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跨国婚姻 > 帖子
闲聊时下热门的几部历史架空小说
送交者: 阿唐 2006年10月12日20:13:39 于 [跨国婚姻] 发送悄悄话

闲聊时下热门的几部历史架空小说


阿唐

闲来无事,追着看了几部时下热门的网络小说。

说是追著看,是因为一开始大家都叫好,忍不住探头过去撩上一眼,结果是一发而不可收拾,不管不顾地看下去了,从头一直看到‘尾’,这个尾巴不是真正的结束,是写手正在写的地方。呵呵,结果就是被吊住了,天天跑去刷屏,看看主人公的命运如何去起承转折。

这其中最让我心动的,是历史架空小说。所谓历史架空,是讲述一个现代人因为某种不明原因回到了古代,可能是三国,也可能是宋朝,或者晚清,端看写手对哪一段历史熟悉或者有兴趣而定。

中文历史架空小说的开山祖师似乎是香港的黄易,他的《寻秦记》描述了一个叫项少龙的现代特种战士回到了秦朝,靠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和2000年的历史经验和人类知识,辅佐秦始皇夺得王位,争夺天下的故事。老实说,现在回过头来看他的作品,一点劲都提不起来,太假了,主人公实在过于超人,武功了得,头脑一流,知识全面而且记性好,最要命的是身体强壮的如同种马一般,女朋友一大堆,哈哈。

前前后后看了有几十部类似的小说之后,总结出来一点个人的看法,或者说是几大不看:1)唐朝以前的不看。一来那时的科技发展水平太低,那个架空小子回到那个时代,空有一脑袋的知识,还是什么也干不成,二来,我们今天对唐朝以前的社会日常生活形态知道的不够丰富,写出来的东西很假。2)主人公带一大堆东西回去的不看。最神的一个家伙安排了一个师的解放军回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有飞机大炮雷达导弹什么的,最后摆平了苏美德日英,建立起全球范围的中华帝国一统江山。这有什么看头,直接上电脑上打游戏好了。3)主人公什么都懂,回到过去不久,就造出火药枪炮炼钢炉一大堆现代化的东东。总之,那种简单以为扛上一杆AK47回到古代就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意淫作品,坚决不看。

如此说来,那么直接看历史小说就好了,何必多此一举安排一个架空人物?

其实,架空的魅力就在于,主人公知道历史发展的走向,了解几千年的政治文化科技的成果,这样的人回到了古代,就是一尊先知先觉的神,具备了强大的改变他人命运和历史走向的能力。这一点,与每一个普通人内心深处那种潜在的操控命运的超人念头非常吻合,这样,读者就很容易把自己代入到角色中去,与其一同呼吸成长。

但是,一部好的作品,最重要的是过程曲折,情节发展出人意料却又安排合理,其次是主人公的成长有一个清晰的由低到高的成长脉络,给人以很强烈的真实感和成就感。这后一点,金庸大师就运用的极为到家,他笔下的主人公往往出场时资质平平,普通人一个,却因为机缘巧合,获得了什么武林秘籍,或者高人指点,结果一飞冲天,三下两下,就成为一代武林高手。金大侠的作品之所以合人胃口,就是这个不传秘诀。

时下大部分架空历史小说,最吸引我的是其开始部分:一个现代人回到古代,一下子被扔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如何活下去,如何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一点一点地在古代站住脚,取得一定的财富,一定的名望,然后,要么从政,积累政治资本,要么从军,建立军功,慢慢地打出一片天。那个成长过程的细节很过瘾,有一种亲身经历的快感。

在人物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对历史施加影响,进而影响到历史的原有轨迹。这又是架空小说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

我比较喜欢那种对于历史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又没有完全脱离原有轨道的作品。如果过于夸张,情节发展得很快,天马行空,历史的踪影全无痕迹,就失去了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历史的乐趣。但是,无论影响程度是大还是小,所有的架空小说最后都会写到一个地方:历史的进程脱离了原有的轨道。这个时候往往是小说创作的一个瓶颈,一来因为没有历史作为参照,写手的功力往往不足以驾驭情节的发展,容易流于一厢情愿的异想天开,二来读者因为基于个人的政治理念,对于写手设计的YY历史可能并不满意,于是骂声四起,进而影响到作者的创作激情。

说了半天,还是具体的谈谈阿唐对于几部作品的看法吧。

三国时代的架空作品是最多的,可能是三国游戏玩的够多,也可能是三国时代的故事精彩,反正回到三国的大小人物如过江之鲫,前仆后继。但是趋今为止,没有一本阿唐能够完整读完,文字、情节、构思都没有什么突出的,似乎写手都是一些电玩玩家,对于历史研究不够。

唐代架空的好作品不多,如果让我来推荐的话,只有阿弩的《朔风飞扬》这一本可以一看。这本书虚构了一个人物叫李天郎,是唐太宗李世民长兄李建成的遗腹子,是李建成这一支的唯一血脉,从小在日本长大,是在中日两种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李天郎回到中国后,备受当朝皇帝的猜疑,把他派往西域的安西军当了一个小兵,希望他无声无息地死在战场上。李天郎从一个小兵做起,一刀一枪地拼杀到高级战将的位置,打遍西域无敌手,最后在著名的怛罗斯战役中,兵败于阿拉伯人后失踪。这个故事是以唐朝名将高仙芝征战西域各国的历史史实为蓝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架空小说,但是作者对于唐朝的军队编制、武器装备、战术特点颇有研究,对于战争场面的描述细致合理,扣人心弦,非常地好看。对于冷兵器时代战斗细节有兴趣的朋友绝对不容错过。阿弩或许是一个网上业余玩票的写手,但是文笔不错,从文章的结构到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有独到之处。这本书已经杀青,但是感觉上可能还有续集,因为已经写完的部分中有很多的伏笔并没有完全展开,如帝王家的恩仇,中日的冲突等等,希望看到阿弩的后续作品。

北周的架空小说《黄沙百战穿金甲》值得一看,书中讲述了一个回到北宋之前的北周时代的特种兵候大勇的故事。候大勇带了手机和手枪回去。手机上有老婆孩子的照片和留言,用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慰解相思之苦,目的大概是为了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手枪在人物刚刚出场的时候为了保命使用了一两次,从此之后,这些现代化的道具就基本上消声匿迹了。候大勇凭借着对于历史脉络的了解以及本人的大智大勇,在纷乱血腥的战场上脱颖而出,成为北周的一方名将。这部书目前写到了候大勇在川陕甘夏一带与党项周旋大战,意在将崛起于北宋时代的西夏党项扼杀在摇篮之中。作者显然对于北宋没有好感,希望凭借候大勇的出现,改写陈桥兵变的历史。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作者如何演绎。

接下来的宋朝是另一个架空小说的高潮时代,原因不外乎宋朝是中华民族几个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之一,宋朝所处的时代又是中国第一次不是以中央王国的身份主导东亚的的国际关系,是一种宋、辽、金、西夏、蒙古之间的五国游戏,最重要的是,宋朝的科技水平居当时的世界前列,国民生产总值甚至比后来的明清还要高,但是最后却亡于异族,沦为亡国奴,“崖山之后无中国”,很多人的心里不服气,希望通过架空小说,改变中华民族这一段悲惨的历史轨迹。

这其中的翘首,无疑是阿越的《新宋》,即使以实体书的标准来衡量,这部书都是当之无愧的书中精品。如果说大宋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之一,那么这个转折点的最关键事件就是宋神宗熙宁二年的王安石变法。书中的主人公石越就是在这个时候,跨过了近千年的时光来到了公元1069年的大宋朝,距离发生在1127年的靖康之耻还有58年。不同于其它架空人物的神勇,石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书生,他的前身是一个在校的历史研究生,手无缚鸡之力,随身携带的物品有钞票信用卡之类在古代毫无用途的小东西,他唯一可以倚仗的就是头脑中的知识。石越的崛起过程没有多少新意,无非是投靠富商,献计致富,富而著书,书而扬名,名而为朝廷征召,仕而为皇上赏识,最后接近权力中枢。此后的故事发展就与一般的架空小说很不一样,主人公开始在庙堂上与新旧人物周旋,先是在中间和稀泥,稀释掉新党(王安石)改革大计中的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的部分,使得新政不至于夭亡,博得了支持改革的皇帝和新党的好感,然后又通过种种手段,让旧党认可他的超然位置。在中央打下基础之后,石越又到基层的州府积累自己的政治资本,并且有机会实地进行经济改革的试点工作。目前小说写到了石越外放到与西夏对垒的陕西路,正在着手进行灭亡西夏的战争准备工作。写到这里,《新宋》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历史小说了,与架空的关系不是很大了,如果你想追求那种以过来人的先知先觉,四两拨千斤,巧妙地改变历史轨迹的神仙般的快感,我想,你可能会有些失望的。但是,阿唐还是郑重地推荐这部书,作者的文字技巧、历史知识、情节和结构的安排、对于人物心理的揣摩与描写,造诣都很深,尤其是作者以现实主义的写真手法,逐步展开其作品,一点一滴将其改良主义的政治理念融合到北宋的时代中去,很难想象作者还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在校学生,不服不行啊。

明朝架空的代表作无疑是酒徒的《明》。主人公叫武安国,是一个体育很棒的大个子,因为不明原因回到了明朝初叶的北平。甫一出场,大武就带领八百乡勇打败了北元骑兵对北平的袭扰,凭借的不是现代的武器,是计谋以及对于蒙古骑兵战术特点的了解。并且由此契机,与朱元璋的次子燕王朱棣搭上了关系,两个人亦师亦友,一同努力,很快让燕王的辖地面貌一新:开铁矿、制铁器、造火器,开钱庄、卖股票。。。别笑,《明》是架空小说中对于历史影响程度最大的几部之一。燕王的军队杀向东北,杀向漠北,不断拓展着大明的疆域。武安国的崛起,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大武被上调到庙堂之上委以重任,同时也被巧妙地解除了兵权。在大明国势蒸蒸日上的时候,老朱骨子里的乡巴佬本色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他在玄武湖的庆功宴上布下天罗地网,准备将功臣宿将一网打尽。大武在最后的一刹那,识破了天机,遂得以幸免。此前大武的民主思想已经在群臣心中播下了火种,众人意欲向老朱讨个说法,君臣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关键时刻,太子朱标发动宫廷政变,软禁了老朱,将父子两人共同密谋商定的大屠功臣的罪行,全部推到老朱头上,自己登上皇位,奉老朱为太上皇(历史上,朱标死于即位之前,没有当过一天的皇帝)。大武经此一役,心灰意冷,遂退出朝廷中枢,终日里忙于在各地修桥、铺路、筑堤,人称武圣人。十年过去,大明虽然强势依旧,但是骨子里面却问题重重。大明的经济是一国两制,北方燕王的属地是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南方朝廷的领地是小农自然经济,一边是工商业,一边是种植业,很象美国立国之初的南方和北方的情形。一反老朱的薄恩寡义,把贪官污吏剥皮实草的雷霆手段,朱标高薪养廉,对于贪腐现象睁眼闭眼,结果,官员们争相捞钱,逼迫得南方的工商业不得不向北方转移,朝廷的岁入逐年减少。正在南北双方因为经济纠纷、文化冲突和政治理念不同而日益对立的节骨眼上,朱标死了,他的儿子建文帝登上了皇位。新帝没有朱标的仁厚,也缺乏政治技巧,周围的谋士们又都是满嘴仁义道德的清流君子,于是,历史车轮就自然而然地走上了削藩的旧路,南北内战由此爆发。游离于朝廷和燕王两大势力之外的还有武安国和大明水军两种力量。大武虽然手中没有一兵一卒,但是因为军队中实力派将领大多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明政治经济生态中的新生事物也是出于他的手笔,因此,大武在人望上占据了帝国的最高点。大明水军是在大武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朱标曾经长期就职于其间,与其统帅曹振私交甚佳,曹振一方面深受大武的治国理念的影响,一方面又为朱标遗言效忠建文帝所困,于是在内战中保持中立。正在内战双方杀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瘸子帖木尔挥军东向,意图恢复元朝在东方的统治。国难当头,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捐弃前嫌,一致对外。大明水军在印度洋一举全歼了帖木尔的盟友阿拉伯水军;大将军蓝玉设计夺了西北的军权,调动做内战壁上观的西北边军阻击瘸子的东进;瘸子的老朋友,唯利是图的商人高胖子在关键时刻烧毁了帖木尔大军的粮草,他的西域小妾,千娇百媚的晴儿用美人计腐蚀了瘸子,并且诱使瘸子轻装快进,被明军设计包围全歼,晴儿也与帖木尔同归于尽。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出现,如大部分的藩王在内战与外敌面前,保存实力甚至里通外国,建文帝及其手下主张攘外必先安内,这一切龌龊伎俩在觉醒了的民族主义大义面前,都是徒劳无功的。在战胜外患、内战北方胜利的时刻,朱棣企图谋杀大武,以便扫除称帝道路上的最大的一个障碍,但是觉醒了的将领和士兵没有执行这道命令。最后,朱棣在大武和大明水军以及各地藩王压力下,抛弃了朱老皇帝的一家之姓的万里江山迷梦,实行君主立宪,军队国家化,君主、藩王、士绅、工商、农民的权益通过法律和议会来分割和保护,大明王朝在历经了风风雨雨的考验磨砺之后,浴火重生。

明末也是一个历史架空的高潮,这大概是因为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明朝的资本主义萌发过程为满清的入主中原而打断,中国因此从世界前列的第一梯队中掉落下来,最后沦落为东亚病夫。另外,满清的成功固然是由于满族旗人的骁勇善战,满族头领的英才辈出,但是无庸置疑,在明末纷乱的局势下,因为机缘巧合,满清机会抓的好,占了很大的便宜。

钟情错的《新中华春秋传》就是这种历史背景下的一部架空巨作,主人公付明从二十世纪的一个普通公务员投身为明崇祯帝的太子献王殿下,试图在南明、满清和李闯三种势力之间,谋求建立第四种势力,利用明末复杂多变的局势,扭转满清入主中国的历史轨迹。在趋今为止所有的架空小说中,这部书的主人公经历了最多的磨难,他所面临的环境是如此险恶,他的敌人是如此的强大,因此他的命运可以说是一波三折,非常的坎坷。整部书的人物描写、故事结构和节奏掌握,与专业作家不逞相让。难能可贵的是,该书对于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描写细致入微,读起来非常的过瘾。可惜的是,这部书很久没有更新了,希望不是太监了。

接下来的一部书是以清末太平天国时期为历史背景的《二鬼子汉奸李富贵》,这部书的作者叫无语中。基本上阿唐认为这是一部无俚头风格的作品,情节的发展有些随意,文字上面的造诣也非常一般。在此书的写作初期,我看了几页就放弃了,但是后来叫好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书站都将其列为首页导读,于是我又接着往下看,好在无语中老兄的更新非常快,最后总算大致完整地把整部作品追着看完。不同于前面介绍的几本书,《二鬼子》一书的格调是轻松的搞笑的,比如说,主人公李富贵为了装傻充愣,把太和殿上的太和两个字念成大和;为了搞死慈僖,就做了一个在晚上可以放光的具有放射性的大床,进贡给慈僖;欺骗日本搞计划经济,使之成为中国经济的附庸;为了搞共和制,已经是中华帝国皇帝的他,自己糟践自己去当戏子,以便让自己身上的光环褪色,让老百姓习惯没有皇帝的生活。。。老实说,看到最后,我就是想知道作者究竟还有哪些匪夷所思的念头冒出来,好让我眼睛为之一亮,呵呵。

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二鬼子》的FUN与《明》的FUN正好是两个对立的群体,经常会在网上互相攻击。前者大骂《明》是一部虚伪不堪的作品,武安国太矫情,放着功名利禄不要,甘心默默无闻地为改造社会做基础的铺垫工作,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圣人;后者则指责《二鬼子》是意淫作品,李富贵以自己知道的历史知识玩弄当时的知名人士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石达开。。。以及世界列强于鼓掌之上,搞笑之至。阿唐猜想,酒徒一定是40岁以上,思想深处有共产主义时代舍己为人的烙印,无语中大概是30岁以下,成长于翻云覆雨的改革开放时代。否则,很难解释这两部作品在指导思想上的差距是如此之大。

最后一个架空小说的高潮时期是抗战时期,其中的皎皎者是我爱黄颖写的《抗日之血肉长城》。估计黄颖是作者的心上人,为了追求这个女孩子,作者卖力写书,好让天下人都知道他对黄颖的爱,以便打动女孩的心。高人哪,嘿嘿。作者的名字虽然有些搞笑,但是作品的创作却是一丝不苟,非常的用心。这部书的主人公是一个花花公子似的人物程家骥,有三个老婆,是一个小军阀的小舅子,被来自未来的小人物附体后,转了性,开始认真打鬼子,凭借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以及泼皮般的亡命劲头,当然,更多的时候是运气,亲历了台儿庄血战、武汉会战、广州战役,从一个小营长,打成了八面威风的一军之长。这部书的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描写相当成功,十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战斗场面的描写也非常细腻,情节紧张曲折,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该书的一个特点是,没有过多地渲染未来技术对于历史的影响,程家骥再厉害,也只能对于局部战场产生影响,并不能造成历史大方向的改变。这一点与阿唐的观点不谋而合:中国打不过日本基本上是双方国力决定的,士兵的勇敢和将领的权谋不是主要的决定因素。

总的来说,我喜欢这种架空的写法:在原来历史的大框架下,来自未来的小人物在其中投机取巧,让历史车轮左右摇摆,但是却没有完全脱离原来的轨道。如果主人公过于神勇,那就有写玄幻小说的嫌疑了。

不论这些历史架空小说的题材有多少不同,但是有几点是具有共同性的。首先是民族主义情怀,大部分的架空的时间点都是汉民族面临外族入侵或者中央政府由强转弱的关键时刻,如安史之乱、靖康之耻、崖山之败、满清入关、太平天国、抗日战争等,作者希望嵌入到这个时期,让历史转向,从而延续或者光大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最为狂想的,甚至最后建立起了全球霸权的超级帝国;其次是民主议会道路的向往,凡是涉及到政治体制设计方面的,基本上都采用了今天西方社会三权分立的民主制衡制度,由此可见,对于威权专制统治,无论政治立场的左右,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扬弃态度;最后是普遍的仇日心理,联美联德联英,甚至联俄的都有,就是没有联日的,呵呵,中日关系走到今天这一步,日本人真的应该认真思考了。

最后,阿唐探讨一下如果架空人物跨越时空回到古代,其真实作为又当如何。

首先,我认为架空是不存在的。时光隧道也好,虫洞也好,目前还是在相对论基础上的一种理论假说,其中一个最大的难题正如水蛮子所说的,一个回到了过去的人杀掉了他的祖父,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饽论。

其次,一个回到过去的人,他最大的敌人就是他自己。每一个移民海外的人在最初阶段,都或多或少地会有文化冲击现象,情形严重的往往会造成心理扭曲。那么同样,一个回到古代的人,他在心理上所蒙受的冲击也是难以想象的,即使没有崩溃,也很有可能一蹶不振。

再次,一个习惯了现代抗生素环境的现代人,生理机能上能否适应古代的卫生水平,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很可能出师未捷身先死。

又次,今天的北方官话是元朝之后形成的。据考据,宋朝的官话(忭梁话)与今天的广州话比较接近,广东方言在发音上,显然比北方官话要复杂得多,架空人物面临的又一个问题是,如何去与那个时代的人去交流。同样,正确书写繁体字,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最后,任何一种思想理念的实施都要受时代的限制和约束,过于超前的东东,不仅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还有可能被社会所扼杀:奇谈怪论妖言惑众,不杀不足以震慑群小,一不小心,架空人物就变成了少正卯。

所以,架空人物能够挥洒的空间,实在是有限的很哪。

不过,话又说回来,文艺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娱乐大众的,原本就是当不得真的。如果大家有空,试着去读上几本架空,那种亦真亦假如梦似幻的另类的触摸历史的感觉,端的是妙不可言,呵呵。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5: 红妆:开心,是你
2004: 谈谈我对散文的看法
2004: 七律·和红妆题大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