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間的競爭是核心對外圍的競爭 |
送交者: hebeiman1 2015年04月02日09:52:26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中美之間的競爭是核心對外圍的競爭
作者:烤糊的卷子 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一個身在非洲工作的中國人,到過幾個國家,一直在思考當下紛繁亂世的各種現象。以下內容基本為本人獨立思考的結果,只有一個大致框架,現在拿出來與同好探討。 我認為中美之間的競爭是核心對外圍的競爭,這部分是我的思考的框架和前提背景。 首先,我要說清楚,什麼是核心,什麼是外圍。這個概念體系基本是從馬克思列寧對19世紀後期帝國主義世界體系的描述引申過來的,當時的世界基本是由幾個美歐殖民帝國組成,再加上中國,奧斯曼土耳其,泰國,埃塞俄比亞等半殖民地作為體系邊緣的補充。這個帝國體系的核心是西歐工業化國家,輸出資本和工業產品,它的外圍是廣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充當原料產地,商品市場,以及資本輸入地。 那麼一百多年過去了,我們回過頭再看,這個世界體系的外在似乎已經面貌全非,但內核其實一脈相承。唯一的變化是中國的角色變了。現在的東南亞,拉美,中東,非洲等地,仍然主要是在扮演原料產地,商品市場,以及資本輸入地的角色。很多人也觀察到,一百年前發達的現在仍然發達,現在的八國集團的組成國家幾乎就是一百年前八國聯軍的翻版。至於四小龍,新加坡和香港基本是西方在亞洲的橋頭堡和代理人,扮演的是西方管家的角色,韓國和台灣原來二戰前是日本的一部分,在二戰後日韓台一起拜了美國的碼頭,充當了美國的太平洋防波堤角色,直到今天也沒有獨立的內政外交。 所以中國才如此獨特。 現在中國仍然有一些外圍國家和地區的特徵,這一點只要到富士康的車間裡轉轉就有最直觀的感受。但是另一方面中國也慢慢在孕育自己的核心。要理解這一點就必須要走出國門,到其它的外圍地區感受一下。比如我在非洲,看到華為的通信基站,三一的工程設備,重汽的卡車,眾多中資企業的廠礦,在和美歐日的產品和資本短兵相接的競爭,這種感受是很直接的。再看看當地人的無所作為,不由想起了一百年前在日俄戰爭中充當麻木看客的中國人,唏噓不已。 那麼現在中國也開始成為一個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核心國家。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遊戲規則是什麼?是對殖民地,也就是原料產地,商品市場和資本輸入地的爭奪。中國和美國爭的到底是什麼?撥開外皮,就是這些外圍地區。而且,這個外圍地區不僅是指中美兩國國境之外的外圍,而且包括中美兩國自身。富士康的勞動力是華為和蘋果的競爭對象,也許有一天中糧也會在美國本土和嘉吉(cargill)競爭農產品市場,IBM個人電腦業務本來核心在美國,中國大區是它的外圍,但是在被聯想收購之後,美國市場反而成了聯想電腦的外圍地區。這種核心對外圍的爭奪與轉換時時刻刻都在進行中。 帝國主義世界體系中的外圍地區是很悽慘的,因為它們沒有分蛋糕的權利,核心分給它們的只能是些殘羹剩飯。就拿非洲這邊的中資企業來說,中國員工的工資是當地人十倍以上,這還算是溫柔的,西方企業在這裡的分支機構負責人(西方公司一般只派少量高管,中層以下用當地人),工資可以達到基層員工的百倍以上。這還只是表面的工資差距,更不要說利潤所得全歸資方所有了。幾乎在所有的外圍地區的社會中,都存在着大量的無所事事的富餘人口,其原因就在於核心地區吸走了利潤,而資本輸出是有限的,無法在廣大的外圍地區創造充分就業。就拿中國來說,如果沒有本國強大的企業組織創造龐大的就業機會,而是靠外國投資的話,那麼應該八成以上的人口都將淪為找不到活路的富餘人口。 幾年前突尼斯開始茉莉花革命時,起因就是一個小販的自焚。那個小販還是個大學生,可是他生活的國家是個外圍地區,不能提供那麼多的適合大學生的好崗位。結果他只能去擺攤當小販。最後當小販也被驅趕,他就只有一條死路可走了。我們中國人這幾年講,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是當玩笑話在講。可是對很多其他國家的人來說,是真的無路可走了。淪為外圍地區就是這樣殘酷。 再說一個身邊的例子。蘋果手機,你看他的包裝,上面寫,加利福尼亞設計,中國組裝。你看,人家已經是在赤裸裸的在跟你講它所追求的世界利益分配和產業分工的格局。為啥中國大學生就業難?按照蘋果的產業分工格局,中國根本就不該有微電子和軟件專業的大學生,否則你畢業了也找不到工作,還得去組裝流水線上去和初中生競爭低工資普工崗位。還別不服氣,這種崗位還得擠破腦袋爭,不干就去死。這個世界就是這麼殘酷。幸虧中國不再是半殖民地,有了華為、中興、聯想、小米等等,很多微電子和軟件方向的大學畢業生可以坐在空調辦公室里工作,而不是去擺攤,去自焚。可是大部分中國人還是不覺醒,心甘情願當洋品牌的奴隸,多麼悲哀啊! 我有了帝國主義世界體系的分析框架,我需要對核心國家進行評估。哪些因素促成了某些核心會比較強,某些核心地區會比較弱,核心地區之所以成為核心地區的原理,中國和中國人的未來。以下主要是我的獨立思考。 首先我假定,眾生平等,各個地區也都有一展身手的可能,那麼一個地區的競爭力和哪些因素相關性最大呢?我的思考結果是:一個地區的競爭力,與人口數量正相關,與人口密度正相關,而與人口分化程度負相關,與運輸成本負相關。 現在歷史進行到了21世紀,國家的實力基本上就是指它的工業尤其是製造業實力。而製造業實力的長期決定因素,一是資本積累水平,二是勞動分工水平,三是運輸成本。 資本積累的來源,可以是巧取豪奪,可以是勒緊褲腰帶攢,資本積累的組成,可以是生產設施,也可以是教育培訓投資,可以是新技術的累積開發時間,總之,資本積累越高越好。大量的資本積累需要大量的人口,所以人口大國不一定是核心國家,但人口小國一定不是核心國家。 勞動分工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勞動生產率和單位生產成本。對勞動分工的觀察在亞當斯密時代就有了,我也不需要細論述。不過勞動分工過程存在一個隱含的前提:參與勞動分工的勞動者必須相互之間可以無障礙溝通,即擁有一致的語言和文化。 再來說說運輸成本。我對運輸成本的定義不是貨幣,而是時間。當然貨幣本身很大程度上是勞動時間的衡量單位。比如一個人的八小時工作日工資是200元,而一件產品的運費是500元,大體上我們可以說,耗費在運輸上的總的直接勞動時間,是20人工小時。但是當我計算運輸成本時,我必須要考慮在途時間的成本,這個成本往往比直接運費要高出兩個數量級。比如我好幾次遇到某種配件短缺,需要從國內緊急空運的情況。空運的成本比海運要高兩個數量級,但是海運從國內出庫到這邊入庫往往要半年時間,這個等待時間足夠把一個企業拖死了。所以在非洲的中國企業,大都有個習慣,就是成集裝箱的囤積各種配件,這是非常大的效率損失。我在我所在企業的觀察結果是,這種漫長運輸時間產生的效率損失可以使生產總成本增加一倍。當然,這只是我個人非常狹隘的觀察,不同行業的效率損失應該很不相同,很可惜沒有看到有經濟學家進行這方面的研究。 那麼,當我們使用時間作為衡量運輸成本的尺度時我們會發現,島嶼地區的外部運輸成本是很高的,因為海運儘管運費低廉,卻是最慢的運輸方式。所以島嶼地區與外界形成密切的產業分工協作會很困難。 以時間衡量的運輸成本對製造業的影響極大,所以製造業往往是以產業集群的形態存在,這就需要當地人口密度要夠高,人口分布太稀疏的國家不能產生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那麼在世界地圖上,我們直接去找那些人口密集的大國,如果它的內部外部運輸成本又很低,語言比較統一,並且位於一片巨大的大陸上,那麼它應該就是世界體系中的核心國家了。這樣的國家只能找出三個:以人口規模排序最大的是中國,其次是美國,再次是德國。另外還有兩個潛力很大的國家,一個是印度,另一個是巴西。這兩個國家的問題多得可以寫好幾本書,比如熱帶民族性太強,人口智力低下,不愛儲蓄所以沒有資本積累,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缺乏煤炭資源,種族分化劇烈等等等等。他們的發展障礙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如果最後發展不起來也算正常。 這個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和地區,其本身的條件原本應該是個外圍地區,但是現在卻多少在扮演着核心地區的角色,如俄羅斯,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香港,以色列。我很想說說日本。 日本的死穴在於它是一個島國,而且日語也不是在世界上大範圍使用的語言,所以它很難和其他地區產生密切的產業分工。日本的產品往往自成一系,和其他地區的產品都不能兼容。現在東亞地區的產業分工中,日本由於歷史上長期的資本積累的優勢(設備,技術,經驗等等),分到了一塊超高附加值的產業分工環節,所以它還活得不錯。但是中國的資本積累水平正在後來居上,而且由於先天性的優勢,在同樣的資本積累條件下,中國內部可以容納更加複雜巨大的產業分工體系和更加廣闊十倍的統一市場,所以具有比日本高得多的效率優勢。日本一旦坐實了邊緣化的地位,其後果是非常悽慘的,因為它的人口相對於其國土和資源實在是過剩得厲害。對於日本來說,失去世界體系中的核心地位意味着失去吸納世界資源的能力,其一億多人口將成為地球富餘人口,這個消滅富餘人口的過程將極為慘烈。我在我的有生之年應該可以見到這一壯觀歷史過程。 用這樣一個思考框架,來評估一下過去一百多年的歷史進程的意義,以及我們處在歷史進程的哪一個階段。 首先是從19世紀末期開始,整個世界被納入了以西歐為核心的帝國主義世界體系,然後在最大的殖民國家英國與後起的工業製造業強國德國之間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根據我之前的分析框架,德國的核心國家地位具有天然性,而英國作為一個島國,它的的核心國家地位具有人為性(注意,這與中美競爭的本質高度類似)。所以需要人為的維繫自己並不合理的核心地位的英國,必須使用關稅壁壘,海上封鎖等方式強迫德國不得獲得自己的外圍地區。 一戰的結果,是使美國這個外圍國家開始成為核心國家(一戰前的美國長期是一個原料產地和資本輸入國),而蘇聯退出了以西歐為核心的世界體系,開始嘗試用中央計劃的方式自組核心外圍的關係。 然後,以英德矛盾和美日矛盾為主線,又發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二戰中,德國的目的是在歐洲建立一個以德國為核心的統一體系。這個體系本來是有可能性的,今天的歐盟實際上幾乎是用和平的手段實現了德國用戰爭手段所未能達成的目的(因為德國在歐洲的核心地位具有天然性,如果不加以人為干預,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必將自動實現)。但是當時的蘇聯已經用中央計劃手段建立了一個有強大實力的核心,不再是沙俄那種歐洲外圍地區了。在二戰中,日本的目的是以自己的島國為核心,在亞洲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體系。但是日本的邊緣地位同樣具有必然性,最後日本以被美國占領收場,被迫停止了對帝國的追求。 在二戰後長達70年的世界和平中,實際發生的歷史驗證了我的分析框架。首先是德國用和平手段獲得了在歐洲的核心地位,英國失去了自己排他性的外圍殖民地,在歐洲也越來越邊緣化。蘇聯在長期的和平中連國家都無法維繫,現在的俄羅斯已經基本退化回到了原料產地的角色(但是另一方面,中央計劃的工業生產聯合體被歷史證明是唯一適合俄羅斯的製造業組織形式,其他的經濟組織形式只能使俄羅斯更加徹底的去工業化)。日本在冷戰中曾經努力建設東南亞日元圈,但再一次未能成功,現在正在向邊緣國家的角色滑下去。中國正在回歸亞洲核心的傳統角色。廣大亞非拉國家在形式上擁有了獨立,但沒有改變自己外圍地區的本質,社會長期動盪不安。美國在二戰後獲得了與他的天然地位並不匹配的世界核心地位,現在來看是無法維持的。 我們再來看看中國現代史的發展脈絡。首先是當清王朝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後被推翻,之後經歷了38年的戰爭和混亂,1949年建國,中國和蘇聯一樣,退出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開始用中央計劃的方式從零開始建立自己的經濟組織核心。然後就是前30年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國外交政策的主線是反帝反殖,目的是什麼?就是促使更多的外圍地區退出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削弱歐美核心。當然結果是不太成功的。然後就是後30年,不再提反帝反殖,而是中國自己要融入世界。什麼意思?對西方人來說,就是中國在吃夠苦頭以後終於在思想上投降了,重新回到了它應有的外圍地區的奴隸地位上(直到今天這仍然是西方人內心的嚮往,他們對中國人的定位仍然是奴隸勞動力,所以他們從骨子裡願意相信崩潰論)。 而對於中國人來說這個過程具有多面性。很多人看到的是洋人又回來了,買辦利益集團和意識形態又產生了,中央計劃下建立的國企大量倒閉解體,國將不國了,前途一片灰暗。我不能說這不是事實,但這不是全部的事實。另一方面,中國內部的有競爭力的組織也在不斷發展壯大,中國內部的產業集群在不斷建立和完善,中國的產品和資本在不斷走出國門,與西方面對面的競爭。 我們再來對比一下中俄兩個國家一百年來發針路徑的異同,感受一下歷史發展必然性的威力。同樣是從19世紀後期的外圍地區起步(當然當時中國比俄羅斯的地位還要邊緣得多),同樣是在長期戰爭後退出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同樣是試圖用中央集權計劃的方式建立自己的經濟組織核心,同樣經歷了這些組織的破產和解散,可是最後的結局卻大不相同。俄國龐大的工業生產聯合體一旦解散後就從歷史中消失了,現在的俄國已經是一個相當程度上去工業化的國家;而中國的國企在組織解散後,其設備,人員與組織核心卻逐漸建立發展起了新的企業組織甚至是產業集群。這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性。中國對於工業製造業來說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只要把種子播下去,就會抽枝散葉開花結果,長出一棵棵參天大樹。而俄國對於製造業來說是一片荒涼貧瘠的土地,靠蘇聯中央財政澆水施肥維繫的一顆顆看起來很偉岸的大樹,一旦離開刻意的人為干預,就會轟然倒下,再也長不起來了。 所以中國正在經歷從外圍地區到核心大國的過渡過程,美國一切努力的重點在於把外圍國家和地區從中國身邊拉開。美國身為一個世界次等地區(世界第一重要的地區是東亞,北美相對於東亞是一個次等地區)的核心,卻要維護一個世界一等核心的地位,這是他所面臨的難解的矛盾。他的行為就只能是在世界上到處煽風點火。他知道自己不能成事,所以他只能儘量壞別人的事。日本已經看到了自己邊緣化的命運,可是它又不想認命,所以現在跳得最歡。台灣也不想認命,可是它連鬧事的本事都沒有,現在只能在窩裡內鬥。韓國在中美之間首鼠兩端,我認為隨着三星現代等韓國核心企業受到中國企業越來越大擠壓,韓國的國內壓力將會在十年內爆發。歐洲的核心地區可以勉強維持,外圍地區面臨長期蕭條。俄國現在面臨寂滅前最後的迴光返照,十年內它的冷戰遺產將消耗殆盡。 那麼其他的亞非拉外圍地區,他們原本是西方的外圍地區,現在要逐漸成為中國的外圍地區,第一是看不清歷史大勢,第二心裡有失落感,難以完成心態調整,第三就是看到中國的成功多少也都有些蠢蠢欲動的心思(但是中國成為世界體系的核心有必然性,對於那些天生的外圍國家來說中國模式不可複製,誰學誰死)。所以我們看到越南學中國越學越死,現在進入了死胡同。菲律賓仍然在做美國世界第一的白日夢。非洲國家普遍歡迎中國投資,同時也普遍認為這些中國人不如老貴族優雅,吃相很難看。拉美似乎永遠也走不出左翼右翼,通貨膨脹和經濟崩潰的死循環。所以,這個世界現在應該是處於中國登頂之前的過渡階段,在那之後應該會再次迎來幾十年的穩定狀態。 最後我用核心與外圍的框架觀察一下新疆問題。新疆在中國是一個邊緣地區,而且一千萬維族人在語言,文明和種族上與中國的主體民族不兼容。這是新疆所有問題的總根源。同樣是中國的邊緣地區,東北的經濟也比較邊緣化。可是東北的滿人可以南遷,融入核心區,而維族人不能。東北的滿族大學生可以到南方企業工作,在南方落地生根,維族的大學生不能。維族人在內地只能開飯店,賣切糕,要不然就是當小偷。我要是維族人我也會很絕望,也會拼死命偷渡去土耳其,這個心理很容易理解。現在一說起來就往宗教上找原因,這是民族政策的路線錯誤。建國65年的民族政策路線是錯的,與主體民族不兼容的邊緣民族的劣勢是不能用高考加分兩少一寬等政策傾斜彌補的。正確的民族政策只有兩個字:同化。想想看,日本統治台灣才不過50年,就培養出了一批皇民追隨者,新中國治理新疆65年,兩代人的時間過去了,絕大部分維族人至今不能流利使用漢語漢字。民族政策的路線錯誤已經一目了然。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4: | 外電報道周案,值得一讀。 | |
2014: | 侵我仁愛礁菲艦士兵回國獲授勳(圖) | |
2013: | 我軍彈射再次失敗疑竇重生,坊間重提人 | |
2013: | 作為僚機的王偉飛機失控跳傘,作為長機 | |
2012: | 普京:俄歸還中國西伯利亞和遠東有利於 | |
2012: | 贏稀土官司米鬼興高采烈:卻遭北京奇招 | |
2011: | “保護平民”的美英法,為何對已經慘死 | |
2011: | 蘇爾特街頭哭聲一片 | |
2010: | 奧巴馬向胡錦濤'示好':稱雖 | |
2010: | 打破常人誤解:台海只有經濟問題,中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