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美國核戰略調整 俄羅斯應對有方
送交者: 馮玉軍 2002年03月14日17:22:1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美國核戰略調整 俄羅斯應對有方

馮玉軍

3月9日,《洛杉磯時報》披露美《核態勢評估報告》將中俄等七國列為核打擊目標的消息,俄安全會議當天就召開會議討論對策。11日,俄外交部長伊萬諾夫稱,如果《洛杉磯時報》的報道屬實,將引起俄羅斯和整個國家社會的不安。3月12日,俄羅斯外交部致信美國國務院,要求美方就可能使用核武器的構想做出解釋。俄外交部發言人雅科文科稱,報道的內容使人得出這樣一種印象,“美國對使用核武器的態度發生了轉變,甚至可以將核武器運用於地區衝突乃至打擊非核國家。這實現上是把核武器從遏制手段轉變成了實用武器,降低了核門檻。”他同時警告,如果報道屬實,將嚴重削弱核不擴散機制,俄羅斯對美國的這種動向也不會視而不見。正陪同國防部長訪美的俄羅斯第一副總參謀長巴盧耶夫斯基12日表示,在對軍事政治形勢和地緣政治環境做出評估之後,俄可能對美退出反導條約採取有效的“不對稱”反制措施。

俄的上述表示反映出其對美國核戰略調整的極大關注。但同時我們不能不注意到,事實上,自90年代中期以來,俄羅斯的核戰略思想就實現了兩大突破並在技術上獲得相應保障。可以說,俄美兩個大國的核戰略調整具有異曲同工之處,而俄美核戰略思想的轉變也表明,兩極格局下“相互確保摧毀”的核戰略理論的修正已是客觀趨勢。

兩極格局解體後,俄敏銳地認識到“相互確保摧毀”理論面臨挑戰,着手對核戰略進行修正,形成“現實遏制核戰略”,其核戰略思想實現了兩個突破:

1、放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將核武器從理論上的“威懾手段”轉變為現實的“遏制力量”。1993年版《俄羅斯聯邦軍事學說基本原則》放棄了前蘇聯1982年所做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確立了“俄可首先對向其發動武裝進攻的核大國及其盟國進行核打擊”的原則。這一原則使核武器在俄羅斯核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重大變化,強調先發制人、對敵實施戰役或戰術核打擊以儘快結束戰爭,從而起到防止核大戰或大規模常規戰爭、遏制地區衝突及局部戰爭的雙重作用,俄戰略火箭軍司令雅科夫列夫稱之為“規模擴大了的威懾”。

2、不斷降低核門檻,可能使用核武器的範圍不斷擴大。1993年《俄羅斯聯邦軍事學說基本原則》在戰略核力量問題上着重強調的是“遏制”與“削減”。其中表示“俄聯邦核武器領域的政策目標是通過遏制來消除核戰爭的危險”,“努力將核力量削減到能夠保障不容許大規模戰爭爆發和維持戰略穩定的最低水平上”。而近年來,俄軍方認為,由於常規力量的削弱,核力量仍是維護國家安全及大國地位的保證和依託。為此,俄應努力進一步提高核遏制潛力,倚重由戰略核力量和非戰略核力量組成的雙重核遏制機制。1996年《總統國家安全咨文》提出,“俄始終不渝地奉行核遏制政策”,其關鍵是“保持俄核潛力的足夠水平”(在全球水平上發展戰略核力量、在地區局部範圍內發展戰役戰術核武器和戰術核武器),以此防止對俄及其盟友的“核攻擊或常規侵略”。1997年版《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構想》提出,“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最重要的任務是確保核遏制,以便防止核戰爭、大規模常規戰爭和地區戰爭”,“如果他國對俄發動武裝入侵,俄保留動用核武器的權利”。

這實際上是將核武器的使用範圍擴大到“防止地區戰爭”,突出了核武器在局部戰爭和地區衝突中的威懾作用,力圖通過使用核武器使常規衝突“逐步降級”。1999年版《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構想》強調,“俄應擁有能在任何條件下對任何一個侵略國或國家聯盟進行應有打擊的核力量”,“在必須對付武裝侵略時,在解決危機局勢的所有其他措施已經用盡或者無效的情況下,動用俄現有的各種力量和手段,包括核武器。”。2000年版《俄羅斯聯邦軍事學說》提出,核武器是“保護軍事安全的最可靠工具”,在俄及其盟友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和遭到侵略時,俄可“有限制或全面地使用核武器”。

為確保新的核戰略思想的實施,俄努力在技術上提供保障,努力使核武器向小型、快速、準確和機動的方向發展,核武器研發和部署取得新進展:

首先,研製部署小型核武器,使其適應實戰需要。1999年4月29日,俄聯邦安全會議舉行了有關核力量建設和發展的秘密會議。會上,葉利欽總統指出,核威懾力量在任何時候都是保障俄國家安全及其軍事實力戰略的關鍵因素,保持核武器始終處於高度戰備狀態是俄最重要的國家利益所在。會後,葉利欽簽署了《非戰略核武器發展綱要》,要求開發新一代核武器,研製“非戰略核武器”,並計劃生產一萬枚微型和超微型原子彈,同時研究在計算機上模擬核試驗的方法。近年來,俄軍在師級軍事演習中增加了以戰術核武器為背景的訓練科目。1998年以後,俄軍演習中又增加了主動使用戰役戰術核武器的內容。近年來,俄軍在演習中增加了主動使用戰役戰術核武器的內容,為實戰做準備。

其次,強化戰略核武器的突防能力和突襲效能。加速裝備能夠躲避導彈防禦系統攔截、具有超強突防和打擊能力的“白楊—M”洲際導彈。“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是俄羅斯於20世紀90年代採用最先進技術研製成功的新型戰略導彈,具有機動能力強、命中精度高、飛行速度快、不易被探測的先進性能。俄軍方稱這種導彈的飛行性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在目前和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沒有哪種反導系統能對其進行有效攔截。 “白楊-M”導彈的諸多絕佳性能,似乎是專門為對付美國的NMD量體定做的,也使後者相形見絀,號稱NMD的最大“剋星”。目前,俄已部署3個“白楊”導彈團,共有26枚該型導彈服役。今後10年,俄軍將有270枚“白楊-M”導彈進入現役;

第三,重視戰略核潛艇的攻擊隱蔽性和突襲效能,使其成為核威懾力量的中堅。目前俄擁有5級36艘核潛艇,占世界總數的60%,並在某些技術領域略優於美國。俄 “颱風”級戰略核潛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戰略核潛艇,可以攻擊美國的任何地方,它在北冰洋海域執行任務時所表現出的攻擊隱蔽性和突襲效能讓美國感到不寒而慄。從今年開始,新型“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將逐步替換“颱風”級,這種新型核潛艇有針對性地提高了隱蔽性能和作戰效能,並將在2005-2007年裝備俄最新型的“白楊-M”導彈。去年11月,俄羅斯“獵豹”號核潛艇下水,它是目前噪音最小的核動力潛艇,也是最新型的導彈攻擊型核潛艇。今後,俄羅斯將加強戰略導彈潛艇的質量和作戰效能的改進,將通過列裝新式戰略導彈系統、對現有戰略導彈潛艇進行現代化改造並開始生產新一代戰略導彈潛艇。在多用途核潛艇發展方面,將結束第三代此種潛艇的研製和生產,生產第四代核潛艇-“北德文斯克”級核潛艇。目前,俄海基核力量占“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58%以上,擔負着70%以上的戰略使命;

第四,增強空基核打擊能力。目前俄羅斯約有150架圖—95M/K/M C,40架圖—160變後掠翼超音速遠程轟炸機和220多架圖—22M中遠程超音速轟炸機。另外,1996年3月,俄羅斯向烏克蘭定購了25架戰略轟炸機,其中10架圖—1 60,15架圖—95,這兩種飛機都可攜帶核巡航導彈。1999年年底,俄羅斯又從烏克蘭接收了10架用以抵債的圖—160和圖—95戰略轟炸機,使其空基核力量的總體結構得到較大程度的改善。2000年,俄圖-95戰略轟炸機首次長途跋涉、飛抵俄羅斯東部的北極地域,對美國西部地區構成了潛在的戰略威脅,顯現出俄戰略轟炸機雄風依在。據稱,圖-95MC和圖-160遠程戰略轟炸機也將於2005—2007年裝備新型的“白楊-M”空射導彈,屆時空中核打擊能力將進一步提高。

隨着兩極格局的解體以及核擴散趨勢的加劇,世界主要核大國都在調整核戰略,其中有兩個趨勢應特別引起重視:首先,除中國外,所有核國家都未做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而不放棄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則卻日益受到這些國家的重視;其次,美國《核態勢評估報告》的出籠和俄羅斯“現實遏制核戰略”的提出都表明,“以核力量對付非核進攻”的思想正日益影響大國核戰略,大國核門檻正不斷降低,美俄等國也正加緊研製新一代核武器,使其更趨於實戰要求。可以肯定,兩極格局下“相互確保摧毀”的核戰略理論的修正已勢在必行,大國核戰略的調整將對國際安全形勢、軍事力量平衡以及國際軍控進程產生深遠影響,其動向值得密切關注。

(馮玉軍博士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 )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