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幾千年就發現鑽石。而在公元前400年前,印度就有人從事鑽石生意。在當時的巴比倫、敘利亞、埃及及波斯灣一帶鑽石貿易非常頻繁,中國最早文字方面的記錄,是孟子的道德經中有關鑽石的記載。古代羅馬一位著名哲學家曾在一篇名為“鑽石之谷”的故事中講述,亞歷山大王在公元前350年,在印度戰爭中,曾想從深坑中取得鑽石,當時深坑中有很多毒蛇把守着,噴出的毒氣可將人斃命於數丈之外。於是亞歷山大王令士兵用鏡子反射陽光,把毒蛇燒死,然後把羊肉擲入深坑,鑽石粘在羊肉上禿鷹吃後飛走,派人隨後追蹤,殺死禿鷹取出鑽石。由此可見人類對鑽石的興趣已經很久遠了。然而鑽石業的真正發展史可劃分為三個時代,一為印度鑽礦時代;二為南非金伯利礦時代;三為非洲扎伊爾的伯里梅爾(Premier)鑽礦時代。鑽石最先在印度發現,其後印度鑽礦枯竭,加之開採技術原始,不久便被南非金伯利鑽礦取而代之。印度鑽石礦中產出了一粒稱為光明之山(Koh一i一Noor)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鑽石,重191克拉,1304年發現於印度,後落於英國女王維多利亞手中,將它磨成重108.93克拉的鑽石,鑲在女王的皇冠上,這就是十分著名的女皇王冠上的鑽石。比此更早的傳說是印度一名奴隸在河床砂石里發現了一粒鑽石,大約重136克拉,由於無處可藏,就將金剛石藏在自己割開的小腿里。後被人發現這一秘密後遭到殺害。隨之又被帶到英國賣了1000英磅,幾年後,幾度倒手售價增到13萬英磅,繼後這粒金剛石落入到一位法國貴族手中。印度自從發現第一粒鑽石之後,陸續采出1200多萬克拉鑽石,但目前的年產量已減到幾萬克拉了。
1866年,南非發現第一個鑽礦,三年後,人們發現了重83克拉稱為“南非之星”的大鑽,從而掀起一股史無前例的尋鑽熱潮,後來由於過分開採。再者鑽礦區域面積小,很快就采空了,現留下一個大空洞,成為觀光者的名勝地了。扎伊爾的伯里梅爾鑽礦的光芒光彩奪目,把人們帶進了鑽石新的階段。伯里梅爾鑽礦的礦脈歷史久遠。每年從伯里梅爾升采出200多萬克拉鑽石。目前供應仍然充足,並可持續很長時間。該礦所生產的鑽石粒大而色澤光亮,舉世無雙的“庫里南”(Cullinan)鑽石,重達3106克拉,就是從該礦中發現的。據稱發現的“庫里南”鑽石,僅是原鑽石晶體的1/3,另外的2/3尚未發現。1954年發現的尼阿科斯鑽(Niarchos)重426.5克拉,也是在此礦區中采出的,過去60多年,伯里梅爾鑽石礦區已生產出300多粒重逾100克拉的鑽石,占全球400克拉以上的鑽石產量的25%。
過去人們不會琢磨鑽石,只能用鑽石原石作為飾品,金剛石晶體真正成為鑽石,變為首飾的時代,大約在1450年。當時琢磨鑽石只有17個面,1558年--1603年當政的英國女王佩戴的鑽石戒,只是一個八面體鑽石晶體,磨掉了一個頂尖作為戒面的。直到1919年一位住在美國的波蘭人名叫塔克瓦斯墓(Tolkowsky),設計出58個翻面的鑽石切割工藝,至今仍在採用,這個切工是根據鑽石的折光率係數等因素而精確計算出來的,不能任意改變,否則磨出的鑽石將無光彩或漏光。
人類開採利用鑽石的歷史已有幾千年了,但自古以來大於20克拉的寶石級金剛石頗為罕見。而大於100克拉的鑽石被視着國寶。據稱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大於100克拉的特大金剛石有1900多粒,其中大於500克拉的有21粒,大於1000克拉的僅有2粒。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顆鑽石是1905年1月27日在南非扎伊爾伯里梅爾(Premier)發現的,該鑽石取名“庫里南”(Cullinan),重達3106克拉。長100mm,寬65mm,厚50mm。寶石界行家估計“庫里南”的價值高達75億美元。1907年,南非德蘭士瓦地方政府將這粒巨鑽贈送給了英王愛德華七世。英王把加工這顆巨鑽的工程交給了著名的荷蘭阿舍爾公司,這家公司曾經加工過“高貴無比”等大鑽。該公司接下工程後對這顆巨鑽研究了幾個月1908年2月10日這顆巨鑽被劈成幾大塊後加工出9顆大鑽,98顆小鑽,特意留下一塊(重9.5克拉)原石未加工。加工出來的成品鑽總量為1063.65克拉,加工出來最大的一顆鑽石取名“庫里南Ⅰ號”,也稱為非洲之星,重達530.02克拉,是梨形刻面鑽。“庫里南Ⅱ號”是一顆切角的長方鑽,重317.4克拉。“庫里南Ⅲ號”為梨形鑽,重95克拉,“庫里南Ⅳ號”為方形鑽,重64克拉,還有一棵心形鑽重19克拉,兩粒馬眼鑽,分別重l1.5克拉和8.8克拉,最後兩粒分別為長方鑽(重6.8克拉),和橄欖球形鑽(重4克拉),其中的四粒鑽石鑲在英國王冠之上,這頂王冠現珍藏在倫敦韋克菲爾德塔的英王室寶庫之中。
17世紀初,在印度戈爾康達的鑽石砂礦中拾到一粒重309克拉的鑽石坯,後取名為奧爾洛夫鑽石。當時,根據沙赫哲汗的旨意,一位著名的鑽石加工專家擬加工成“印度玫瑰”模樣,但未能完全如願,重量損失不少(僅磨出189.62克拉)。根據傳說,這顆美妙絕倫、稀罕無暇的鑽石,後來做了印度塞林伽神廟中一尊神像的眼珠。1739年德里被波斯國王納吉爾攻占之後,這顆鑽石被裝飾在納吉爾寶座之上,取名為“傑爾昂努爾”。之後鑽石被盜,落入一位亞美尼亞人手中。1767年他把鑽石存入了阿姆斯特丹一家銀行,於1772年他把鑽石賣給了御前珠寶匠伊萬,伊萬於1773年以40萬盧布的價格又買給了奧爾洛夫伯爵。同年,奧爾洛夫把這顆鑽石奉獻給葉卡捷琳娜二世作為她命名日的禮物,爾後它被焊進一隻雕花純銀座里,鑲在了俄羅斯權杖的頂端。奧爾洛夫鑽石潔淨無暇,十分罕見,它略帶一點淡藍綠色,晶體中有幾個極小的淡黃色包裹體。鑽石厚22mm,寬31--32mm,長35mm。目前這顆鑽石珍藏在前蘇聯鑽石基金會,另一顆著名的鑽石“沙赫”是1829年波斯王子米爾扎贈送給沙皇政府的,意在修好由於俄國使臣在波斯被害一事而惡化的兩國關係。“沙赫”鑽石重88.7克拉,淺黃褐色,無瑕,只是晶體深處有幾條小裂紋。三個拋光面上都有用波斯文字刻上的銘文,意為“布爾罕一尼扎姆一沙赫二世,1000年(公元1591年)”。中印度為大莫臥爾占據之後,這顆鑽石落入他們之手。第二段銘文意為“哲漢吉爾一沙赫之子哲罕—沙赫,1051年(公元1641年)”。第三段鉻文意為“統治者卡德扎爾—法赫特一阿里一沙赫蘇丹,1242年。(波斯國王、1842年)。這顆鑽石被納吉爾沙赫據為已有,大約是在1739年占領大莫臥爾時期,在什麼地方採到這顆鑽石無人知曉,據推斷,它可能發現於戈爾康達砂礦。能在堅硬無比的“沙赫”鑽石上刻上銘文,可見當時波斯藝人技術之精湛令人無法想象。銘文中提到的大莫臥爾帝國執政官沙赫—哲罕,從1627年執政到1666年,後來被兒了傑布奪位並讓他在監牢中渡過餘生。沙赫哲罕有極大的寶石癖,他擁有專門的工場,甚至親自到那裡去分選和琢磨寶石,他的兒子傑布不僅篡奪了王位,也奪取了父親的珍寶。1665年,一位著名旅行家對大莫臥爾的寶座作了引人人勝的描繪,寶座以大量寶石點綴。朝晉謁者一面寶座的華蓋上懸着一顆重80--90克拉的鑽石,四周環繞很多祖母綠和紅寶石。這可能就是“沙赫”,它懸在大莫臥爾與朝晉謁者之間作為護身寶物。還有一粒非常美麗的鑽石,名叫“桑西”鑽,重55克拉,傳說這顆鑽石曾鑲在勇士卡爾頭盔上,後在一次廝殺中丟失。1589年“桑西”鑽出現在葡萄牙國王安東的珍寶庫中。後以10萬舊法郎賣給法蘭西珍寶庫總管領主德、桑西。“桑西”鑽很長時間一直是他家族的傳家之寶。後饋贈給法蘭西王耿利赫二世,並列入法蘭西國寶庫清單中,1792年這顆鑽石被洗劫走了。1830年“桑西”被一位烏克蘭工廠主的後裔傑米多夫買走,成交價50萬法郎,法國政府就此事打了一場官司,五年之後鑽石判給了傑米多夫。410克拉的“攝政王”鑽石也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傳說是一個印度奴隸1701年在著名的戈爾康達礦的礦井裡拾到的,他想憑這顆鑽石改變人生獲得自由,於是他趁人不注意舉起丁字鎬向大腿猛擊,血流如注。這位印度人忍巨痛把鑽石藏在傷口深處,並用樹葉作繃帶把傷口包好,他找到一個英國海輪水手,準備換取自由,海員看到巨鑽之後,恨不能立即把它搞到手,為此準備豁出一切。水手和奴隸很快談妥了,水手瞞着船長,把印度人藏在船艙里的黃麻里。當海輪駛入公海後,水手夜晚送飯給奴隸吃,趁其吃飯之機用匕首將奴隸殺死並把受害者投入大海,船停靠在馬德拉斯之後,水手以二萬英磅把這粒鑽石賣給了該城的英國總督彼得爵士。水手得到錢後,很快把錢揮霍一空,最後愧痛難當,自縊而死。1717年彼得以340萬金法郎把鑽石賣給法蘭西攝政王奧爾列昂斯基公爵。公爵吩咐對鑽石進行加工,於是才有了鑽石“攝政王”,這顆鑽石的誕生可謂歷盡艱辛,琢磨拋光就花費了整整兩年時間,加工後重量為140.5克拉,1722年留多維克十四世加冕時,鑽石被鑲在他的王冠上,法國大革命之初的1792年,它同王權的其他標誌一起失落,輾轉到了柏林。後被一個德國珠寶商賣給了拿破崙。18世紀90年代,它被拿破崙作為抵押擔保發動遠征的抵押物,1940年希特勒攻占巴黎時,鑽石藏在沙姆博爾城大理石壁爐的護牆板中。目前這粒鑽石陳列在盧浮宮中。鑽石粒度為30 X 29 X 19mm,鑽石為燦爛琢型,做工精美,光澤和“出火”都不同反響。 1762年,天才的宮廷珠寶匠波吉耶為葉卡捷琳娜二世加冕典禮製作的大王冠以其富麗精美贏得稱讚,他創造了一個鑽石燦爛琢型的新世界,王冠上總共鑲嵌有2858克拉重的4936顆鑽石,整個王冠重1907克,裝飾王冠的“尖晶石”鑽石重398.72克拉,被列為原蘇聯七大歷史名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