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的帝國主義論
孫中山對於帝國主義的論述,起先於興中會時期,對於清朝在馬關條約後,使中國飽受列強瓜分的困境提出。但在1912年建立中華民國之前,孫中山所領導的革命黨人,將中國積弱慘受列強欺侮,根本問題歸咎於清朝之上,對外關係上極力尋求列強對於中國國民革命的支持,企求列強不要瓜分中國與贊助革命黨推翻清朝。
於1924年,在對於三民主義的演講上,對於帝國主義提出較為具體的論述:
1. 帝國主義是以政治力對於其他民族的征服
1. 政治力的形式為「武力」與「外交」。
2. 在西方勢力未進入東亞以前,漢為東亞唯一帝國主義國家,例如漢代張騫與班固。而漢帝國形式,相比於西方武力是「霸道」,轉以「平天下」的「王道」模式。
2. 20世紀經濟力輔導帝國主義實踐
1. 以原先政治力為基礎,透過「經濟力」進行隱侵略。
2. 在中國,透過簽訂不平等條約,列強取得關稅與銀行優勢,對中國進行經濟力侵略,使得中國處於「次殖民地」地位。
3. 新中國的外交政策為「濟弱扶傾」
1. 中國強盛後,不應當學列強專事帝國主義模仿他國,而是要輔助弱小民族,抵抗世界列強。
前述要點,孫中山在1924年在日本神戶的「大亞洲主義」的演講中,做出了極為深刻總結。指出西方挾船堅炮利侵略是功利強權的「霸道」文化,東方中國是感化懷德的「王道」文化。中日為亞洲最大民族,應當對於世界有所責任,武裝是用於自衛的,聯合亞洲所有民族抵制西方侵略。而孫中山的國事遺囑也再次強調「...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