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蘇聯時期的AA—11空對空格鬥導彈
送交者: 香椿樹1 2016年11月15日10:16:4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蘇聯AA—11空空導彈

蘇聯AA—11空空導彈是前蘇聯80年代研製成功的一種先進的紅外格鬥導彈,北約國家稱其為“射手”AA-ll。該彈於1987年開始裝備部隊,可掛載在米格-21、米格-23、米格-29、蘇-27等飛機上,能在晝間和夜間對作機動飛行的飛機和巡航導彈實施攻擊。

 分享蘇聯AA—11空空導彈前蘇聯/俄羅斯自行研製並裝備前線戰術空軍殲擊機的第四代近距空空導彈,是前蘇聯兩個主要從事空空導彈設計的集團——“閃電”(俄文Молния)和“ 三角旗”(俄文Вымпел)機械製造設計局之間進行競爭的產物。前者取勝,推出的是首次採用氣動與推矢控制方案的機動性極好的全向攻擊空空導彈,代號為Р- 73;後者失敗,推出的是美國AIM-9L“響尾蛇”空空導彈的翻版,機動性差且無發展潛力,代號為Р-14。Р-73由“閃電”設計局於1976年開始研製。

主要數據

最大射程: 20km(Р-73МД1) 30km(Р-73МД2)
最小射程: 300m 
最大速度: M3.7
使用高度: ≤20000m
最大過載: 50G
制導系統: 被動紅外
引 信:    主動雷達
戰 斗 部: 連續杆式,重8kg
動力裝置: 固體火箭發動機
彈 重:    105kg(Р-73МД1) 
彈 長:    110kg(Р-73МД2)
彈 徑:    2.901m(Р-73МД2) 
翼 展:   3.200m(Р-73МД2)
彈 徑:    170mm 
翼 展:    510mm 

設計特點

 1982年,“三角旗”導彈設計局研製成功R-73K(西方國家稱之為AA-11“射手”)近距空中格鬥導彈。該彈由紅外導引頭、控制艙、主動雷達引信艙、連續杆式戰鬥部艙和固體火箭發動機艙共5個艙段組成。這種導彈採用了舵面位於彈翼前的“鴨”式氣動布局,彈翼上採用了穩定副翼,彈翼前採用了前升力小翼,彈翼和舵面位置呈X形,並對稱。在尾部4片矩形彈翼的後緣各裝有1片活動副翼,取代傳統的陀螺舵,以限制橫滾角速度,從而保證導彈飛行彈道的穩定性。首次在近距空空導彈上應用推力矢量與空氣動力綜合控制技術,即在尾噴口四周加裝4片偏轉舵面實現推力矢量控制,並與空氣動力控制相結合,使導彈的控制通道由傳統的雙通道控制變為5通道控制,即2個噴流偏轉舵控制通道、2個空氣動力舵面控制通道和1個副翼控制通道,從而使導彈在主動段上的最大機動過載達到 60G。 

R-73K導彈裝帶有深致冷光電探測器的紅外尋的制導系統,這種系統大大提高了尋的的靈敏度和截獲目標的距離,並保證了導彈的全方位攻擊能力。目前,俄羅斯國土防空兵的米格-29和蘇-27戰鬥機都裝備有這種導彈。紅外導引頭位標器離軸角±45°~±60°,具有很強的離軸發射能力,由於採用氮氣致冷的高靈敏度紅外探測元件和脈衝調頻技術,增強了探測距離、抗干擾能力和全向攻擊能力。連續杆式戰鬥部爆炸後的擴展半徑為4m。 其最大的特點是在飛機機頭偏離目標達55度的條件下仍可發射導彈;另一特點是能與頭盔瞄準具連接,飛行員“看準“哪一個目標,導彈即同步跟蹤,提高了作戰效能。 

該彈的布局形式與 R—60差不多,但導引頭更先進、彈體更長、射程也遠得多。 R—73的彈長約2.9米,彈徑 0.17米,翼展約 0.51米,戰鬥部重 8千克。它分為兩種型號,一種是MIKl,重約105千克;一種是 MK2,重約l10千克。該彈採用主動雷達近炸引信,導引頭可與飛行員頭盔瞄準具聯動,達到快速瞄準跟蹤、快速發射的要求。其離軸發射角約為60度。 R—73 使用一台固體火箭發動機,在尾噴口內裝有推力矢量控制系統,因而其過載能力很強,最大可達40g, 能攻擊做 12g機動的目標。這種具有全向攻擊能力的導彈的最小發射距離僅 300米,是所有現役空對空導彈中最小的,而其最遠發射距離則可達30千米,在紅外製導的空對空導彈中也是比較大的。

俄羅斯“三角旗”設計局透露了R-73近距空空導彈的兩種型別:一種是R-73EL,採用改進的激光近炸引信,可提供出口;另一種是仍在研製的K- 74ME,將裝具有60°離軸能力的新導引頭,而普通R-73導引頭的離軸角為40°。新導引頭更加靈敏,可使其最大攻擊距離從30千米增加到40千米。

 R-73向後發射已由蘇-27作了試射。向後發射的方法可在發射前鎖定,並減少攻擊目標所需的時間。向後發射R-73的最大攻擊距離為10~12千米,最小攻擊距離為1千米,而且可攻擊50米至13000米高度的目標。它在離發射軌達60度角可進行有效攻擊,而且可在亞音速和超音速情況下發射。向後發射R-73可能首先在蘇-32FN上使用。 

建造背景

 在1981年12月的國防機構改組中,由於“閃電”設計局的主要任務已從1976年轉向航天領域,正在研製“暴風雪”航天飛機。因此,一大批“閃電”設計局的機載導彈設計師,連同Р-73空空導彈研製項目,均轉入“三角旗”設計局,使之成為前蘇聯唯一的空空導彈設計局,並繼續研製Р-73空空導彈,使之在1983年開始服役。Р-73(R-73)是導彈本身的編號,導彈系統的編號為Изд.73(Izd.73)。西方和北約集團按照自行確定的對蘇聯武器裝備的命名規則,給予該系列空空導彈的編號和命名為AA-11“射手”(Archer)。

蘇聯AA—11空空導彈彈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近距格鬥空空導彈。其戰術技術性能比美國現役第三代近距格鬥空空導彈“響尾蛇”的最新型號AIM-9L/M領先10年;而北約組織早在70年代初期開始發展的第四代空空導彈——AIM-132先進近距空空導彈幾經周折,進展遲緩。因此,西方國家很長時間內都沒有能與Р-73相抗衡的近距格鬥空空導彈。

————

當然, 蘇聯沒有了, 蘇聯的技術人員流落世界各地打工討飯, 中美兩國都收留一些打短工的, 格鬥導彈技術先後取得了突破。


0%(0)
0%(0)
  不具備發射後不用管的能力。 - ZeroValue 11/15/16 (305)
    蘇聯這款是30年前搞的, 紅外導彈不需要照射  /無內容 - 香椿樹1 11/16/16 (299)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北約即將介入 伊斯蘭國大難臨頭
2015: 抄一段:巴黎屠殺唯恐天下不亂
2013: 中國專家看DDG1000:美軍科幻戰艦好看
2013: 嫦娥三號採用核動力推進 代表世界最高
2012: 翼龍無人攻擊機戰力強 日本怕翼龍飛到
2012: 印媒稱最新試射東風41攜十核彈頭 美所
2011: 《紐約時報》:為了我們的經濟,放棄台
2011: 【定風波】(新韻) 贊舟宮二次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