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跨國婚姻 > 帖子
人在旅途--日本/日光
送交者: 李怡 2005年11月19日15:11:51 於 [跨國婚姻] 發送悄悄話

日光

  日光是日本一處有名的旅遊點,日本有一句話:“請不要對日本說再見,在你沒有去日光之前。”我們在一個會社上液壓實習課時,公司為我們安排了去日光。那時正好是初冬,水瘦山寒,百林凋零之際,但日光還是給我們留下了很美的印象。
  我們先去了東照寺,金碧輝煌的,尤其是在冬日的陽光里。日本的佛教是完完全全的中國佛教,所以它應有的氣氛也是我所熟悉的。肅穆蒼勁的松柏中閃爍着廟寺的色彩;層層的階梯引導着你的思路;凝重的鐘聲敲打在你的心靈。如同走在中國同一性質的場所,它對我的吸引並非是它的旅遊名聲,中國的儒教和道教早已滲透進印度佛教裡面,使它成為中國式的佛教,它濃厚的哲學成份對中日兩國一直有着深深的影響力,直到今日日本對此的的相關研究也是很廣泛的,沒有因日本戰後開始敬重西方文化而減弱。但又畢竟是在日本,所有這些又無時不刻地體現着日本風味。穿着日本傳統服裝的人在收拾衛生,廟院布局是典型的日本庭院式樣,穿着襪子走在暗暗的大堂里,冰涼的感覺不再使你去體會其中的玄妙。再回到朗朗的陽光下,我還是更喜歡在清徹陽光里的所有的一切。那天薄薄的霧靄更體現着陽光的坦率與透徹,也構勒出了它籠罩下的自然物鮮明的輪廓。
  離了東照寺我們去了一個瀑布。一開始告訴我們有可能不去,因為時間不夠,但去了以後我倒是奇怪日本人竟稱它為瀑布。極瘦的水流從一個山澗里跌下,不知道是冬天的緣故還是我沒有見過瀑布,但總之它實際是太細了。我看過許多描寫瀑布的文章,飛鴻奔騰,一瀉萬丈在這裡是體現不出來的。但它四周的群山卻獨有特點。蓋着白帽,青白分明,似遠忽近,形態萬千。因為季節的緣故除了我們沒有其它遊人,空空的廣場上依舊是陽光傾瀉,站在樹萌里我似乎能看到敲打地面的光徑。我說不清為什麼要稱之為朗朗,但我此時卻想用它去形容。日光的名字很切合。
  日本的地方去多了就感到它們都很相似:日本人太會利用這僅有的風景,以至於人工參與太多而有些做作。老天爺儘管給了日本風景一些獨特之處,但日本真的不是一個富有景點的國家。但好在日本人肯利用,肯愛惜。往那個瘦瀑布去時走的是盤山道,我們早在上山之前就已被告知將有48個彎要通過,而且每個彎都以日本的平假名扣以名稱,所以我們坐車在數這些彎時爬上了山,又是這樣下得山,全然沒有了爬盤山路的無聊。我到過的日本山都是森林密布,遊人能到之處都有布告,告誡人們不得捕殺含昆蟲在內的各種動物。日本人在此方面的素質很高,熱愛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思維根深蒂固,所以在對待大自然上日本一直處於良性循環中。因此日本的有些景點真的不是被介紹的那麼好,但因為用心去重視它就有了它的樂趣,有了樂趣就能進一步去發掘它,這樣就有了一個個被利用得很好的的景點。
  下了山,我們又被安排吃一次具有日光本地風味的午飯,旁邊湖裡捕來的魚製成的魚乾,極精細地烹飪出來。這是我在日本吃的唯一一次河魚。吃了飯又沿着河邊散了會兒步,河水很湍急,惹得我們同班同學下到河邊去攝影,很難讓我想起那條瘦瀑布來。
暮從西來,我們離開了日光。
           

寫於1997年元月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戶口 (二)
2004: Hamster傑瑞
2003: 閒讀池莉 ZT
2003: 還有什麼可以給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