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國空軍戰鬥機機載雷達水平的推測
送交者: 類星體 2002年03月26日18:09:2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中國空軍戰鬥機機載雷達水平的推測
2002-03-26 09:48:16 三九網

  
  近日與一友言及空軍,來去言語中語氣甚是失望;往翻故紙堆,偶有所感。所有資料來自公開發表的雜誌和《中國航空工業五十年》,其他純屬個人推測,請各位大蝦斧正。

  73年,國內唯一的機載雷達研究機構607所(現在叫雷華)開始預研PD雷達—這時候美軍的F14/15已經在用PD雷達了;79年5月,提出全波形PD方案。當時提出要同時具有高、中、低MRF。難點主要在於高MRF。當時204雷達(給J8I)接近完成,208(J8II,可能還有給另外的機)已經立項,208已經是中、低MRF了,可以邊掃描邊測距,能提供有限的中距離空戰能力(當時我們的所謂空空攔射彈不過是為了提供迎頭攻擊能力,並不是像現在這樣強調中距離,超視距攻擊能力),當然,要有連續波發生器來給導彈提供連續波照射制導。別忘了同時代的APG66沒有連續波照射器也無法是用麻雀,當然,人家是戰術考量,我們是技術不過關。高MRF其實是用高頻脈衝來完成連續波的功能,即利用多普勒效應。當時認為高MRF帶來的好處主要是有速度搜索功能(動目標鎖定)、最大發現距離大(多普勒雷達當然在這點上比脈衝雷達優越了)、邊搜索邊測距(真正的全視界功能)、能提供高分辨率距離信息。但是公開資料中透露的情況看,不知道有沒有正式立項—這是從以後的遭遇猜想,換了罈子上任何一個軍迷作領導,恐怕都不會讓這麼重要的東西變成後娘養的。

  86年,PD雷達下馬—那時候下馬的東東一堆,應該是85年的戰略調整的產物,真是孩子和髒水一起潑掉了。還好,607所的所長,許體仁不認賬,咬着牙多方設法,自己干下來了。90年初,原理樣機整機基本調通。從73年預研,已經17年過去了,我們才剛剛把書本上的原理實現出來,注意,這只是原理樣機。還不知道有沒有借鑑APG66和EL2021。

  90年5月,好容易和空軍說好了,用那時空軍唯一的一架電子雷達飛行驗證機,老舊不堪當年要退役的AN24進行飛行試驗。5個月飛下來的結論是最大發現距離***千米,語焉不詳,無從說起。國慶節時AN24要退役了(真可憐啊),還有幾個項目沒有做完(原理樣機,可靠性之類的完全沒有保障,估計真正能用的時間不多);無奈之下,空軍同意把AN24延壽,10月26日所有項目做完。給了個結論:最大發現距離**千米。不知道空軍當時怎麼想的,大概是確定了有引進的雷達,對自己的東西不感冒,很冷淡。

  607改走上層路線,請了許多人來看,包括林宗棠,當時的航空工業部長,把工程樣機命名為“神鷹工程”—注意,神字號工程系列的;聯想一下,234雷達被命名為鷹眼雷達—實現了三大突破:對某目標機(估計是J7)應投下視最大發現距離**公里;在國內首先實現空空多目標探測與跟蹤;實現了8:1多普勒波束銳化實時成像。95年8月成果匯報,作適當改進後在某殲擊機上試飛,97年6月完成—注意此時,FBC-1已經定型了,所以234鷹眼到底是不是PD雷達大家自己看了,結論是作用距離,下視能力有所提高(也不知道是和誰比,和208比?和原理樣機比?),能提供32:1多普勒波束銳化實時成像,為某型飛機裝備火控雷達提供了選擇(這句話好好琢摩一下!),雷達良好的對敵/對海功能充分滿足了新形勢下軍方的使用要求。


  好了,不出意外的話,這就是所謂的JL10了。中國第一種全波形的PD雷達。估計水平也就是它的綽號“中國的APG66”。看得出來,這種雷達的研製,似乎一反傳統,一開始可能還有配合型號研製,後來變成了一個獨立的項目。可能和後來把預研、設備研製獨立於型號研製的思想有關,不管怎麼說,這個雷達的研製過程反映了航空界的科研體制的一個變化,是個可喜的變化。

  至於該雷達的技術參數水平,沒有任何數據報道,所謂追10打2或者追15打4可能都有不是之處。提供一個參考,是俄羅斯法扎特龍集團的三種雷達的參數,分別用在Mig21-93,Mig29改進上的,看看我們的雷達參數會取在哪種水平。

  型號 科帕伊 科帕伊M 祖克ME
  空空探測距離, 前半球 57 85 130
  RCS=5 M2 後半球 30 40 50
  跟蹤/攻擊 8/2 10/4 15/4
  空地探測距離 驅逐艦 200 300 300
  炮艇 100 100 150
  鐵路橋 80 80 120
  集群坦克 20 20 25

  607在該PD雷達的基礎上研製的合成孔徑雷達已經裝載在運12上進行過大量試飛,在98年抗洪中就使用過,之後又進行過與海監局的聯合試飛,可能已經用在了海洋監測上。早先國際航空發表過一張我國某合成孔徑雷達對地面一架波音727的二維成像圖,我不是雷達轉業,無從評價;但是這種雷達在我國已經實用確是事實。配合我們的高速數據鏈,可以實現雷達探測數據的實施傳輸,這在對我空軍電子戰分隊的採訪中有所提及。

  208後來多有改進,但是具體情況,涉及到空軍現役裝備,所以從來沒有任何報道。倒是那個飛行員發現208有一定下視能力的報道頗為搞笑。不過J8II改進了這麼多,最主要的雷達不做提升是不可想象的。李明在主持了主動控制技術驗證機之後又完成了航空電子綜合火控系統,實現了雙手不離杆超視距攻擊,這樣的系統要配備什麼樣的雷達?

  題外話,最近德比導彈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它的制導方式比較奇特,是慣導+主動雷達末制導,沒有中間的數據鏈修正,所以對機動目標的有效射程不會超過40公里。有沒有人注意到灣灣的劍二也是這種方式?號稱70公里的射程不知道是如何出來的,大概是對高空氣球目標吧。80年代的時候兩岸都幹過這種買賣,互飄氣球;當時還曾經成為國土防空的第一優先目標呢。

  作者:類星體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