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萧红
最早读萧红, 是二十几年前了. 写出这几个字, 心里竟是一惊, 二十年了吗? 再细想一下, 是的, 不错. 是二十多年. 那时的我才刚进大学不久.
忘记是在什么地方, 见到介绍萧红的一篇文字, 和一张年代久远了的照片. 盯着照片上的那双眼睛, 看了很久, 竟有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于是, 我对同学说, 我要找她的书来读.
那时候, 同学中流行的是张抗抗梁晓声张承志张贤亮的中短篇小说. 最热门的是十月收获当代小说月刊中篇小说选刊这样的期刊, 常常是整个学校图书馆每种期刊只有一册, 且不许外借, 没有考试的时候, 图书馆开门前就要去等, 晚了就抢不到.
还记得当时是怎样和同学抢着读戴厚英的, 礼平的. 象这样的书, 图书馆是没有的. 忘了是谁, 从哪里搞到一本, 结果就是只那一本书, 几个班的女生排着队的等着抢着看. 一群刚进大学的半大孩子, 如饥似渴地围着仅有的几本小说转着抢着笑着闹着. 说起来我们那一群, 在上大学前, 除了教科书, 竟没有几个是正经读过几本书的.
同学听我说要去读萧红, 就乐啦, 好啊, 好啊, 每次有好书你都抢的厉害, 这下好了, 少了一个排队的.
先想到的是去学校图书馆里找,学校是八十年代初的一所医学院, 平时就常听老师们抱怨, 图书馆里资料太少, 该有的都没有. 本也不指望真能找到这类文学书的. 不想在那成千上万张排列整齐的索引卡片中, 竟找到了萧红的名字和.
通过那个小小的借书窗口, 管理员把书递了出来. 我得了宝贝一样, 两臂交叉着把一本不厚的书抱在胸前, 急急得从图书馆走回下午上着自习的教室, 一路上竟没舍得打开来乱翻, 心里是打定了主意的, 待坐在桌前, 环顾四周正埋头用功的同伴, 深吸一口气后, 要把世界忘到一边, 一副天塌下来也要等我把书读完再说的架式.
那么郑重其事的对待一本书, 平生还是第一次. 现在想来, 原因也简单. 这本书是我自己找来读的, 不是同伴传过来的, 不是书店里随手一翻碰上的, 更不是老师功课逼着的.
翻开封面, 又是先前见过的那张照片, 竟楞住了, 就呆呆得看了半天, 不知想了什么的想了半天.
开始读, 习惯了一目十行的捕捉故事情节的目光和思路, 对萧红要讲的这个故事竟是半天也摸不着头脑.
其实, 私心里是存了幻想的, 早在读她的书之前看过她的照片之后. 心里是想着能从她的书中, 找到一位类似林道静学生样的主角的, 但是没有, 至少在开始没有. 再往下读, 还是没有, 没有一个我想要的角色的影子.
最后不得不放弃, 不得不承认, 那书里的文字和我竟是不亲的, 拒绝的, 没有一丝旧友知己般的默契的.
呼兰河是萧红家乡小镇的名字, 在东北. 那是一个冬天里冷到不小心会把耳朵都冻掉的地方. 是有马车马车夫的. 冬天冷清的早晨, 是有人在街上卖热馒头和热豆腐的. 这些是后来同学问起时讲给她们听的.
那本书我没有读完, 在那个缺书的年代这是少有发生的情况. 最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 从萧红那双大眼睛里我明明的看到了我想要的东西的, 明明的在那里的, 怎么就丢了呢.
还书的时候, 隔着玻璃窗, 等管理员把我的图书证还给我, 半天了, 还怔在他面前. 他抬头不解的看着我, 我才觉出自己的失态.
走出图书馆, 路上仍旧若有所思. 好象是一个人, 你第一眼见到她, 虽然就只打了个照面, 就认定她是你原本就该认识的, 是生命中必定有交集的. 但是.等你急急得追上去, 她却背转了身去, 看来只是我的一厢情愿. 你望着那个背影, 怅怅的, 耿耿于年轻的未经世事的心. 是我辜负了她, 还是她辜负了我呢?
后来我是坦然了, 在那个年龄, 周围多的是看不完听不完的新鲜.
刚从乡下走进城里, 那么兴奋着离开家, 对养育自己的故土并不留恋的. 只有城里的是好的, 至少冬天不用穿臃肿不堪的棉衣棉裤了. 那么笑容灿烂的挥别了故乡, 挥别了亲人, 甚至不懂得顾惜母亲眼里送别的泪, 连乡音都象是要从身上急急抖落掉的一层土.
那样一种刚从升学的压力中释放出来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年少轻狂, 每每让成年后的我无论醒里梦里, 再次面对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时, 汗颜到无地自容.
一个对自己的故土尚未生出留恋的少年, 如何去爱别人字里心里的故土乡亲. 当时的我, 对着那样一本满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深厚人文关怀的文字不感兴趣, 也是自然的了.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