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跨國婚姻 > 帖子
劉備和諸葛亮的用人之道
送交者: 佚名 2005年07月12日17:23:07 於 [跨國婚姻] 發送悄悄話

劉備的用人方式是有他的特點的,那就是幫會模式,靠拜把子、講義氣等為精神紐帶來建立自己的統治。這是和他的出身、經歷分不開的。曹操和孫權都是真正的官僚士族家庭出身,是名門望族,都有一幫親朋故舊,可以靠親戚門第關係建立起自己的骨幹;曹操更有足夠的實力,並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加上本是朝廷廟堂之官的出身,可以進一步實行唯才是舉的用人政策。劉備出身是寒微的,論門第家族,他只能依附別人;論官場秩序,他根本就沒有資格說話。劉備要發家只能是依靠小集體主義的義氣作為自己組織的精神基礎。

荊州有個名士裴潛對劉備的評價是:“使居中國,能亂人,不能為治;若乘邊守險,足為一方之主”, 說的就是他這種幫會式的精神基礎。這種精神基礎是介於社會和家族之間的怪胎。義氣是超越家族血緣的,所謂異姓兄弟,不需要血緣親情來維持,“不願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信條實質上又是對以血緣為紐帶的家族的反叛。對於社會,義氣則體現了小團體性,維繫的不是什麼愛國忠君的大義綱常,而是相對狹隘的無原則的朋友之間的“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種關係在現實中又是凌駕於大義的。“義氣”是中國歷史文化上的特殊現象,不是個性化的人,而是個性化的小團體,這種團體不能夠說是政黨或者是政權的雛形,而恰恰是政黨和政權的危害。“義氣”的基礎,是對政府或者政權的絕望,同時也是對血緣和個人能力的失望。這種精神基礎,一方面決定了劉備集團的堅韌性,另一方面也決定了這個集團發展上存在的瓶頸。

劉備當年屢戰屢敗,而關羽、張飛等人還一直追隨着他,依靠的就是所謂的義氣。同樣也就是義氣,讓劉備不可能在徐州把更加驍勇的呂布放進核心位置,也不可能讓陳登這樣的文臣超過自己大舅子糜竺等人地位置。到了荊州的劉備,應該是對這種精神基礎的瓶頸有了一定的認識,因此,開始吸收荊州的土著,逐漸改變自己集團的幫會性質。等到自稱為漢中王后封黃忠為後將軍與關羽的前將軍、張飛的右將軍相併列,不封張飛為漢中太守而力排眾議啟用後進的魏延都是這種向政權化的轉變的妙筆。

劉備集團在政權化轉變的時候,是缺乏如荀彧、郭嘉那樣的人才的。諸葛亮在劉備轉變集團性質的時候,並沒有起到好的作用,相反,馬超歸降,關羽來信問馬超才能可比誰?意思並非是一定要超越馬超,可是諸葛亮為了討好關羽卻覆信說馬超不過是勇猛而已,以貶損新進的馬超來抬高關羽。在劉備準備封黃忠為後將軍的時候,諸葛亮更是建言:“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止;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諸葛亮的胸襟上其實是不如劉備的,其他人的政治見解也不能夠給劉備以幫助,這也就註定劉備集團的政權化事實上是難以成功的。這也就註定了剛剛有點規模的劉備政權里有限的人力資源不但不能夠充分協作,相反相互掣肘,朋黨之風盛行,其政權效率甚至還不如劉關張東逃西竄的時候。

說到這裡,不能不談談諸葛亮這個人。諸葛亮在口口相傳中被神話到了近乎完人的程度,所謂“諸葛多智,而近於妖”。諸葛亮被很多人看成是中國優秀知識分子的化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典範。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無論史實上的諸葛亮,還是傳說中的諸葛亮,也恰恰都反映了中國仕進知識分子獨有的劣根性。

自來讀演義的比讀正史的要多,就先談談演義里的諸葛。演義里的諸葛亮和中國其它演義小說里的智多星角色是一樣的,聰明,聰明到要處處表現他的聰明。而很不幸,他們的聰明往往是用在耍弄耿直的下屬和暗地裡耍弄他們的上級上的,對於敵人,他們的耍弄往往是賺了些小便宜,就不見獲得什麼大收穫。越淺的水就越容易渾濁以顯得深不可測,越沒有什麼本事的人就越喜歡弄玄虛來掩蓋自己的平庸,不管是什麼戰役,他們總要造出些個神秘感來,誰都是他們手裡的木偶,聽他們擺布,越是自己人越要受他們擺布。傳說里的諸葛亮們眼裡,別人都是無知的群氓,越是自己人越無知,越愚蠢,越要對他們言聽計從,連被他們捉弄也是理所當然的。這樣才夠他們的好夥伴。甘心被他們捉弄並言聽計從的領導是才算是好領導,甘心被他們捉弄甚至耍笑的同事和下屬才算合格。歸根結底,諸葛亮們的眼裡,自己是天生優越,天生高人一等,誰都要尊重這種優越,誰都要遵從這種優越,無論何時何地他們都是優越的,和他們是沒有平等的合作的,平等是他們對恭維者的賞賜和對換取官帽的銀兩。現實里自以為的諸葛亮們,每每也是這樣的世界觀,看不起任何人,可是又往往沒有看不起的理由,因此,每每也更被別人看不起。

史實上的諸葛亮之所以最後墮落到廖化當先鋒的境地和這種劣根也是分不開的。鞠躬盡瘁的背實質是事必躬親,事必躬親的原因是對下屬的不信任,無能的固然不能夠信任,有能的則更不能信任。或者,有人會提到姜維,事實上姜維在諸葛亮的心裡不過就是“鷹犬之任”,諸葛亮死後命令統率全軍回朝的是那個小人楊儀,諸葛亮的繼承人是蔣琬,然後是費禕。後來被一個刺客宰了的費先生,在壓制姜維的時候說的一句話很有代表性:“吾等不如丞相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況吾等乎!”只有持這種觀點的人,才是諸葛亮覺得能夠托國的人,不然就至少是個浮躁。姜維能夠得諸葛欣賞的原因還有兩個,一個是資歷不如,隻身來蜀,沒有依靠;另一個是因為諸葛亮當年兵敗於張郃的時候,得姜維和拔西城縣數千老百姓入蜀是唯有的政績,如何不需要誇大呢?姜維這樣的人才在蜀國的用人體制里能夠最後掌權只能說是運氣好,適逢其會罷了。

中國主流文化里學而優則仕的人才選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這種劣根性的破壞力,為了保住自己政治上的位置、學術上的位置,具有這種劣根性的知識分子總在有意無意地干着忌賢妒能、戕害人才的勾當,從戰國時的龐涓到現在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只要還沒有被後來者所打倒,這些人的身前身後名都算得上是堂皇而至於高尚。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乾淨的!ZT
2004: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乾淨的!(續)
2002: 愛到不能愛(4)
2002: 虞美人 和勿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