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一则:香榧 |
送交者: 八分之六 2006年01月26日08:42:27 于 [跨国婚姻] 发送悄悄话 |
昨天去买菜的时候看见店里卖香榧,不便宜,三块钱一小袋,只有几盎司。很想让孩子们知道香榧是什么东西,于是买了回来。 初识香榧的时候,我还是个孩子。香榧是南方的东西,而我却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丫头,照理说,我与香榧是无缘的。如果不是我的母亲,我恐怕也象大部分同学一样,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香榧这等东西。 小时候家境并不好,月底的时候常常听爸爸妈妈商量钱的事情,因为家里只有一间屋子,我就顺便听到了过日子的诸多不容易。比如爸妈会说“等发了工资,要赶紧把粮本上的油买回来。”“等发了工资,把这个月的鸡蛋票买了。”“等发了工资。。。”,仿佛我们总是在等着发工资。 母亲对好吃的东西总是很有兴趣,家里没什么钱,她就自己定了一个规矩,凡稀少的食物,或者很贵的东西,季节到了的时候,我们就买一次,一年只买一次。 香榧,就是我们一年只吃一次的东西。因为贵,每次只买一点。晚上吃完了晚饭收拾好碗筷,妈妈就拿出香榧,教我们怎样剥开壳,然后用剥下的壳刮干净香榧外面的黑皮衣,干干净净的香榧,吃起来又酥又香,跟我们北方常见的榛子,味道大不一样。刮皮衣是件有点辛苦的事,我们几个小脑袋凑到灯下,各自辛苦地为自己的那粒香榧而努力,好不容易刮干净了皮衣,便忙不迭地送进嘴里。现在想想,母亲当时看了一定是又高兴又心疼。记忆中母亲总是忙着帮妹妹剥皮,自己几乎不吃。有时她会让我们剥一颗给爸爸,爸爸却总是说他不喜欢吃这东西。 因为妈妈说一年只能买一次,目的是要我们知道香榧是什么东西,所以一边吃,小脑袋还拼命想记住它是什么味道。后来长大了,生活条件慢慢变好了,反而不记得母亲再买香榧了。再后来我离开家去了外地,再后来母亲去世了,再后来我来了美国。。。以后就再没尝过香榧是什么味道了,直到昨天。 那时候的香榧,比我这次买的个子大,壳也没有这么容易开。不知道是什么技术先进了,这次买来的香榧很容易剥衣。尝了一颗,依然是儿时香榧的味道,那是母亲留给我们的记忆,怎么能忘记呢?慢慢地品味着隔洋飘来的馨香,也想起来我们小时候住的那间小屋,爸爸给单人床加了一块板,便成了爸妈的双人床,我和大妹住上下铺的床,小妹当时很小,只睡在一张妈妈专门找人做的一个很大很大的箱子上。生活是很不容易,可是小小的屋子,让一家人那么亲密。 我查了查网站,它的名字叫香榧,而我却一直叫它香榧子,因为妈妈是这么说的,小时候还以为是“香妃子”三个字呢。 孩子们看见香榧也觉得新鲜,因为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东西。开始他们试图用牙咬开,很吃力,后来我告诉她们,香榧有两只眼睛,只要捏着那两只眼用力,它便张口,他们兴奋地试了试,果然容易,轻而易举地就剥开壳。 三块钱几个盎司,我也不会常买它,我只是要孩子们知道,世界上有这种叫香榧的东西,它来自中国,妈妈小时候,每年只能吃到一次。 2004年x月 附: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