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跨國婚姻 > 帖子
靈魂選擇自己的伴侶
送交者: Almitra 2003年12月12日19:27:22 於 [跨國婚姻] 發送悄悄話

狄金森有一首著名的詩,叫做《靈魂選擇自己的伴侶》。她活了56歲,到死都是小姑獨處。小學的時候,我在雜誌上看到這樣的故事:她曾經有過一個要好的筆友,在當時也是顯赫的名字,這個男子按捺不住見她一面的願望,突然跑到狄金森的家中。千呼萬喚之後,埃米麗終於從閣樓中走出來。那個男人看見的,是一個小小個子的羞怯女孩,寡言少語。我記不起來結果,也不知道她有沒有“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總之,最後的最後,狄金森老死於父兄家中,她一生的大好時光,都在閣樓上寫詩,她沒有愛人,卻寫了很多情詩,另外一首《暴風雨夜》也是我非常喜歡的。

不過我要說的並不是狄金森。

大概在我知道狄金森的同一時期,我還看到過另外的詩,名字就很奇怪---《葡萄牙人十四行詩》,過了好幾年我才知道寫詩的不是葡萄牙人,伊麗莎白•巴萊特•勃郎寧,這個名字如此響亮,如果提到十四行詩,說起的不是莎士比亞,那麼一定是勃郎寧夫人。這些詩始作於羅伯特•勃郎寧向她求婚的那天,止於他們成婚的當日。

小時候我聽到過很多美好的故事,後來一個一個的被證明是局外人的一廂情願。剩下的,真是寥若晨星,其中就包括勃郎寧夫婦的愛情。伊麗莎白•勃郎寧,她的生命可以用這樣的數字來概括:

15年無憂無慮的生活在富足而有教養的家庭。

少女時代的一次事故,從此24年癱瘓在床,寫詩,成名。

39歲那年有個比她小6歲的人給她寫信說,喜歡她的詩,她回信說:“心靈的共鳴是值得珍愛的。。。一位詩人的共鳴對於我更是達到同情的極致了。”這個人後來見到了殘疾的女詩人,第3天就給她寫了情書。(我見過好幾幅伊麗莎白的畫像,老實說,不難看,也不好看。)在這個人的幫助下,她終於可以自己走路了。

40歲的時候,她隨他私奔並結婚。

他們育有一個孩子,一起生活了15年,“15年中從不曾有一天分離過,就像他們結婚前從不曾有一天中斷過情書一樣。”

55歲的伊麗莎白安詳的死去,她離世前仍然與她的丈夫溫柔的念着詩句,勃郎寧說,“她那小女孩般的臉龐上,始終帶着幸福的微笑,她在我的臂彎里逝去。”

羅伯特•勃郎寧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詩名不在其妻之下。28年後他去世,葬於西敏寺,而她留在了佛羅倫薩,在那裡,他們生活了十四年,尋訪名勝,寫詩互答。那些臥床的陰鬱的日子被翡冷翠的陽光溫柔的埋葬。

生既已同衾,死何必同穴。

儘管跟大多數人一樣,我不寫詩,也不浪漫,但是這個故事常常讓我思考愛情,婚姻,幸福。我若是伊麗莎白•巴萊特,我要怎麼面對生活,怎麼面對真誠的愛人?我若是羅伯特•勃郎寧,我要怎麼認識自己的感情,怎麼接受一個殘疾的妻子?

“親愛的愛人啊,幸福並不是隨太陽或雨水而來。。。我本以為我算是幸福的,因為我在死亡面前十分平靜。現在,自從我成為一個人的愛人,我才第一次懂得了與死亡分開的生命,懂得了沒有哀怨的生命。。。”

每次我讀葡萄牙人十四行詩,那些噴涌而出的真情的文字總是讓我不好意思,好像偷聽了情侶的悄悄話。作為一個旁觀者,一個被感動的人,我還是引用一下狄金森的詩吧:

靈魂選擇自己的伴侶--
然後將大門關閉--
再也沒有誰能夠--
闖進她神聖的領地--

靜靜的--任憑車輿
在低矮的檐下靜候--
靜靜的--任憑帝王
在門前俯首--

而我知道從那廣袤的國度--
她選擇了一個人--
從此用巨石封上了--
感情的閘門--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