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讲座(九):傲不可长
现在很多人还没有深入圣贤学问就先批判,这样是没有办法学到东西的。所以傲不可长,一傲慢就跟圣贤学问隔了一层膜了,透不过去了。
在物质文明的今天,古老的东西并不意味着过时,因为社会真理是永恒的,历久弥新的,就像太阳,虽是古老,但每天常新,它不仅赋予人类生命,又带来光明和希望。古圣先贤的教育,就像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带给人类幸福美满。
我在教《弟子规》的时候,刚好有一位老师打电话给我,他说圣贤教诲有糟粕。现在很多人求学问,障碍就在这里,都还没有深入圣贤学问就先批判圣贤人,这样有没有办法学到东西?没有。他又不老实,又不相信,批判。批判是我们比他懂的时候才能批判他,那我们批判圣贤代表我们比圣贤人学问还高。所以傲不可长,一傲慢就跟圣贤学问隔了一层膜了,透不过去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这样就说「你不可以批评」,这样他能不能接受?他不能接受。所以我就说:「请教一下,哪一句是糟粕?」我们还是要有礼貌,「哪一句是糟粕?」这位老师马上说:「晨则省,昏则定」是糟粕,晨昏定省是糟粕。我接着就请教他:「为什么你觉得这一句是糟粕?」这位老师说:「早上问一次,晚上又要问一次,一天要问两次,太麻烦了」。有没有道理?现在每个人都有他一套道理。我就没有正面跟他说「你错了」,这样讲他也不能接受,我就跟他沟通一个观念,我说:「父母时时刻刻都想着孩子,俗话说『岂无万里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岂无万里思亲泪」,确实还是有一些孝子在万里当中都会思念母亲,会流下泪来。「不及高堂」,比不上在家里的父母念孩子的那分心,是无时不刻。我们为人子女想父母,在闽南话有一句话叫「父母疼子长流水」,就是父母念孩子就像水一样,细水长流,都没有中断。但是「子想父母树尾风」,孩子想父母就好象一阵风,咻,吹过来就没了,久久又咻,又再吹一下而已,所以我们比起父母对我们的关怀那真是没有办法比。
所以我接着就跟这位老师说,我说父母这样时时刻刻在念,有一些母亲甚至于在秋冬之际,因为气温的变化特别大,可能刚睡的时候跟半夜差了三、四度都有,所以他怕孩子踢被子,可能半夜会着凉,所以母亲都盖得特别薄,为什么?到半夜的时候冻醒过来,然后赶快去帮孩子盖好被。我在讲这一段的时候,很多的母亲都点头说,她就是这样,还不是只有一位母亲这么做,所以母亲连在睡觉的时候都在想孩子。
所以当我们早上起来去跟父母问安,「爸爸、妈妈,早上好,昨天有睡好吗?」父母一看,你这个额头都发亮,代表睡眠充足,昨天有睡好,他一看很放心。然后你一大早就懂得跟他问安,他的情绪很愉快,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哪有比孩子孝顺更能让父母欢喜的事,所以你这么一问,父母就知道你睡得好,不会替你操心。下午回来家里赶快再跟父母问安,父母一看,今天精神也挺好,代表在学校学习有认真,在学校也没跟同学发生冲突,所以看了他也很放心,所以我们只要早晚问安就能让父母减少很多的担忧。所以我们做子女的,在经济上,在很多生活上,还没有能力去帮助父母,所以我们为人子最起码要做到减少父母的担心。
我这么一引导完之后,这位老师就说:蔡老师,你的中国文化学得还不错。他就没有继续批评这句话是糟粕。他这么一说,我们马上说:没有没有,您过奖了。结果这位老师很厉害,他这么一夸过我,马上给我一个回马枪,直逼问我,他说:蔡老师,你自己都没有做到。因为他知道我是离乡背井在海口推展中国文化,他说:你自己都没做到「晨则省,昏则定」。我们读书人最怕别人说我们说一套做一套,最怕这个。他这么一问,其实我也不紧张,我就接着跟他说明,我说:假如现在我早上问一次,晚上问一次,我妈妈会骂我,她说你不知道长途电话很贵吗?所以我们求学问不能学呆了,要很灵活。
我们早晚问安最重要要让父母安心,你早晚问安让父母在那里担心你花那么多钱,那就跟本质背道而驰。所以我们是成人了,真正能让父母安心的绝对不是你一天打三通电话、五通电话。最让父母安心的是什么?是你的道德学问、为人处事能真正让他信得过,那才是真正不让父母操心,所以要重本质,不能死在形式上。当然从小懂得早晚问安,这是非常好的一个习惯。所以本质是一样,是对父母的关怀,是让父母不担心,但是在做法上可以因人而异。所以我是固定一个礼拜打一通电话回家,我母亲在那个时间,她可能听到电话响就感应说这是我儿子打的。每个礼拜打,有时候太想妈妈了,三天给她打回去,她会有意外的惊喜,她说才三天你就打回来了。所以这个就是说我们要抓住它的本质去活用圣贤的教诲,才能够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生活状态当中,把它运用得很灵活,把它发挥得让父母欢喜,让所有接受我们的这些亲友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一种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