:“不是這樣說的!我是做財務的,我小數點點錯一位,可以嗎?重新再點,那很可能就犯錯誤了!”
“放杯子和財務做賬的小數點是一回事情嗎?”
她說:“該從平時的一點小事做起,爭取什麼都做得很好,才能形成這個習慣。我對兒子要求也是這樣,我這樣有錯嗎?”
我說:“錯了!其實,杯子是杯子,小數點是小數點,兩者性質不同,不可等同。你在工作中追求完美是不錯的,但把這個追求完美泛化到生活的各個方面、領域,那,第一,是做不到的;第二,也沒有這個必要;第三,這樣做,誰受得了?第四,會導致各個方面關繫緊張,久而久之,你會加速病理過程的,因為你要求太過完美,過於透支自己了。
“跟孩子的事,我相信也一樣。你肯定給孩子提出了許多要求,這些要求在你看來,都是天經地義的,但孩子卻不然,很可能不接受,陽奉陰違!因此,你就會感到他老是違拗你,你一定常常指責他,所以,你們的關係不會很和諧。這樣,既是促使你生病的緣由之一,也妨礙着你的順利康復。
“你任何事情都要追求完美,都要做得最好,都要做得盡善盡美,你累不累?”
她說:“是的,我的確活得很累。”
講到這兒,她朝我看了看,似懂非懂……
我進一步告訴她:“我們生活中,都有個二八(或三七)定律,你所碰到的事情,只有20%~30%是重要的,需要認真對待,儘可能做好它,還有剩下的那些,不太重要,不必樣樣追求盡善盡美,有時候,應該學會放下,或者隨它去。因此,你要快樂生活,儘快康復,最好學會分析二八定律。其實,天底下很多事情並不重要!就像那個杯子,看不慣,放回去就好,為什麼要爭吵呢?”
她聽完後,愣了一愣,似乎明白了不少,說:“看來我這輩子就是這個性格讓我太累了,我總以為這是好的性格,看來過分了!同事們也經常和我合不來,我生乳腺癌可能就和這有關係,看來是應該改改了……”
平心而論,過於追求完美的、理想主義的,認真又富有韌勁的女性,往往容易獲得事業上的成功。然而,事業上的成功,或其他方面的成功,帶給她們的很可能是三四十歲後患上癌症,特別是乳腺癌、卵巢癌、腎癌、肺癌等。對於這種既成功又有完美主義傾向的女性患者,我常常會開玩笑地笑着告訴她們:“連太陽都有黑點,所以,世界並不完美。你特別追求完美,就違背了規律,違背規律,是要受‘懲罰’的!”她們多數會會心地笑笑,說痛下決心,一定痛改前非。多數能夠有所調整,一步步走向康復,因為對完美主義陷阱的危害性,她們會逐步有所認識和體會。
上述這位財務科長,現在就改得好多了。她說:“現在,家裡有時候掃把橫着躺在地上,我也看看算了,不生氣了。以前,一定是一場口水大戰。”現在她感到身體好些了,家庭關係順多了。因此,幾年來,腫瘤也穩定了!
我有個患者的經歷太有悲劇性了。雖然,此事已經過去十餘年了,至今仍讓我唏噓不已。
上海原南市區有位統戰幹部,姓錢,是1998年四五月份生的胰腺癌。她的妹妹是某大學的數學系教授,患腸癌,是我的老患者。姐姐生癌後立刻被送到了上海最權威的瑞金醫院開刀。打開一看,腫塊太大了,8厘米×
8.8厘米,且周圍裹着了大血管,沒法拿掉了,就只能關腹。她是名統戰幹部,一輩子搞統戰工作,“統戰無小事!”這是她親口告訴我的。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她的性格非常認真、謹慎、追求完美。然後,妹妹探查術後的第一時間就把姐姐送到我這裡來看。當時,她體質非常虛弱,我在五樓辦公,她找我時沒法上樓,只能我下樓去給她看病。之後,我和家屬統一口徑,都告訴她,腫塊手術已經開掉了,是良性的,開得很好。以後,只需要調理調理就可以了。
到2000年的時候,她的確恢復得很好,已經能天天上街買菜,並外出近郊旅遊了多次。2001年春節,她妹妹去美國探親,就讓她的老公陪她一起去做定期檢查。原先,她妹妹每次陪她去醫院時都會事先和所有科室醫師打好招呼:“我姐姐什麼都不知道,只要說‘好,沒有問題’就是了。”但是她的老公老實巴交的,不會說話,還真的碰上個認真負責的年輕醫師,仔細地給她做了半天的B超,因為開始有點疑惑,怎麼腫瘤會明顯縮小的。做完後對她說:“錢某某,祝賀你,你胰頭的腫塊明顯小了,才兩點幾厘米了。”
她當時就傻了:“怎麼,我還有腫塊?你們不是說已經開掉了嗎?”當下就感到心窩處疼痛,回到家後就疼得不能吃東西了。老公馬上給妹妹打電話,妹妹趕緊從美國趕回來,開始勸她,還緊急把我找去了,我們把她每次檢查的正式資料如實告訴她,但她就是不信,認為自己腫塊沒開掉,自己體內還有腫塊,肯定不行了……在這種情緒下,她三四個月後就走了!
你說她是死於癌症嗎?她的腫塊已經控制住了,並且明顯小了。人們可能會說:她是死於恐懼,死於心理上的危機。表面上的確如此,其實,更深層次的,還是完美主義在作怪!
我與家屬們事後分析都認為:她的恐懼還是存在的,但畢竟已經快3年了,最恐懼的時期已經過去了(一般癌症患者最恐懼的時間會持續6個月左右,後面就逐漸自然消解,偶爾在某種情境中會被喚醒)。她開始不是沒有懷疑過自己是生了胰腺癌,只不過自我感覺又很好,並認為真的開掉了,故漸漸淡忘了,關鍵是她一輩子較真得很,身上容不得半點瑕疵。現在告訴她體內還有2厘米大小的腫塊,這腫塊是什麼?是很壞的癌症,她自然是接受不了的,因此,拖了三四個月後,在鬱鬱寡歡中謝世了。

5、從癌症中逃生的“糊塗女”

做女人,尤其是“好女人”,是最需要聰明和智慧的,但聰明不等於智慧,聰明是純粹的智商,智慧還牽扯到情商。只有智商,情商不高的女人,有小聰明,但是沒有“活明白”。所謂“活明白”了,其實說的是人在社會中與人打交道的能力,也就是生存能力。“活明白”的人,知道哪裡應該糊塗些,哪裡值得明白些。所謂小聰明、大糊塗,乃真糊塗、假智慧,而大聰明、小糊塗則是假糊塗、真智慧。我強調的是要會“二八分”,所謂“二”,指那些重要的,須認真對待,不宜馬虎。剩下的,大都不太重要,學會糊塗點
更好。
做個“好女人”更要難得糊塗,這才是明白的女人。
現實社會中,人生之路錯綜複雜,盤根錯節。有時候,哪怕是裝一次糊塗,不喪失原則和人格,或為了長遠,哪怕暫時忍一忍,受點委屈也值得。
俗話說:心中有數(樹),就不是荒山。有時候,事情逼到了那個份兒上,你就玩一次智慧,揣着明白裝糊塗,表面上給人一個“模糊數學”,讓人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也是難得糊塗,更是救了自己。只要不是喪失個人原則的,暫時受點委屈又有什麼關係呢?世事難料,時間久了,自然真相大白。因此,難得糊塗不失為抹平心中溝壑的好方法。
人海茫茫,前進的道路曲折而又艱辛,許多非原則的事情你根本不必過分糾纏、計較。凡事都去認個真、較個勁,就會給自己多設置一條障礙、多添加一道樊籬。許多“好女人”就是在這一點上轉不過彎來,因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這個道理,自然也適用於養生康復領域,特別是腫瘤治療或康復過程中。臨床上,我常常嬉笑中把鄭板橋的“難得糊塗”這個格言送給一些認定自己是“太聰明”的女性患友。
我介紹兩個案例,就代表着兩種態度。
有個女患者,是上海某技術學校圖書館的,得了胰腺癌,是2000年底發現的。2001年初,剖腹探查時見癌腫已裹住大血管,5厘米×5.5厘米大小,什麼治療方案都不能再往下實施了。雖然開了刀,但只是破腹探查,看了看,就關了腹,哪都沒切就抬下來了。但是家屬哄她,胰腺癌已除掉。
緊接着,她開始在我這裡接受中醫藥的零毒抑瘤治療,這個女患者有一種很好的性格,大大咧咧,好像什麼都不往心裡去似的。其實是真聰明,假糊塗。家屬說除掉了她就真當是除掉了,一點都不懷疑,真的相信。她術後很長時間都心窩下疼痛,其實就是癌痛。她問我為什麼,我告訴她是刀疤痛,她也就信了。
大約半年後,什麼症狀都沒有了,她想上班,我同意了,她也就上班了。結果,上班後有多嘴的同事讓她知道了原來癌腫並沒除掉,換別人肯定急了,但她也沒特別大的反應,自己很想得開。她說,反正已經不痛了,沒有任何不舒服,它(癌腫瘤)願意在裡面就讓它在裡面吧!就這樣,她若無其事地生活着、治療着、快樂着。
2001年底查CT,結果發現:胰頭腫塊小了。她在門診逢人就快樂地說她胰頭癌的腫塊變小了。
2002年底查CT,胰頭正常,已無腫塊了。她更快樂地說,她的胰頭癌消失了,沒有了,她治癒了。
2003年5月,她肝區痛,也不緊張,跑來問我,我說查個CT吧。結果發現膽囊有一大包結石。
我主張她找給她剖腹探查的同一個主任醫師開一刀,切除膽囊。她也沒有任何疑義,遵囑執行。
手術中,資深的上海中山醫院外科主任發現:她的胰頭居然完全正常了,根本沒有癌症蹤跡!要知道,她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沒用過一天的西藥或放療,只是在我這裡吃中藥,結果居然“不戰而勝”了。對這個結果,她又是笑呵呵地說:“醫師說,怪了,你的胰頭完全正常了。你們說怪不怪?”
就是這麼一種樂天的、大大咧咧、不鑽牛角尖、不天天想病情的人生態度,使她整天活得樂悠悠,也躲過了癌症的劫難。
另一個例子是:我的一個肺癌女患者,是個官員,開刀後,開始是由丈夫陪同來看門診的,丈夫對醫生千叮嚀萬囑咐,千萬不能告訴她
實情。
其實,以她的文化水準和對醫學的了解,每次來我們獨創的為患者開設的“圓桌門診”★,前後討論的病情,包括手術等(但沒有化療),早已心知肚明自己患了癌症。但她很有趣,每次來總是打諢:“何醫師,我其實是沒有病的,肺內不是什麼大事,良性的,也不需要化療。你看,我現在多好啊,吃得下,睡得着,也沒有咳嗽。前幾天剛剛出差到泰國和大馬,天天急着趕路,同行的夥伴都很累,可是我一點都沒覺得費勁。我感覺自己沒任何毛病,你只需開方給我調補調補,抗抗衰老就可以了,女人嘛,怕老!”每次說完,都狡黠地一笑。
其實,我們雙方心裡都很明白,她吃藥與複診非常認真、及時,一點都不馬虎,因為我相信她清楚得很。我與她之間只是心照不宣而已,沒有必要捅破這張紙。這張紙,也許對她,還存在一絲的幻覺——可能不是惡性的癌症,但必須認真對待。我非常欣賞她這種“揣着明白裝糊塗”的生活態度,不是她不知道,而是她刻意地迴避負面的心理情緒,不強化它們,這樣是很有用的,非常有助於調節情緒,改善生理功能,調整免疫,促進康復。
從這兩個事例中(包括上一節那個失敗的案例),希望女性朋友能受到一些啟發。也許你的病情與她們不同,但是在對待自己身體的某些變化時,你同樣可以持有這種“揣着明白裝糊塗”的態度。
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對於癌症治療和康復這麼一件大事,讓你做到原本清楚明白而故意犯糊塗,也絕非易事。如果沒有深厚的涵養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也很難做到這一點。但是,為了早日擺脫癌症的糾纏,這確實是很好的方法,值得你盡力而為。
何以過於認真、較真或追求完美的女性更容易生癌或其他疾病呢?可以用我創造的一個“弦崩理論”來解釋。
大家一定看到過影視劇裡面主人公彈着的琴弦,彈着彈着,弦崩斷了……這常常預示着要發生大問題。
其實,玩弦樂的樂師都知道一個規律:表演完或者玩過後,一定要把琴弦松一松。為什麼要松一松?第一,不松,弦會疲憊,以後再彈,它會走調。第二,時間長了,弦會崩斷的。
那麼,日常生活何嘗不是這樣!
玩車的都知道:再好的車,你持續讓它高速運轉,要不了多久,這輛車肯定不行了,因為持續疲勞。為什麼我們城市的出租車,再好的車,三五年下來後,整個車身都震個不停,甚至會報廢,同樣的家庭車就沒這種情況?因為前者持續處於疲勞狀態。
特別較真、追求完美的人,他做什麼事情,精神都繃得很緊,什麼事情都看得很重,什麼事情都要做到最好,那不正是琴弦始終繃得緊緊的?說不定哪一天它就崩斷了!有個患者就告訴我這個情況:“我經常晚上突然醒來,想起白天一件事情沒做好,非常遺憾!這一夜就會一直在想啊想啊,想着怎麼來補救!”這樣始終繃緊“琴弦”不崩斷了才怪呢!只是人們並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崩斷。


Source: 《好女人,別讓癌症盯上你》_家庭醫生在線讀書頻道

好女人,別讓癌症盯上你- 小說閱讀- 南方書城 (前言全文)


想遠離癌症一定要知道的事

【圖解最有營養的十種蔬菜】

一個肺癌晚期患者的康復之路

有多少癌症病人是被嚇死的(組圖)

【破譯命運密碼】女人心態好就會命好



0%(0)
0%(0)
  作者騙子,根本不懂癌變的起因、機制和轉歸  /無內容 - 北美朋友 03/16/15 (1351)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說說《我是歌手》相關的故事
2012: 和別人的老公...
2012: 誰能告訴我婚前協議如何寫嗎?
2011: 遇到過的一個韓國女孩...
2010: 《視頻》快速變白的美容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