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關於中國國民性格的帖子,感觸良多,很多話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
對於中國的國民性格,攻擊者有之,維護者有之,但總的感覺是:大多數帖子的語言都很情緒化。
但對於中國的民族性這個問題,似乎大家都覺得中國人是一盤散沙,只會內鬥。很多人都在懷念歷史上古代中國,認為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已經變了。這是真的嗎?讓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討論一下。
1、關於“漢奸”
“漢奸年年有,最近特別多”。這是真的嗎。讓我們回憶一下歷史。
“秦皇漢武”,這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鼎盛時期,也應該是漢民族的形成時期。這個時期的兩件事情很值得人們思考。
第一件事是:漢高祖征匈奴,被困白登,最後以和親、開放馬市、歲幣作為條件始得解圍。以現在的觀點看,這樣的條件幾乎可以和清末的開放通商口岸,割地賠款媲美。
第二件事是:漢武帝首征匈奴,正值匈奴寇邊。漢朝調集大批軍隊,欲從馬邑出奇兵,活捉匈奴單于。但由於一個漢族官員收受匈奴賄賂泄露消息,致使功虧一簣,匈奴單于得以逃脫。
就第一個例子來看,現在歷史的定論是:漢高祖的措施是不得已而為之,以這些條件換取時間,意圖休養生息,再圖恢復,而後才有文景之治和漢武帝的赫赫武功。而清王朝的割地賠款則是賣國求榮的典型。
一樣的措施,為什麼結果卻會如此不同?
細想想,其中區別在於:
在採取懷柔政策後,漢王朝確實採取了積極的措施,銳意進取,大力發展國力。而清廷則偏安一隅,“隔江優唱後庭花”:慈禧竟用建設海軍的錢修造頤和園。凡此種種的不同,導致了結果的不同。
可試想想,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今天,國人會如何應對?我想會有兩種人出現。一種是投降賣國,做外國人的狗腿子,幫助外國人欺壓國人;一種是滿腔悲憤,做魚死網破之拼。平心而論,這兩種人,中國都不需要,因為這兩種人心理都太脆弱。中國真正需要的是第三種人:能夠理性的思考,扶國家於危難之際的人。然而,這兩種人現在似乎越來越多了。究其根本就在於,近幾百年,中國屢遭異族侵略,民族文化衰落,民族自信心極度缺失造成的。這一點相信大家都有體會。所以請大家分清什麼是真正的賣國,什麼是一時的戰略行為。
而目前的當務之急是積極發展綜合國力,大力宣揚民族文化,重新拾起我們丟失的民族自信心。
對於第二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內奸叛徒,古已有之,不是現在的特有現象。而對它的討論恰可以引起我們的第二個論題。
2、關於中國的內奸
“內奸處處有,中國特別多”。從上面的討論看來,大家或許會認為我是在向大家說明中國人的劣根性。
“內奸現象”真是中國人的專利嗎?當然不是。中外歷史比較,外國人做的比之國人可謂毫不遜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對於許多人推崇倍至的美國,“內奸現象”也是比比皆是。
你知道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有多少美國人為英軍服務嗎?你知道美國內戰時期有多少人要分裂美國嗎?你知道二戰時期,當美國士兵在前線與德軍浴血奮戰的同時,有多少美國公司在為德國人製造槍炮嗎?你知道普法戰爭與二戰中有多少法國人充當德國人的幫凶嗎?你知道二戰後,日本人對西方的崇拜是如何瘋狂嗎?
可他們並沒有因此而認為本國人是“一盤散沙”?因為畢竟內奸是少數,愛國的人大有人在。請不要再誇大中國人的“劣根性”。因為,這正是我們的競爭對手所最願意看到的。
可能會有人說,中國人喜歡內鬥,海峽兩岸即是明證。可是事實是,目前的狀況是外國強加給我們的,我們並不想這樣。誰會願意打仗呢?可是面對現在這樣的情勢,我們不得不面對現實。我們不會就此接受國家的分裂,但我們也不會輕啟戰端。畢竟,打仗對誰都沒有好處。但是,對於那些不知死活的人,我們別無選擇。(說遠了:)。可見,海峽兩岸的分歧,只是一個特殊的歷史現象,而不能由此判斷中國人的國民性。
或許會有些在國外生活的朋友會說:在國外,中國人彼此拆台,相互傾軋已是不爭的事實。確實如此。可是你知道你所在的國家,那些外國人之間是如何勾心鬥角的嗎?而之所以他們不會與你斗,是因為在那裡,你壓根就是個二等公民,他要從你身上獲取利益,直接奪取就夠了,何需勞心費神的與你鬥智呢?
而中國人在國外本來就生存空間狹小,彼此爭鬥正是人類醜惡面與自私性的曝光,與中國人的國民性何干。你見過兩個餓極了的人是如何為了爭一個麵包而爭鬥的嗎?
可見,這樣問題的出現,與中國人狹小的生存空間是密不可分的。
中國從不缺乏有血性的愛國者,但幾百年來,飽經苦難的中國人似乎丟失了對自己偉大文明的自信。中華文明固然有着他自己的缺點與不足,但如果我們少一些不負責任的清談,多一些實幹精神,我想,中華的崛起是指日可待的。
(筆者從事計算機軟件的開發工作,平日喜歡看一些歷史書籍與傳記文學,觀點可能有失偏頗,望諸位網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