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多瑙河畔的音樂之都維也納,是聯合國四大官方駐地之一,人口165萬,除此之外維也納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和國家原子能機構的總部以及其它際機構的所在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短短八天中的“維也納戰 役”中,就有四萬人死亡,直到1955年5月這座城市才正式獨立,緊跟着,就開始了城市的經濟復甦和城市建設。
維也納城市風景
維也納一直致力於城市公寓的修復,而今有一幢吸引全世界遊客注意的公寓,這便是維也納市民引以為驕傲的“百水公寓”(Hundertwasser Haus ).
這座公寓到上個世紀70年代末,維也納市政府想對這幢舊公寓進行改造修繕,以低廉的房租供給低收入住的福利房。於是請來一個藝術奇人——Friedrich Stowasser進行設計,這位藝術家,1928年生於維也納一個猶太家庭,六歲開始作畫,展露其藝術才華,曾就讀於維也納藝術學院。
1949年離開學校後開始旅行,在意大利大利佛羅倫斯遇見恩人René Brô隨他到巴黎,此後以大型壁畫作品奠定他在藝術界的地位,並且取名Hundertwasser.
Hundertwasser in New Zealand in 1998
Hundertwasser意思為“萬水之王”,中文有百水之意,代表他自己不受拘束的充沛創作力。
百水先生的藝術原則是永遠的不規則,他在這座一個象四合院相圍,有50個大小不一的公寓單元,13個公共陽台,占地2千3百平方米的商業區樓房
顛覆了傳統公寓建築上的直線,和對稱的傳統觀念,窗戶陽台高低雜錯,即使同一樓層也不在一個平面上,每間房間也不成四方形,每扇窗戶外牆上的顏色也不一樣,使得住戶一眼望去就知道自己的房間,牆面起伏象波浪。
這幢公寓第一樓圍繞着一個天井花園,裡面有提供參觀者的一咖啡廳,一餐廳,和底樓大廳裡面有百水屋博物館一禮品商店。
連地面也是起伏不平
每個階梯有凹陷
在百水公寓居住的居民,從一開始就達成一個協議,那就是一律對媒體,或者外人不開放私人聚居公寓,所以到如今,還沒有媒體能採訪到這些私人空間,
這幢公寓修繕完工在1986年3月,開放的當天,就吸引了7萬維也納市民前往參觀,樂意入住公寓的人,自然不在少數,就連有些藝術工作者,也慕名搬遷到百水樓附近的公寓,好每天感受到藝術的影響力。
百水先生在設計的時候注重城市裡面的人怎樣與自然的和諧,
他設計出讓高樹長 在陽台,讓藤蔓從牆 面探入,體現 出“房屋”與“植被”的親合關係,隨心所欲的曲線,橫不平,豎不直,兒童畫般色彩與奇想馳騁的空間切割,體現 出白水先生的“內心的自然”。
說到維也納藝術學院,還有一個插曲。
1908年19歲的希特勒曾兩次報考維也納藝術學院,均未被錄取,他只能在維也納靠做零活和出售臨摹畫糊口,
但是在這期間,他在維也納受到了泛日爾曼民族黨的影響。希特勒後來聲稱,“維也納過去是、現在仍然是我一生中最艱苦的學校。在那裡形成的世界觀和人生哲學,日後成了我一切行動的鞏固基礎。除了我當時打下的基礎以外,後來很少再需要學習什麼東西,也不需要改變什麼東西”,而這種世界觀和人生哲學就是“人類之所以為萬物之靈,並非基於人道的原則,而是僅憑最野蠻的鬥爭……假使你不奮鬥,則你也就無法生存”。
插曲二:維也納街頭關於中國文革的一則廣告:當今,文革的那些事件,常常以當代藝術的表現形式出現,但是,大凡從文革長大的人都知道:文革不單單是行為藝術所能表現和代過的事情,文革是一場大災難。
謝謝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