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中印戰爭根源是第一次中印戰爭。第一次中印戰爭雖保了五十多年和平,也成為印度大國夢揮之不去的夢魘。戰勝中國,不僅僅是報仇雪恥,而且被看成是印度樹立大國崛起地位,奠定南亞霸權的唯一途徑。十幾年前中印兩個發展中國家之比較是媒體習慣性報道,如今中國已經躋身於一流大國,實力之間的比較不再是中印,而是中美。在中國媒介和世界媒體忘卻中印對比的同時,五十多年,印度戀戀不忘就是如何戰勝中國。眼看經濟趕超中國無望,印度唯一選項只能是戰爭。從印度角度出發,現在暴發戰爭似乎有天時地利人和之利。天時,印度剛剛巴結上老大美國,外加日本,都有抑制圍堵中國之心,中國石油近些年60%靠進口,而進口石油中80%靠印度洋南海航線。美日印近日剛舉行海上軍演,有美日支持,在印度想象中應該可以控制中國石油命脈。地利,印度在中印邊界完成二十五萬軍隊部署,兵力是中國邊境部隊四到五部以上,而且配備了先進山地武器裝備,印度軍隊實力雖然總體不如中國,中國軍力重點始終在東南,即日本,朝鮮半島,台灣,越南和南海,在中印邊境地區,印度經過五十多年經營軍力已然占據局部優勢。人和,由於中國不再韜光養晦,周邊國家倍感壓力,與日本有鈎魚島分爭,朝鮮南韓進口西隨時可能發生衝突,台獨正在千方百計尋找時機,每次南海各國正在搶占島礁資源。美日南韓台灣及部分東南亞國家從東南方向對中國的圍堵,分散中國可以投放中印邊境的軍力。印度似乎又找到機會。中印雖然都是核大國,也都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印邊境戰爭爆發不一定引發成核戰爭,可以控制在邊界範圍,加上美俄都會對戰爭擴大起着抑製作用,印度感覺到有局部勝利的可能。
那麼中國會如何應對?第一種可能是中國既定戰略,在中印邊境保持一定軍事威懾,足以抑止印度軍事行動的情況下,儘量和平解決爭端,畢竟幾座山頭比不上整個東海南海利益。然而,既然中國已經放棄韜光養晦,欲望是成為世界大國,對印度的容忍度必定有所限制,不然如何引領諸如一路一帶這樣的世界性項目,中國政府及媒體的表現也證明了這個一點。因而戰爭可能性極大增加了。從另一角度看,不再打一戰,印度必定不停止邊界衝突,進一步聯合南亞圍堵中國。若是真打起來,以現有兵力再次一舉殲滅印度二十五精兵難度較大。既使成功,也只會進一步促發印度民族愛國主義,引發進一步的仇恨和衝突,要征服一個大國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中國可能採取的戰略首先是調兵遣將,大軍壓至中印邊境,然後仿效八十年代中越邊境戰爭,占據中印邊境戰略制高點,輪番作戰,戰爭局限於邊界地區,不斷消耗印度軍力財力,直至拖垮印度經濟,拖垮印度戰爭意志精力,不傷及民眾,換來長久和平。如此,美歐俄都難以找到干涉藉口。雖然這是美國願意看到的,但以中國現在經濟實力,應該可以做到。如果印度可以辦到2.5戰爭,中國應該有能力應對兩個戰爭。當然中國會儘量避免兩面戰場,還會進一步促成印度面對兩個戰場,即印巴衝突,印度國內政治分裂勢力也是不容樂觀。中國最擔心應是石油命脈航線,如果可以讓美國中立,石油航線保障還有可能的。中國可以派出護航艦隊,如果護航艦隊受到印度航母艦隊攻擊,中國靠先進火箭軍及導彈,有能力擊沉印度航母軍艦。所以中國對應中印戰爭策略必定以爭取美國中立為前提,起碼是表面上的中立。