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去日本学习前家里养了一对鸟,当地人叫这种鸟为虎头鹦鹉.其中蓝鸟是母的,绿鸟是公的。最先邻居送来的两只鸟都是蓝的,但跑了一只,当天我母亲就到养鸟专业户老万那里又买了一只绿鸟,寂寞了一天的蓝鸟兴高采烈地把这只绿鸟给迎了进去。后来另一家邻居又送来了一只大个头的绿鸟,据说它是自己落到人家的鸟笼上的。我母亲采取放养的方式,每天都要开笼让他们飞几圈。一开始原来的两只小鸟都不喜欢这只大绿鸟,经常叨它,但是不久它就同蓝鸟一起逐起那只小绿鸟来了。经常把小绿鸟叨得不进笼,站在笼顶上可怜巴巴地叫,后来连笼子都落不上了。母亲只好把这小绿鸟送了人。扫除了障碍,两只鸟儿开始收集起草棍来,于是母亲给它们筑个巢。巢筑好的第二天蓝鸟就下了一个蛋。这让我父亲很是吃惊,我母亲装木箱做巢时,他一直认为是胡闹:“要是鸟在冬天下蛋,就违反了它的规律了。”但鸟儿们不管,一连下了好几个蛋,而且还孵出了好几只小鸟。
但最初我们并不是很喜欢这只大绿鸟,并替小绿鸟未能迎得蓝鸟的欢心而叹息。这只鸟贼极了,不费点儿神抓不着它;它也傲极了,因为拥有修长的体形和鲜艳的羽毛,平时总是傲慢地站在栏杆上,无论我们怎么逗它都是不屑一顾。当时大陆正在上演电视剧《东边日出西边雨》,里面有个叫冯西九的人物,我们总是发现他长得同这只绿鸟很相似,尤其当它被抓在手里时的表情:瞪着大白眼珠,半仰着脑袋,嘴巴一张,脑袋随之一晃,象极了冯西九。于是我们就叫它冯西九。
当母鸟爬窝孵卵时,无聊的冯西九才对我们殷勤点,向我们展示一下它自己。它臭美极了,没事就梳理它的羽毛,有时还站在镜子前梳理。它也挺有观察力的,有一天它对着窗户昂首挺胸地怪叫,我们找了半天才发现它正在对窗外的大雪发着感概。退休在家的母亲却更能发现它的优点:它有时在笼外玩时,一看到母鸟出窝,马上飞回窝里,陪到母鸟再进巢。
小鸟们陆续出壳了,第一次做妈妈的蓝鸟根本没有经验,还未等所有的小鸟都出来,母鸟就已累得爬不起来了。我们都担心蓝鸟会死去,努力让它多吃食物,甚至把笼里的水都换成了渗入人参水的牛奶或米汤了。有时还找机会用铅笔敲敲冯西九的头,谁让它造成了蓝鸟的早婚和早育!但冯西九倒是很镇静,虽然它仍不忘梳装它自己,但其余的时间全用在了那个窝里。它没事就吃,吃完了就钻进木箱里去喂。这时的它真是一位辛苦的鸟爸爸。那时我们又发现了它的另一个特点:它特别怕皮带。有时我们的皮带露在衣服外面,它也要怪叫着飞到我们的腰部去看一下,直到皮带消失。
那年夏天,它们最后一窝小鸟还没有全出壳,有一天我母亲忘记了关阳台的窗,于是冯西九就不见了。我母亲的放养方式已让它习惯了往笼外飞,这次它不但飞出了笼,而且飞离了我们的家及它自己的家。它不是一个不自称职的鸟爸爸和鸟丈夫,但它的离去却让那窝鸟遭了大殃,也让蓝鸟伤心透顶。等我母亲发现时,蓝鸟正站在栏杆上低头小声地叫着。后来我母亲又给它配了一只,但它就是不接受,每天嘴边都是新鸟的毛。我母亲只好把它送还给了把它给我们的那家人,她家里有一群鸟,这样也许对它好些。
冯西九飞离时我正好在日本,回到中国听家里人说后,我想起了我在日本时还曾经梦到它:亮着大白眼珠寻机在咬我的手。冯西九来时我们就猜过它的身世,冯西九的离去似乎又让我们明白了它的路,而它仅仅是一只小小鸟。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家人总是惦记着它,我爸爸甚至还在电脑里留下了了半篇《一只叫冯西九的小鸟》的文章。我采纳了这个题目,写成了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