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跨國婚姻 > 帖子
《藝伎回憶錄》失意日本市場
送交者: ba_yiba 2006年01月31日09:30:05 於 [跨國婚姻] 發送悄悄話

《藝伎回憶錄》失意日本市場
作者 李瑩,摘自<留學生新聞>

《藝伎回憶錄》在日本譯成《SAYURI》,沒有漢字或日本假名,用的是戲中女主角“小百合”名字的發音,該片在日票房是一片愁雲慘霧。只在一個月前,澀谷的中央街口懸掛着章子怡撐傘低頭的大幅海報,還大大地寫着“令日本嫉妒”“好萊塢電影 ”等宣傳語。結果沒看出日本怎麼嫉妒。雖然作家渡邊淳一曾在報章上撰文說該片“馬鹿”,即笨蛋、蠢才的意思。但那是憤怒而非嫉妒。如果沒有記錯,該片在日本公演後最高也就在票房榜里混了個第四。
改編自美國暢銷小說的《藝伎回憶錄》(Memoirs of a Geisha),是很“好萊塢式東方主義”的女人戲。好不好看呢?如果你喜歡看女人千方百計斗女人和迷男人的話,大概會滿意,至少不會失望。客觀來說,此片並非傳聞那麼差。導演洛馬素(Rob Marshall)拍過獲得奧斯卡六大獎,載歌載舞、女人斗女人又殺男人的《芝加哥》,他擅長處理有聲有色的女人戲,而且該片影像華麗,花枝招展,包裝手法並不弱。
《藝伎回憶錄》片長逾兩小時,前段講窮女孩女主角小時從漁村賣到藝伎院開始,由童星(大後壽壽花)演出,悽慘煽情,勝在表情、攝影和布景可觀,而且不算很誇張;中段講藝伎們大鬥法,也算符合天生麗質難自棄、淪落風塵變花魁的通俗劇要求;後段講女主角經歷戰亂重出江湖,與心愛男子團圓的故事。這段本應最出彩也最能夠提升女主角經歷的戲卻拍得薄弱和庸俗。也就是說此片長於刻劃女人的恩怨,而根本無法讓片中的愛情打動人。在《最後武士》揚名的渡邊謙,這次演溫文商紳,主演《談談情跳跳舞》的役所廣司變成日本英雄,這兩位都愛女主角,但為了朋友和生意都把女主角當成禮物送出去,談何真情?二戰後,渡邊謙和役所廣司為了重振事業,叫章子怡陪美國大兵以求得到貸款,一眾男女裸泡溫泉,聽了半天介紹的美國大兵還是沒有弄清和妓女的區別, 居然敢對章有後續的要求,章凜然悲憤地喝斥說藝伎不賣身。這樣的情節設計未免牽強得讓人發笑。
說到底,該片如果淡化日本藝伎的背景,不硬要表現藝伎的“藝”,以及表現一個藝伎為了追求愛情,女性意識覺醒,不再甘當一個不能自主的藝術品等等這些預設主題,老老實實地將片名改成《名妓恩仇錄》即可。況且《名妓恩仇錄》這個片名不管在戲裡戲外都更貼切地體現出片中女角們演技——坦白講,片中女角的確演得精彩。只是這些實在沒有日本人的氣質,更別說藝伎氣質的女角們,演得越用心、出彩,就離真象越遠——儘管西人說他們分不出日人華人韓人的區別。
但果真的是分不清楚嗎?藉口而已。這部好萊塢大片的野心還是在於開拓市場。該片男角找日本明星演,女角找來三個有一定知名度及票房保證的華人來演——據說本來還想找韓國女星來演,但人家拒絕了。這種噱頭十足的安排難免讓人覺得是為爭取亞洲市場的精心計算;另一方面,好萊塢電影最大的市場目前仍是美國和歐洲的英語國家,電影是否賺錢,還是靠這些地區。所以,片中生活在日本的男男女女仿佛平時說的就是英語。大家忘了《末代皇帝》這部戲嗎?那片中的主要角色也幾乎全是英語對白,大家看時很奇怪,為何清朝的溥儀與一眾大臣的英語如此流利?片裡的普通話對白,都是一些與劇情無關緊要的對白,只用作增加異國情調的聲效。《藝伎回憶錄》與《末代皇帝》一樣,它們的角度,是獵奇,也是為了豐富好萊塢電影的內容而已。只不過, 《末代皇帝》多少還表現出對神秘東方的景仰,而《藝伎回憶錄》則更多地顯示出遊戲。《藝伎回憶錄》一再宣傳講的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fable),至於有多真實?好萊塢會回答“who care? ”但這回,日本和中國都在乎了。
日本觀眾指這是一部“又怪又蠢”的戲。影片以華人演員扮日本人,已讓人存疑;片中對藝伎的刻劃,既不依照歷史發展,亦誤讀了日本傳統;又把藝伎與妓女混淆,令觀眾以有色眼鏡看文化;更有趣的指摘是戲中女性穿着和服的方法犯了極大錯誤,扣子應是往左邊扣,可是電影卻往右邊扣,在日本傳統文化中,只有死人的穿法才往右邊扣。
日本人對《藝伎回憶錄》的不滿,其實更始於小說出版之時,原作者Arthur Golden以日本著名藝伎岩崎峰子的自傳為原型,創作出半自傳半虛構的故事,揭開了藝伎生活的神秘面紗,令歐美讀者大開眼界。不過,岩崎峰子指Arthur Golden的描寫不盡不實,更要求他公開道歉及作出賠償。不久之後,岩崎峰子更親手寫了另一部個人回憶錄反擊。 而中國方面,似乎並沒有跡象顯示,章子怡獲得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能使該片更順利地在大陸公演。先前有中國傳媒指《藝伎回憶錄》因題材敏感會在大陸禁映,後又有消息指, 若將片中章飾演的小百合拍賣初夜那段戲刪剪,相信影片應可順利上映。不過,有院線傳來的消息說《藝伎回憶錄》現在已滿街盜版,反映也不佳。大陸觀眾似乎更關心: 中國史上有多少書寫了可歌可泣動人故事的青樓可演,三華人女星若真想演妓,何需趕向好萊塢自薦演其他國家的?兩代與張藝謀都有點緋文的謀女郎的戲外戲, 以及章子怡的英語水平是否有進步這樣的問題----自然, 這是某些人所說的與電影和藝術無關的無關的問題。只是, 不過就為了看一場電影, 就要求觀眾需按照別人定下的規則, 對自己的感情和文化背景來個超越, 這電影未免看得太累人。為了不讓更多的人感到這種累, 據說有關方面已經幫大家作出明智的選擇, 有電影發行公司的相關人員表示,沒有接到《藝伎回憶錄》在內地的上映安排。
目前,《藝伎回憶錄》在日本香港台灣等亞洲國家和地區的票房都差強人意,在美國也只是普通而已。若要改變這種局面,估計要靠奧斯卡頒幾個重要獎項給該片才有可能行。奧斯卡會頒嗎?假如會,對於好萊塢這種醬油跟醋看在眼裡都是一般黑顏色,撿一瓶鹹的就當做酸胡灑亂潑的做法,亞洲觀眾是不是應該在打着“虛構”或“藝術”的旗號下,樂顛顛地認了賬,還說亞洲影星躍進國際影壇,與世界電影市場接了軌?過去, “指鹿為馬”一詞是帶有貶義的,現在不知道有沒有什麼新用法? 還是本山大叔的小品說得實在, 別以為穿上小馬甲,人家就認不出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富翁和漁夫的故事
2005: 你關心過自己的父母嗎?
2002: 十六歲的時候最美麗
2002: 橫路的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