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源安全諸方面問題初探 |
送交者: 老田 2002年03月14日17:22:1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中國資源安全諸方面問題初探 作者:老田 要在人地關係的尺度上來把握中國的資源安全問題,擯棄建立在消費主義生活方式基礎之上的西方發展模式,尋求一個對資源進行開發利用的合理限度,使資源利用的效果儘可能覆蓋大多數人口,在全人類中,中華民族要準備第一個採取適度發展戰略。這不僅是中國資源安全的出路,同時也是中國國家安全和中華民族命運之所系。 一、 在人地關係的維度上把握中國的資源安全問題 在人地關係的維度上來把握中國的資源安全問題,很明顯資源安全涉及相互關聯的三個方面:一是人口總量,二是資源總量,三是人均資源消費水平。改善人地關係也相應地要在三個方面努力:人口控制、充分挖掘可再生資源開發利用的潛力、適度消費。 今天人們所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資源分為五種:土地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和氣候資源。中國五種資源形勢都不樂觀,而且資源的相互配合狀況不好。中國人地矛盾大,根本改善人地關係必須從放棄消費主義生活方式入手,以人工來改造自然界增加土地生產力,可以求取人地關係部分改善,並嚴格控制人口總量。 由於中國處於第三世界地位,向外尋求資源輸入來根本改善人地關係是沒有出路的,理想的政策措施是採取有效的經濟和軍事上的防禦態勢,防止被別人轉嫁資源和環境負擔;而中國人口基數龐大,全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總人口都沒有中國多,但是他們的富裕和發達就已經是地球資源和環境所不能容忍的,即使中國有能力把現在的中心世界邊緣化,地球資源也仍然不能支持中國的龐大人口實現富裕和發達,所以中國要在消費主義基礎上實現現代化和富裕發達,也是全球人地關系所難以容忍的,這樣的“現代化”發展模式和目標體系,由於缺乏現實可能性因而必須做根本調整。 從人地關係上看待中國資源狀況,無疑具有以下特點: 1、 中國人地關繫緊張 中國人口密度達130人/平方公里,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2倍。相應的人均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和礦產資源都非常有限。 中國地形地貌崎嶇不平,山地多平地少,不僅農業土地利用困難,而且交通有許多山脈阻隔,工業和交通事業建設和運行成本也相應很高。 2、 氣候資源不佳 中國處於季風氣候區,降雨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不均,這是中國農業旱澇災害嚴重,城市供水和防洪成本高企的主要原因。而且中國平均年降雨量648毫米,也大大低於全球平均798毫米,亞洲平均740毫米的水平。 3、 資源在空間分布上相互不匹配 中國不僅人均資源少,而且礦產資源中富礦少貧礦多,礦產資源地域分布上,與人口、工農業生產重心、水源資的分布脫節。中國土地資源60%分布在北方,按照45中礦產資源潛在價值計算,59%礦產資源分布在北方,而水資源80%分布在南方。 中國人口分布重心幾乎與農業資源重心重合,但是今天卻是工業化時代,工業能源和原材料進入工廠加工,最終產品要送到消費者手裡,都要經過長距離運輸,因此資源開發利用和運輸消費的成本都是居高不下。 4、 環境容量不足 中國基數龐大的人口,密集分布在一片連續的大陸上,沒有足夠污染物的擴散空間,污染物濃度集聚上升的結果,會迅速超過環境的自淨能力,需要進行人工處理,增加了資源利用的後處理成本。實際上環境和生態問題,都是人地關係的問題,資源加工利用過程中必然會產生一些副產品,導致對環境和生態發生一定影響,只是環境具有一定自平衡能力,在超過了一個最高限度之後,對資源的開發利用所產生的影響就會以負面影響表現出來,就會表現出環境和生態問題,人口密集和季風環流無疑會使得這個限度被提前達到。這實際上就是資源報酬遞減規律提前發揮作用,反過來又會加劇人地關係的緊張。 5、 國際分工對中國資源安全極為不利 中國處在國際分工的底層,經濟資源外流和環境負擔輸入是兩大特點,這是處在國際分工底層的第三世界國家的常見處境。這不僅加深了中國人地矛盾,而且還導致環境負擔先於經濟發展水平提前到來。 由於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的早期,只能是從資源密集型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開始,因此在世界市場上最後形成相互競爭的態勢,價格呈競爭性下降,資源和環境容量最後都被低價讓渡給發達國家。 6、 中國地理系統相對獨立 中國地理系統相對獨立,領土跨越多個氣候區,使得中國有條件在資源上進行輸送和人工配置的可能性,以改善資源利用的某些不利方面。這主要體現在存在大規模進行水資源配置的可能,改變自然條件下水資源與土地資源不匹配的現實,增加土地的生產力,進而可以增加可再生資源的供給。 同時中國資源品種豐富,門類相對齊全,這是中國爭取獨立自主的發展模式,具備率先走適度發展道路,改善資源安全地位的有利條件。 二、 資源安全中的結構與來源問題 資源安全應該以人與自然關係相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在過渡期內應該以適度發展為目標,在適度發展和適度消費方式下,控制人口逐步降低人口對資源和環境的壓力,爭取節約資源和減輕環境負擔的技術進步,增加可再生資源的供應,爭取人地關係的全面協調,向最終的可持續發展方式過渡。 由於在短期內技術突破無望,適度消費的模式還沒有建立,人口已經對自然資源造成巨大壓力,而且今天全球能源消費97.5%依賴礦物能源,70%以上的工業產值依賴對不可再生的資源加工而獲得,因此資源安全無疑首先具有發展安全的性質,發展安全是一種經濟安全。由於全球人地關係的惡化,資源對經濟發展、人均生活水平乃至維繫良好社會秩序的決定性作用,而有限的自然資源分配問題,已經是世界各國關注的中心問題。今天資源安全已經是國際戰略關係的一個核心問題,也已經顯現出生存安全(戰略安全)層次上的涵義,生存安全不僅是中國的長期戰略安全問題,也是關繫到全人類未來命運、世界戰爭與和平的重大問題,將在第五部分單獨表述。 對於發展安全而言,資源安全目標在短期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礦物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二是礦物資源獲得的可持續性。 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就是環境和生態問題。是指資源加工利用過程中副產品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應該不突破一個必要的限度,以免對人們的生存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或者損害,抵消人們福利進步的正面價值。中國以煤炭資源為主的能源結構,無疑在利用過程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大,不僅每年產生數億噸的廢渣占據土地,目前中國南方已經出現四大片連成片的酸雨區,就是這種資源安全狀態不佳的表現。 資源的長期可獲得性,無疑是資源安全的重要方面,包括結構安全和來源安全兩個互相關聯的方面。石油的采儲比急速下降,無疑就使得以石油為主要能源結構的國家,受到一定經濟安全的威脅,目前在主要能源品種中,只有水能資源是可持續利用的,煤炭資源和石油相比,相對具有比較長期穩定供應的地質儲備。這是資源的結構安全方面,在這個方面,中國水能蘊藏豐富,煤炭品種齊全,而且目前能源結構中以煤炭為主(占70%),是比較有利的一面,不利的是煤炭燃燒對環境負面的影響大。 在特殊情況下,保證資源仍然可以穩定地從外部輸入,也是資源安全的基石。目前由於中國不可能加入西方壟斷利益同盟,在資源分配地位上受到歐美日的共同排斥。中國資源依賴國際市場供應的比例逐步增加,又資源運輸依賴遠距離海運,將是一個非常現實的戰略安全問題。2000年中國石油進口已經達到7000萬噸,鐵礦石進口量也相當可觀,在資源的來源安全方面,中國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中國目前沒有、大概也不可能發展強大(相對美國)的遠洋護航能力,目前的海上霸主美國已經把中國視為頭號戰略對手(敵人),並實施戰略東移,中國承受的戰略壓力增加。在這個方面,短期經濟安全和長期戰略安全已經相互滲透,中國資源的發展安全與生存安全具有一致性。 從世界力量對比的現實出發,在中國的資源安全問題上,需要突破一種幻想,這種幻想認為中國可以在消費主義的基礎上來實現現代化,資源不足可以通過外部輸入來解決。中國的資源安全必須是以放棄消費主義發展目標為前提,否則以中國的龐大人口即使是向外尋求資源輸入,也是無法根本改善中國人地關繫緊張的,更無法在放棄社會整合的基礎上以人地關係的惡化,來緩和人與人的緊張關係。中國也無法實現把內部矛盾向外轉移,把今天的世界中心---西方七國---邊緣化,用和平的經濟競爭的方式實現世界戰略格局的根本轉換,從而使得中國成為第一世界,把今天的第一世界變成第三世界。資源輸入的安全性與軍事力量密切相關,中國如果無法建立優勢軍備力量,就不能夢想在美國軍事霸權下,仍然擁有無限制的資源和經濟安全,中國的第三世界地位必然地決定了中國在資源安全輸入上的不利地位。 三、 資源(土地)報酬遞減規律的作用形式與開發臨界點 以中國的水資源利用為例,來分析資源報酬問題。如果興建大規模的南水北調工程,那麼整個北方的平均供水成本必定上升;由於供水成本大幅度上升,因此用水浪費就變得更加難以容忍,就更加迫切需要採用和推廣節水技術;由於用水量的增加,因此不加處理直接向自然界排放污水的行為是難以接受的,水處理工作需要加強;由於調水後供水成本提高,對於地表水和地下水需要實現統一管理和配給,否則就會導致用水單位不接受供水系統的高價水而自行開採地下水,因此水政管理方面的工作要加強,管理成本也要上升。但是如果不進行南水北調工程建設,那麼北方工農業發展和生活節水壓力就會空前增加,節水投資也會直線遞增;污水處理標準也要急劇提高到足以回用的水平,投資和運行成本必定極為可觀;這兩者的成本提高終究會超過調水後的成本遞增水平。而且由於水資源沒有可以進行低成本替代的代用品,因此由硬性缺水所導致的人均福利損失也會相當可觀。 從水資源利用的例子分析可以知道,資源報酬遞減規律的作用過程主要分為四個方面,以成本上升的方式表現出來。首先是反應在資源供應的成本呈遞增態勢;其次反應在資源利用成本也逐步上升;第三是反應在資源利用的後處理成本提高上;第四是反應在對資源利用的全過程進行系統管理要求日益緊迫,因此管理成本上升。所有的成本在經濟上都要最後表現為一定資源與物化勞動的結合,發生成本增加本身就構成一個資源耗竭的加速過程,直觀地說就是資源報酬遞減規律發生作用。 迄今為止,所有的經濟發展過程都是資源利用規模擴大的過程,人均生活水平提高就是人均消耗資源增加的過程。人均福利的提高固然要求增加對資源的加速開發利用,但是資源被加工利用的過程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副產品,反過來對人們的生存環境產生負面影響,這個負面影響實際上就是一個對人均福利的抵消。 由於資源報酬遞減規律的作用,不僅福利上升過程是一個資源投入的邊際收益遞減的過程,而且資源利用在環境和生態上造成的負面抵消作用,相比較福利上升的速度而言卻是一個加速過程,隨着資源消耗增加人均福利上升的曲線,是一條斜率逐步減小最終趨向水平直線最後變成下降的曲線。伴隨着對資源利用規模的加速擴大,福利淨增加會趕不上負面的抵消作用。所以在一定時間和發展水平上,即使對資源開發利用增加,人均福利也將不再增加甚至開始減少,這個臨界點就叫做資源開發臨界點。 對所有的國家來說,這個臨界點遲早都會到來,對於中國人均資源少、人均環境容量不足的人地關係而言,這個臨界點會先於歐美諸國提前達到。對於今天的國家而言,由於國際貿易和國際分工的影響,第三世界國家的開發臨界點會先於自己本土資源的開發臨界點,提前到來;而發達國家由於有壟斷利潤的支持,能夠通過國際分工向外轉嫁資源和環境負擔,開發臨界點會後於本土資源的開發臨界點推後到來。中國發展的資源環境要求中國必須先於歐美諸國做好人地關係的協調發展,提前拋棄消費主義生活方式,採取適度發展戰略,在開發臨界點到來之前尋求“人與自然關係的協調”。 四、 資源安全戰略轉換中的階層利益異動問題 中國主流經濟學家們從西方進口了一個簡單明了的“大餡餅理論”以告誡國人---經濟增長最終會使餡餅做大,每個人最終都能從中受益,當然條件是弱勢階層要忍耐不公平的社會現實,因為不公平就是對精英階層保持足夠物質刺激的必要條件,是效率的前提和保證,只有效率最終會帶來“餡餅做大”的結果。總而言之,只有精英主義才能救中國,民眾的努力是毫無意義和可有可無的,中國發展的關鍵就在於精英階層的積極性發揮上,這是中國實現現代化和富裕發達的唯一希望所在。有關“大餡餅理論”和“效率與公平”的言說,實際上起作用過程的機理是:私有制下的高積累---帶來對精英階層的高激勵---高投資意向---社會產出增加,這實質就是“資本主義大躍進”理論。這個大躍進理論的成立,是以資源無限和資源報酬遞減規律不發生作用為前提,否則會在資源開發臨界點之前破產。 “資本主義大躍進”理論要在現實中成立,最低限度是需要以資源無限和資源報酬遞減規律不發生作用為前提的。否則經濟發展對資源的開發利用,必定會產生一個臨界點,過了這個臨界點即使對資源利用規模增加,人均福利也不再增加甚至在資源開發利用所產生的副效應下遞減。中國精英主義者為了給“資本主義大躍進理論”尋找說服力,創造了四個“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的最新版本。(以下段落引自拙文《對中國精英主義者(極右派)寄予高度同情》) 第一個“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的新版本是:中國經濟發展是“不存在資源制約”問題的,人均11噸標準煤的能源消耗並不是美國富裕和發達的物質基礎。中國發展的關鍵是制度問題,只要是中國實現精英主義制度改造,就萬事大吉。就算是中國真的遇到資源短缺問題,還可以指望根本突破“物質不滅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的制約;實在是無法突破自然規律,也不要緊,可以由後三個版本的“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來解決問題。 第二個新版本是:中國經濟發展不僅不會遇到資源的硬性制約,而且連“土地(實際就是資源的總稱)報酬遞減規律永遠不會發生作用”,以前的經濟發展中沒有發生過資源報酬遞減起作用的時候,以後也永遠不會發生作用,中國可以例外地在“不增加生產成本”的情況下採用節約資源的技術,可以通過無成本地提高資源利用潛力減少浪費來發展經濟。 第三個版本是:中國不是第三世界國家,可以象第一世界國家那樣,主導而不是被動接受國際分工,並“向外轉嫁資源和環境負擔”。這個版本的理想狀況是:把中國經濟發展的資源負擔和環境負擔,通過國際分工和全球貿易轉嫁出去,但是今天的現實卻是:中國在國際分工中處於不利地位,被發達國家轉嫁資源和環境負擔。中國人均資源和環境容量不足,加上被發達國家轉嫁資源和環境負擔,會使得資源報酬遞減規律的作用空前顯著,甚至使得資源開發的臨界點先於經濟發展水平提前到來。 第四個版本是:對中國獲取大量“壟斷利潤”的前景存有不切實際的指望,這具體表現在中國主流經濟學界對“知識經濟”和“高附加值”(實質都是壟斷利潤)的盲目鼓吹上。指望中國可以在自己過窮日子的情況下,通過領導世界消費技術潮流,成為世界技術創新的主要基地,並在技術優勢的基礎上無限制地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最後通過和平競爭(絕對不需要政治和軍事力量)的方式,把西方七國邊緣化,破除它們今天在世界資源利用上的優勢地位,由中國企業在世界上建立以技術創新為基礎的壟斷地位,獲取壟斷利潤,來對世界資源予取予求地利用,突破本土資源對經濟發展的限制。這個版本的比喻意義是:中國人可以在下水之前學會游泳,而且在參加國際比賽時,第一次下水就奪取全部世界游泳冠軍。 資源報酬遞減規律的作用,總是首先在弱勢階層身上體現出來,影響他們的生產、生活和生存條件。中國的三農(農民、農業和農村)問題,實際上就是中國人地矛盾最集中的體現,充分體現了土地報酬遞減的決定性作用。中國用世界7%的耕地,養活世界22%的人口,即使按照人均占有糧食達到世界人均水平為指標,就無疑要求單位面積耕地的產量三倍於世界平均水平,這就要求投入更多(決不只是三倍!)的勞動和資源(如化肥、農藥),改善基本農業生產條件提高抗旱除澇能力,這一切都會引致土地報酬遞減規律的作用,減少農業的淨產值和農民的純收入。要求由農民來獨立承擔這個後果就必然導致農村的貧困化,而且沒有緩解和解決之道。 社會上的優勢階層即使碰到資源報酬遞減,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把負擔進行轉嫁,通常的手段是通過市場價格上升或者是財政轉移,具體地說就是在社會上通過價格槓桿和稅收槓桿,儘可能縮小富裕階層的人數。這充其量也只是一種揚湯止沸的方法,實際上釜底抽薪式的根本出路在於抑制奢侈消費,把有限社會資源向滿足人們基本生存需要的方面傾斜,實際上就要求在社會上抑制精英主義,這與精英階層利益及其消費主義生活方式是矛盾的,這樣的政治決策將不會受到精英階層的贊成。人地關係的緩和和協調,必須以人與人關係的協調作為前提和保證,不可能在一部分人富得流油而另一部分人窮得叮噹響的情況下,還能搞成什麼人地關係協調。適度發展的關鍵就在於精英階層要承擔第一責任,放棄消費主義生活方式的關鍵就在於精英階層的自覺努力,全球資源安全的唯一出路就在這裡。 精英階層所迷戀的消費主義生活方式,雖然可以用限制技術進步的受益範圍等方式,延緩資源枯竭過程,但是最終無法根本改善和緩和人地關係上的深刻矛盾,也無法解決人與人之間的深刻矛盾。而且矛盾由於人類所掌握的技術手段越先進,越沒有節制,人地關係就越緊張,精英階層對其他人的正當生存利益的敵視情緒就越發上升,人與人關係的協調就越困難,消費主義生活方式決定了人類在資源安全方面(包括在發展安全與生存安全)沒有出路。 以今天人們所掌握的技術能力,足夠營造一個人人都有豐衣足食機會的環境,而且在這樣的前提下還能夠逐步地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但是決定性的障礙在於消費主義生活方式和精英主義制度模式,不在社會上掃除精英主義和消費主義這兩大障礙,資源安全和人類自身的生存安全都同時受到嚴重威脅。在消費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之下,如果世界和平可以維持,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全人類都成為生態難民;實際上世界持久和平是無法指望的,美國已經在規劃“文明衝突”和種族滅絕戰爭,由於資源的有限性是無法在政治或者外交層面解決的,而足以毀滅全人類的核武器又分別掌握在根本利益無法調和的各方手中,因此核時代的戰略戰爭結果一定是全人類共同毀滅。 五、 可持續利用的清潔能源供應增加與中國的糧食安全 (以下引自拙文《中國長期發展戰略中諸關鍵問題探討》)我國60%的耕地在北方,按照45種礦產資源的潛在價值計算,59%的礦產資源也在北方,42%的人口和工農業生產總值也在北方,但是我國80%的水資源在南方。土地資源和水資源不匹配的現實,對農業高產穩產和人民生活提高是不利的,對工業和城市的發展也構成一個嚴重的限制條件,這同時也是我國水旱災害頻繁、損失嚴重的一個重要原因。對自然資源不匹配的現實進行人工匹配,是一個無可迴避的問題,已經關涉到中國工業和城市發展的後勁和糧食安全,這隻有通過建設規模龐大的調水工程來解決。 西部大開發的關鍵在於解決西部的資源性缺水問題,只要是有水,在西部土地利用和資源開發還是具有相當大的潛力的。而且西部地區有多個走廊和盆地地帶,地理和地貌條件滿足水資源調入後的分水渠系建設要求,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自然條件。 1、加快水電開發增加清潔能源供應 在人均能源上,我國石油和煤炭等不可再生的礦物能源的人均占有量均很低,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大限制。據世界銀行統計,中國原油儲量占世界總量的2.43%(人均占世界平均的10.71%),天然氣儲量占1.20%(人均占世界平均的4.99%),煤炭儲量占世界總量的10.97%(人均占世界平均的45.45%)。而且能源的短缺還有另外的緊迫性,如大慶油田已經連續21年產量在5000萬噸以上,已經進入中後期開採階段,而到目前為止,國內還沒有發現可以替代它的大油田。水電是目前常規的能源種類中人均占有量較高的唯一種類,人均占世界平均的55.10%,如果採用季節性調蓄措施,則技術可裝機容量可提高20-30%;如果和大量提水入黃方式配合,則又可以在西部閒置土地開發利用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為中華民族的子孫後代的安居樂業營造一個更有利的環境和條件。所以從中華民族振興的角度出發,也應該窮盡一切辦法以充分發揮水電工程的多方面功能和作用,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民眾生活水平提高,作出儘可能多的貢獻。 根據水電規劃總院新公布的數據,中國大中型水電站共1360座,裝機容量40483萬千瓦,加上小水電合計裝機容量達到4.8億千瓦(1978-1980年普查數據是3.78億千瓦),年發電量2.25萬億度,相當於9-10億噸原煤的發電量,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可以支持中華民族的發展水平到一個比較高的層次。在中國人口達到16億時,相當於人均1406度/年,相當於2000年中國人均用電量的130%。 由於水電工程投資規模巨大,建設周期長,目前投資速度不能盡如人意,根據十五規劃綱要,準備在十五期間開工的水電站容量約為2000萬千瓦,按照這樣的平均速度,開發全部水電資源需要整整100年,在這個期間,將有相當於400-500億噸原煤的電能白白流失,這對於人均能源資源極為短缺的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損失。如果加快投資步伐,用50年左右的時間開發這些水電資源,將可以減少相當於200-300億噸原煤的能量流失。 由於目前我國金融市場的固有缺陷,無法有效支持這樣的投資事業快速發展,作為一個替代措施,成立一個“長江黃河水利開發管理局”這樣的機構,通過發行債券、股票或者組織銀團貸款方式,募集資金來負責長江幹流、黃河幹流、大渡河、雅礱江流域的梯級開發,負責提水入黃工程的建設、運行和管理。由於這個工程具有自然壟斷性質,而且工程效益良好,許多社會效益如防洪、調水、水電季節性調蓄、解決黃河斷流和泥沙問題,都不是單個工程決策所能夠完成和替代的,也是無法用經濟核算方式加以精確計量的,客觀上需要這樣的一個政府機構來集中考慮這樣的目標,並且通過工程措施來實現各種社會目標。這樣的機構無疑具有國家信譽,估計工程還款期限平均在30年左右,那麼這個機構最後的總負債餘額最大數額可能在15000-20000億元之間,即使對比今天的居民存款餘額7萬億,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此外其他流域的水電開發事業,由其他社會力量來解決,這樣估計在50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就能夠完成中國的全部水電資源的開發事業。 把水資源和水電季節調蓄結合考慮,不僅可以促進投資效益,而且可以獲得加大水電投資的力度和深度的效益基礎,總的社會經濟效益提高,能夠為提前實現開發目標、給國家進行投資方向傾斜以足夠經濟理由。進行多目標聯合開發,完全可以力爭在50年左右的時間內,全部開發水電資源。通過水庫群的調蓄和聯合運用,江河中下游的防洪目標也更易於實現;能夠攔蓄洪水增加枯水季節的城市和農業用水供應;能夠通過和季節性水電的調蓄相配合建成“提水入黃”工程,通過雅礱江和大渡河梯級提水入黃河,年提水量達到300-400億立方米,實現大規模的西線南水北調。 2、大規模優化配置水資源以增加土地生產力和耕地面積保障糧食安全 通過大規模的水資源配置工程的興建,可以部分改變中國土地資源與水資源不匹配的現實,使得北方的中低產田的生產力得到提高。通過向西部地區供水,可以大量增加耕地面積,逆轉和遏止土地沙化的趨勢。通過這樣的措施的採用,可以增進中國的糧食安全。 除了上述提到的提水入黃之外,還可以通過把怒江和瀾滄江的水資源北調進入金沙江,以提水或者自流方式進入黃河上游,實現水資源北調,為西部大開發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將來視西部開發需要,還可以把調水線路延伸到雅魯藏布江,這樣西南部水資源北調黃河的數量可以達到1000-1500億立方米之間。中線南水北調工程和東線南水北調工程,能夠為環渤海城市帶和黃淮海大平原的工農業生產注入新的活力。着眼於遼河平原的北水南調工程,能夠實現東北地區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新疆地區從伊犁河和額爾齊斯河的出境水內調工程,也能夠為開發新疆作出新貢獻。 1949年中國人均糧食占有量僅僅210公斤,解放前有80%的人口長期處於飢餓狀態。1978年達到317公斤,人均增長51%,而且這個增加是在人口大幅度增加,工業對農業的支持力度不足的情況下,主要通過改善基本農業生產條件實現的。今天中國的人口增長勢頭還在繼續,但是工業特別是化肥對農業的支持作用已經接近極限,化肥使用的急劇增長,是最近20年糧食產量增長的主要因素,1998年比1978年化肥使用量增加了362%,而同期糧食總產量僅增長70%,化肥大量使用已經構成一個環境問題。 根據全國土地利用現狀調查,1996年我國耕地面積為19.51億畝,園地面積為1.50億畝,林地為34.14億畝,牧草地為39.91億畝,居民點及工礦用地3.61億畝,交通用地0.82億畝;其餘為水域和未利用土地。我國現有耕地質量不高,坡度大於25度的陡坡耕地有0.91億畝,有水源保證和灌溉設施的耕地面積只占40%,中低產田占耕地面積的79%。我國用世界7.2%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2%的人口。我國可開發的後備土地資源不足,其中可開發為耕地的約1億畝,且主要分布在西北和東北地區。但通過土地整理可增加耕地達0.8-1.1億畝;工礦廢棄地可增加耕地0.14億畝。人口的相對過剩和土地資源的相對不足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人地矛盾突出。然而,我國耕地面積還在減少,1999年度,全年耕地面積淨減654.9萬畝,比1998年耕地淨減少數增加了262.9萬畝。 對中國糧食安全的保障措施,將在於對占耕地面積79%的中低產田的改造,提高土地生產力,增加灌溉面積就是一個最有效的可持續方式。今天就是依靠40%的灌溉耕地,提供中國70%的糧食。同時在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基礎上,可以實現對西部地區閒置土地的有效開發使用,增加耕地的後備資源。 在關鍵地區要能夠實現糧食穩產,特別是黃淮海大平原的農業穩產,對中國糧食安全影響甚大。1995年,黃淮海地區耕地面積3.1億畝,占全國耕地面積的22%,生產了全國糧食的28%,棉花41%,油料24%,水果32%。但是黃淮海平原是歷史上水旱災害極為頻繁和嚴重的地區,而且經常出現連續多年的特大旱災。根據新中國成立之後的多年觀測數據,淮河流域和海灤河流域的降雨量,在最大四個月之內達全年降雨量的80-90%,即便是和中國季風氣候里其他地區相比,降雨量的季節分配也顯得過於集中,所以一年之內往往還有澇有旱。目前中國每年接近一半的受旱面積集中在黃淮海地區,30%的水災受災面積集中在淮河中游地區。在中國歷史上,元末、明末的黃淮海特大旱災,就曾經對改朝換代的農民起義,起到了極大的推波助瀾的作用。明末崇禎十三年的特大旱災,就使得李自成起義由低潮轉為高潮(本來李自成已經失利進入商洛山區打游擊),起到了催化放大的作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1959-1962年的連續四年發生在黃淮海平原的特大旱災,就曾經給全國民眾帶來深刻的痛苦記憶。可以這麼說,黃淮海平原的農業生產條件的穩定,特別是具有抗連續旱災能力,對中國糧食安全而言是一個關鍵點,要實現這個目標,只有進行大規模的南水北調才能達成。 同時水資源配置工程的興建,對在短期內拉動中國經濟的成長具有很大的積極作用。修築水壩和輸水工程的投資物料,主要是鋼材、建材和水泥,都正是中國工業的長線產品。工程實施過程中的人力勞動結合投入,在過剩的勞動力種增加就業,也是具有非常大的幫助的。在工程完工後,土地生產力的增加,城市工業發展擺脫水資源短缺的制約,則對經濟發展具有長期的正面意義。 六、以全球資源分配地位爭奪為核心的後冷戰時代國際關係格局 美國的單邊主義在政治上表現為霸權主義,在經濟上的實際意義就是追求在全球資源分配上不受制約和協商的排他性地位。今天全球資源分配上的地位,實際上就決定了一個國家資源可獲取程度和發展水平。後冷戰時代的國際政治就是以資源爭奪為核心的,壟斷利潤是實現在資源分配上占優勢地位的手段。根據壟斷利潤的受益和受損情況,今天全球政治分為陣線分明的南方和北方,中間地帶已經消失。資源安全問題就是今天國際政治和國家安全的核心內容。(以下幾個段落引自拙文《後冷戰時代的國際關係格局與中國在世界的位置》) 1、世界人口迅速增長與全球人地關係的急劇惡化 世界人口在1800年前後達到10億,用了接近300萬年時間,第二個10億在1930年達到,用了130年時間,1960年世界人口達到30億,1975年人口達到40億,1987年世界人口達到50億,今天世界總人口已經突破60億。與人口迅速增長的同時,世界的自然資源,特別是工業所主要依賴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並沒有同步增長,而且由於發展水平的提高,在人口急劇增加的同時人均資源消費量還在繼續遞增。能源消費的增長尤其是與城市人口的增長,呈高度正相關關係。今天世界經濟所依賴的能源97.5%是不可再生的礦物能源,工業產值的70%以上,是在對不可再生資源加工中取得的。 世界鋼鐵產量在1950年為1.89億噸,1968年突破5億噸,1972年達到6億噸,1974年突破7億噸。目前鋼鐵產量處於穩定狀態,徘徊在7.0-7.5億噸之間。作為現代消費主義標誌產品的私人轎車,目前每年銷售量約3500萬輛,其中美國約1500萬輛,西歐約1360萬輛。目前世界每1000人汽車擁有量為92輛,美國達400輛,西歐368輛,日本為383輛,基本處於飽和狀態,而中國和印度每千人均為5輛。 再以能源消費為例,世界能源消費量(換算成標準煤)從1850年-1950年,世界能源消費量從1億噸增加到25億噸,1988年超過100億噸。人均能源消費量從1850年的不到100公斤,增加到1950年的1000公斤,1995年已經達到人均2055公斤,1995年美國人均消費11312公斤,中國人均1083公斤。當然隨着技術的進步,尚不能認為人口對地球已經形成絕對過剩,已經達到什麼增長的極限。但是富人不肯與窮人一起過大致平等的生活水平,他們要在技術所能夠達到的最高水平下生活,因此世界資源就明顯無法支持這樣的消費主義願望。 由於中國人口基數巨大,雖然人均數量很少,但是總能源消費量約占世界總量的1/9,中國的鋼鐵產量占全球1/7強,從這裡也可以大致領略到,為什麼中國成了美國的頭號敵人。 在戰後作為西方精英階層深刻自我反省的結果,也是對平民力量的妥協結果產生的---西方福利國家制度,在1970年代末期被英美精英主義者批判為“英國病”。撒切爾和里根的上台,就是西方右翼勢力在政治上得勢的最明顯標誌。西方的精英階層已經在戰後不到30年的時間內,完全忘卻了對兩次世界大戰和大蕭條的反省成果,拒絕與弱勢階層的利益協調,全力推進叢林法則又成為西方精英的“永恆的利益”。 1990年代,美國所謂戰略家極為活躍,對美國的國家戰略確立起到了很大的總結和推動作用,其中布熱津斯基的《大棋局》就可以看作美國單邊主義的宣言書,而亨廷頓的《文明的衝突與世界歷史的重建》則是美國單邊主義的總路線---述說美國的敵人是誰?對敵人追求何種制勝效果?是否有可以協調的餘地?美國在克敵制勝的過程所冒的風險如何?如何防範美國所面臨的風險?。 列寧稱“壟斷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確實按照今天的社會現實看,西方精英主義制度確實是已經山窮水盡,這個山窮水盡已經由無可緩解的深刻人地矛盾來體現,精英主義制度和消費主義生活方式,現在遭遇的就是自然資源的硬性制約。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西方特別是美國的文明衝突叫囂,已經是西方種族主義者準備進行人口消滅戰爭的前奏,中國人尤其不能對此掉以輕心。 2、由冷戰到後冷戰轉換的資源因素與技術因素 以壟斷價格對競爭性價格的國際貿易秩序的建立,除了西方世界的主導之外,第三世界國家普遍把現代化作為一個國家不可動搖的努力目標,實際上是這個過程得以順利完成的另一個主要原因。第三世界國家在工業化和發展的早期,只能是從自身具有優勢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性產品入手,使得第三世界國家的出口產品結構雷同,在國際市場上形成相互競爭的態勢。同時由於工業化在全世界的普及,使得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規模和貿易規模都空前擴大,西方從而也得到空前規模的“高價格”產品輸出市場,同時相應獲取空前的壟斷利潤。正是在壟斷利潤的支持之下,西方得以在全球確立非常優越的資源利用地位,使得其經濟規模完全不受本國的經濟資源限制,成為全世界的高價格產品供應中心和資源消耗中心。 西方以壟斷價格主導了大部分的世界資源,而蘇聯企業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分到一杯羹。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蘇聯參與軍備競賽成為一個沉重的負擔,而西方卻實現了富裕和發達。因為蘇聯企業從設立目標和經營方式,都無法從世界市場上撈到足夠的壟斷利潤,這從老大哥對中國的真誠技術援助中就可以看到;相反西方企業卻成功建立起遍布全球的壟斷利益輸入關係,通過國際市場體系集中利用全世界的資源來與蘇聯集團抗衡。 正是因為冷戰過程的深入,需要全世界的資源被動員起來,第三世界國家的工業化過程對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程度也大為上升,美國為了不使自身孤立,對盟友的扶持和拉攏(如馬歇爾計劃)也使得富裕的階層迅速擴大,這一切都使得全球人對自然的關係以更快的速度惡化,本來西方文化基於叢林法則和精英主義的慣例,是要竭力限制富裕人口的增加的,由於冷戰需要同盟者使得美國不得不一反常態。今天的富裕和發達即使限定在目前的狹小範圍之內,相對應的自然資源也顯得無法支撐。 同時二戰之後智能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對自然資源的加工利用,將有可能不再依賴對工人的剝削,如原來認為難以實現自動化的摘棉花、擠牛奶等作業過程,現在也已經實現了自動化。因此對於維持富裕生活而言,迫切的問題除了加強剝削之外,減少對有限地球資源分享的人口數量成了一個更為根本的問題,富人和窮人的和平共處已經受到深刻的質疑,這就是美國策士的“文明衝突論”之所以產生的根本原因。 從理論上講,減少富裕人口比減少窮人更有效,但是富人目前都是美國的盟友,根據過去時代設立的敵對關係國家都是第三世界國家,所以慣性發展的結果是針對以前的被包裝成意識形態敵人的那些國家。由於中國人口基數龐大,目前已經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工業品就產量而言也是居於世界第二位,而且中國的人均能源消費還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2,看起來中國已經具備進一步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技術能力和決心,中國已經是而且將會是世界上資源消費增加最快的地區。中國在20年的改革開放的發展歷程中,已經顯著改變了世界市場上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的供求關係,已經促成了勞動密集型產品價格在世界市場上急劇下降,下一步極有可能的發展趨勢就是一步一步地突破西方的技術壟斷,削減西方基於技術壟斷和企業規模而建立起來的世界性壟斷地位,因此中國既是威脅西方資源分配地位的國家,也是可能威脅西方壟斷利潤的最大潛在對手。 由於中國人口規模巨大,西方壟斷價格利益集團接受中國作為正式成員的可能性是沒有的。目前西方七國人口不倒7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9個成員國總人口也僅僅占世界人口的1/5,壟斷價格集團中的受益人口與被壟斷價格剝削的受損人口比例為1:4,雖然第三世界國家人均勞動生產率水平低下,但是這種剝削的成果還是很顯著的,更為關鍵的是通過壟斷價格對競爭性價格的交換,排除了龐大人口具備經濟能力爭奪地球有限資源的可能性,確保西方富裕發達的資源基礎。如果中國龐大人口加入這個特殊集團,那麼受益人口與受損人口之比迅速下降到不足1:2,這樣壟斷價格能夠實現的利益就非常有限,甚至成為毫無意義之舉。所以夢想中國的富裕發達,夢想中國在知識經濟上有突破,在世界市場上賺取所謂“高附加值”(實質上就是壟斷利潤)是非常幼稚的幻想。和平競爭與技術進步帶來中國現代化,帶來中國在世界資源分配上的不利地位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美國把中國作為頭號敵人(或者稱為戰略競爭對手,實質意義一樣),就是打算使用武力來中斷中國的發展進程,防止中國發展改變美國獲取壟斷利潤的企業地位,動搖美國在世界資源分配上的優勢地位。 由於地球資源的有限性是無法更改的,富裕和發達的生活不僅不願意改變,而且成為一種消費主義意識形態,成為優越制度和自由(就是欲望不受主動克制地被滿足)的表徵,還不能或者是不願意完全扭轉。其中美國表現得尤其突出,絕對不肯為了環境和子孫後代犧牲自己的富裕和發達,減少自己應該首先承擔的義務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就是再明顯不過得例子。因此可以預料,所有發達國家最後一定會成為美國的敵人,所謂“民主國家之間沒有爆發戰爭”的趨勢是不會長期存在下去的,這種局面只是一種假象---戰後美國在共同敵人消失之前、在盟友還是被需要之時的假象,是因為第一步戰略目標還沒有實現,所以第二步目標還沒有提升到議事日程時的假象。 3、西方的核心利益是富裕和發達 西方的富裕和發達是西方新的不可動搖的基本國家利益,這個利益的實現基於西方在技術上的壟斷地位和西方跨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產品實現。維護這個利益也相應地需要兩個方面的措施:一是促進西方跨國公司的壟斷地位上升、促進對壟斷地位有消解作用的國家權力的自我限制;二是防止關鍵技術的轉移,以西方的金融實力加強壟斷資本的競爭地位,促進第三世界國家的企業解體和破產和被併購。 美國企業能夠在世界市場獲取壟斷利潤是資源輸入的基礎,資源利用規模巨大是美國富裕和發達的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而富裕和發達就是每個美國人的根本利益所在。這也是美國在叢林法則中仍然能夠維持社會整合的基礎,所謂的“大餡餅理論”就是一個較低層次的“物質財富充分涌流”,這顯然能夠大大地緩和美國精英主義制度下人與人之間的緊張關係。美國精英階層和民眾基於以上共識,形成了共同一致的種族主義(愛國主義)情緒並持久不衰,其唯一奧秘就在於此。美國之所以為美國的要害,就是利益輸入、種族主義和財富充裕的三位一體。對於沒有物質充裕的美國,有興趣者可以去查證一下,在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期間,美國的加油站一共發生過多少起為爭奪幾加侖汽油而發生的槍擊事件。 在這次美國遭到“戰爭襲擊”(小布什的權威定義)後,美國政客和媒體精英的露骨表演,以及體現在民意測驗中的美國深厚的種族主義情緒,是非常讓人吃驚的。而對於中國人而言,被美國當作敵人進行多年的妖魔化之後,對美國民間這種深厚的種族主義情結,尤其具有深刻的領會和心得。種族主義是美國社會的無可救藥的毒瘤,是美國之所以成為美國的主要維繫力量之一,沒有種族主義的粘和作用,美國將會陷入解體的危險。當然種族主義不是憑空發生的,它的前提是壟斷利潤和利益輸入(英特爾和微軟就是代表美國向全世界徵稅的),它的結果是美國具有世界資源分配上的優勢地位,能夠實現別人達不到的富裕程度。 4、實現富裕和發達在於資源分配上的優勢地位 西方的富裕和發達是基於在地球資源分配上的優勢地位,這種優勢地位就是建立在壟斷價格和壟斷利潤的基礎之上的,而第三世界在國際市場上以競爭性價格出售產品,則是一個不能動搖不容更改的前提。正是在這樣的國際貿易體系中,西方的富裕和發達才得以維持,正如前聯合國秘書長所言“發達以不發達為基礎,少數人富裕以多數人窮困為條件”。現代化在資源制約之下,永遠只是一部分人的價值,缺乏普及到全人類的物質基礎,也是第三世界國家精英主義者所能夠實現的夢想,這個夢想以破壞第三世界絕多數人口的基本生存條件為前提條件。 資源分配的優勢地位的基礎在於跨國公司壟斷利潤的實現。從1980年代開始,西方各國就開始放寬對企業的反壟斷限制,允許甚至是促成企業併購和重組,以擴大跨國公司的單個企業規模,加強西方大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壟斷地位。 壟斷利潤就是美國和西方新的全球利益的核心,西方特別是美國以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為主要陣地,堅持不懈地向第三世界國家推銷“小政府主義”和“新自由主義”,以期實現第三世界國家接受自我限制的原則,清除最後的對跨國公司的限制力量,使得跨國公司可以自由地發揮其壟斷優勢,藉以加強西方國家在世界資源分配上的控制和決定性的優勢地位。 美國決不是什麼“多極世界”的擁護者,甚至不是“一超多強”的擁護者,美國需要的地位是完全徹底的主導地位。在世界資源短缺趨勢日益明顯的情況下,美國單邊主義者追求的是完全的不受節制和協商的資源分配權,而不是目前在資源占有和利用上的優勢地位。因為計算機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進展,剝削窮人不再是富人富裕的條件,所以富人和窮人“兩極分化”的和平共處的必要性趨於消失,這才是美國的追求,這才是“文明衝突”的內在邏輯。 二○○一年十月十七日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