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美媒:外界為何喜歡把美國亞太動作解讀為遏制中國
送交者: 三把刀 2015年04月13日19:26:5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當地時間2015年4月9日,韓國平澤市,美國國防部長卡特訪問烏山美軍空軍基地。

  中新網4月10日電 近日,美國新任防長卡特對日本、韓國、印度新加坡進行訪問。這是卡特掌舵五角大樓後首次訪亞。美國《僑報》日前刊文分析,外界喜歡把美國的亞太動作解讀為遏制中國,這次防長亞太行也不例外。其實,對於維繫亞太“平衡”,美國是有“歷史傳統”,並非為某個國家單獨設置,更非針對遏制中國。

  文章摘編如下:

  美國最近在亞投行問題上失顏面,更讓輿論有了發揮餘地。《福布斯》雜誌近日刊文稱,美日正結成“遏華二人組”,亞太恐要爆發熱戰。

  卡特的言行的確給了輿論想象空間。在東京期間,卡特與日本防衛大臣就修改《日美防衛合作指針》達成共識。這將實現“美日對等”,未來日本在全球將承擔更多防務責任。期間,卡特還重申,反對任何通過單方施壓動搖日本對釣魚島控制的行為。

  在韓國,輿論推測卡特或與青瓦台就部署薩德反導系統進行“私談”,該反導系統就在中國“家門口”。未來行程中,無論是印度還是新加坡,也都具備從地緣政治角度遏制中國的條件。難怪輿論會“腦洞大開”。

  卡特亞太行,真如輿論所說旨在遏制中國嗎?不妨從美國全球戰略中尋找答案。二戰後,在經濟上,美國在亞洲沒有推進類似歐洲一體化的多邊自由貿易體系;在安全上,也沒建立類似北約組織的多邊安全框架,取而代之的是經濟、安全高度依賴美國的雙邊同盟網絡。

  該同盟網絡在很長時間內起到了對亞太“穩固”、“平衡”的作用,美國因此獲得安全和經濟雙重利益。然而,隨着美中建交,菲律賓泰國拒絕美國駐軍,朝鮮核危機,中國崛起等“變數”,美國建立的亞太框架悄然“鬆動”。

  伴隨美國從中東、歐洲抽身,“亞太”重新進入美國視野。無論是美國2009年的“重返亞太”,還是2011年的亞太“再平衡”,它們的戰略內涵是相通的,戰略動力源也相同。美國就是要通過戰略調整,對亞太外交、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重新“排兵布陣”。亞太有許多盟友和駐軍,任何危機衝突,都將波及美國利益。保障該地區穩定,獲得的不僅是安全回報,還能從亞太繁榮中分得一杯羹。

  其實,對於維繫亞太“平衡”,美國是有“歷史傳統”的。19世紀末,面對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瓜分狂潮,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利益均沾。二戰期間,日本侵華正酣,美國對日本採取貿易禁運,一定程度上也旨在維繫亞太原先的“平衡”。

  美國是個現實的國家。東海、南海爭端升溫。從奧巴馬本人到華盛頓閣僚頻繁訪亞,屢提“再平衡”,就可見一斑。但這裡需要澄清,美國亞太“再平衡”,並非為某個國家單獨設置。它強調的是綜合、整體的平衡,誰都不能僭越紅線。

  正如卡特亞太行之前所說“中美不必是敵人”,美國“再平衡”並非針對中國。但就像歷史上守成大國對新興大國總是充滿敵視,中國作為新興大國未免美國疑慮重重。美國在亞太的目的是維繫平衡、穩定,中國也一直強調和平崛起,促進繁榮。美中在亞太安全、發展問題上有着“利益疊合”。只是美中互信的短板,以及歷史上陳舊邏輯,給了輿論演繹的空間。這再次暗示美中建立新型大國關係的緊迫性。(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黃克誠給中央軍委電報:我軍所到之處有
2014: ZT從俄烏衝突談中國的地緣利益及外交失
2013: 揭密:美軍何時攻擊北韓?
2013: (組圖)首位駕機逃台的叛徒
2012: 日在釣漁島海域喊話忙中出錯 我漁政船
2012: 中國大批海監船雲集待發 美國拒絕向菲
2011: 中國人心理畸形和扭曲 - 編造假軍事新
2011: 美X-47B無人機可自主控制 點擊鼠標即可
2010: 大陸不缺台灣這點領土, 但不能餵養一
2010: 曾經的白匪《無畏上將高爾察克》以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