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一則:香榧 |
送交者: 八分之六 2006年01月26日08:42:27 於 [跨國婚姻] 發送悄悄話 |
昨天去買菜的時候看見店裡賣香榧,不便宜,三塊錢一小袋,只有幾盎司。很想讓孩子們知道香榧是什麼東西,於是買了回來。 初識香榧的時候,我還是個孩子。香榧是南方的東西,而我卻是土生土長的北方丫頭,照理說,我與香榧是無緣的。如果不是我的母親,我恐怕也象大部分同學一樣,根本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香榧這等東西。 小時候家境並不好,月底的時候常常聽爸爸媽媽商量錢的事情,因為家裡只有一間屋子,我就順便聽到了過日子的諸多不容易。比如爸媽會說“等發了工資,要趕緊把糧本上的油買回來。”“等發了工資,把這個月的雞蛋票買了。”“等發了工資。。。”,仿佛我們總是在等着發工資。 母親對好吃的東西總是很有興趣,家裡沒什麼錢,她就自己定了一個規矩,凡稀少的食物,或者很貴的東西,季節到了的時候,我們就買一次,一年只買一次。 香榧,就是我們一年只吃一次的東西。因為貴,每次只買一點。晚上吃完了晚飯收拾好碗筷,媽媽就拿出香榧,教我們怎樣剝開殼,然後用剝下的殼刮乾淨香榧外面的黑皮衣,乾乾淨淨的香榧,吃起來又酥又香,跟我們北方常見的榛子,味道大不一樣。刮皮衣是件有點辛苦的事,我們幾個小腦袋湊到燈下,各自辛苦地為自己的那粒香榧而努力,好不容易刮乾淨了皮衣,便忙不迭地送進嘴裡。現在想想,母親當時看了一定是又高興又心疼。記憶中母親總是忙着幫妹妹剝皮,自己幾乎不吃。有時她會讓我們剝一顆給爸爸,爸爸卻總是說他不喜歡吃這東西。 因為媽媽說一年只能買一次,目的是要我們知道香榧是什麼東西,所以一邊吃,小腦袋還拼命想記住它是什麼味道。後來長大了,生活條件慢慢變好了,反而不記得母親再買香榧了。再後來我離開家去了外地,再後來母親去世了,再後來我來了美國。。。以後就再沒嘗過香榧是什麼味道了,直到昨天。 那時候的香榧,比我這次買的個子大,殼也沒有這麼容易開。不知道是什麼技術先進了,這次買來的香榧很容易剝衣。嘗了一顆,依然是兒時香榧的味道,那是母親留給我們的記憶,怎麼能忘記呢?慢慢地品味着隔洋飄來的馨香,也想起來我們小時候住的那間小屋,爸爸給單人床加了一塊板,便成了爸媽的雙人床,我和大妹住上下鋪的床,小妹當時很小,只睡在一張媽媽專門找人做的一個很大很大的箱子上。生活是很不容易,可是小小的屋子,讓一家人那麼親密。 我查了查網站,它的名字叫香榧,而我卻一直叫它香榧子,因為媽媽是這麼說的,小時候還以為是“香妃子”三個字呢。 孩子們看見香榧也覺得新鮮,因為他們從來沒見過這東西。開始他們試圖用牙咬開,很吃力,後來我告訴她們,香榧有兩隻眼睛,只要捏着那兩隻眼用力,它便張口,他們興奮地試了試,果然容易,輕而易舉地就剝開殼。 三塊錢幾個盎司,我也不會常買它,我只是要孩子們知道,世界上有這種叫香榧的東西,它來自中國,媽媽小時候,每年只能吃到一次。 2004年x月 附: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