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陳毅的黑手
送交者: 蓑笠翁 2004年12月22日03:55:32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原創】陳毅的黑手-揭開陳成為老總的畫皮 文章來源: 蓑笠翁 陳毅的黑手-揭開陳成為老總的畫皮之一

1958年的反教條主義,現在很多的觀點認為,老彭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因為老毛在廬山上對老彭說,“反教條主義,為了順你的意,我讓他們一個提前休息,一個發了轉業費,你彭德懷還不滿意?”〔1〕但實際上並不是這麼一回事兒。這是一種誤解。可以說,1958年粟裕被批,最大的受益者,並不是彭德懷,也不是什麼聶榮臻或是鄧小平,而是陳毅。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陳從此成為一個方面軍和新四軍的唯一代表了,所有的軍功都幾乎算到他一個人頭上去了。

因為陳和粟裕是老戰友,所以他“搶功”有先天優勢。而象聶榮臻、彭德懷,怎麼搶功?說的不好聽點,陳毅有點類似於滿清時候的沙俄,雖然當時正面和清政府交涉、開戰的是英、法等國,但得到最大利益的卻不是他們。而是打着“調停”幌子的沙俄,沙俄從清政府那裡搶走了15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至今也未還給我們。 沙俄之所以成為最大受益者,因為它與中國相鄰。同樣道理,陳毅也是批粟的最大受益者。當然,陳胖子也有福氣,隨着葉挺、項英、饒涑石、粟裕的或殞命或倒台,使他成了唯一能代表三野和新四軍的碩果。

在濟南市解放閣的“濟南戰役革命文物陳列室”,陳列着一張陳毅拿着望遠鏡,與粟裕一起視察陣地的照片,成為“陳毅指揮了濟南戰役”的“鐵證”。 相信每一位不知道城南莊陳毅被調一事的遊客,都會因為這個照片,而誤以為濟南戰役時,陳毅在華野,誤以為濟南戰役是陳毅指揮的! 實際上這張照片攝於孟良崮戰役,如今放到了濟南戰役革命文物陳列室,欺騙世人。 “解放閣修建碑記”是濟南市政府題的詞,上面寫着:“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陳毅、副司令員粟裕等遵照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的戰略部署,率華東野戰軍進行濟南戰役。” 能讓政府部門公開撒謊騙人,若非陳毅等人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工作”,是辦不到的。即使沒有陳毅的黑手操作,那麼陳毅在生前也多次來此參觀,怎麼從來不指出事實的真相呢?

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同粟裕不合的將軍的攙和。許將軍〔2〕就是其中的一個。在1986年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許世友回憶錄》第19章《攻克濟南》中有下面的句子: 第541頁:華東野戰軍首長研究決定:以山東兵團加上外線兵團一部,占參戰兵力的44%,共約14萬人,組成攻城兵團,由譚震林同志和我負責。以參戰兵力的56%,約18萬人,組成打援兵團,歸粟裕同志指揮。 第545頁:陳毅同志和譚震林同志還親自到參戰部隊作戰前動員,激發了無比高昂的戰鬥士氣。 在許世友的筆下,陳毅同志竟然在濟南戰役前夕“親自到參戰部隊作戰前動員”!

另外,在《許世友回憶錄》這本書中,從來沒講過粟裕是代司令員兼代政委,從來沒講過陳毅自48年5月起就不在華野。再加上許世友虛構的陳毅“親自到參戰部隊作戰前動員”,讀者會自然的以為前面所說的“華東野戰軍首長”是陳毅! 粟裕指揮打援兵力,這是很正常的,林彪也常這麼幹。比如二打四平,就是由李天佑為總指揮,林彪負責打援方向。林彪在整個解放戰爭中,很少當攻城總指揮,一般是指令別人。粟裕也是如此。 而許世友故意誘使讀者以為“華東野戰軍首長”是陳毅,再說自己負責攻城,粟裕負責打援,這麼一來,就誘使讀者產生一個誤解:華東野戰軍首長是陳毅,粟裕和許世友是同一個級別的兵團級! 呵呵,人心都是肉長的,所以都會有傾向性的。

1946年抗戰勝利後第一年,在延安呆了三年的陳毅同志在老毛的派遣下,來到山東,任山東野戰軍司令員,這時的陳已經親自見識了在整風運動後的老毛。 這對於陳來講是一個很的的轉折。陳吸取了在井岡山時期的教訓,極力推行老毛外線出擊的主張,與華中野戰軍司令粟裕自作主張的“先內線殲敵,再外線出擊”的戰略方針產生爭論。但是老毛卻支持了粟裕。由此而造就了被通令全軍仿效的“七戰七捷”。 後來的事實證明了此事在老陳的心中是陰影不散多年。 陳毅說粟裕七戰七捷是戰術勝利,戰略失敗。因為它耽誤了山東與蘇北共軍的聯合,導致蘇北根據地的喪失,在戰略上是失敗的。就是因為粟打了勝仗,可是卻導致了陳毅在淮北和蘇北打敗仗。58年後,陳毅指示有關部門把“七戰七捷”批倒批臭。

【原創】陳毅的黑手-揭開陳成為老總的畫皮之二

豫東戰役之後,粟裕以“軍事觀察家”名義,在報紙上發表文章,評論該役勝利。由於粟裕只是提到華野部隊而沒有提到中野部隊,當時在中野的陳毅大動肝火,說沒有我們中野的配合,你們也打不了勝仗,實際上此事與中野的干係很小,就好象是遼瀋戰役同淮海戰役關係那樣的。到了粟裕指揮打打濟南的時候,陳毅正在中野司令部里發牢騷:“這裡有劉伯承,東有粟裕,我不如去辦一所大學。”

後來是有一天華野參謀長陳士榘到中野營以上幹部會作報告,介紹打洛陽的戰鬥經驗,雖然報告總的講得較好,但對炮火的作用說得有些過份。以至陳士榘講完後,天都黑了,劉伯承還叫大家不要走,接着講了話,叫大家不要有光想依靠大炮作戰的心理,強調過去戰爭中甩手榴彈也戰勝了敵人的事實,部隊應根據現有裝備條件,發揮我軍長處,勇敢機智地戰勝敵人。

但是陳毅卻有了題材。陳毅於7月24日,給華野代司令員、政委粟裕,參謀長陳士榘,發去了一封很長的電報,並報中央。電文措詞十分嚴厲,指出:“無論個人的驕傲與部隊的自大作風,均屬政治問題,即是弱的表現”;要他們“在雨季整訓中,注意上述問題的檢討。”  粟裕、陳士榘,很快於7月28日,復電“陳軍長,並報軍委”,表示“完全接受批評並進行了檢討”並向劉鄧及兄弟部隊表示歉意。陳士榘也表示,那天講話後就覺得有不妥之處,“希多方加以指示”,並對步炮協同問題作了解釋。老陳把此事上報延安。

再後來,有這麼一封電報同陳毅的反應有關。 1948年10月下旬,淮海戰役的各項準備基本就緒。10月23日,粟裕與譚震林,陳士榘,張震一起,發出淮海戰役預備命令預備命令發出以後,華野全軍立即進入緊張的戰前準備,粟裕和華野指揮機關整裝待發。10月30日,華東局書記饒漱石突然接到老毛代表中央軍委起草的電報。

漱石同志:

自中央子虞電至今已九個月,未寒電至今已兩個半月,華野前委書記對於執行中央請示制度及在軍隊中開展反對無紀律無政府狀態反對事前不請示事後不報告經驗主義與游擊主義的惡劣作風,至今沒有表示態度,亦未申明理由,在此問題上失去主動性,落在一切兵團之後,實屬不合。你是華東軍區及華野全軍的政治委員,現責成你傳達中央意旨,處理此問題,並以結果告為盼。軍委三十 亥

這是一份非同尋常的電報,批評的是華野前委書記,可是並不直接發給華野前委代理書記粟裕,而發給華東局書記饒漱石。何況,在電報指出的這段時間內,粟裕和中央軍委之間央之間電報往來頻繁,大事都有請示報告,而且毛澤東在10月6日為中共中央起草的給粟裕並告饒漱石的復電中明確表示:“你們七月間關於部隊思想情況的報告,算得上一個綜合報告。九月的報告可在這次會議(指10月間召開的華野前委擴大會議)後做,即將會議情況報告即可”。6天前剛剛結束的華野前委擴大會議,主要就是傳達貫徹中央政治局九月會議精神,就加強紀律性問題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並且通過了相應的決議。10月29日,老毛為中央起草的致華野前委諸同志電說:“我們收到並閱悉了華野前委擴大會議關於加強紀律性,克服黨內無紀律無政府狀態的決議,這為這個決議是正確的。”可以說,粟裕已經用他的實際行動表明了對中央關於建立報告制度的決定和在軍隊中開展反對無政府狀態的指示的態度。

老毛為什麼要發這麼一份電報?當時沒有見到解釋,現在也不好揣測。問題是它來得不是時候。當時軍情緊急,刻不容緩。各種跡象表明,國民黨軍隊有南撤企圖,發起淮海戰役時不我待。軍委於10月23日、24日兩次來電,指令“粟譚速赴南線指揮”,要“粟譚專心指揮作戰”。接到軍委10月30日電報後,饒漱石約粟裕談話,建議他給老毛寫一個檢討報告。粟裕肩負中央軍委給他的戰役指揮重任,實在沒有時間坐下來寫個檢討報告。他對饒漱石說:“這個檢討報告遲早是要作的,等打完這一仗再說吧。” 可是粟裕一直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在緊張的戰役指揮中,仍然爭分奪秒趕寫綜合報告。11月9日,在分割包圍黃百韜兵團長的關鍵時刻,終於向中共中央和軍委送上了關於華野前委擴大會議檢討無紀律無政府現象的情況報告,作為補作的9月份綜合報告。〔3〕《粟裕傳》

【原創】陳毅的黑手-揭開陳成為老總的畫皮之三

而1948年5月“陳毅被調離”這件事更是晦莫如深,很多人壓根不知道豫東、濟南、淮海戰役期間,陳毅根本不在華野。而陳被調走的時候,老毛連催好幾次才離開。從上到下,陳在三野的時間是很短的,到後來竟成了三野的標誌,也是歷史原因造成的吧。

建國後,老毛開始批教條主義,粟也開始為歷史上對陳的不恭付出了代價。實話實說,粟並不在意和彭、聶,畢竟鬧了多年,他們也沒能把粟怎麼樣。彭雖然有毛的撐腰,粟其實並不怕他,戰功在那擺着呢,況且後面站着一個野戰軍。遠的不說,就講近的,彭在朝鮮戰場上拿12軍都沒轍,被李震到處告狀,最後是彭口氣軟下來。如果沒有陳的拆台,諒彭拿粟也沒什麼辦法。為什麼這樣說呢,在批粟的時候,沒一個三野的將軍出來替粟說話,顯然是有人在背後搞鬼了。而搗鬼的就是陳。而且是陳搗鬼在前,毛改變對粟的態度在後,彭只是趁火打劫。

也正是陳的插手,粟的罪名才有了這麼一項“極端的資產階級個人主義者” ,因為粟不尊敬他,而是自作主張。也就是因為在批粟的時候,老陳陷的很深,粟的平反才會那麼的艱難。當然,人與人的關係是動態的。不能因為毛、林後來反目,就否認他們曾經是親密戰友。不能因為粟、葉飛後來關係還可以,就否認粟曾經暗算過葉飛。 同樣,不能因為陳粟關係曾經非常好,就否認陳在某個時期整過粟。同樣,不能因為陳在某個時期整過粟,就否認陳、粟後來又調整好關係。畢竟他們是老戰友,陳胖子在文革中遭難時,粟並沒有落井下石! 是粟後來諒解了胖子!就是因為此, 粟的家人或部屬不好說胖子的壞話,而是就一個勁地給彭總抹黑!

恰恰的是因為陳老總和彭老總後來都成了正義的一方,那麼批粟就成了好人斗好人,是誤會。也就才有了粟的平反是這麼的曲折。

在濟南革命烈士陵園烈士事跡陳列室里,是陳粟的合照放在最顯赫的位置。而事實上,當時全軍指揮是粟裕,攻濟總指揮是許世友。史載,陳老總曾到此一游過,還對大家說,粟總啊,是我的親家哪。

當然後來的《陳毅傳》,也有那麼幾個地方值得商酌。有人指出,至少本書有二個地方不妥(還有那個林彪是逃兵的說法我早就批判過了) 。其一是把陳毅獨當一面時的失利歸因於兵力未能集中,而這是不對的。

南北滿分立時,三下江南、四保臨江,雖然初期南滿一度困難,但沒有人歸因於“南滿部隊沒有放棄南滿撤向北滿”。陳賡長期獨當一面,也沒有與晉冀魯豫野戰軍其他部隊一同打仗。 就拿華野自己來說,陳毅5萬人對國民黨軍10萬,屢戰屢敗,歸因於兵力沒有精中,而粟裕3萬多人對12萬,屢戰屢勝,如何歸因?解放戰爭第二年,華野在濟南戰役前,也一直分處幾地。

總之在解放戰爭中,一個大的戰略區,分為二個以上的作戰方向,這並不是多麼罕見的事,倒是象陳毅那樣獨當一面就屢戰屢敗,非常少見。陳賡、蕭勁光,華野第二年的陳士榘、韋國清、許世友,都不象陳毅那麼個一路潰退法,從淮北一直退到蘇北,再在二淮保衛戰中無作為。 《陳毅傳》以“兵力未集中”作為陳毅兵敗的原因,根本說不通。關鍵還是陳毅能力上的問題,戰略上這種布置沒有失誤。 事實上,46年下半年如果華野與山野真的“兵力集中”了,淮陰會丟得更快,因為敵人可從南、北二個方向夾攻二淮,我“兵力集中”的野戰軍就會迎接不暇。兵力分處二個作戰方向,是更高明的戰略。類似的情況,東北分為南、北滿,而不是南滿部隊與北滿“兵力集中”,是更高明的戰略,這叫南拉北打,北拉南打。而46年的晉冀魯豫解放區也應分為二個作戰方向,陳賡不宜和劉鄧合兵一處。

《陳毅傳》第二個不妥的地方是,劉鄧在48年2月的電報中,向華東要大員,以解決財政的嚴重問題,這裡指的是鄧子恢。《陳毅傳》卻把此電錄入,這樣寫,容易給讀者造成誤會,使讀者不小心把鄧子恢的功勞放到陳毅身上。 雖然鄧子恢是5月30日和陳毅結伴去的中野,但2月劉鄧的要人,是鄧子恢,不是陳毅。並不能理解成“劉鄧如盼星星盼月亮般,希望陳毅來解救自己的財政危機”。況且陳毅到了中野後,也確實沒管什麼財政。在中原嚴重的財政危機面前,陳毅倒是閒得連下棋都找不到對手。 看看《鄧子恢傳》,鄧子恢到了中原後就是管財政的。

〔1〕 權延赤:《廬山會議新說》(《大時代》雜誌增刊),大眾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

〔2〕《許世友回憶錄》1986年解放軍出版社出版。

〔3〕《粟裕傳》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解讀中國新一代“夏”級戰略核潛艇  
2003: 神秘的051D型--首條萬噸大艦
2002: 各地打架特色一覽
2002: 蔣介石決不是一個英雄
2001: 阿富汗戰爭極其後續發展對中國的影響
2001: 論中國上馬航母的五個必要性、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