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宇航員進入太空倒計時 |
送交者: 李菁 2002年03月13日17:41:3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載人航天分為三步走 中國宇航員進入太空倒計時 三聯生活周刊 文/李菁 1999年11月20日,隨着“神舟”一號順利升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也結束了多年來秘而不宣的狀態,逐漸走入公眾視野。細心觀察,航天界的一些權威人士已通過各種渠道不斷透露這樣的信息:中國自己的宇航員升入太空不是夢想。
如果“中國打造”的宇航員能成功升入太空,中國將成為第三個具有載人航天能力的國家。也許可以這樣判定,中國宇航員進入太空的時間表,早在“神舟”一號升空的那一瞬已經啟動 “應該這樣說,從技術上講,(中國載人航天)目前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但我們不能稍有一點疏忽,要保證萬無一失。”朱總理在一次接見宇航員時說,“你們要相信我們的科學家、工程師,一定能把你們安全送上天、安全接回來。”莊逢甘清楚地記得這句話,他認為:“這對宇航員是個鼓勵,但對我們技術人員的確是一種壓力。所以我們要在確保安全性前提下,將載人飛船送上太空。”這在“技術上是可以實現的,經濟是能夠承受的”。 梁思禮也強調:“我們要再發射幾艘飛船進行實驗,證明技術成熟可靠之後,中國宇航員才可以進入太空。”這個安全性,“不能說百分之百,至少也應該是百分之九十九點幾”。“一定要心裡有底”,這“一是對宇航員負責,二來,對我們國家的聲譽負責”。 載人航天計劃是中國航天史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系統最複雜、技術難度最高的工程。梁思禮介紹說,神舟號有七個分系統,包括宇航員系統、飛船的應用系統、載人航天飛船系統、運載火箭系統(即長二F)、發射艙、測控系統、着陸場,“每個分系統都是相當龐大而複雜的”。 其中,載人航天飛船系統是核心,包括軌道艙、返回艙、推進艙。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前兩次發的神舟一號、二號,飛船回來之後,軌道艙繼續留在太空中,至少半年以上,它仍然可進行許多實驗,這個是目前其他國家不具備的。”梁思禮院士向記者詳細介紹說,“比如俄羅斯,在發射過程中就把軌道艙給扔掉了。”另外,雖然神舟號與俄羅斯的聯盟號外型大致相當,“但我們的比它大,可以上三個人”。“假如以後由於經費問題,只能搞一些小型空間實驗室的話,軌道艙將有很大的利用空間”。所以“這可以說是我國載人飛船的特色和優勢,也完全是我們自己的知識產權”。 莊逢甘透露,“將來載人飛船上天后,我們進行空間活動的第一步是要會交會對接,然後根據國力的可能,適當時期也開展有人和無人照管空間試驗室的研究”。至於單家空間站,由於耗資巨大,“一個國家獨立承擔很困難”,“將來要尋求國際合作的可能”。其中,交會對接是一個很難的技術,不過“我們的飛船已具備可以作為空間救生船的能力”。 載人航天之民生意義在於何處,兩位院士也耐心地向記者作了解釋。莊逢甘說:“地球上的資源畢竟有限,人進入太空後,可以利用地球上不具備的、太空中特有的微重力、高真空等特點,為人類生活服務。”比如,有的藥品在地面上製造比較困難,可以搬到天上;一些高比重和低比重的金屬做成材料,因為地球重力的影響,往往很難融合。但在太空上,這些問題就可迎刃而解。梁思禮說,在以前的返回式衛星中,已經進行了許多試驗,比如將西紅柿、青椒等種子送到太空再帶回來。有趣的是,這些種子出來的果實,“一個青椒足足有半斤,我嘗了一下,味道相當不錯”。在梁院士看來,在地少人多的中國,這個成功具有特殊意義。 “在太空特殊環境下,究竟是失重還是太空的高能離子效應,使遺傳發生了變異,這還不太清楚。不過,這些研究只是剛剛開了個頭,我們可以創新出許多在地面上做不了的東西。”莊逢甘說,“我們的任務是搭好了太空這個平台,各行各業的人可以想方設法利用太空進行自己的研究。” 探月、登月甚至登火星,都是最近愈來愈熱的話題。談及此事,與外界相反,兩位院士顯得很冷靜而務實。“探月,從技術上講也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莊逢甘說,“但探月是一個龐大而系統的科學計劃,需要長遠而周密的設想和規劃。”在梁思禮看來,如果只是向月球發射某個標誌性的東西,“從運載能力上講是沒有問題的,甚至可以說綽綽有餘的”,“但也沒有什麼意義”。而“從科學研究的角度‘探月’,更有意義”。至於登月,梁思禮說,這是一個耗資巨大的事情,應該充分利用他人取回的樣本,“儘量少做人家做過的事情,儘量多做些創新的工作”,“不要為了登月而登月”。 中國宇航員:歷史與現在 1999年,在神舟一號發射成功不久,美國《福克斯新聞》報道說,“要想找到有關中國載人航天計劃的確切內幕消息是非常困難的”,“但很顯然自1968年以來,中國一直在對其稱為‘太空人’的宇航員進行培訓”。該報道稱,中國曾請俄羅斯專家在俄太空城為其訓練兩名宇航員以及幾名訓練員和技術人員。這兩名宇航員與在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上的外國宇航員接受相同的訓練,只是沒有機會得到真正的宇宙飛行機會,“至於中國太空人的身份現在仍然是一個深藏不露的秘密,迄今為止沒有任何媒體對其進行過採訪,他們的姓名和長相都還是個謎”。 其實早在1968年,我國就成立了一個專門的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研究與宇航員相關的各種關鍵技術。比如對宇航員進行嚴格的選擇和特殊訓練,研究環境控制和生命保證系統,其中包括宇航服的設計。此外還包括太空食品及飲料的研製等。 2001年,一篇名為《把中國宇航員送上太空》的報告文學曾揭開了這段歷史,此報告文學描述:1970年夏,中國從1000多名飛行員中選拔出了19名宇航員,其中許多都是當時空軍戰鬥英雄。當時連闖數關“入選”的飛行員方國俊回憶說,“那時就差了一步,訓練也訓了,實驗也驗了,宇宙衣也量體做好了,只差一步就上天了。”但據後來的資料披露,因為考慮耗資巨大,國家最後決定“不搞空間競賽”,從此,我們的航天事業轉向資源、氣象、通信及返回式衛星的研製。載人飛船的工作暫時中止了,宇航員的選拔和訓練也中止了。 1992年,幾代人的夢想重新被提出來。據可靠消息,這次12名宇航員候選人也全部從現役殲擊機飛行員中挑選出來,他們在北京北郊的中國宇航員培訓基地訓練,載入中國史冊的人註定在此產生。 按照中國的載人航天計劃,載人航天工程分為三步實施。第一,發射無人和載人飛船,將宇航員安全地送入近地軌道,進行適量的對地觀測和科學實驗,並使宇航員安全返回地面。第二步,實現宇航員出艙太空行走以及完成飛船與太空艙的交會對接,並發射長期自主飛行、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儘早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間工程系統。第三步,建造大型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 不難理解的是,對宇航員的要求將會非同尋常地嚴格。《把中國宇航員送上太空》的作者、軍旅女作家舒雲後來找到了當年19名宇航員的絕大部分。他們至今念念不忘的,是檢查、訓練的嚴格與殘酷。對許多飛行員來說,進入選拔宇航員最難的一關是“負荷”。一位名叫余桂林的飛行員,順利通過了前邊幾關,最後在“負荷”上翻了船。“負荷”是一項很重要的檢查,受試者坐進人用離心機,半躺着,呈發射時的姿勢。利用艙圍繞軸心旋轉,產生離心力和重力加速度的變化。受試者眼睛望着小紅燈泡,血開始往下流。頭部缺血,視力變差,漸漸看不見了。受試者事先受到警告,如果有什麼不舒服馬上按電鈕,不能強忍着。余桂林在做到某個“負荷”,壓力繼續上升時,“他清楚地聽見肺里滋滋響”。余桂林馬上按了電鈕,試驗立即中止。一檢查,肺炸了。不過好在這並沒有影響他以後做一個普通飛行員。 梁思禮院士介紹說,“對宇航員的體能要求是非常高的”。對此,宇航員要經過像太空模擬艙、人用離心機、震動台、溫度艙、隔音室、失重飛機和衝擊塔等重重考驗。“但宇航員也應該屬於航天專家,因為要學會在太空上操作很多東西,緊急情況應該怎麼處理。一旦出現意外,特殊情況下,比如說出現緊急情況,到逃逸救生艙,一秒、兩秒,瞬間的要求非常高。”梁逢甘說,對宇航員的數量不必要求太多,因為訓練一個宇航員的成本太高,另外,這些宇航員本身就是空軍里的尖子,“可算得上千里挑一,甚至萬里挑一”,可真正能夠升空的,也可能只有兩三個。 誰會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登天英雄,答案應該不會等太久。 世界.中國載人飛船大事記 1957年蘇聯從3000名候選對象中選出6人為第一批宇航員。 1961年4月12日 蘇聯發射世界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1號。尤里.加加林乘東方1號用了108分鐘繞地球運行一圈後安全返回。加加林成為世界上第一位上天的宇航員。此後,美國也正式開始實施阿波羅工程計劃。 1969年7月16日 美國發射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3名宇航員經過75小時50分鐘的飛行後,進入環月軌道。7月21日格林尼治時間2時56分,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將左腳踏到月球上,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飛船24日返回。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用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標誌着中國進入了太空時代。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在發射72秒後即爆炸,7名宇航員喪生。 1992年1月,中國政府批准載人航天工程立項,並定為“921工程”,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擔載人飛船的研製。 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中國第一艘載人試驗飛船“神舟號”順利升空。11月21日凌晨3時41分,“神舟號”準確着陸在預定的回收場,“本次發射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第三個有載人空間項目的國家”。 ——英國廣播公司(BBC) 2001年1月10日1時零分,中國“神舟二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10分鐘後成功進入預定軌道。1月16日19時22分,“神舟二號”無人飛船在太空飛行近七晝夜、環繞地球108圈後,準確返回。 2001年8月,美籍華裔航天員盧傑從“亞特蘭第斯號”航天飛機漫步到“國際太空站”,距離30.58米,創造了太空漫步最長距離的紀錄。盧傑是第三名上太空的華人科學家,此前升上太空的華人科學家還有1985年隨“挑戰者號”升上太空的王贛駿,以及曾升空多達6次的張福林。 截止到1997年底,美國共進行了118次載人航天發射,把537名宇航員送上太空;俄羅斯(包括前蘇聯)共進行了85次載人航天發射,把191名宇航員送上太空。 關於宇航員的一些數字 身高: 1.6米至1.9米 文化程度: 工程數學或科學學士 噴氣式飛機飛行經驗:至少1000小時 安靜時血壓:不高於140/90 基礎訓練時間:1年 在“嘔吐盔”(零重力模擬飛行器)上的嘔吐幾率:1/3 航天飛機能進入太空的次數:100 航天飛機平均發射成本:4.5億美元 宇航員內衣更換頻率:每兩天1次 《科學美國人》供稿,轉引自《北京晚報》 太空—未來的競爭 今年77歲的梁思禮院士是梁啓超先生九個子女中最小的一個。他笑言自己選擇工科是為實現父親“有一個孩子學工科”的心願。1941年,報着"實業救國"的思想,梁思禮赴美國求學。8年之後,博士學成的梁思禮在回國的船上聽新中國成立的消息,此後,他經歷了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全部歷史。 梁思禮的看法是,整體來看世界航天格局,“美國、俄羅斯(包括烏克蘭)、歐空局是前三名”,其後,“我個人認為,應算得上中國和日本”。日本的工業基礎、特別是電子工業基礎遠遠強於中國,它們的衛星重量輕,功能多;但在運載火箭技術上,中國又遠遠強於日本——日本的“H-2”型火箭多次失敗,而“我們的長征火箭,連續23次發射成功,應該處於國際水平”。 對於民間甚為熱衷的太空夢,梁思禮坦承:“我理解,我們也有能力實現這個夢想,但就我個人看來,發展順序應該是:第一國防,第二空間基礎建設,第三是載人,第四是探月。” “天”是海陸空以外的第四疆域。“西方一些戰略家預言:21世紀國家對航天能力的依賴,可以與19、20世紀國家對電力和石油的依賴相比。”梁思禮介紹說,美國最近組成了航空航天軍,俄羅斯也組成了航天部隊,“所以21世紀有可能發展到太空武器化,或者叫天戰,爭奪制天權。”“就像科索沃戰爭、海灣戰爭,包括美國打擊阿富汗,它們都表明擁有空間技術,將使軍事能力大大增強。所以我們必須加速發展航天技術,重視對空間的開發和建設。” 梁思禮強調:“以往一提到基礎設施,就想到電網、石油管道等地面上的設施建設,現在要樹立空間基礎設施的觀念”,而且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空間基礎設施絕對是具有很大回報率的事情”。 “美國早就開始了空間基礎建設,這不僅僅是發射幾個衛星的問題,比如說它們為了建成GPS系統,花了130億美元、用了16年才建成。這些系統在軍事和民用上都發揮了巨大、不可替代的作用。相比上天或登月,空間基礎設施的建設,無論對一個國家的整體實力還是對民生,都具重大意義。”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