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跨国婚姻 > 帖子
【音乐随想:Sad Songs 】 (祝星愿的朋友们暑安。)
送交者: qmh 2007年06月12日17:53:58 于 [跨国婚姻] 发送悄悄话




【音乐随想:Sad Songs 】 (文: qmh/启明)

(一)
数年前一个晚上,忽然听见儿子在床上呜呜地哭。赶紧从书房跑过去,问他出了什么事。儿子抹着眼泪说道,他今天在电视里看了一个令人难过的卡通故事 (a sad movie),“Mr. Krab was so nice to Sponge Bob,but Plankton ...”,越说越泣不成声。我赶紧哄他,又是讲故事,又是说笑话,甚至自编自唱了一首歌曲,想方设法分散他的注意力。每当他平静下来,侧身一躺在床上,便呜呜地又哭起来。最后,儿子忍不住流着泪大声喊道: I can't take it any more。The story takes over my whole brain!

同学曾经说,你的儿子,“又是一个小帅哥”。我笑答,我看我的儿子,还是一个“小情种”。不知道今后是祸是福?

几天以后,我把儿子送去学武术。附近没有像样的中国功夫学校,只好先学跆拳道和柔道,练出个刚柔并济、性格坚强的硬汉子也好。

(二)
几天以前,听到几首熟悉的歌曲,忽然也觉得 very, very sad。

在法国中部山区,有一个地方叫做 Auvergne。公元前百年以远,一个异常独立、倔强的民族,迁居于此。经历了罗马人的征服之后,在厮杀和纷争不绝的漫长的中世纪里,这里的人民始终保持自身独立,过着较为平静、朴素,田园和牧歌似的生活。直到16-17世纪,Auvergne 才正式成为法兰西王国的一部分。

17世纪晚期以后,法国的一些知识分子、贵族开始在民间收集故事、传说,和音乐。崇尚自然,一时虽未蔚然成风;但相对于中世纪社会宫廷的腐朽,教会的沉闷和专制,无疑吹入一缕清新、自然、和煦的风。思想家卢梭由是感叹不已,呼吁人类“回归自然”。

从20世纪初起,法国作曲家 Joseph Canteloube (1879-1957) 开始遍游法国各地,收集民间音乐。Canteloube 出生于Auvergne,对故乡的歌曲情有独钟。他所编辑、整理的歌谣,“Chants d’Auvergne”(Songs of the Auvergne),倍受一代又一代歌唱家和民众的喜爱。这些年代久远的民歌,在人们脑海中唤起一幅宁静、舒展、美丽的田园风光;虽然是现代人,我们也能够从中体会到一个古老民族亲切、单纯的生活和情感。

(三)
这里选放的三首歌,旋律都比较简单,没有一丝华丽的色彩。忧伤的曲调,低沉轻柔,在旷野飘荡。略带重复的旋律,如同一泓潺潺流淌的溪水,轻轻拍打着你的心。一遍遍,一回回,只到你的心也融化,有一种想要含着笑哭泣的感觉。有的歌曲,入耳;有的歌曲,入心。沁人心脾的歌曲,对着灵魂低语。这三首歌的歌词也非常简单,“牧羊女 ... 失恋的女孩 ... 坐在草地上 ... 痛哭 ... 跨过小河 ... 靠近我 ... 田园 ... ”等等。简洁纯净,如透明的空气。轻柔的飘来,吾身吾心,自有一种返璞归真、重返自然之感。这些寻常的文字,又如同牧羊女手中的一捧秋叶,伴着音乐的和风,向空中挥撒,便成为迎风飞舞的精灵,使人陶醉,迷人魂魄。最后飘落一地,悄然而来,又悄然入土。远古的爱情如此,今世的情缘如是。

古往今来,人性都是一样的。爱人,渴望被人爱,人情之常。听先民的歌曲,仿佛走进另一个时代,另一个地方。蓦然回首,却原来人类的命运和情感,古今中外,难分彼此。吾之伤感,先民早已一叹三唱;今人的故事,后世必也会一遍又一遍重演。花开花谢,情生情灭,随歌声去吧 ...

(四)
儿子曾经问我:"Why sad songs are always the most beautiful?"

面对儿子那双稚气的眼神,好奇的目光,我不知道怎样用小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回答他的问题。孩子那颗善感多情的心,却又一次地感动着我。

伤感的艺术,不是因为伤感而美丽。只因灵魂产生对话,情感发出共鸣,而冉冉生辉。命运的旅途,悲喜交集;情感的历程,惺惺相惜。伤感的艺术,是一种内心深处“他乡遇故知”的欣慰。

最伤感的歌曲,有人曰,常常是最美丽的 ...

启明 2006.03.21.
改于 2007.05.31.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4: 第三篇!!!!
2004: 一首谢罪
2003: 恋恋纯白 宛若天使在人间zt
2003: 生命的邮件 by 白岩松
2002: 这儿的人真好!想抱抱谁,亲亲谁啦。哈
2002: 心情故事(2)---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