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至如今,毋需諱言,接受六方會談乃是中國外交史上的一大失敗。其實六方會談沒有贏家,各方都是失敗者。
回顧六方會談平台的成因:自1994年,乃至更早,美國就擔心朝鮮發展核武器,國際上孤立的朝鮮一直希望能夠獲得核武來阻遏外部的顛覆企圖。朝美雙方自此一直在核問題上鬥勇鬥智。2002年,朝鮮宣布要發展核武器,想以此逼迫美國坐上談判桌。美國多年來一直不屑與一個邪惡軸心政權面對面直接談判,一直想尋找他的代理人。中國本來不可能充當美國的代理人。但是美國使盡渾身解數忽悠中國充當其擋箭牌。一大忽悠就是要中國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另一個就是說一個擁核的朝鮮對中國是更大的威脅。
中國權衡利弊,經不住忽悠,終於答應參加六方會談,而且是認認真真想有所建樹。其實這場為他人作嫁衣裳的鬧劇本來就是註定要失敗的。
果然一波三折,每當柳暗花明之時必又峰迴路轉。原因是朝鮮對美國無法消除戒心,而美國從心底根本就不想給它厭惡的朝鮮政權安全承諾。美國只是想利用中國。被利用的中國又怎麼能解決朝美雙方的相互猜忌?其他3方本是陪客,日本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只想塞其私貨:甚至拿綁架事件來攪局。韓方最有誠心,但是他無能為力,只能聽任朝美明爭暗鬥。
由於有了六方會談,美國就此心不在焉,老是指望着另4方一起通過制裁壓迫朝方單方面棄核。朝方不傻,怎麼可能繳槍投降?所以六方會談從一開始就沒有成功希望。既然沒有成功希望,那麼六方就都是失敗方,因為沒有一方能夠達到目的。
其實中國本來應該堅持不趟渾水,逼迫朝美直接對話,這樣才能進退自如。沒有六方會談,今天的結果只能更好,不能更壞:假如朝美談判成功,當然皆大歡喜;假如因為美國不讓步而朝鮮獲核,該負責任的也只是朝美雙方,任何一方不能遷怒於中國。假如朝鮮獲核,中國可以參加國際制裁行動,也可選擇中立不得罪朝鮮,以爭取自己安全。
六方會談一經開始便覆水難收,只能硬着頭皮走下去,直到結下今天的惡果。所以六方會談是一個巨大的外交失敗。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當年鄧小平“韜光養晦,不要出頭”的教導棄之腦後,就造成了今天的結果。但願朝里有明白人認識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