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防“薩德”在我周邊“開花”
韓旭東
近日,美國計劃在韓國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被中俄明確反對。人們在分析這一導彈防禦系統對亞太地區尤其對中國可能帶來何種威脅的同時,更關心的是中國將採取何種措施來應對這種威脅,以維護地區的安全與穩定。
根據美國一貫的戰略意圖來看,美國在韓國進行試探性部署“薩德”系統後極可能向亞太地區其他國家繼續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很可能是繼“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之後,在亞太地區形成的第二個導彈防禦體系。“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主要是針對低空導彈進行攔截,而“薩德”導彈防禦系統主要是針對高空導彈進行攔截。如果美國在亞太建成多層導彈“防禦罩”,就可將低空、高空的導彈都“罩”住,使其無法發揮作用。
不難看出,這一部署舉動無疑會給中國帶來諸多麻煩。這種威脅的具體表現:美國又多了一個與中國討價還價的籌碼;削弱了中國導彈的戰略威懾力;增強了美國在亞太地區構建的導彈防禦體系的穩定性,增大了對中國的軍事壓力;對朝鮮半島脆弱的安全穩定將會起到負面影響,惡化中國周邊的安全形勢等。
面對美國這種戰略舉動,我國應該採取措施,扭轉這種被動的態勢,變被動為主動。具體有以下幾方面可作為我國考慮的回應:
一是採取“你來我往”的策略。俗話說,來而不往非禮也。從目前美國在全球的軍事部署態勢看,美國的軍事動作整體表現為進攻性,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也是進攻性動作的具體表現。因此,亞太地區國家必須採取回應動作,否則美國可能會得寸進尺繼續部署,讓“薩德”導彈防禦系統在亞太地區“生根開花”。隨着美國不斷從世界亂局抽身將遏制的重點轉向中國與俄羅斯,中俄兩國有必要在聯合軍演中進行進攻性導彈試射,表明有能力突破美國的導彈防禦體系,使美國的“薩德”導彈部署失去作用。
二是對具有突破導彈防禦系統能力的導彈給予重點研發。在武器發展的歷史上,防禦性武器總是落後於進攻性武器。也就是說,總是先有進攻性武器,後有防禦性武器。即便美國在亞太地區部署了反導系統,亞太地區受威脅國家也可以通過研發突防能力強的進攻性導彈,使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失去效能。這是中國打破美國“薩德”導彈威脅的一種有效措施。
三是採取“交換”的策略。換一個角度分析美國在韓國部署的“薩德”導彈,其發揮的作用可以認為是美國在亞太地區插進了一個“楔子”。亞太地區有關國家是不喜歡身邊有這樣一個“楔子”的。而只有當亞太地區的相關國家有與美國討價還價的籌碼時,美國才能拔走這個“楔子”。正如冷戰時期,美國在土耳其部署了能夠打擊蘇聯的導彈後,蘇聯才在古巴部署能夠打擊美國的導彈,最後兩國都撤走了部署的導彈。所以,中國有必要在影響美國利益的戰略地點建立“抓手”,作為與美國“交換”的籌碼,促使美國撤走在亞太部署的“薩德”導彈,維護亞太地區的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