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 月,我八路軍山東軍區某部在楊勇司令員的指揮下,打了一場漂亮的伏擊戰,不但全殲了日軍一個小分隊,而且還繳獲了一門92式步兵火炮和6 發炮彈。參戰的八路軍戰士如獲至寶,立即把繳獲火炮的消息報告給楊司令。楊司令也十分高興。但只有6 發炮彈,一旦這6 發炮彈打光,這門火炮就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於是,他下令第8 軍分區修械所和炸彈廠立即開始研製炮彈。
然而,當時八路軍兵工廠既無製造炮彈的設備,也無原料來源;僅有的幾十個工人也只能修修槍,造些手榴彈。步兵炮的炮彈是什麼樣,有多大、多長,許多人連見都沒見過。但大家聽說前線需要,情緒都特別高。過去,兵工廠製造手榴彈就是白手起家,從無到有,現在製造炮彈也是一樣。而有些老工人則認為,造炮彈和造手榴彈是兩碼事,炮彈不但要能打出去,而且擊中目標後還要能炸響。正在工人們議論之時,軍分區政委來到了兵工廠,他帶來軍區首長的指示:"一定要把炮彈造出來!"並鼓勵大家克服困難,既要有勇氣造炮彈,還要有勇氣造大炮。於是,軍分區後勤處黨支部研究決定:炸彈廠繼續生產手榴彈,修械所全力投人炮彈的研製,等技術問題解決後,炸彈廠再生產炮彈。
研製炮彈的試驗開始了。由於缺少設備,無法鑄造炮彈殼,只能用撿來的舊的炮彈殼;彈頭所用的原料是破軋花機上的灰生鐵;信管里的雷汞也是從廢炮彈信管里挖出來的……工人們經過反覆試驗,不斷摸索,突破了種種難關,最終研製出3 發炮彈。
人們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新炮彈的試發射。在一個晴朗的早晨,程重遠和趙連成等幾名技術工人帶着這3 發炮彈,到達了指定的試射地點。軍分區政委曾思玉和團長龍世興早已來到了現場,那門在戰鬥中繳獲的92式步兵炮也威風凜凜地站在不遠處的山坡上。試射開始了,目標是對面的一座小破廟。工人們做好了一切射擊(準備,程重遠將炮彈裝進炮筒,只聽"嗵'的一聲,炮彈飛了出去。陽光下,幾十雙眼睛尋找着炮彈的飛行軌跡。然而,等了好半天,四周原野仍是一片寂靜,只有寒風吹動着樹梢,發出"嘩嘩"的響聲。第一發炮彈沒有爆炸,工人們的心涼了半截。趙連成接着裝上第二發炮彈,炮彈打出去了,但是仍然沒有任何響聲。第三發炮彈又射出去了,同樣沒有回音。人們都緊鎖着眉,面面相覷。
過了一會兒,工人們跑過去,將炮彈從深土裡挖出來。程重遠讓大家閃開,他小心翼翼地將引信管卸開,仔細地進行研究,最後找到了炮彈沒有爆炸的原因:撞針的滑道太粗糙,彈簧太軟,彈頭落地後沒有引爆炸藥。政委命令他們馬上進行改裝。工人們不辭辛苦,夜以繼日地工作,不到三大的時間,改裝任務就完成了。第二次試射開始了,還是那個試驗場、那個射擊目標。程重遠再次把炮彈裝進炮筒,炮彈呼地飛出了炮膛,"轟"地一聲巨響,小廟被掀掉了一半。
"爆炸啦,爆炸啦!"在場所有的人都高興得一齊歡呼起來。
從此,炸彈廠開始生產炮彈。但是,由於敵人對根據地進行嚴密封鎖,製造炮彈的各種原料都奇缺。於是,軍分區首長發動民兵去執鐵路,把鋼軌抬回來鍛造彈頭;挨家挨戶地收集破銅爛鐵,用來生產彈殼。
有一天,一名姓范的工人獨自一人提着18磅重的大鐵錘,來到村外的野地里,敲打着一顆日本飛機扔下的沒有爆炸的炸彈,想把裡面的火藥掏出來,再用它的外殼做炮彈。程重遠發現後,連忙制止了他。但這件事卻給程重遠很大啟發:日本飛機扔下的沒有爆炸的炸彈到處都是,如果不及時處理掉,總是一個隱患;但如果能組織起精幹的隊伍,將這些炸彈里的炸藥都掏出來,不但為老百姓解除了危險,而且製造炮彈的原料問題也解決了。這倒是一個一舉兩得的好主意。然而,這卻是一項極其危險的工作,必須找出一個安全可靠的辦法。經過大家一番深人的研究,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將打開後的炸彈放到大鐵鍋里煮,炸藥溶成液體後,會慢慢地從彈殼裡流出來,沒有絲毫的危險。這個辦法傳開後,不但工人們,就連老百姓也到處尋找日本飛機扔下的炸彈,甚至是炸彈的碎片。在八路軍根據地出現了這樣一種奇特的現象:每當日本飛機扔下炸彈後,大人孩子都向着彈着點跑去。炸了的,撿碎片;沒炸的,抬回去放在大鐵鍋里煮。就這樣,通過發動群眾,依靠群眾,製造炮彈的原材料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有了充足的原材料,工廠的產量也就開始日益上升。在起初的幾個月內,平均每月生產10發,以後隨着工人們技術的日益熟練,每月的產量逐漸增加到30多發。與此同時,工人們又開始生產82迫擊炮彈,兩種炮彈的月產量最多時達100 多發。有了炮彈,那門92式步兵炮在前線就更加活躍了。攻堅打據點,摧毀敵人的"烏龜殼",在戰場上大顯威風。日本人還以為八路軍會造火炮了呢。
事實上,工人們也很快就開始研製火炮了。兵工部從黃河虹吸工程區送來一根大曲軸,程重遠等人將它切斷,做了一個炮筒,將那門92式步兵炮的舊炮筒換了下來,並開始仿製全套的92式步兵炮。
3 個月後,一門嶄新的92式步兵炮生產出來了,這是兵工廠的工人們辛勤勞動的結晶。它的炮筒是用火車的大軸挖成的,坐力簧是用藍牌鋼打造的,密封用的甘油是從油中提煉的。炮筒的膛線則是工人們用自己創造的拉線杆,一道道挖出來的。 就這樣,兵工廠先後共生產出4 門92式步兵炮。它們隨我軍轉戰南北,攻城寺鎮,立下了赫赫戰功。當年生產的第一門92式步兵炮,如今已進入中國人民革命博物館,供人們參觀紀念。儘管它顯得那麼粗糙、陳舊,但是它卻凝聚着我軍工程技術人員的智慧和汗水,紀錄着我軍兵器研製史上一段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