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跨國婚姻 > 帖子
美國農業史話(4):幾點想法
送交者: qmh 2007年04月03日14:20:32 於 [跨國婚姻] 發送悄悄話

幾點想法

農業的商業化、農業地方專門化、農業機械化和科技農業,是美國農業發展的三架馬車。三者並不一定同時出現,其中農業的商業活動起源最早,在殖民地創立之初便出現了。在殖民地時代,農業地方專門化生產的特徵,在南方地區尤為明顯;在北方部分地區,其身影隱約可見。進入19世紀之後,隨着工業革命、城市化的發展,農業商業化和農業地方專門化,成為美國農業經濟活動的主流。到19世紀晚期,全國性農業商業市場和農業地方專業化分工布局已經基本完成。農業機械化起源於19世紀30年代以後,到19世紀晚期,農業機械化(前拖拉機時代)已經在美國多數農業地區得到普及;科技農業比較姍姍來遲,其主要成就都是進入20世紀以後,特別是20世紀30、40年代以後的事情。農業的商業化、農業地方專門化、農業機械化和科技農業,三者相互配合,相互促進,成為推動美國農業發展最重要的力量。在農業三架馬車的帶動下,農業生產能力取得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進步,農民的生活水平和農村中的生活狀況,也獲得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並且奠定了美國農業在國際農業市場上的優勢地位。

農業的商業化

依靠市場機制,搞活農業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已經成為中國國內許多人的共識。中國農業的商業化,起步甚晚。遠的就不提了。在1980年代以前,農業是中國國內“以農助工”政策的馬前卒,專為城市工業經濟作嫁衣裳;出多進少,幾十年下來,幾乎被計劃經濟折騰得奄奄一息。根據國內農業問題專家的文章介紹,自從1985年以來,中國政府逐步放開了對一部分農業產品的控制,蔬菜、水果、水產品和畜牧業產品等等,其產量和價格都由市場決定,出現了較為繁榮的局面。在糧食和一些主要農業產品方面,政府的政策時緊時松,徘徊於市場經濟和政府控制之間。在更多的情況下,政府傾向於直接干預糧食供銷過程,以保證國內糧食供給。

美國農業的商業化,已經經歷了將近400年,為美國農業和農民積累了相當數量的財富,以及豐富的商業和市場經驗。中國農業的商業化,起步甚晚,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遠比美國商業化起步和發展時期複雜和艱巨。首先,依靠農業商業活動,增加和改善農業收入的最佳時期,是農業產品短缺時期。不幸的是,在改革開放以前,政府長期以低價對農業產品實行“統購統銷”,限制了農民的自主經濟活動和收入,致使中國農村、農業和農民缺乏財富和經濟實力的積累(由於計劃經濟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也使農業產品短缺的問題長期無法解決)。改革開放之後,農民的自主經營權力擴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大為提高,加上在改革開放初期,農業產品供應不足,農業產品價格較高,農民收入一度增加很快,農業經濟成為破除計劃經濟,開放搞活的閃亮點。可惜好景不長,到了1990年代中期,農業產品,特別是糧食產品出現了持續性過剩現象。1998年,中國政府評價國內糧食供應狀況,“總量大體平衡,豐年有餘”,其實是對糧食產品過剩現象的一種委婉說法。由於農業產品(主要是糧食等大宗農業產品)過剩,引起農產品價格下跌,農民收入於是逐年下降,所謂“穀賤傷農”。

由於中國農業產品(主要是糧食等大宗農業產品)已然過剩,如果單純依靠農業商業化和市場手段來增加農民收入,十分困難。以中國農戶人數之眾,經營之分散,農民之間的商業競爭勢必越來越激烈,農業產量過剩現象將會更加難以控制。在農業產品已然過剩的條件下,單純實行市場調節,農民可能未蒙其利,反而先受其害。其次,自從1980年代以來,國際農業市場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中國加入WTO以後,在不久的將來,必將面臨來自世界主要農業出口國家的激烈競爭。以中國農業、農村和農民的財富積累水平,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科技水平,農民的商業和市場經驗,中國農業和農民面臨的挑戰尤其巨大,其前景令人格外擔憂。

從改變農業面貌的現實需要,以及農業發展的長遠利益來看,實現農業商業化和市場經營,實乃大勢所趨。市場經濟和商業化,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優勝劣敗”,“效益”與“風險”並存。由於中國農村經濟實力太過薄弱,財富積累十分有限,在推動農村市場經濟和農業商品化的同時,政府應該審時度勢,堅持在一定程度、一定範圍內實施必要的農業經濟保護性政策和措施。

農業的地方專門化

商業化農業,有兩個主要特徵,一是市場(包括市場需求和市場規模),另一是競爭。從事農業商業化經營,首先要圍繞如何了解、掌握和滿足市場需求,擴大市場規模,提高競爭能力做文章。根據美國農業發展的經驗,農業的地方專門化生產,是擴大農業產品市場,提高農業專業化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的有效手段。

中國國內疆域遼闊,農業生產面積分布廣泛,各個地區在土壤、氣候、水資源、農作物、畜牧業產品等許多方面,多有不同,差異明顯。各個地區應該根據當地以及全國其它地區的市場需求,合理利用、調配地區內部的資源優勢,開發區域內部獨特的農業資源和農業產品,建立有地方特色的農業產業結構,從而形成各個農業地區獨居一格的產品競爭實力,這是其一。其二,中國農業經濟要更上一層樓,還需要各個農業地區之間優勢互補,互通有無,從而擴大各地農業產品、農業資源在全國範圍內的商業市場。以地方專業化為特色的農業產業結構布局,不僅要以滿足各個地區城市市場,以及全國城市市場的需要,而且可以進一步促進農村地區之間的農業產品交流和貿易,使農村地區和農村地區之間也互通有無,互為市場,從而形成一個全國範圍內的,包括城市和農村地區在內的全國農業產品大市場。

中國國內市場,是一個整體;國家地大物博,具有優勢互補,取長補短的條件。地區內部自己自足的思想,只能限制各個地區優勢競爭力的形成和發揮,以及專業化帶來的規模效益。1994年,國外曾經有人提出,到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的疑問。時值中國糧食生產暫時滑坡,中國政府於是提出了“米袋子省長負責制”,要求各個地區糧食“自求平衡”。雖然在幾年以後,政府實質上取消了“米袋子省長負責制”,但是由此可見,在如何保障國內糧食供應,合理利用各地農業資源,農業產品互通有無等問題上,仍然有一些不甚明了之處。優勢互補、資源互補、擴大國內農業產品市場;避免資源浪費、地區之間惡性競爭;形成地方農業產品競爭力和規模效益等等,都亟切需要在全國範圍之內,各個農業地區之間,建立較為合理的農業產業結構布局,或農業地方專門化生產布局。能如此,各個地區的農業產品不僅能夠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且能夠憑藉地方專門化優勢,走出國門,開發農業產品國際市場。

知識農業

美國農業和中國農業,可比性最小。美國農業規模大,農業機械化程度高。美國隨便一個普通農民,便擁有百英畝以上的土地。早在殖民地時代,以中小型農莊居多的新英格蘭地區,農民的農莊面積一般在25英畝,40英畝和80英畝之間。以一英畝等於六市畝計算,農莊的面積都在百市畝以上。1910年,美國農莊的平均面積為138英畝;1940年,174英畝;到1950年,達到216英畝。農民家庭擁有較大的耕地面積,需要農業機械的幫助;由於農業機械的投資要求較高,農民生產經營需要一定的耕地面積和生產規模,才能夠達到較為有利的投資收益比。農民擁有的耕地面積的大小和其農業機械化程度,相輔相成,形成了美國農業優勢的規模效益。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美國國內農村人口,農場數目不斷減少,農場規模則進一步擴大,大型和超大型農場在美國農業經濟中早已占據絕對優勢。到1990年,美國共有210萬個農場。其中大型和超大型農場32.1萬家,當年產量和銷售量達到全國農業產品總產量的77%;其餘30.6萬家中等規模的農場,和151.3萬戶半工農民(part-time farmers)經營的小型農場,其產量和銷售量之和,僅為全國農業產品總產量的23%。所謂半工農民(part-time farmers),大致有兩類。一類仍然居住在農場上,半農半工;除了務農之外,也從事其它工業、商業,或者服務行業。另一類則被稱為“皮包農民”(suitcase farmers),居住、工作在城市,[夾着皮包]經常往返與城市和農場之間,繼續兼顧農場的農業生產活動。許多半工農民的經濟收入,以非農業收入為主。

在中國,即使三尺小童也知道,中國人口眾多,土地稀少。人多地少,是中國農業最基本的國情。在中國,一戶農民往往只有幾畝土地,或者十餘畝土地。在目前條件下,由於城市經濟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能力有限,不宜通過土地兼併,建立大型農場。在一部分地區,通過出租和轉讓土地使用權,形成了少量大型農業生產企業。根據國內農業專家的調查研究,其中的問題和困難仍然很多。特別是在如何合理地補償轉讓土地使用權的農民的經濟利益,以及這部分農民的就業機會問題等方面,並沒有較好的解決方法。可以說,在現在和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的農業生產仍然將以一家一戶的小農經營方式為主。

中國農民家庭擁有的耕地面積過於狹小,限制了農民的生產規模,不利於在農村地區實行農業機械化;農業機械化的投資成本要求較高,農民生產規模過小,只怕連購買新式生產工具的成本都收不回來;同時農民的耕地面積太小,一些現代大型農業機械在田間地頭轉個身也不容易。農業經營規模小,發展農業機械化不易,農業生產力難以提高。在農業生產力仍然落後,農民生產規模狹小的不利條件下,即使沒有加入WTO以後帶來的國際競爭壓力,中國農業不能充分有效地開闢和利用國際農業市場,也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

美國農業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無論在國內、國外市場,都具有很強的競爭能力。中國農業規模小,機械化程度較低,只能“以柔弱勝剛強”,實行和加快“知識農業”的建設。所謂“知識農業”,並非標新立異,而是根據中國農村人多地少,生產規模有限,國際農業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等情況,提出的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競爭力的設想。“知識農業”的核心是綜合開發和提高農民的知識水平,生產和經營能力,包括實行一定程度的農業機械化,加強農業科技培訓和市場經濟知識教育,提高農村的總體教育水平。從而幫助農民,對內,更有效地開發和鞏固國內農業市場;對外,儘可能開闢和擴大海外農業銷售市場。

(1) 中國農村家庭耕地面積很小,並非完全沒有條件實行一定程度的農業機械化生產。早在19世紀初,“獨立宣言”的起草人和美國總統托馬斯.傑佛遜便提出,改良和發明新式農業生產工具,應該根據各個地區不同的土壤、地形、農作物特徵,因地制宜,生產和製造適合各個農業地區特點的農業生產工具。在19世紀前半期,美國人一口氣在耕犁的改進和發明上搞出數百個花樣。從1850年代至1940年代,美國人竟然提出了近1800份棉花收割機的發明與創新專利申請。中國的能工巧匠和農業工具公司,同樣可以根據中國各個地區的農業特點,生產出(或者引進)符合農民需要的,適合小農生產規模的較為先進的農業生產工具。農民可以組成生產和購銷等方面的合作社組織,通過合作社購買較為貴重的農業機械,分攤購買和保養費用,享有平等的使用權利。在農業地區還可以組建農業機械出租公司,農民可以租用農業機械。在19世紀,甚至更早的時候,類似的農業機械租賃活動在美國農村地區非常普遍,為許多經濟實力有限的農民帶來了較大的方便。目前在國內的一些地區,農民仍然使用較為原始的生產工具,農民的勞動仍然十分繁重、辛苦。改進、發明和製造新式農業工具和農業機械,不僅僅可以提高農業生產能力,也是減輕農民勞動負擔,縮小城鄉[職業/勞動]差別的一個組成部分。開發農業生產工具市場,形成具有相當規模和實力的農業機械等農業生產資料製造和供應工業,則也是擴大農村地區工業化、城鄉地區非農業經濟規模,轉移一部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途徑之一。

(2) 中國農業素有精耕細作的傳統。近些年來,隨着國內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農業生產有了很大發展。根據國內農業專家的研究,近年來中國農業單位產量和總產量節節上升,農業科學技術的進步起了很大作用。其實,人多地少的矛盾,其它國家也有。例如,在1860年,日本農民和耕地面積的比例為 1:0.61 公頃,美國為 1:10 公頃;到1960年,日本農民和耕地面積的比例仍然只有 1:0.97 公頃,美國則為 1:46 公頃。除了耕地面積之外,在土壤和氣候條件方面,日本皆不及美國。但是在1860年至1960年間,美國農業總產出的年增長率為1.5%,日本則為1.6%,兩個國家不相上下。在同一時期,美國農業生產率(農業單位面積產量)每年增長0.7%,日本則為1.0%,甚至超過了美國。日本國土面積很小,耕地面積有限,依靠精耕細作的生產方式,特別是利用科技資源補充土地資源之不足,在農業生產能力和生產率方面,並不讓土地資源豐富,農業機械化高度發達的美國。在目前和今後一個較長的時期內,中國農村人多耕地少的狀況難以改變,依靠農業科技知識和精耕細作的生產方式,善用土地,是改善農業生產能力和競爭能力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利用現代科技知識和市場信息,不斷改良、開發和引進新的農業產品品種,改進農業產品質量,以優質和多樣化的農業產品,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增加農業生產者收入,同時力爭擴大中國農業產品的國際市場份額。

(3) 對於人的投資,其重要性不亞於,甚至超過對於農業機械,農業科技的投資。一戶農民家庭,便是一個獨立的,完整的生產單位。無論是市場需求,生產過程,農業機械、科學技術、農產品價格和銷售市場,都要求農民親自了解和掌握。相對與城市具備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工薪階層,每一戶農民家庭便是一個完整的經濟實體,需要掌握的知識並不亞於活躍於城市經濟的專業人士。但是,相對與國家對於城市地區教育資源的投入,國家對於農村地區教育資源投入明顯不足。農村地區引進商品經濟,使農業經營更加複雜化了;對於農民的綜合知識水平要求越來越高。在美國,一個現代農民需要在農業機械、生產技術、經營管理、市場知識等方面,樣樣精通。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條件下,農村教育,已經不能夠局限於農村基礎教育,農業科技普及和培訓等傳統項目,而且應該特別注重為農民提供市場經濟知識和現代經營與管理知識。綜合素質較強的農民,其適應能力、應變能力、靈活性也較強,才有可能較好地把握、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從容面對國內、國際競爭壓力和市場變化。

中國農業最大的優勢,就是最為靠近世界上最大、最為集中的人口群體。特別是最近十餘年以來,中國國內工商業、城市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進步。國內城市經濟的發展,必然會進一步促進城市人口和城市經濟對於農業產品的需求。眾所周知,中國人對於農業產品的消費口味非常獨特和多樣化。千百年以來,中國農業創造、形成了多種多樣,具有獨特特點的農業產品和農業經濟。隨着國內工商業的發展,市場意識的加強,農業產品/食品加工業的創新能力也將會進一步提高,從而為城鄉消費者提供更加豐富的農業消費品,同時為農業生產者開闢更加廣闊的農業產品消費市場。充分利用與國內消費市場熟悉、接近的優勢,根據市場需求,運用“知識農業”的力量,適當調整農業產品結構,開發具有特色的優勢農業產品,充分滿足國內市場需要,放眼海外商品市場,正是中國農業希望之所在。是所謂“因勢利導,有所作為”。

社會支持和幫助

現代農業經濟,是一個十分複雜、高度專業化的整體。農民的農業生產活動,只是現代農業經濟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農業經濟學家考克雷恩認為,現代農業經濟至少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 農業生產資料(農業工具、化肥、農藥、種子等)生產、供應和服務業,以及農村銀行和信貸服務業;(2) 農民的農業生產活動;(3) 農業產品營銷、加工、運輸、儲存、批發零售等等;(4) 政府對於農業經濟的管理和服務,科研服務,農業高等教育等等。根據考克雷恩提供的資料,早在1963年,美國農民用於農業生產資料方面的開支已經達到150億美元,農業生產總產值為369億美元,美國國內消費者用於食品和非食品類農業產品的開支為1030億美元。其中農民獲得的實際收益為238億美元,農業收購、加工、批發零售、運輸等行業的收入為735億美元,其餘部分為政府稅收。由此可見,農業經濟中的非農業生產部分創造的價值,早已遠遠高於農民的農業生產活動創造的價值。

與此同時,在1963年,美國農業生產資料工業的就業人員為110萬人(不包括為農業生產者提供機械、電氣、機車維修和維護,銀行、獸醫醫療等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農業生產人員(包括農民和農民家庭成員,農業工人)共有651.8萬人,農業產品購銷、加工、運輸等市場營銷人員則達到900-1000萬人。如果加上政府農業管理機構,農業教育和科研人員,在整個現代農業經濟體系中,非農業生產就業人員已經遠遠超過了從事實際農業生產活動的就業人數。由此可見,現代農業經濟,作為一個整體,在創造經濟財富,提供就業機會(特別是非農業生產性就業機會方面),具有極大的潛力和非常重要的作用。農民的農業生產活動和過程,是整個現代農業經濟的基礎;農業生產活動的健康狀況,尤其是農業生產者的經濟狀況,直接關繫到農業經濟中非農業生產行業的健康和前途,影響到農業經濟體系中一個更加廣泛範圍之內的就業機會,以及創造經濟價值的能力。

中國的農業經濟,同樣具備上述四個組成部分,儘管其內部各個部分之間的規模和比例不同於美國農業經濟。具體些說,中國農業經濟中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人員仍然超過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的人員。根據美國的經驗,隨着農業經濟的發展,非農業生產部分的比例(經濟價值和就業人員)應該逐步上升和擴大,農業生產部分的比例(經濟價值和就業人員)則會不斷縮小和減少。這樣,在中國農業經濟中,發展非農業生產部分,包括農業生產資料、農產品加工、營銷、運輸等行業,農業經濟管理、科研和教學等等,仍然有較大的餘地和空間。由於農業經濟中的非農業生產行業就業人員,許多都是城市居民和城市工作者,所以說關心農業的發展,關心農民的利益,實際上關繫到除農民以外的更多人,包括許多城市居民的直接經濟利益。同時,發展和擴大農業經濟中其它三個非農業生產性部分的規模,也是幫助農民從農業生產者轉入非農業生產者,從農村居民轉變為城市居民的一個重要途徑。

現代經濟發展的一個普遍現象是,隨着工商業經濟的發展,過去在國民經濟中曾經占主導地位的農業經濟的比重逐漸下降。例如,在最近若干年,中國的農業經濟,主要是農業生產部分的農業產品總值,大約只占國內GDP的13%--14%左右。但是,如果加上農業經濟中其它組成部分創造的價值,整個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仍然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響。農民的農業生產活動的健康狀況和發展,直接影響着整個農業經濟體系的健康狀況和進一步發展;而現代農業經濟的發展,對於國家工商業經濟的全面發展,城市化建設,又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說,農業生產者的經濟利益,農業經濟的發展與健康,不僅僅是農民和農業經濟本身的局部利益與責任,而是關繫到整個社會的全體利益和責任,從而需要社會上各個方面的關心、重視和幫助。簡言之,改變農業、農村和農民的生產、生活面貌,有利於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也是社會的共同責任。

政府農業(糧食)保護政策

綜觀世界各國,幾乎沒有任何國家把農業經濟、農民的命運完全交給市場支配。尤其是世界主要工業國家,依靠國內農業人口較少,國家財力較為充分的優勢,更加積極地推行農業保護、農業補貼政策。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的報告,1980年代初,主要工業國家每年用於農業保護項目的資金總額在1000億美元以上。1990年,日本、歐洲共同體、加拿大、美國等11個OECD國家農業補貼的貨幣總值達到1760億美元的天文數字,相當於每一名全職農民得到15000美元的國家補貼。其中,大約75%的國家補貼為農業產品價格支持和保護,12%為支付給農民的直接現金補助。儘管各個國家內部批評政府農業保護政策的聲音此起彼伏,各個國家之間更是互相指責,並且常常以制裁性貿易措施和報復相威脅,大家說一套,做一套,相互觀望,我行我素。

農業經濟學家肯尼思.羅賓遜(Kenneth L. Robinson)認為,農業問題,一個是“糧食問題”(Food problem),另一個是“農業[經濟]問題”(Farm problem)。當農業生產能力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農業產品,特別是糧食產品短缺,糧價騰貴,損害消費者利益,是為“糧食問題”。國家政府的當務之急是提高農業生產能力,滿足和保證國內市場的糧食供應。與之相反,如果農業生產能力超過市場需求,農業產品,特別是糧食產品過剩,糧食價格連續下迭,農業生產者收入下降,農民生產和生活陷入困境,是為“農業[經濟]問題”。

當前,世界主要工業國家(同時也是農業強國)面對的農業問題,主要是“農業[經濟]問題”。為了緩和與化解農民的經濟問題,各個主要工業國家都採納了以農業產品價格補貼為主的,多樣化的農業保護政策和項目。農業保護政策的重點之一,在於保障農業生產者(農民)獲取合理的勞動收入,平衡城市和農村地區的收入差距,維持農村地區的購買力,穩定農村消費市場。同時,農業經濟問題,如果完全交給市場支配,必然會引起農業產量,特別是糧食產量和價格的大起大落,不僅傷害農民的經濟利益,也不利於城市工商業經濟的發展,同時損害廣大城市消費者的經濟利益。維持農業產品產量和農業產品價格穩定,保障農村生產者,城市消費者的經濟利益;維護國家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長遠目標,正是美國、日本、歐洲共同體等主要工業國家和地區堅持實行農業保護政策的根本目的。

在改革開放以前,中國農業的主要問題是“糧食問題”。自從1980年代中期以後,感謝中國政府的農村改革政策和農民的辛勤勞動,中國國內農業產品長期短缺的狀況逐漸得到改變。但是到了1990年代中期,中國的農業產品,主要是糧食產品開始出現過剩現象,農業產品價格走起下坡路,農民收入下降明顯,“穀賤傷農”。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根據國家公布的農業統計數字,在國家“九五”期間,中國農村居民收入增長速度一再下降,從1996年的9.0%,大幅度滑落到2000年的2.1%。特別是在1998年至2000年之間,農民人均來自農業生產銷售的純收入每年遞減,以農業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農民的實際收入出現負增長。2001年以後,農村收入略有回升,增長率上升到4.2%。但在同時,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2002年,中國國內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實際增長13.4%,而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實際增長只有4.8%;全國城鎮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為7703人民幣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則僅為2476人民幣元,不及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中國的農業問題,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已經由“糧食問題”,轉變成為更加棘手的“農業[經濟]問題”。如何穩定和提高農民收入,平衡城鄉收入差距,維持農村購買力,擴大農村消費市場;同時,穩定農業產量和價格,特別是糧食產量和價格,成為中國農業經濟發展問題的當務之急。

根據經濟學的市場供需原理,如果政府對農業經濟不加干預,當農業產品過剩、價格下迭達到一定程度,從事農業生產變得無利可圖時,農業生產者便會自動減少農業投入,縮小生產規模(例如近年來在部分農村地區出現的土地拋荒現象),一部分農民甚至退出農業生產領域,從而限制和減少農業生產產量,最終實現農業產品供需平衡,重新恢復對農業生產者較為有利的農業產品價格水平。但是,(1) 長期以來,中國農村缺乏財富和財產積累,農民承受減產、破產、拋荒等經濟動盪的能力有限;(2) 中國城市經濟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能力和能量仍然不足,農村中無業、失業和半失業人口的增加,必然會加大城鄉地區的就業壓力;不能及時找到新的就業出路的農民,其生活會更加困苦。另外,(3) 中國農業生產者人數眾多,經營方式非常分散,市場信息缺乏而不完全,容易從一個生產極端走向另一個生產極端,難免不重複從生產過剩走向產品短缺,然後從產品短缺重新回到生產過剩的輪迴,從而引起農業產量和價格大起大落,既傷害農民的利益,也不利於城市消費者的利益和國家經濟的穩定發展。

農業經濟,需要市場機制,才能搞活;依靠商品經濟,農民才有可能開闢更多的產品、收入和市場渠道。但是,農業經濟,包括糧食生產和供銷,在糧食等主要農業產品已然過剩的前提下,已經不能完全依靠市場調節和支配;在適當時候,政府需要對農業經濟進行一定程度的價格和供銷干預。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政府對農業的干預,不是要重新回到對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實行“統購統銷”的老路,而是以市場機制為主,只有當糧食麵臨或者將要面臨嚴重過剩,價格下跌,出現損害農民利益局面的時候,政府應當以高於市場價格的保護性價格,收購農民的剩餘農業產品,同時配套實施其它相應的保護措施。農業價格支持和其它保護性政策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政府包幹和壟斷農業產品供應,而是合理、合適應用政府能力,為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業生產者提供一道安全網。

美國政府干預農業經濟的一個重要手段,是為農民提供直接津貼補助,鼓勵農民閒置、休耕一部分土地,從而控制農業產量,緩和農業產品過剩的趨勢,穩定農業產品價格。美國家庭農場土地面積廣大,農場主有條件閒置一部分土地;通過縮減土地耕種面積,限制農業產品產量的措施,在美國比較容易推行。在中國農村,人多地少,農民家庭的耕地面積本來就已經十分有限,即使每一戶農民家庭把所有的全部耕地充分利用,每年的經濟收入也不過數千元人民幣。農民沒有條件,通過休耕一部分家庭承包土地,緩和農業產品過剩的情況。不幸的是,中國農村農戶家庭的基數非常大,如果把所有農戶擁有的土地面積合起來,又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成為目前糧食產量過剩的原因之一。這樣,中國的農業經濟就面臨一個矛盾現象,既不能隨意要求農民限制生產規模和產量,又需要退耕一部分土地,減少糧食產量過剩的壓力。根據中國的情況,適當減少糧食耕種面積,例如退耕還林,退耕還湖,退耕還草等等,需要滿足下面幾個條件:(1) 具備從事其它農業生產活動所需資源和條件的農業地區,農民可以在政府和社會的幫助下,轉產其它地方特色農業產品,或者開發、引進新的農業品種和農業科技產品;(2) 政府能夠給予退耕的農民合理的經濟補償;(3) 退出糧食和其它過剩農業產品生產領域的農民能夠有其它就業渠道,包括非農業生產就業機會。

中國農民家庭擁有的耕地面積太小,在農業產品過剩的情況下,依靠農民減少耕地面積,緩和農產品過剩、價格下跌狀況的餘地極為有限。政府的政策,除了以保護價格收購一部分剩餘農業產品外,應該重點開發和擴大國內外農業產品消費市場;通過擴大市場,消化、吸收更多的農業產品,從而幫助農民增加收入。例如,(1) 引導、幫助農民開發地方特色農業產品,避免地區之間惡性競爭;引進和培育新的農業品種,開闢新的市場和消費渠道;(2) 適當補貼國內城鄉低收入家庭的農業產品消費,擴大國內農業產品消費市場。在部分地區或者部分低收入家庭試行“中小學(早)午餐補助計劃”,“食品卷”,“低收入老齡退休人員食品補助計劃”等等,一方面幫助城鄉一部分低收入人員的生活,同時幫助農業生產者擴大國內農業產品消費市場。人們或許認為,中國不具備美國的經濟實力,人口更在美國數倍以上,不能承受上述社會福利帶來的財政壓力。不過,美國政府在實施和試行上述福利措施的時候,正是在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美國經濟幾乎全面崩潰,政府財力非常緊張的時期。政府在制定申請補助的條件和規則方面,人數方面,完全可以根據國家財政能力,加以適當調節和控制。而且,一般而言,收入越高,每一個家庭用於食品方面的開支,占家庭總收入中的比例會越來越小;收入較低的家庭和個人,食物開支所占比例,在其總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則較高。適當補助低收入家庭農業產品(食品)消費,實際上也是幫助這部分家庭擴大在其它商品方面的消費能力,有助於擴大社會的產品和消費總需求。同時,通過政府的國內食品消費補助計劃,農業生產者也獲得了更大的產品消費市場,有利於維護和保障農業生產者的經濟利益。政府通過保護價格收購的部分庫存餘糧,也有了較好的出處,儘量避免不必要的農業產品積壓和國家倉儲負擔。

在農業貸款問題方面,可以借鑑美國政府實行的“不予追究貸款”(non-recourse loan)措施,即美國農民在較早時期自發提出來的“副國庫制度”(Sub-Treasury system)。農民可以以糧食等部分農產品作為抵押,從政府專門設立的貸款機構獲取貸款。農民抵押品的價值,根據高於市場價格的農產品價格計算。在一年之內,如果農業產品價格上漲,超過了農民抵押品的價值,農民可以將抵押的農產品賣掉,清還政府貸款,並獲得一定的利潤。如果價格下跌,農民的抵押產品歸政府所有,政府則勾銷農民的貸款債務,農民的信用不受影響,在新的一年可以繼續申請政府貸款。這樣,一方面,令農民望而生畏的貸款過程和手續,有望轉變成為農民可以接受的政府對農業產品實行價格支持的一種手段;另一方面,在農產品價格下跌,對農民不利的情況下,農民不必急於拋售農業產品,遭受經濟損失;同時,農民仍然可以獲得必要的生活和生產資金,保持農村地區生產和生活的正常進行。

中國學者提出的農業、農村、農民,所謂“三農”問題,是中國經濟建設、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最複雜、最艱巨的挑戰之一。農村經濟滯後,對於國民經濟的整體和持續發展,必然會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城鄉差距進一步擴大,也不是一個公正、健康的社會經濟現象。國外農業發展的經驗,值得參考、借鑑;制定合理、有效、符合實際的農業政策,還需要中國國內農業經濟工作者共同的、富於創造性的努力。中國不乏聰明能幹之人,缺的是理解、關心農業經濟、農民利益、農業發展的有心人。重視農業問題,關心農村變化,尊重農民的經濟社會利益,農業、農村和農民,在國家經濟建設和發展的大局中,才能真正有所作為。

結語

正如前文提到的一位美國農業學院院長所言,農業是一個很難致富的行業。農業、農村和農民的根本出路,還在於減少農民。正如解決城市經濟中的一些問題,需要把眼光投向城市範圍以外,依靠改善農村的生活和經濟狀況,提高農民的收入和購買能力,穩定和開闢農村消費市場;同樣,改善農村的經濟狀況,需要把眼光投向農村地平線遠方的城市,依靠城市經濟和農村地區非農業經濟的發展,帶動農業經濟的發展,轉移更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

美國國內工商業的發展,起步甚早,在美國國內工商業發生和發展時期,特別是在19世紀和20世紀中期以前,遭遇到的國際競爭相對較小。加上美國工商業經濟的創新能力極強,例如19世紀的鐵路工業,20世紀的汽車工業、航空工業,其它如鋼鐵工業、機器製造、農業機械製造和服務、電報、電話、各類電氣和電器產業、攝像、電影、電視、收音機、百貨商店、連鎖商店、郵購服務、媒體廣告、金融市場、投資銀行等等,或者完全起源、發展於美國,或者在美國獲得發揚光大,推陳出新。兩個因素結合起來,形成了極為強大的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的能力。可以說,美國工業化時期,每推出一個新的工商業項目或種類,都充分吸收了美國農村地區出現的剩餘勞動人口,以及源源不斷來自海外的數以百萬計、甚至數以千萬計的移民人口。

中國國內工商業的發展,起步甚晚,每邁一步,都面臨來自複雜和強大的國際競爭。加上中國國內工商業的創新能力仍然不足,開闢和擴大就業機會的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近年來,國內每引進和建立一項新的工業,例如IT、現代汽車工業等,都需要和工業發達國家爭市場、材料、人才、資金和就業機會。即使是在中國較居優勢的傳統製造業方面,依然受到來自東南亞和其它國家的競爭壓力。傳統製造業為中國部分地區提供了眾多就業機會,但是在國外競爭和國內人口的雙重壓力下,傳統製造業進一步增加和提高普通從業人員收入水平的條件有限。所以說,培養、鼓勵國內工商業的創新能力,包括引進國外資金、新的科學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推陳出新,發揚光大,成為擴大城鄉就業機會,提高收入水平的關鍵。另外,根據中國人口和市場特點,特別是農村的特點,建設有特色的農產品加工工業、農村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利用國外資源,避免國際競爭,通過發展農村地區地方工業產業和服務行業,擴大農村地區非農業生產性就業機會。

在中國農村的地平線上,創造和建立非農業生產性的就業機會,改變農村的生活和經濟面貌,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工業和農業同步發展,路途仍然遙遠,細節錯綜複雜;改革創新,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目光則不能不遠大。

啟明
2007.3.23.

[後記:《美國農業史話.1-4》摘自3年前本人寫的一部關於美國經濟史著作(2004年版),其中美國農業起源、商業化、地區專門化、農業機械化和科技農業的形成與發展,因篇幅過長而省略。本人特意挑出枯燥的農業史部分貼在這裡,有兩個用意。1. 與各位分享美國興起的知識和認識。我們許多人雖然生活在美國,但對美國究竟如何崛起及其創業的精神並不清楚。管中窺豹,以農業發展為例,可見一斑。2. 通過比較,知道差距。國家近年來進步顯著,固然可喜,但各類社會、經濟問題也會越來越多且複雜。集中精力搞好經濟、社會建設,包括改善農業經濟及億萬農民的生活,少談些大國、崛起,甚至好勇鬥狠之類的空話。-qmh)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給鄉黨TT:西安最懷念的地方
2006: 蓮花落(六)
2005: 同一首歌 老鷹號 [試貼圖]
2005: 在銀色的月光下
2002: 大話西遊之三打白骨精 ZT
2002: 今日笑話:快樂的小白兔飄渺如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