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比較,通過比較可以客觀地展現一下簡單的事實,避免不必要的主觀的片面認識。我做過二戰太平洋戰爭前日本海軍和現在我國海軍發展的投入成果比較,做過萬家嶺大捷和長津湖戰役的比較,做過遠征軍和志願軍的比較等,都得出過非常有趣的結論,有興趣的可以去查看這幾篇比較文章。
我國的南沙和英國的福克蘭群島我覺得也是很有可比性的,都是遠離本土的群島,主權很有爭議性,都是被外國軍隊出兵占領,群島海域都有油氣資源,國際輿論對爭議島群的歸屬也高度兩級化。這勢態和引起爭議原因幾乎一模一樣,要說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福克蘭更加遙遠,比南沙遠十倍以上,敵人更加強大,武力奪取的可能更加沒把握。相比之下,南沙對華軍的軍事威脅要小的多可以說是忽略不計了。
從敵軍占領情況看,阿根廷軍隊重兵出擊,占領福克蘭群島和南桑維奇諸島並堅固設防,僅福克蘭主島的防衛軍力就達一萬人,島上工事堅固,軍種齊全,有水源各種自給自足的資源,易守難攻,完全可以以逸待勞對付任何勞師遠征的敵軍。海上有大型巡洋艦為首的海軍構築制海防線,岸基空軍覆蓋整個福克蘭海域,完全就是一個難以攻克的海上堡壘。
而南沙的敵對占領軍軍力可以說是象徵性的,都是幾人到最多三百多人的輕武裝步兵,仁愛礁更是只有一艘完全沒有戰鬥力的二戰時代破爛登陸艇。所有島嶼完全沒有抗登陸能力,島嶼也沒有可以長期堅守的堡壘或縱深,也沒有水源和其他可自給自足的資源,都只是象徵行駐軍而已,都無法抗擊真正的軍事打擊。和福克蘭重兵部署的天羅地網有天壤之別。
這樣看下來,福克蘭的敵情比南沙要嚴重不知多少倍了,幾乎沒可能從萬里之外勞師遠征來光復領土。但實際情況卻大大出乎意料。
經濟實力和軍力江河日下的英軍硬是從報廢的舊艦中整出一艘勉強能作戰的航母,沒運兵船就把客輪改巴改巴當運兵船,硬拼湊出一支軍民混合的船隊萬里遠征,去奪回領土,不畏阿軍密集的岸基飛機的導彈攻擊,付出巨大代價,包括新銳驅逐艦被擊沉的代價,奪回福克蘭群島,俘虜島上上萬名阿軍。英軍英勇善戰,不畏強敵的精神完全體現出大英帝國風貌,令國際軍界非常敬佩。
反觀我軍,面對微弱的敵軍,白白擁有大型航母,無數占絕對優勢的驅逐艦護衛艦和兩驅攻擊艦,無論是制空制海還是登陸兵力都是絕對優勢,距離也只有英國到福克蘭距離十分之一不到,我國對該地區的主權爭議性也小過英國之於福克蘭,按理理應一舉揮軍席捲,光復領土。但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唯一一次大聲張揚要去阻止菲軍仁愛礁破船換防,結果卻臨陣退縮,看得國人捶胸頓足。其他的就更不必說了。
我軍在南沙的表現和英勇收復福克蘭的英軍相比,我看是不能拿來比了,實在丟不起這個臉。
丟臉到也算了,還搞笑花大力氣去種島。這地方本來就是我國的,種島什麼時候不可以種啊?使那麼大勁怎麼不把收復領土這最重要最關鍵的事先做了?還無限誇大種島如何英勇,簡直成了國際笑柄。不信你看,要是英軍跑老遠沒收復福克蘭,而是再旁邊種個大島然後自吹種個大島嚇死阿根廷,這不就成國際笑話了嘛?我軍演的就是這種娛樂世界的鬧劇,成了國際笑話,我卻感到非常非常之可悲和悲哀,誰讓我是中國人呢?
每當想起大英帝國光復福克蘭的輝煌戰例,就禁不住要想,何時祖國才能光復南沙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