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親曆日本靖國神社
送交者: 5500 2004年12月22日11:10:0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時隔5年,重新站在東京的街頭,燈火不再炫目,高樓也不再逼人,因為我的城市也是一樣的燈火,一樣的高樓。5年前,第一次跨出國門,就來到了日本。與日本青年打牌,在日本人家裡住宿,記憶里充滿溫情的畫面。這一次來,卻是帶着沉重的話題,與日本學者和記者研討中日關係及媒體的作用。

  兩天的會議,有交鋒,也有共識。會議吸引了很多人。從大家關切的眼神可以看出 ,中日關係是個難題。

  會議中途,我溜了出去,去看靖國神社。在發言中,我提到,小泉首相必須停止參拜靖國神社,現在我要看看靖國神社到底是什麼樣子。來到靖國神社的門口,高大的鳥居門旁,一塊石碑上四個大字“靖國神社”赫然映入眼帘。神社猶如公園,雖是深秋,道路兩邊的樹木仍鬱鬱蔥蔥,一些石碑散立在林間,刻着諸如“田中支隊忠魂碑”的字樣。沿着道路前行,路過挎刀昂首的神社創始人大村益次郎的雕像和一重再一重的鳥居門,即可看見拜殿。拜殿前低垂着巨幅的白色布幔,上飾四枚皇室菊花徽記,靖國神社與“國家神道”的干係由此可見。殿前,三兩個人正雙手合十,低頭參拜。行至此處,遊人止步。

  這是個普通的星期天,神社裡的遊人不多也不少,平和寧靜,與別的公園似無二致。但你若是中國人,細細看那一樹一木,終究意難平:許多好端端的櫻樹被釘上白牌或捆上白紙,上書“鐵兵之櫻”、“肝櫻”等字樣,落款是“????駐屯步兵第一連隊戰友會”、“南支派遣軍肝兵團獨立步兵第二百二十大隊”等,原來這些都是戰爭遺族“慰靈”的“獻木”!再看一對建於1935年的石塔,塔身共有16塊浮雕,描繪日本侵華的“豐功偉績”,如侵占台灣、占領東北等,其中一幅繪有日本兵打開天津城門,日本軍官持刀趾高氣揚魚貫而入的情景。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樣赤裸裸“追慕景仰”侵略行為的浮雕居然還能佇立於光天化日之下!

  進入拜殿旁的“游就館”,你就會真正怒火中燒:這個戰爭博物館不僅展示了日軍的各種殺人工具,還用最冷血、最無恥的方式講述它的侵略戰爭歷史,並將甲級戰犯(例如東條英機)的照片高懸於牆上,讓人頂禮膜拜。一進二樓展廳,即可看見“居必擇鄉,游必就士”八個大字,周圍是一圈軍人的照片。這八個字出自中國典籍《荀子·勸學》,意思是君子要選擇有利於自己成長的環境居住,要選擇可以使自己進步的人交往,但“游就館”里張揚的“士”與中華文明推崇的“士”哪裡有一點點相同!這就是中日文化比較的詭異之處,明明是相同的字符,相同的淵源,卻承載了如此不同的涵義!在中日交往中,似乎總能在不經意間發現我們有許多相似之處,但若因此以為我們是相同的,將是巨大的錯誤。

  11個展室,我一間一間走過,看見一場又一場發生在別國土地上的“靖國”戰爭,其中大多數是在中國的土地上。在解釋為什麼要“進入”亞洲各國時,解說詞列舉了日本是如何的資源短缺,比如當時日本的石油、鐵、銅等只夠維持多少天、多少個星期、多少個月,多麼“無辜”的理由呵!不同時期的亞洲地圖上,勾勒出日本帝國的榮光,而我眼中只見亞洲人民的血光。在最後一間展室的幾大本留言簿上,我看見一個法國人寫道:“是否要在柏林建一個納粹博物館呢?別忘了你們殺了那麼多人!”一個美國人寫道:“我只是不明白你們怎麼能夠為戰爭找到正當的理由。”但一個日本人寫道:“我為日本而驕傲!”

  這就是靖國神社,沒有一絲的反省,沒有一絲的懺悔,只有對帝國往昔的“追慕”。這就是靖國神社,恰如本尼迪克特筆下的《菊與刀》,一面呈現着日本風物的靜寂之美,一面供奉着鐵血武士的奪命利器。

  走出靖國神社,置身繁華的東京街頭,我有些迷惑:這裡是21世紀的日本,一切看來那麼先進、文明、有序;而那個神社裡,也是21世紀的日本,一切卻散發出刺鼻的霉味。究竟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日本?

  晚上,我見到了朋子,她是我在英國牛津大學同學一年的好朋友。在牛津時,我倆是班上僅有的兩個非英語國家學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分別兩年,能在東京相見,我們都很高興。關于靖國神社的問題,我沒有問她,因為我了解她並不贊成那些右翼分子的意見。但我不禁想起在牛津的一個學院內,牆上刻着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的名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們為了各自的國家兵戎相見、戰死沙場,而學院只想提醒後來者,他們曾經是坐在一個課堂上的同學。這個例子有些極端,但我希望我和朋子永遠不要面對類似的痛苦。

  離開日本的前一天,我住在一個海邊旅館裡。晚上,聽着不斷襲來的濤聲,我也思潮起伏。1397年前,日本遣隋史攜帶國書的第一句便是———“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否”,引得隋煬帝大怒,蕞爾小國,“倭王”豈敢與我平起平坐!1200多年後,正是小小日本讓大中華的子民嘗到了什麼是喪權辱國。今天,中日兩國有史以來首次同時呈現大國崛起之勢,這是對兩國共同的考驗。也許歷史並不能告訴未來,但從歷史中汲取教訓,卻是每個民族應有的智慧。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解讀中國新一代“夏”級戰略核潛艇  
2003: 神秘的051D型--首條萬噸大艦
2002: 各地打架特色一覽
2002: 蔣介石決不是一個英雄
2001: 阿富汗戰爭極其後續發展對中國的影響
2001: 論中國上馬航母的五個必要性、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