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漫談美國的稅與美國的貧富懸殊
送交者: hebeiman1 2015年03月20日10:42:5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漫談美國的稅與美國的貧富懸殊



看大家對美國這麼關注,那談談美國的稅收吧,看看各種稅收對百姓生活的影響。以及我們為什麼是社會主義國家

  作為家庭,影響最大的主要是三種稅:1、消費稅(細分為聯邦稅和州稅)。2,所得稅,每年4月半之前必須以家庭為單位繳納給聯邦稅務局。3、房產稅,每年1月底繳納給當地政府。

  美國是小政府。這話對了一半。別忘了美國是民主黨、共和黨輪流執政。共和黨主張小政府大社會。民主黨可不這麼看,他們認為政府應該更多的介入社會,救濟窮人。何況各州執政黨的情況不一樣,比如加州就是民主黨執政,也叫民主黨的大本營。比如第二大州的德州,就是共和黨執政,人們普遍認為德州是共和黨的大本營。

   民主黨、共和黨執政理念有差異,這種差異深深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多說一點吧,反正也是閒聊。比如,消費者權益保護,加州會偏向消費者,告企業成功率會高一些。德州會偏向企業一些,正如國內常說的“為企業保駕護航”。傾向有多複雜?這種傾向是相互的而且和你想的完全不同哦。

   這影響有多大呢?很大,非常大!加州看一個牙醫比德州貴一倍!為什麼呢?有醫療事故,加州會偏向患者,這就導致兩點:1、醫療成本增加,至少醫生要購買很高的醫療責任險(大概是這樣的名稱,各位不必糾纏細節),2、沒本事、沒經驗的醫生不敢隨便執業,所以,開業的都是很好的醫生。而且,執業醫生相對少而精。德州完全不同。一是什麼樣的醫生都敢執業,都敢開診所。二是,他們也不像加州醫生那樣小心翼翼,不必買很高額的醫療責任險,這就大大降低了醫療成本。執業醫生多,競爭激烈些,價格自然沒那麼高。比如深度洗牙花了1778美元,自付570美元,那是加州。在德州,深度洗牙800塊,自付200塊。拔牙800塊,自付200塊。加州弟拔牙的話,2000都打不住

   消費稅:我只說兩頭的,民主黨和共和黨大本營的情況,就是加州和德州。

   消費稅顧名思義,主要發生在消費環節,你去飯館吃飯、去牙醫看牙、去商店買東西,看到的報價,都是不含稅價格,你結賬的時候都會在這個基礎上被徵收一筆不小的消費稅。購買食品不征消費稅。購買飲料和半成品食品都要徵稅。

   德州:共和黨,小政府。所以沒有地方稅--美國叫州稅,只徵收國稅--美國叫聯邦稅。德州的州政府開銷極低,比如救濟窮人這一塊,聯邦政府(中央政府)有的,德州就有,因為那是聯邦政府掏錢。聯邦政府沒有的,德州政府絕對沒有,因為它掏不起錢,它沒徵稅,哪來的錢救濟窮人?

   所以在德州買東西,只徵收8.25%的聯邦稅。

而加州則是民主黨的大本營,民主黨要額外給本州居民福利,從哪兒來?羊毛出在羊身上,自然是徵稅了,所以你在加州買東西,除了8.25%的聯邦稅,還有一筆差不多的州稅。

因此很多人來德州也順便購物,至少節省百分之幾的稅金。

兩州的福利待遇也大不一樣。加州好很多,德州差一些。

這是州稅的情況。

美國的行政管理層次如下:

1、聯邦政府,就是美國政府。2、州政府。3、郡政府,也有叫做縣政府的,英文叫做county。4、區鎮政府,英文叫做city。

前面說的消費稅是交給州政府和聯邦政府的。所得稅也是交給聯邦政府的。

縣區政府的稅收從哪兒來?  從房產稅里徵收。

   一般,房產稅里會有很多的徵收細目。我撿主要的說。首先是縣政府徵稅,縣政府和州政府差不多,很小。所以縣政府的稅收很低,只有房產稅(收起來之後)的幾個百分點。有1/3左右是city政府的稅收,用於區政府的所有開銷,包括養警察、消防救護隊和政府所有公務人員。還有差不多2/3是教育稅,其中很小一部分用於county college,就是縣政府辦的社區大學。絕大部分用於本city的中小學費用。學區(ISD)主要是以city為單位。但是學區的劃分又和city劃分不完全一致。好的學區有可能延伸到相鄰的city里去。

所以,別說美國的中小學是免費的教育。都在當地居民的房產稅里包括了。

房主到了一定的年紀,65歲,房產稅會大幅度降低,不必再繳納教育稅。他只需繳納1/3的房產稅就夠了。

這個教育稅是強制的,哪怕你沒孩子,哪怕你7-8個孩子,都要交一樣的稅。

這樣來看,一個學區是不是有錢,是不是能請很好的老師(多給工資啊,什麼老師都能請到),關鍵就看你這個學區的房子是不是值錢了。

美國大多數都是木結構的房子,房屋本身很便宜,相互差異也沒多大。憑什麼有的房子賣兩萬美元,有的賣十幾萬、二十幾萬呢?有的甚至賣得更貴?小布什的房子現在700萬美元。房屋本身的造價可能連1/10都不到。還是個舊房子。

完全兩個因素造成的:一是人為因素,二是市場因素。市場因素很容易理解,我就願意擇鄰而居,願意和差不多的家庭做鄰居。既不願意和窮人、更不願意和巨富的人住在一起。人為因素取決於建築商。建築商經過市場調查,認為這一片適合什麼樣的人群,用什麼樣的成本、建造什麼式樣的房子。

所以,在美國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人為地把一個個地區劃分成窮人、中產、上等中產、富人等等不同的區域,這種合法的經濟手段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實際上變相的做了“種族隔離”。

於是,黑人不幹了,墨西哥人不幹了,我們要冥煮!。最後,政府的建築法案里增加了一條,各種“高等”住宅區必須有廉價房。建築商多精明啊?他們馬上就在高檔小區里劃分一小片區域,建聯排別墅(Townhouse)和單元房(Apartment)。總價變了,單價一點沒變。比如,200米的獨立住房20萬美元,1000美元一平米。Townhouse140平米三居室賣14萬。80平米的兩居室賣8萬。單價都是1000美元一平米。可是後兩種房子都有很高的物業管理費,美國叫HOA費。窮人還是擠不進這地方來。你年收入6萬,你住200米大房子,我5萬,想來想去,咬着牙買Townhouse吧。但物業費。。。大家想下中國高端別墅區的物業費吧,還得算美國人工!80平米的單元房子富豪都不會買,你買了,想賣都賣不掉。開發商有辦法逃避法律!我建了哦!你不住哦~也不貴哦~尼瑪房子8萬一套哦!物業費,房產稅......

美國就是這樣把人按照經濟收入不同,硬給分割開了。

也有20-30萬的中產區,也有百萬豪宅,還有小布什的那片幾百萬的豪宅區。

說了這麼多,到底有什麼區別麼?

區別太大了!

從赤貧到巨富。都被人為地割裂開。

不同的區域,政府稅收差的太大,窮的區,占地廣,看不見警察,為啥?美國是法制聯邦國家,除了要交給國家的稅,當地的稅用在當地,中國地方政府公務員收入低你懂了嗎?窮地方政府每戶只能收到幾百塊的稅,養不起警察。所以,你開車隨便超速,絕對沒警察管你。你要是到布什的那個區,一戶人家一年繳納十幾萬稅,能養活多少人?一家一警察那是吹了,兩三家一定有一個警察在那裡趴着。一有風吹草動,嘩啦一下,一分鐘之內十幾輛警車准到! 治安的差別就這麼大。窮人區,打個架、搶個劫,誰管你?在小布什那個區開車慢了點,想看看街景,馬上有警車在後面跟着。

最大的差別還是教育資源:窮人區,徵稅少,請不起老師。只能請高中畢業生。還得大幾十甚至上百學生一個老師。中產區就好多了,很多博士碩士當老師。而且,十幾個學生一位老師。你要是去百萬豪宅區的學校,包括很多私立學校,恨不得教職員工比學生都多。美國很多私校學生很少,上百人的都算是大規模了。老師幾百個不嚇人。

你要是不幸淪落到住在窮人區,連你的子子孫孫都永無翻身出頭之日。就這樣“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打地洞”或者像印度電影《流浪者之歌》裡,拉茲說的“法官的兒子做法官,小偷的兒子做小偷”。

呵呵,越說越遠了。

總之,這就是美國的稅收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那麼中國呢?中國當然也有影響,但中國早已經把地方絕大部分的稅都收走了,地方的稅基本就養公務員和警察,中央就搞一點財政傾斜,給收入低的地方政府補貼,收入高的政府。。。比例是固定的你多的就多發點工資吧,除了補貼,一些投資大收益慢的公共設施主要就由財大氣粗的中央財政出了(中央財政補貼不是很熟悉)所以中國的社會干預方法就是用公共設施降低人民生活開支,使你的余錢變多,這樣中國的統計辦法也就跟着改變,中國是計算:人均可支配收入!

總結:美國中產階級是收入高但消耗更高,可支配收入低,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是收入一般但消耗可以用社會公共事業彌補,可支配收入不少!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美國人可支配收入低,房價就漲不起來,房產稅不是主要因素!而中國人余錢多了。。。農村的就想去縣裡,縣裡就想去城裡,城裡的就看着北上廣!人家美國就不擔心~沒錢就是痛快!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已經刷好舷號052D新驅再曝猛圖(圖)
2014: 外媒:普京對西方算賬 表明“多麼瞧不
2013: 傳徐才厚因谷俊山案被調查 入選湯燦的
2013: 海攀:我在美軍航母上的八年(48)
2012: 小日本叫囂按50年時效取得理論 2022釣
2012: 內幕:中國在釣魚島低調收拾小日本
2011: 給支支招,利比亞破局迫在眉睫
2011: 利比亞戰爭讓我想起60年前的朝鮮戰爭
2010: 想想蘋果機PS遊戲機都上封鎖清單,說明
2010: 最高機密:中國軍方目前最尖端的兩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