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張培法:構建兩岸新秩序 找尋彼此交匯點
送交者: 張培法 2005年05月04日12:47:1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2005-05-04)


  隨着兩岸關係的緩和,一個嶄新的未來向我們展現。如何構建兩岸新秩序,找到兩岸彼此都能接受的交匯點,便是本文所要探討的。

  鄧小平的一國兩制順利的解決香港、澳門問題。但台灣問題又有些特殊,因為香港、澳門可以用回歸,而台灣只能用統一,這就要求採取的政策應有所不同,要區別對待。

  在4月29日的胡連會中,兩人都重點強調:拿出誠意、積累善意、以兩岸人民福祉為重。這就是共識,最大的共識。

  政治不是想當然,更不是一廂情願。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爭論終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關鍵是要找到兩者的交點。

  什麽是交點?

  民意---兩岸民意的交點。

  這也就是拿出誠意、積累善意、以兩岸人民福祉為重的最好體現。不要以一方民意固執己見,適當調整雙方民意,找到民意的交點,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兩岸分治50多年,台灣也有一套基本完善的政治、經濟等一系列體系。也基本適應了島內的情況,人民也普遍適應、接納了。如果硬要改變現狀,恐怕不是人民所樂見的。現在突然來個一國兩制,我想台灣民意支持的恐怕達不到20%。

  維持現狀就像兩個人只談戀愛不結婚,終究不是長遠之計。眼看孩子就快生出來了,總要找個說法。

  我想最好的說法就是繼承鄧小平一國兩制的思想,同時略有改變。變為“一國兩‘政’”。至於為什麽政字加了個引號。其一:一國即一中,一個中國。包括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兩者簡稱中國,我們都是中國人嗎;其二:政即政權(針對台灣),但這個政權介於一個國家兩個政權和聯邦制國家的邦權之間。即比一個國家政權的權利小又比聯邦制國家的邦權大。享有比香港、澳門更大的高度自治。

  在基本不改變現狀的情況下,又找到了一個雙方都接受的認同點。這是難能可貴的。

  強調互相尊重,但又要重視現實,必竟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口占中國的98.4%。所以重心要適當朝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方面偏移。注意:拿出誠意,合則雙贏,斗則俱傷。兩岸統一對於缺少能源的台灣,有大陸這個總後方,干什麽事就更有底氣些。中國有原子彈、神五、很大的市場;更有秀美的山川等等。總之一句話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必須強強聯合1+1>2,否則強強相剋1-1<0。

  這種重心偏移就是對外代表的中國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對外只能用一個聲音講話。別忘了,英國女王還是幾個國家的總統呢?這一點台灣人民是可以接受的。

  實現統一,在江澤民時期就提出了什麽都可以談。但總要有個底線。這個底線就是台灣享有高高度自治,可以自由選舉最高領導人,甚至司法終審、立法獨立等等。但外交和國防必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負責。這樣才能保證一個中國的完整性。作為一種補償,台灣民選的最高領導人可以自動擔任中國副主席或副總理什麽的。對內、對外就以這種身份參加國內、國際大小會議,到各處視察、訪問(除台灣,因為已經是台灣最高領導人了)。

  這樣對於向參加世界衛生組織等具有國家性組織的難題。就以中華民國的身份在一個中國的前提(招牌)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道共同行使中國的權利,但對於只有一次性的如聯合國投票等權利,因代表中國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其自動授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使該權利。其各部門主要負責人亦應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擔當,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動放棄的除外。因為其占有98.4%的中國人口,這樣才能更好的維護大多數國人的權利。其實大陸和寶島台灣在國際上的利益是一致的,其利益衝突值接近0%。不必為此杞人憂天。

  這一政策暫定50年不變,稱為過渡期。50年後試其情況再定,中國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改稱為台灣特別行政區或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中華民國(邦)等。因為到那時中華民國的認同感已沒現在這麽強烈,只是稱呼上改一下,其餘變動不大。

  總之,“一國兩‘政’”只是大概勾勒出一個中國的總體框架,其中仍有很大一部分有待進一步修改、完善。更不乏不妥之處。望批評指正。E—mail: zhangpeifa@yahoo.com.cn


  註:本文只代表個人觀點,並不代表任何官方或組織。

  張培法 於合肥

《聯合早報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致網上武統愛國者
2004: 西方鷹派:中國是一個二流的軍事政治強
2002: 西方為何質疑中國的繁榮?
2002: 中國被羨慕的7大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